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世界宗教代表共赴博鳌亚洲论坛
发布时间: 2024/3/28日    【字体:
作者:南海佛学院
 


image002.jpg

 

“法流东土 千里同好——以佛陀的慈悲与智慧直面挑战相互成就”,2024年3月28日,让我们在博鳌的春风中沐浴佛法梵音,聆听智慧与慈悲的交响,见证佛法如何在现代世界绽放光芒,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

 

又是一年春光好 共赴博鳌正当时

 

2024年3月26日至29日,中国外交的重要平台博鳌亚洲论坛将再启盛会,届时包括东道国中国在内的各国领导人、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世界宗教代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将出席年会系列活动,高朋满座、举世瞩目。

 

3月29日上午9时30分,全球亿万宗教人士翘首以盼的博鳌亚洲论坛“宗教和合与文明互鉴”分论坛将再乘东风,如约而至。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柬埔寨、尼泊尔、越南、斯里兰卡等国的重量级宗教代表,将首度以圆桌会的形式围坐一堂,围绕主题“法流东土 千里同好——以佛陀的慈悲与智慧直面挑战相互成就”碰撞思想、激荡智慧、凝聚共识。

 

令人瞩目的是,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陈瑞峰将出席本届分论坛活动并做总结发言。

 

每届宗教分论坛的对话嘉宾均是世界各大宗教文明的标杆人物,也是每届分论坛的圈粉热点。本届分论坛首度以圆桌会的形式举办,嘉宾阵容强大,无论参与人数与国家,均创历届之最,他们分别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世界宗教和平组织联合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副监院兼禅之故里事业推进室室长原田光则,韩国曹溪宗教育院阿阇梨审查委员长、曹溪宗僧伽考试委员無碍,越南中央佛教教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越南中央佛教教会国际长、越南国会议员释德善,柬埔寨法宗派僧王布格里,皇家智者、斯里兰卡科伦坡岗嘎拉玛寺庙首席住持阿萨吉,尼泊尔蓝毗尼开发委员会副主席、加德满都白玉林寺住持悉达多·拉开奥。

 

令人期待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青年小组组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法师,作为博鳌宗教分论坛发起人之一、惟一连续出席八届分论坛的对话嘉宾,本届分论坛上将以嘉宾兼主持的身份与诸位嘉宾交流对话。

 

相信,届时来自七个国家涵纳佛教汉传、南传、藏传三传的八位高僧大德,将为全球亿万宗教人士带来一场慈悲与智慧的思想盛会,再书博鳌宗教分论坛的精彩华章。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首开宗教分论坛,旨在打造全球各大宗教与文明互鉴的高端交流平台,搭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心灵桥梁,推动不同文明间的融合,夯实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从2015年迄今,博鳌宗教分论坛已圆满举办了八届,全球各大宗教代表、诺贝尔奖科学家、国学大家、传媒大咖等等跨越东西方各国多领域的数十位重量级嘉宾,为促进全球各大宗教的友好合作畅所欲言,为深化东西方文明互鉴各抒己见。

 

八届分论坛,不仅有世界各大宗教代表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更有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不仅有佛教汉传、南传、藏传三大传承间的对话合作,也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世界各大宗教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不光有穿越人类历史的时空对话,更有消弥隔阂、赋能当下的建言献策;不光努力讲好中国宗教故事、中国故事,更有与泛南海诸国开展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活动。八届论坛,一届更比一届精彩,如今这场海纳百川的文明盛会,已在国际社会“圈粉”无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宗教与文明的智慧和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博鳌宗教分论坛,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陈瑞峰全程出席,并在论坛结束后会见了四位对话嘉宾,充分体现了对博鳌宗教分论坛的关怀与重视。

 

3月29日上午9时30分,2024年博鳌亚洲论坛“宗教和合与文明互鉴”分论坛即将盛大启幕,让我们与七国高僧大德共赴盛会,聆听智慧与慈悲的交响,见证佛法如何在现代世界绽放光芒,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

 

凤凰佛教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新西兰佛教协会成立
       下一篇文章:夜半钟声到客船,寺院为何夜半敲钟?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