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立法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发布时间: 2024/3/28日    【字体:
作者:米科霖
关键词:  欧洲和平;宗教宽容;世界主义;威廉•佩恩;圣皮埃尔;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争。9世纪末,教会发动了“上帝的和平”与“上帝的休战”运动,严厉镇压破坏和平者,以此维护社会治安。11—14世纪,教会多次发动“十字军东征”,试图转移社会矛盾,恢复内部和平。自14世纪以来,欧洲人构想了一种全新的和平方案,“欧洲永久和平计划”。形式上,联盟成为和平的应有之义,联盟成员限于“主权国家”。空间上,和平范围限于“欧洲”内部。时间上,和平是“永久的”,一直持续到世界末日。内容上,和平是一种状态,民众在尘世可以安居乐业,在死后将得到救赎。受时代限制,这些方案在当时没有实践,但它们唤启了人民对欧洲联合的向往,影响深远。根据时代和主题不同,14—18世纪初,和平计划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对应本研究的前四章。

 

第一章介绍了中世纪晚期的东征和平计划。十字军东征结束后,和平计划的构想者们希望重启东征,恢复基督教国家间的和平。他们普遍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视为欧洲内战的根源,主张两种权力相互独立。他们设计的联盟以神圣罗马帝国或法国为领袖,同时尊重教皇精神领袖的身份。空间上,联盟覆盖的范围以西欧基督教国家为基础,逐步向拜占庭等东方基督教国家扩展,最后扩展到被异教徒占领的西班牙等地区。

 

第二章介绍了16世纪上半叶的帝国霸权和平计划。东征和平计划实际架空了神圣罗马帝国和教会的权力,遭到了帝国和教会的反击。不甘就此没落的帝国提出了一份霸权和平计划。1495年,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颁布《永久和平宣言》,宣布在帝国境内禁止私战,由法院负责解决纠纷。神职人员同样要受到此法约束。皇帝借此加强了帝国对境内教会和诸侯的管理。为了维护帝国与教会的良好关系,皇帝经常邀请牧师担任法官,并以圣经为依据判案。

 

第三章介绍了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上半叶的议会和平计划。帝国称霸欧洲的梦想被宗教改革和随之而来的宗教战争打破,战争时期,和平计划的构想者暂时放弃外部扩张,目光转向欧洲内部,关注遏制帝国扩张并平息宗教争端,他们将原有的仲裁平台升级为议会,新旧教诸侯在议会内地位平等,并在各自国内实行宗教容忍。空间上,15世纪末完成统一的西班牙以及欧洲各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纳入欧洲范畴,东方基督教国家则被排除在外。鉴于土耳其插手欧洲事务的行为激化了新旧教矛盾,和平计划的构想者们希望西欧与东欧国家和平相处或互不干涉。

 

第四章介绍了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的欧洲和平计划。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大规模的宗教冲突几近消失,但宗教不宽容和局部战争依然威胁着欧洲和平。在英国内战和法国争霸战争的阴影下,全欧洲和平成为和平计划的首要目标。学者们希望各国君主可以恢复兄弟情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平等公正的国际体制,弥补均势和平的不足。空间上,和平计划把正在进行西化改革的沙俄和已经出现衰落迹象的土耳其纳入欧洲范围,但不再把非欧国家纳入计划中。

 

第五章和结论探讨了和平计划在国际关系学中的地位。和平计划上承中世纪和平运动,下启欧洲一体化,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它对今天的影响主要有五点。其一,建立定期开会的常设仲裁机构,解决各国之间纠纷。其二,明确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同时注重保护小国利益。其三,采取以发展促和平的策略。发展不仅有利于缓和国内矛盾,还会加深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从根源上铲除战争。其四,尊重差异性。宗教改革后,和平计划希望欧洲人能停止自相残杀,善待外国人和其他教派信徒。第五,倡导各国合作与大国一致。和平计划最初倡导英法合作,17世纪末后又提倡由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与土耳其等国相互制衡,共同维护欧洲和平。和平计划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地域上,和平主张一种狭隘的和平主义,它宣传的和平、宽容与平等,仅限于“欧洲”内部,世界其他地方是欧洲的征服对象。地位上,和平计划虽然赞同主权独立,但大部分计划都暗示各国需要一个领导者。内容上,有些内容过于理想化,部分论证与历史真实有所出入,这削弱了计划的可行性。和平计划没有成功实践的原因很多。观念上,各国君主对和平认识不够。两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深,战争带来的损失在国家承受范围内。构想者的身份也使统治者心存顾虑。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一切,欧洲各国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必须联合以求生存。此外,在核武器的威慑下,欧洲各国不敢轻启战端,因为所有国家都无法承受局势超出控制的代价。

 

现实中,建立联盟的客观条件不充分。第一,欧洲复杂的地理条件制约了联盟的发展,定期开会在技术上难以实现。第二,君主制时代,欧洲很多战争源自继承问题。各国之间复杂的联姻与利益纠葛限制了国王的选择,选出各方满意的候选人十分困难。第三,启蒙运动前,欧洲的宗教斗争十分激烈。不同宗教立场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感难以消弭。第四,和平计划提出先政治联合,然后扩展到经济文化领域。这种方式使各国君主担心本国自由受到侵害。和平计划是欧洲知识分子对欧洲国际秩序的思考,是欧洲一体化的精神鼻祖,其本身的内涵也十分丰富。研究和平计划,既可以更好的了解欧洲,也能对国际局势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应对百年变局提供参考。

 

img/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pdf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世纪教宗的犹太庇护政策研究
       下一篇文章: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