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法律
 
“诉源治理”视角下民间信仰的异化及其功能
发布时间: 2023/2/16日    【字体:
作者:赵俊娟
关键词:  “诉源治理”;民间信仰;异化;内生秩序;治理资源;司法裁判说理;  
 
摘要:“诉源治理”的目的是提前并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其蕴含着系统、依法、综合、源头治理的理念。民间信仰虽然不具备制度化、组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其本质还是一种具有内生性的社会秩序,这种自发秩序也可以作为治理资源的一种,进而成为“诉源治理”的渊源之一。我国的民间信仰虽然在现代社会有着巨大变迁,但是依然建立在本土文化网络基础上,民间信仰的广泛性、实践领域的公共性、社会参与的服务型、社区活动的道德性决定了民间信仰组织可以作为多元治理机制中的主体之一,进而成为诉源治理的“第三方”治理资源,民间信仰规则也同样可以被纳入司法裁判说理过程当中,使司法裁判说理内容更加符合事理逻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政教协议的历史概况及类型 \奈梅柯 朱沁哲
摘要:本文为捷克宗教法专家奈梅柯(DamiánNemec)所著《1990-2010年间圣座与后共产主…
 
论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基督教对英格兰法政的影响 \王子依
摘要:盎格鲁-撒克逊早期的英格兰处于军事民主制末期,宗教信仰为原始的多神信仰,法律…
 
民间法理论的多价思维模式——评帕特里克•格伦的《世界法律传统》 \汪潇
摘要:多价思维模式是方法论意义上研究原生法律传统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民间法理论在…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教会与神学的神圣性 \张静波
摘要: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教会和民众,对于神圣较为关注。英国教会和教派如何理解和表…
 
美国印第安人宗教政策研究(1978-1994) \刘贤明
摘要:19世纪末以来,美国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格里塞—菲尼斯学派论自然法道德原则
       下一篇文章:宗座无误论的宪制基础及孔汉思的批评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