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祀灶时间:“北三南四”“军三民四”与“官三民四”及其他
发布时间: 2024/3/8日    【字体:
作者:徐晓青 刘德增
关键词:  祀灶时间;北三南四;军三民四;官三民四  
 


摘要

 

祀灶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到北宋,祀灶时间固定为腊月二十四日。但是,进入明代以后,出现了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两个祀灶时间。一般说来,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日,南方地区多于腊月二十四日,人们称北、南祀灶时间的这种差别为“北三南四”。民间又有“军三民四”与“君三民四”之说。“君三民四”乃“军三民四”之讹传。“军”即卫所的军户。由于卫所的独特地位,民众视“军”为“官”,故此“军三民四”又称“官三民四”。自清代雍正皇帝始,宫廷也于腊月二十三日祀灶。与南方民众相比,北方民众更崇尚“官府文化”,腊月二十三日祀灶者日多。


一、从二十四到二十三

 

火是人类进化、生产、生活与生存的重要依托,贾兰坡、王建认为:

 

人类使用了火,是人类从自然环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一个动力,是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继续生存下来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是人类支配一定自然力的权能,是生存竞争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基于对火的崇拜,产生了炎帝、祝融等火神。灶是从火塘演变而来。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陶灶出土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顺山集二期遗址,距今约8000年。随着灶的出现,产生了灶神。灶神有“变身”与“本身”两种。根据北京大学藏汉简《仓颉篇》、《淮南子·氾论训》与《时则训》高诱注,炎帝、祝融死为火神,“托祀”于灶。因此,炎帝、祝融又被视为灶神。“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这是“变身”的灶神。“本身”的灶神最知名的有两人,“灶神姓苏,名吉利,或云姓张,名单,字子郭,其妇姓王,名抟颊,字卿忌”。其中提到的“或云姓张”一说,成为民间最为流行的历史记忆。庞朴说:“从此以后,灶神便确定地姓张了。”迄今流传的灶神大多姓张,或称“张郎”“张三”等。

 

从《礼记·月令》来看,一年之中,孟夏、季夏、仲夏专祀,孟冬与门、户、井、中霤合祀,称为“五祀”。孟夏、季夏、仲夏之祭皆与炎帝、祝融有关,实际上是祭祀“托祀”于灶的火神。《礼记·月令》记孟冬之祭云:“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这种“五祀”中的祀灶是对“本身”灶神的祭祀,既感谢灶神一年的保佑,又希望来年继续得到灶神的福佑,已经蕴含着流传至今的“辞灶”对灶神的希冀。

 

至迟到东汉,腊日成为祀灶最重要的日期,应劭《风俗通义》卷八引《东观汉记》曰:

 

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再拜受神,时有黄羊,因以祀之。其孙识,执金吾,封原鹿侯;兴,卫尉,鲖阳侯。家凡二侯,牧守数十。其后世子孙常以腊日祀灶以黄羊。

 

阴识是东汉开国功臣,刘秀皇后阴丽华同父异母之兄。《后汉书·阴识传》与《搜神记》卷四等也记此传说,情节更为丰富。腊日并不固定,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大致在腊月上旬或中旬。生活在东吴、西晋时代的周处记其家乡习俗曰:“今吴中以腊月二十四夜祀灶,其谓灶神,翌日朝天白一岁事,故前期祷之。”这是关于腊月二十四祀灶的最早记录。此当非吴中独有之俗,应是当时流行的习俗。此后,腊月二十四日祀灶逐渐成为各地的常态。

 

北宋祀灶时间固定为腊月二十四日,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九引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云:“十二月二十四日谓之交年节。”但“其事又见《东京梦华录》,他书未见载者”。“旧俗以为七祀及百神每岁十二月二十四日新旧更易,皆焚纸币,诵道佛经咒,以送故迎新,而为禳祈云。”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十中写道:

 

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夜于床底点灯,谓之“照虚耗”。

 

南宋仍用是日。范成大《祭灶词》开篇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条曰:“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条:“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及烧替代及作糖豆粥,谓之‘口数’。”

 

依据传世文献记载,腊月二十三祀灶始自明代。明嘉靖《许州志》卷七《典礼志·风俗》“腊月”条:“二十四日祀灶。”此句下注曰:“或先一日。”明嘉靖《雄乘》卷上《风土》云:“廿三或廿四暮,以汤饼茶果祠灶,妇女不得参。乡人秉高烛照麻虫,扫舍宇,亦多嫁娶,以为无忌。”明隆庆《赵州志》卷九《杂考·风俗》云:“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暮,以汤饼茶果祠灶神。”据此,明代出现了腊月二十三日祀灶,且以北方地区为多。只是为什么于腊月二十三日祀灶,腊月二十三日与二十四日祀灶分别是什么人家,这些志书都没有予以说明。但是,在明朝一代,北方绝大多数地区仍于腊月二十四日祀灶,腊月二十三日祀灶者仅是少数。

 

二、北三南四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南、北之异远大于东、西之别,“南派”与“北派”相持不下:儒学之“南学”与“北学”,戏曲之“南曲”与“北曲”,文学艺术之“京派”与“海派”,谜语之“南派”与“北派”,道教之“南宗”与“北宗”,佛教之“南宗禅”与“北宗禅”,等等。林语堂有言:

 

中国人在我们心目中仅仅是一个抽象物。南方与北方的中国人被文化纽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他们在性格、体魄、习俗上的区别之大,不亚于地中海人与北欧日耳曼人的区别。

 

祀灶的时间北、南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日,南方地区多于腊月二十四日。当然,北方也有腊月二十四日祀灶者,南方也不无腊月二十三日祀灶者。

 

《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八《风俗》“送灶”条云:

 

京师居民祀灶犹仍旧俗,禁妇女主祭。家无男子,或迎邻里代焉。其祀期用二十三日,惟南省客户则用二十四日,如刘侗所称也。

 

《日下旧闻考》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在朱彝尊《日下旧闻》的基础上删繁补阙、援古证今而成,上述考证以“臣等谨按”的形式写入,此乃四库馆臣的考证。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在“春场”条下记腊月二十四日祀灶,没有提及祀灶日期的北、南之别,所谓“如刘侗所称”是指《帝京景物略》所记祀灶仪式:

 

廿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以糟草秣灶君马,谓灶君翌日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祝曰:好多说,不好少说。记称灶,老妇之祭,今男子祭,禁不令妇女见之。祀余糖果,禁幼女不令得啖,曰啖灶余,则食肥腻时,口圈黑也。

 

从《日下旧闻考》的记载来看,在北京的“南省客户”并没有入乡随俗,仍旧沿用南方旧俗,于腊月二十四日祀灶。海宁(今属浙江)人吴骞在《拜经楼诗话》中也提到了北、南祀灶日期之别:

 

《抱朴子》谓:灶之神,每月晦日,辄上天言人罪状,大者夺纪,小者夺算。今俗以腊月二十四日为灶神上天,北方有以二十三日者。

 

秦岭—淮河是南北的自然分界线。秦岭南北的陕南与陕北祀灶日期也不相同。陕北地区多于腊月二十三祀灶,陕南一带则多于腊月二十四日祀灶。据考,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清代中期陕南秦巴山地一带接纳了大量川楚移民,他们把腊月二十四日祀灶的习俗带到了陕南地区并世代传承。据房正宏调查,淮河流域北岸祀灶多在腊月二十三日,而南岸则多在腊月二十四日。人们称北、南祀灶时间的这种差别为“北三南四”。这种差别始自明代,形成于清代。

 

三、大户二十三,小户二十四

 

传说有个叫张三的人,父母死得早,给他留下良田数百亩,娶了一位贤妻。张三游手好闲,吃喝嫖赌,致使家境败落。他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谁知算命的告诉他,家道中衰,是由于他和老婆属相相克。若休妻,即可一了百吉。于是,张三休掉妻子。一天,突如其来的一场火又把张家几辈人攒下的几十间房产一烧而光。张三无家可归,成了乞丐。腊月二十三那天,他要饭来到一座庄圩,当地正在“放饭”。所谓“放饭”,是灾荒之年,大户人家以工代赈,谁帮他做工,他就供谁饭吃。张三一想,何不排最后?说不定不仅免去做工,还能拿个馒头来填肚子,于是就排队等待。发放食物的是这个庄圩的女主人和两个伙计。他们从队头开始一人发放一个馒头,发到最后,还剩一人,一看筐里,馒头却没了。女主人抬头向那人望去,心中一颤:那人居然是前夫张三。女主人决计暂不相认,先让他吃点苦头。

 

第二天早上“放饭”,张三又去排队。他想:昨天我站那头,是最后一个,今天我站到这一头,肯定能吃到馒头。于是他站了过去。哪知女主人晚上回去,动了恻隐之心,吩咐第二天一早从队尾“放饭”。轮到张三,馒头正好又发放光了。中午“放饭”,张三想:我数数人头,站在最中间,总该能吃到吧。女主人想:甭管张郎站在哪头,我下午从两头“放饭”,他总能吃到吧?于是又从两头发放,结果张三仍然没有拿到馒头。女主人便吩咐伙计把张三带到厨房,亲自下了一碗面条给张三吃。

 

张三狼吞虎咽吃着,女主人心生怜悯,柔声问他面条好吃否。张三忙说谢谢大娘。女主人心想:到现在还没认出我来?又问他吃饱了吗,谁知张三又是一句“谢谢大娘”。女主怒骂:恨不得拿起面条戳你的眼!

 

张三抬头一看,面前的女主人竟然是前妻,顿时羞愧难当,低头就跑,谁知,误把灶门当成了房门,一头钻了进去。等到女主人和伙计们反应过来,把他拖出来,已经晚了。

 

前夫之死,让女主人愧疚不已。自此以后,每到腊月二十三日,她就祭灶,悼念前夫。女主人年年祭拜,带动了不少曾得过她好处的佃户。于是他们也年年举行送灶的仪式。但他们不能和主人在同一天祭拜,而是在主人家祭拜的第二天“送灶”,以示尊卑有别。于是,就形成了“大户二十三,小户二十四”的送灶习俗。

 

 四、军三民四

 

祀灶之时间,民间还有“军三民四”之说。孔尚任仿《荆楚岁时记》作《节序同风录》十二卷,详述一年十二个月之节序习俗。在“十二月”条下记载二十四日祀灶仪式:

 

晚设灯烛、果饵、饧糖,捏麦面为鸡鱼牲只,或粳面为团,或以黍面为金饼,粳粉为银饼,蒸熟,盛以盆釜,祀灶神,盖祭始为饮食之神也,俗呼为“司命灶君”。又以刍豆秣其马,糖饧犒其从,皆掷灶下,祝云:“朝天去,好事多说,恶事少说;下界来,多带田苗,少带菑殃。”又云:“酸甜苦辣,灶君莫说。”祭时,勿令妇女见,忌妇女秽浊及骂詈哭泣声,俗云恐触神不能入天门。或祀灶于廿三日,云“军祭三,民祭四”,祭三者乃廿三夜之三更,即廿四日之早也。又云:“官祭早,民祭晚。”祭毕,以香楮火爆送之门外,曰“送灶”。

 

马斯定在《点校说明》中写道:“《阙里文献考》称孔氏‘采曲阜民俗撰《节序同风录》十二卷’,所纪大抵以北地风俗为主,或采旧籍陈说,亦及吴楚南中之俗。”

 

在祀灶时间上,孔尚任的记载有三点值得特别注意:第一,祀灶时间存在“军祭三,民祭四”的差别;第二,二十三日祀灶乃于是夜之三更,也即二十四日之早;第三,“官”即“军”,“官三民四”来源于“军三民四”。仪征(今属江苏)人厉秀芳《真州竹枝词引》云:

 

二十三、四日送灶。卫籍与民籍分两日,俗所谓“军三民四也”。

 

厉秀芳是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曾任武城(今属山东)知县,咸丰六七年间避乱东亭时作《真州竹枝词》,篇首为万言《真州竹枝词引》,记录真州岁时节日风情。清同治《远安县志》卷四《风俗》记曰:

 

二十四日为小年,朝拂屋尘,夜祀灶,田父燎火畦间,曰“照田桑”,营署营兵均以二十三夜祀灶。

 

以上记载都出自清朝人的手笔,他们所说的“军”是清朝的八旗与绿营,还是明朝的卫所?厉秀芳《真州竹枝词引》将“军三民四”之“军”明确为“卫籍”,也就是明朝的卫所。

 

明朝户籍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等。军户户籍叫作“军黄籍册”,亦称“军籍文册”“军黄”“军册”,用来管理各地卫所军户和军士。明初军户的数量约占全国总人户数量的五分之一,数量极为庞大。军户分“正军”与“余丁”。军户派一名“正军”赴卫所服役,并供办“正军”的军装,其他人都在原籍,除了享受优免一丁差役及个别杂役外,其余负担与民户无异。人们把这种军户叫作“原籍军户”。为了让“正军”在卫所安心服役,从永乐年间起,朝廷鼓励“正军”携妻子赴卫所,到正统元年(1436年)成为一项基本制度,这些在卫所安家的军户被称为“卫所军户”。卫所的军丁,分为京操军、城守军、屯田军等。军屯分布在卫所附近或远离卫所的地方,一个军屯有屯1121007080名不等。这样,卫所与军屯成为军户人家的聚居地,卫所军户的日常生活与民户没有太大的差别,卫公署所在地与州县一样有学校、坛庙等。自顺治元年(1644年)起,清政府开始裁撤卫所,改置或并入州县。最后一批卫所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撤并。军户成了民户,军屯成了乡里村落。

 

厉秀芳《真州竹枝词引》所说的“卫籍”也就是军籍。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设真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真州为仪真县,清雍正元年(1723 )再改为仪征县。仪真地处水陆要冲,洪武六年(1373年)设置守御千户所,洪武十三年(1380年)升格为卫,卫公署在县治东南,隶属直隶都司,辖左、右、中、前四个千户所。

 

清同治《远安县志》说腊月二十三祀灶的是“营署营兵”,也就是在卫所驻防的军士。远安县今属湖北宜昌市,明朝成化年间设置远安守御千户所,隶属湖广行都司,千户所公署在县城西南隅,官兵编制名额1160名。据清顺治《远安县志》卷二《赋役志》记载,当时,民户仅326户、2102口,远安守御千户所的官兵占远安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除了“营兵”外,远安守御千户所也有军屯,屯田为6741299毫。清同治《远安县志》说腊月二十三祀灶的是“营署营兵”,没有提及军屯的屯兵。

 

厉秀芳《真州竹枝词引》与同治《远安县志》的记载产生了以下问题:于腊月二十三日祀灶的仅是卫所的营兵,还是包括营兵与屯兵在内的所有军籍人员?营兵与屯兵只是分工不同,待遇等方面没有差别。绝大多数关于“军三民四”的材料也都笼统地称为“军”,没有区分兵种。腊月二十三祀灶应是军籍的所有人户。                        

 

 五、 君三民四

 

仪征市十二圩街道办事处,曾是漕运,特别是盐运要冲,这一带传说,“君三民四”是宋太祖赵匡胤立下的规矩,皇家及官人腊月二十三祭灶,老百姓一律在腊月二十四祭灶。在仪征十二圩,姓赵的人家腊月二十三祭灶,其他人家都是在腊月二十四祭灶。在安徽阜阳一带,凡是历史上出过皇帝的姓氏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为祭灶日,流行说法是“君祭三,民祭四”,如刘、赵、李、钱等姓氏的人家,不管现在是官是民,是贫是富,都在二十三祭灶,因为这些姓氏的人家在历史上都有人做过皇帝;其他姓氏的人家则在二十四祭灶。由于时代变迁,或传承不一,也偶有特例,不遵守“君三民四”的惯例,甚至今年祭三,明年祭四,随着左邻右舍凑热闹。

 

“君三民四”之“君”,除了指帝王外,还有其他说法,如秭归人说当地土著居民为“君”,外地来的人为“民”。更多的地方的“君三民四”之“君”,是指官宦人家。“君三民四”当为“军三民四”之讹传。

 

 六、军三民四

 

“官三民四”之说最早出现于康熙年间,清康熙《寻甸州志》卷三《民风》在“二十四日以糖豆祀灶神”之句下注曰:“凡官署多先,俗谓官三民四也。”此后屡见不鲜,如清光绪《四会县志》卷一《风俗》云:

 

二十四为小除夕,俗称“年小”,晚以牲醴祀灶,谓送灶君上西天也,然今多于廿三日祀灶者。谚又云“官三民四”,绅衿家不欲与齐民伍也。

 

清光绪《丹徒县志》卷四《风俗》记曰:

 

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祀灶,谚云:“官三民四。”

 

民国《建阳县志》卷八《礼俗志》记载:

 

十二月二十四夜送灶神,俗有“官三民四”之谣。

 

民国《连县志》卷五《风俗》记云:

 

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神,名曰“小年夜”,俗有“官三民四”之语,实则无拘也。

 

民国《涡阳县志》卷十一《礼俗志》称为“官祭三民祭四”。

 

这种习俗在当今民间社会仍有传承。安徽省阜阳市油坊村存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个祭灶日子,当地民谚云:“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贼祭六,老和尚祭到年后头。”据马梅、李冷月调查:

 

凡是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村民,其祖上多是士绅或出过秀才、读书人的人家。该村现在仍以“先生”称呼“有些身份”的人,如医生、教师或者受过高等教育的、带有官职的,皆可以“先生”称呼,反映了传统的社会秩序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腊月二十四祭灶的村民,便是传统的“民”了……有些村民三代以上曾是同宗的,但因为出了有身份的人,也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个祭日的不同。

 

江苏兴化任氏为簪缨世家,任祖镛是兴化任氏第二十代孙。兴化一带百姓于腊月二十四日祀灶,但任氏却于腊月二十三日祀灶。

 

明代时送灶讲究“官三民四”,就是说做官人家廿三夜送灶,民间百姓廿四夜送灶,后来官民也就不大分了,但任家因为祖上出了两位公爵,所以仍坚持“官三民四”的古礼。

 

“两位公爵”是指王宣、王信父子。据说,王宣的父亲是苏州人,本姓任,入赘王家,儿子遂以“王”姓。元朝末年,王宣官至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封沂国公;他的儿子王信官至山东行省平章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司徒。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率25万大军北伐。十月二十四日,徐达麾兵进抵淮安,驻防沂州(今山东临沂)的王宣、王信父子上表请降,不久复叛,旋被歼灭。明代及清代,任氏家族仍为书香门第、科举世家。

 

广东兴宁一带传说祖上获得过官爵的人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市民腊月二十四日祭灶,乡民腊月二十五日祭灶。上海俚语:“官廿三,民廿四,乌龟廿五,贼廿六。”福建永安一带有“官三民四,闲杂人等五”之说。而从前香港的公职人员于腊月二十三日祀灶,普通人家于腊月二十四日祀灶,妓女则于腊月二十五日祀灶。

 

对于“官三民四”的起源,一种观点认为:腊月二十三日祀灶本是雍正皇帝为了节财省时,将腊月二十四日祀灶合并到腊月二十三日祀众神之中。于是王公贵族纷纷效仿之。北方民众有追随者,也有坚守传统者,南方人多循其旧俗。之所以北、南有如此之别,张昊说:

 

北方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政治中心,受官僚气影响较重,因此祭灶多在腊月二十三。与之相对应的是,南方地区长久以来远离政治中心,祭灶日期多为腊月二十四。

 

“官三民四”源头应是“军三民四”。王毓铨认为,在“军民匠灶”四民中,军户的地位最低:

 

军户在营应役军丁,不管是操守旗军或屯种旗军,或后来的顶种军余,他们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简直有如“罪下死囚一等”。

 

但是,很多学者的研究证明,明代军户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湖北蕲春一带祀灶时间也是“军三民四”。此外,还有一些标识军户独特地位的规定:

 

街上走路,军中民边。街道石面中间直向排列,两边横向排列,军家走中间,民家两边。

 

内房门,军二民一。军家两扇门,民家一扇。

 

潘宗鼎《金陵岁时记》“祀灶有军三民四龟五之别”条云:

 

明时,军家皆功臣之裔,声势赫然,与庶民异,故有“只许军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谣。其祀灶以二十三夜,而庶民则以二十四夜。至龟五之说,明代有教坊司,著为令甲,岂祀灶亦有禁令欤?至今龟五之说传为笑柄。

 

由于卫所的独特地位,民众视“军”为“官”,故此“军三民四”又称“官三民四”。自雍正皇帝始起,宫廷也于腊月二十三日祀灶,达官贵人纷纷效仿,进一步推动了腊月二十三祀灶。

 

七、二十三与二十四两日两祀

 

傅崇矩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于宣统元年(1909年)写成《说成都》30余万言,本拟在《通俗报》分日刊出,后得到资助付梓,改名《成都通览》。他在“腊月祀灶”条下写道:

 

俗谓十二月二十四日为迎新灶神之期。二十三日,旧神交卸,无论贫富,无不膜拜,祀以白饧糖果子,净茶锅之中央,燃灶灯一盏,四周围绕以净水,传为灶神茹素也。前十日,即有各庙僧人印刷黄纸,名灶诉,皆忏悔之文,按户索钱。又谓灶神二十四日上天,至三十日回来,故俗谓天距地只六日程耳,尤可喷饭。

 

如此,成都人祀灶分为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日两祀。腊月二十三日是送灶之祭,二十四日为迎灶之祭。

 

福州的祀灶也是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两祀:腊月二十三日“祭荤灶”,二十四日“祭素灶”,供水果、蔬菜和灶糖、灶饼。福州市仓山区得名之“仓山”,也称“藤山”,蔡人奇《藤山志》卷九《礼俗志》云:

 

俗谓十二月二十三日祭荤菜,二十四日祭素菜。

 

为什么两日两祀?

 

前一天当然是向“灶神”进行贿赂,不这样怕灶神会在“玉皇”面前播弄是非;而后一天不敢用荤,则是怕灶神爷贪馋,喝得太醉,在玉皇面前信口开河,胡扯一通。

 

福州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两日两祀,似乎是合并“官祭”与“民祭”:

 

廿三及廿四两日,为祀灶之日。俗谓廿三日为官家祭灶之期,廿四日则为民家祀灶之期,亦有连祭两日者,则廿三日所祭者为荤品,廿四日所祭为素品,至仅祭一日者,则为荤素合璧。

 

 八、何以二十三

 

为何祀灶时间改为腊月二十三?在青海河湟流域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当地藏族十分贫穷,在腊月二十三打发“灶家娘娘”的那一天买不起三炷香,只好往后推迟一天,到腊月二十四那天,还是没有三炷香,就用三根草棍代替,打发了“灶家娘娘”,“灶家娘娘”到达天宫迟到了一天。从此以后,就于腊月二十四日祀灶。这个故事说明,祀灶时间本为腊月二十三日,从腊月二十三祀灶到腊月二十四,不是官民之分或军民之别造成的,而是民间因故改变。

 

但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河湟流域有“南京珠玑巷”移民的传说,据赵承福考证,河湟一带的“南京珠玑巷”传说是从“南雄珠玑巷”移植过来的,“南雄”与“南京”读音相近,容易误读,移花接木,形成了“南京珠玑巷”移民传说。

 

青岛崂山一带有个民间传说。相传,玉皇大帝为了知道人间的喜怒哀乐,每家派了一个灶王爷。做官人家的派了戴乌纱帽的,老百姓派了穿白衣的,道士和尚派了穿袈裟道袍的。临行时,玉皇吩咐各路灶王爷年终回天宫,如实报告各家积德与缺德之事。快过年了,官家的乌纱灶王想抢先一步回天宫,替管辖下的官家多说些好话,他们官运亨通,也就会更加孝敬。于是,乌纱灶王腊月二十三日就动身了,二十四日傍晚到了天宫。百姓家的白衣灶王这天才启程,二十五日傍晚才到天宫。袈裟道袍灶王这天上路,二十六日傍晚到达天宫。早到的乌纱灶王受了玉皇表扬,晚到的白衣灶王、袈裟道袍灶王都挨了三棍。被打的灶王诉苦,说不是对玉皇不敬,十官九奸,十官九贪,所以不愿与乌纱灶王同行。玉皇这才知道乌纱灶王投机取巧,把他们打了三十棍子。乌纱灶王的帽子被打掉了,衣服也被打破了,光着身子怎么回人间?玉皇吩咐给他们每人一根大木杆,让他们扛回去立在大门旁,告诉那些做官的,就是用这根杆子揍他们灶王的,那杆子又长又粗,把乌纱灶王压得弯下腰,也就遮丑了。官宦人家门口竖着的大旗杆就是这么来的。为了不让后人忘记这件事,老人就编了一句顺口溜:“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二十五,那旗杆是捎带的。”这个民间传说只是解释祀灶的时间为什么不同。

 

在苏北沭阳县一带,传说在古时候,有个姓张的生意人,这一年时来运转,生意兴隆,置办的年货堆积成山,惹人眼红。一天夜里,几个小贼来张家偷盗。他们轻轻地撬开门闩,抱走了鸡,拎走了鱼,提走了肉,捧走了蛋,搬走了糕、果、糖。张家人还在鼾睡,住在张家的一个要饭花子听到了动静,便一跃而起,冲出屋子,一面大声呼喊,一面穷追不放。这几个小贼吓破了胆,丢下了年货,没命逃跑。张家只是受了一场虚惊,一点财气未破。第二天,为了酬谢这个要饭花子,张家煮酒、炒菜、蒸馒头。可是当美酒佳肴摆满一大桌子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位赶走小贼的要饭花子。张家人东寻西觅,只在屋墙上发现了他用树枝刻画一副对联:“在天行好事,下界保平安。”原来,这个要饭花子并非凡夫俗子,而是天上的神仙,到了民间,装扮成要饭花子,替百姓造福除害。为了感谢这位神仙的大恩大德,张家的人便根据记忆中的那位要饭花子的相貌特点,请画师画了幅像,挂在他住过的屋墙上,两侧贴上他留下来的对联。不过,把对联中的“在天”改为了“上天”。每逢这一天,张家人还供奉香火、糖饼之类,敬他为“灶老爷”。一传十,十传百,张家的做法传播开来,最终形成祭灶节的习俗。但是,神仙抓小偷的时间,众人说法不一:有人说发生在上半夜,属于腊月二十三日;也有的人说发生在下半夜,属于腊月二十四日。因而有的人家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有的人家在腊月二十四祭灶。这个传说仅解释了腊月二十三祭灶与腊月二十四祭灶的时间之别,没有涉及祭灶者的身份地位。

 

“军三民四”是引发“官三民四”“北三南四”的起源,分析祭灶时间的差别,核心是厘清为何会出现“军三民四”。根据前引孔尚仁的考证:“祭三者乃廿三夜之三更,即廿四日之早也。”军户提前祀灶,可能与数字“四”有关。在民间禁忌中,四与“死”谐音。当兵征战,生死难定。军户忌讳“四”字,遂提前至腊月二十三日三更祀灶。关于“军三民四”产生的原因,还有待于新材料的发现来解决。在地域分布上的“北三南四”,则是因为北方地区是古代中国统治中心,“官本位”意识较南方为重。故此,祀灶日期的“军三”“官三”为北方民众所追慕,并逐渐流行开来。        

 

《节日研究》第二十一辑

民俗学论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再议基督教新教伦理对美国宪政中现实主义发展的影响 \刘贤达
摘要:本文从基督教新教文化和美国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来作为本次论文探讨的主要方向。本…
 
马丁•路德的世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余佳琦
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开创者。他不…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刘焓
摘要:对于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问题,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也不具有一致性。…
 
政教协定的界定、历史源流及当代嬗变 \刘国鹏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天主教会拥有国际主体性的最高权威圣座(SantaSede/HolySee)与一般主…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财产偿债责任与宗教用益何以安处?——《民法总则》之下基于信托法理的涉教财产制度构建 \刘太刚 吴峥嵘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捐助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清代巴蜀的妈祖崇拜与闽籍移民
       下一篇文章:神话叙事谱系的构建与研究实践——以山西帝尧神话传说地方叙事为例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