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云顶佛宫——来自麦积山的东方微笑
发布时间: 2023/9/15日    【字体:
作者:陈吉吉CHANJIJI
 


image002.gif


 

今年最期待最好的大展之一当属“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展”了。

 

关于此展的展评,赵总已有文章,展评 | 麦积山石窟展,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主题的高分展览,看展我一向就是看个热闹,走马观花,和好友闲聊开心,因此也没有太多的内容要写。但是只放点图又说不过去。还就几个我十分喜欢的文物写一写,凑够字数发一发,也不能偷懒了不是。

 

其一 阿育王施土

 

关于阿育王施土的经典记载主要是源自《杂譬喻经》:

 

“昔阿育王曾作小儿时,道遇佛,不胜欢喜,以少沙土至心奉佛,由此之福故得为圣王。”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阿育王传》云:“佛言:我若涅盘百年之后,此小儿者当作转轮圣王四分之一,于花氏城作政法王,号阿恕伽。分我舍利而作八万四千宝塔,饶益众生。”

《贤愚经》卷三亦载:

 

“尔时,世尊晨与阿难入城乞食,见群小儿于道中戏,各聚地土,用作宫舍及作仓藏财宝五谷。有一儿遥见佛来,见佛光明,敬心内发,欢喜踊跃,生布施心。即取仓中名为‘谷’者,即以手掬,欲用施佛,身小不逮,语一小儿:‘我登汝上,以谷布施。’小儿欢喜报言:‘可尔。’即蹑肩上,以土奉佛,佛即下钵,低头受土。……告阿难,向者小儿,欢喜施土……斯功德,我般涅槃,百岁之后,当作国王,字阿输迦。”

阿育王传中亦有记载

 

爾時世尊與阿難在巷中。行見二小兒。一名德勝是上族姓子。二名無勝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戲以土為城。城中復作舍宅倉儲。以土為麨著於倉中。此二小兒見佛三十二大人之相莊嚴其身。放金色光照城內外。皆作金色無不明徹。見已歡喜。德勝於是掬倉中土名為麨者奉上世尊。無勝在傍合掌隨喜。

 

如是如是阿難佛不無緣而微笑也。汝今見是二小兒不也。已見世尊。佛言我若涅槃百年之後。此小兒者當作轉輪聖王四分之一。於花氏城作政法王號阿恕伽。分我舍利而作八萬四千寶塔饒益眾生……

 

与阿育王施土相相似的有儒童本生,赵昆雨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2世纪 阿育王施土

 

看可以到释迦持钵,有两个小孩,这些特征应该是阿育王施土的主要形态。麦积山此次展的此件上部应该就是阿育王施土。

 

其二、壁画

 

1978年,在清除78窟佛座周围的泥土和碎石时,发现火头明王(乌刍沙摩明王)、伎乐两块壁画,为北朝晚期至隋代的画风。这两件壁画都堪称国宝级的精品之作,尤其是火头明王。

 

关于火头明王的经典记载也有很多。在《楞严经》,火首金刚讲述了自己开悟的方法: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圆觉经》所载: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消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唐代希麟《续一切经音义第七卷》曰:

 

“乌枢瑟摩(梵语或云乌蒭沙摩,旧译云秽迹金刚,此言有失,似毁于圣者也。新翻为除秽忿怒尊,谓以金刚慧,现威怒身,降伏难调秽恶有情故也。)”《义疏》五下曰:“乌刍沙摩,云火头。”

 

相比之下,麦积山此件远胜敦煌的唐代绢画版。从风格上看来,应该不晚于隋。而颜色之绚丽,让人心醉。

 

其三 题记

 

“大魏洛阳法生”造像碑,北魏,1953 年中央勘察团在西崖发现此碑,碑文记录北魏景明年间洛阳沙弥法生开窟造像一事。拓本上有冯国瑞考证题跋和郭沫若、吴作人、马衡、谢国桢、叶恭绰、丁希农、邓宝珊等名家题跋。

 

山河旧梦Dreams

佛教建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国内第一个祭祀元宇宙上线
       下一篇文章:一时千载:斯里兰卡圣菩提树树苗赠予广州佛教界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