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观点与争鸣
 
赖品超《宗教都是殊途同归?——宗教研究与汉语神学的视角》之两篇序言
发布时间: 2021/4/16日    【字体:
作者:杨慧林 陈佐人
关键词:  宗教 汉语神学 《宗教都是殊途同归?——宗教研究与汉语神学的视角》  
 
 
书籍简介
 
宗教之间是殊途同归抑或分道扬镳,往往涉及对不同宗教的「拯救」的有效性的诠释与评估。表面上看,不同宗教对拯救的本质、目的及途径,似有截然不同的论述。问题是,若说殊途同归,似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不同宗教间的差异;若说分道扬镳,则似否定「和而不同」的可能性,甚至抹煞宗教间对话的可欲性。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宗教多样问题的多种研究进路,一方面提出这些进路的差异与关系,另一方面也指出结合这些进路的研究有可能达至的结论。第二部分集中在汉语神学的探讨,当中包括对现在中西方论述的分析及反思,并结合中国宗教传统的具体情况,再提出一种对宗教多样的观点及这种观点的实践意义。
 
杨序
 
从「多样性」到「诸宗教神学」的意义空间
 
——读赖品超《宗教都是殊途同归?》
 
赖品超教授自一九九一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获得博士学位,曾留任英国密德萨斯大学(Middlesex University)教职;后于一九九六起返回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相继担任宗教系主任、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等,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这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非但助力香港中文大学成为世界宗教研究的最顶尖学府之一,也同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几乎同步。二〇〇四年以来,品超教授又一直担任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学术委员会主席,并深度参与学术刊物《道风》及一系列神学著作的选题和编辑工作。由是而论,在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建立二十五周年之际出版赖品超《宗教都是殊途同归?—宗教研究与汉语神学的视角》就不仅是纪念性的,也为梳理汉语基督教研究之独特问题、相关场域和研究方法提供了契机。
 
从挪威传教士艾香德(Karl Ludvig Reichelt)于一九三〇年创办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到一九九五年杨熙楠、刘小枫携手建立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不同的传统和信仰差异、特定文化处境中的相遇和对话、比较研究可能激发的意义及其反馈,始终是一以贯之的思想动力和问题意识。或许这也正是赖品超教授学术积累中「三个相互连接的主题」。而这部文集所集中讨论的「多样性」「对话性」等等,既与艾香德等前贤的「初心」息息相通,又连接着今日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深化汉语神学、推进宗教对话、丰富中国学术」的基本宗旨。
 
赖品超教授敏锐地意识到:常人多言「排他论」、「包容论」、「多元论」等等,而其中「往往假设着同样的单一化拯救论」;因此「多元论并不比排他论更为优越」,「宗教多样性问题」的实质当在于「相互批判(mutually critical)或彼此阐明(reciprocal illumination)的比较研究」。这一洞见已经远远超越了宗教现象的研究本身,而是真正启发着「多样性」之谓的潜在逻辑。
 
法国哲学家巴丢(Alain Badiou)亦曾在类似的意义上诊断现代世界的思想疾病,即「普遍等价的资本主义逻辑」(the capitalist logic of the general equivalent)和「社群或少数族裔的身份-文化逻辑」(the identitarian and cultural logic of communities or minorities);[1]这一诊断的依据恰恰是重读圣保罗,重读被视为「普世主义的基础」的这位「我们的同代人」。[2]
 
为甚么「多样性」的潜在逻辑可以见之于「宗教多样性」的典型讨论?为甚么现代病的救治要回到圣保罗?沿着这一问题线索细读赖品超《宗教都是殊途同归?》,也许会理解霍尔沃德(Peter Hallward)对巴丢之「事件」的一种归纳:「如何才能通过一种仅仅是关系的(辩证的、主体间的、互动的)中介得到普遍性」。[3]品超教授对诸多神学家用力颇深,他最为属意的哲学家也未必包括巴丢;但是如果聚焦《宗教都是殊途同归?》中有别于「宗教哲学」的「诸宗教神学」(theology of religions),那么我甚至觉得既可据巴丢读品超,亦可从品超解巴丢。
 
卡伦(Horace Meyer Kallen)〈世俗主义乃自由社会的共同宗教〉(Secularism as the Common Religion of a Free Society)一文近年重新受到关注,其中有「诸宗教的宗教」(religion of religions)之说,[4]研究者进而将这种「宗教世俗主义」(religious secularism)与贝拉(Robert Bellah)后来提出的「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相联系,以回应某些神学家对蒂利希(Paul Tillich)的批评:其「相互关联的神学……会歪曲基督教信息的内容,因为这些神学所提供的『回答』实质上是由世俗文化本身所提出的『问题』形成的」。[5]品超教授「诸宗教神学」固然不同于卡伦,但同样是针对着「问题」之由来的社会处境及其秩序所面临的挑战。
 
按照霍尔沃德的说法,资本主义市场法似乎已经被「默认」为「社会调节的唯一机制」,而「用以替换这个机制的」却只是「特殊群体或身份的偏执」。这几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全部的话语方式」,「从……极端民族主义到……原教旨主义」无不如此;而「只有巴丢毫不妥协地直面这两种现象」。[6]另一位法国哲学家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用更为简捷的措辞描述这两种误导世人的流俗之见:「简单的普世论」和「懒惰的多元论」;[7]神学家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则早有两种「自义」的批判。[8]
 
「普世」与「多元」、「普遍等价」与「族裔身份」、「市场法则」与「文化偏执」等等对应的「话语」,貌似截然相反、水火不容,实则同样地「自以为义」;其间之固疾如出一辙。用赖品超教授的话说:这不过是「单一化」的「假设」而已,没有哪一方「更为优越」。针对这种颇为普遍的现代病,赖品超所强调的「相互」(mutual)、「彼此」(reciprocal)、「关联」(correlative)显然与巴丢「事件哲学」的「关系」(relational)有所应和,而贯穿其间的「辩证、主体间、互动」既是「多样性」的必然逻辑,也是神学思维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从根本上说,巴丢对圣保罗的回溯并非偶然:「事件」或者「关系」几乎先天地具有神学的底色。而在种种荒诞愈演愈烈的当今世界,能够突显此种质量的神学研究不仅令人钦佩,也完全可能被用作人文学术相关领域的思想工具。
 
就此,赖品超教授特别以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译经为例,一方面是「在基督教的亮光中诠释」、「从基督教的观点阅读并翻译佛经」,另一方面又绝非归化不同宗教的信仰者,更与「能否得救」的论证无关。由此引出的「诸宗教神学」带有深刻的现实关怀,也为理解不同宗教提供了神学的基础。这应该是道风山九十年对话传统和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二十多年学术努力的最宝贵积淀。《宗教都是殊途同归?》则以深厚的学术功力、严谨的文献梳理、由史及今的透彻观察,成为这份积淀的扎实总结。
 
「却顾所来径」,总有「苍苍横翠微」之叹。但是就「多样性」所能激活的神学资源以及蕴含其中的解释力,霍尔沃德的评说最为到位;他借助巴丢而指点江山,似乎要荡平一切,认真品味却未必是夸大的:
 
巴丢……以最严格的方式连接了两种哲学,一种是特例的、事件的哲学,另一是不具特例性或者非特例的哲学,……这一连接使巴丢将理性从实证主义拯救出来,将主体从解构主义拯救出来,将存在从海德格尔拯救出来,将无限从神学拯救出来,将事件从德勒兹(Gilles Deleuze)拯救出来,将革命从斯大林拯救出来,将对国家的批判从福柯(Michel Foucault)拯救出来,……将对爱的肯定从美国的大众文化拯救出来。[9]
 
以赖品超《宗教都是殊途同归?》的「多样性」主题论之,以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推进对话、丰富学术」的宗旨论之,何尝不是要将真正的意义拯救于流俗呢?
 
读书人不可打妄语,亦不可无期盼。因此要厘清历史,进而寄望于来者。是为读后所感。
 
杨慧林
 
陈序
 
本书是赖品超博士一生学术志业的卓越成果之一,他一生在神学与宗教研究的专注围绕宗教多元主义,宗教对话与神学及汉语神学的国际视野。他的著作具有基督教神学的深度,同时显出他在儒家与佛学深耕研究的学养,这样高才博学的人文学养的思想田园自然是赖博士二十年来教学研的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与文学院。这些繁重的教学与行政工作并没有限制他的神学与宗教学的思想发展,读者可以在本书深思熟虑的文章中获得许多睿智与亮光,也见证作者是一位实至名归的神学与宗教对话研究的杰出学者。
 
赖品超博士的专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研究与宗教多样」,共有六篇文章。第一章「文化研究、宗教研究与神学」主要是以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作为一个成熟的理论个案来展示文化、宗教与神学的三种领域中可用的对话策略。第二章「诸宗教神学与宗教哲学」,探讨三种诸宗教神学的类型:多元论、排他论与包容论。三种均被赖博士视为不理想的选项。第三章是探讨近年新兴的比较神学,这可能发展成为一种介乎神学与宗教研究之间的进路。第四章「比较宗教哲学」为这领域提供了精彩而全面的回顾。第五章「多维度的拯救与跨学科的探索」不单探讨世界宗教的拯教观,更跨进神经科学的前沿。第六章「宗教多样、宗教教育与大学理念」是作者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并关联及大学中的宗教研究。
 
第二部分为「汉语神学与宗教多样」,也有六篇文章。第七章「回顾基督宗教对中国宗教的态度」,选择了李提摩太、吴经熊、徐松石三位为代表。第八章「当代汉语神学对宗教多样的论述」,扼要地回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政教关系与一些中国学者对宗教多样现象的回应。第九章「对诸宗教神学类型论的批判」集中讨论英国天主教神学家德科斯塔(Gavin DCosta),这位本书中常出现的神学家师承英国著名宗教比较学学者希克(John Hick),但却反对希克的多元论。本章是对德科斯塔思想的全面检讨与反思。从第十至十二章是环绕宗教拯救论的神学与宗教对话,赖品超博士从拯救的字义到历史神学的源流,到现代学者的理解,为读者全面呈现有关拯救论的基督教思想框架,接着推进在耶佛对话与儒耶对话的探索。
 
这些杰出的论文是赖品超博士过去二十年来的学术成果,其中的学术领域是神学性和宗教对话性,也有他所从事的神学性文化研究的视野角度。这种在二十年前开展的神学性的文化研究不是传统意义的文化神学,也不是神学对文化的解读,而是结合了神学与文化研究,或是将神学视为文化研究的创新领域。这有点接近蒂利希(Paul Tillich)式的文化神学,蒂利希是赖博士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哲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本书多处提及蒂利希,特别是在第十章。但神学性文化研究的目标不是古典哲理性的文化,而是现今杂多含混的地方性文化,相似文化人类学所描述的本土的地方性知识。本书虽然没有铺陈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但许多篇章都可以看见此种综合性的文化进路。
 
赖品超博士采用了多元的神学与宗教学视角,使他可以突破传统的多元论、排他论与包容论的巢窠。他在结语中对这些传统立论提出学理上的批评(亦见于第二与第五篇),并客观地指出英美宗教学的立论与方法论上之不足。他展望在宗教学上,中国学界的学者与英美或欧陆学者会产生出一种建构性的互补关系。
 
本书讨论宗教多样性,自然触动我想起我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特雷西(David Tracy),本书第四与第十章有提及他。特雷西的《多元性与含混性》(Plurality and Ambiguity)一书形容我们都发现自己身处诠释的多元性和方法的多元性中,我们在宗教多样性中窥见每一传统的多元性与含混性,承认其中有待追溯的自由,有待批判的错误与有待揭穿的扭曲意识。赖品超博士的新作旁征博引,立论清晰,推动我们藉着阅读与反思来朝向那真实而完美的思想与心灵的境界。期盼赖品超博士继往开来的著述,促进中国学界与西学的宗教学的对话与反思。
 
陈佐人
 
汉语SCT
 
注释
 
 
 [1]. Alain Badiou, Saint Paul: the Foundation of Universalism (trans. Ray Brassi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11.
 
 [2]. 上书第一章即是“Paul: Our Contemporary"。中译本可参阅巴丢着,陈永国译,《圣保罗:普世主义的基础》(台北:台湾基督教文艺,2011);巴丢着,董斌孜孜译,林草何校,《圣保罗》(桂林:漓江,2015)。
 
 [3]. Peter Hallward, Badiou: A Subject to Truth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 p. 250.
 
 [4]. 转引自罗随缘(Mark Larrimore)着,陈龙译,〈作为上帝意旨的世俗主义:贺拉斯.卡伦对多元主义即终极关怀的「希伯来式」理解〉(Secularism as the Will of God: Horace Kallens HebraicUnderstanding of the Pluralism as an Ultimate Concern),载《基督教文化学刊》442020)。
 
 [5]. 詹姆斯.利文斯顿等着,何光沪等译,《现代基督教思想(下)》(南京:译林,2014),页303
 
 [6]. Hallward, Badiou, pp. 232-233.
 
 [7]. 朱利安着,卓立译,〈间距与之间:如何在当代全球化之下思考中欧之间的文化他者性〉,见方维规主编,《思想与方法:全球化时代中西对话的可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页29
 
 [8]. 尼布尔着,关胜渝、徐文博等译,《基督教伦理学诠释》(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页611-1213
 
 [9]. 霍尔沃德着,陈永国译,〈一种新的主体哲学〉,载陈永国主编,《巴丢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页10。译文有所调整。见Hallward, Badiou, pp. xxviii-xxix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科学与佛教的相遇之处:空性、一体性和现实的本性
       下一篇文章:后自由主义神学作为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评曾庆豹《上帝、关系与言说》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