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信仰是善行的强大支柱——泰国华侨报德善堂拯救生命的警笛
发布时间: 2024/4/6日    【字体:
作者:张锡镇
关键词:  信仰 善行 泰国华侨报德善堂  
 

开车在曼谷大街上,不时听到急救车的嘶鸣。这时,其他车辆都会主动避让,让其通行无阻。你常会看到这种救护车车身上有一个大红篆体“善”字。这就是泰国最著名的慈善组织“泰国华侨报德善堂”的救护车,生命急救是它的主要慈善活动之一。

 

报德善堂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也对其充满好奇,早就想探访其中奥秘,但终未找到机会。2023513日,北大泰国校友会组织了一次东南亚校友代表到报德善堂的参观活动,这才让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报德善堂。

 

这天上午10点左右,大约30余名北大校友走进了报德善堂的大厅。接待我们的是报德善堂董事蚁凡先生。他是现任泰国华裔联合会主席、华侨医院院长兼报德善堂董事。此人50多岁,身材魁梧高大,身着善堂黑色职业制服,笑容可掬,和大家一一热情握手。他用流利的汉语给大家介绍报德善堂的历史和现状。之后,我们参观了报德善堂的展览馆,各种图片、实物和影像把我们带入那遥远的年代。

 

清末民初,在中国广东潮汕地区广泛流行善堂文化。这起源于对大峰祖师的信仰。宋代著名僧人法号“大峰祖师”曾在官府为官,但不堪忍受官场腐败政治,后落发为僧,遁入空门,从此开始了救死扶伤,扶弱济贫的慈善事业。晚年他在潮汕地区,因敛无名尸骨、救济饥民、修桥筑路,广播恩德,深受民众崇信。后来,人们广修善堂,祭拜大峰祖师,传扬慈善精神。

 

据报德善堂展览馆介绍,来自潮州的移泰先民手捧大峰祖师的“金身”塑像,乘坐红头船来到泰国,从此,对大峰祖师的信仰,以及崇尚慈善事业的善堂文化就在泰国传播开来。今天,遍布泰国各地大小不等的善堂有数十家,但比较著名的有报德善堂、义德善堂、宏德善堂、道德善堂及崇德善堂,而报德善堂历史最久,规模和影响最大。报德善堂始建于1910年,泰国著名侨领郑智勇等12人共同发起,以供奉大峰祖师的神灵,以慈善济世为宗旨,施粥济困、敛尸义葬,救助落难的华侨和泰国民众。

 

报德善堂初期阶段只是民间自发的慈善团体,后经不断改革演化,才成为官方承认的慈善组织。其间,有两位侨领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商界翘楚、伟大爱国者、大慈善家蚁光炎。1936年开始,他先后担任了中华总商会主席和报德善堂董事长。这期间,他不但发起了支援祖国的抗日救国运动,而最终为此捐躯;而且改革和扩大报德善堂的组织和功能,扩建慈善设施。蚁光炎向泰国政府正式注册为公共慈善机构,使之成为泰国侨社的合法社团,同时对堂务进行了改革。他制定了第一份《华侨报德善堂章程》,经选举,蚁光炎当选为报德善堂首任董事长。这期间,报德善堂创办了第一所医院“华侨救护医院”。193911月,蚁光炎被亲日派杀害。蚁光炎牺牲后,年仅23岁的郑午楼临危受命,担负起了报德善堂董事长的重任。

 

郑午楼虽身为第二代华人,但自幼受到良好国学教育,中英泰语言兼通。年纪轻轻就显示了出众的经商才能。他从父亲留下的当铺起步,先是承包酒厂,很快发展成为泰国酒业的龙头,后又与他人合创的暹罗京华银行,并拥有101家分行,资产达337亿泰铢,位居泰国三大银行之一。他还与挚友开创了泰国第一个官商合办的万富工业区,每年为国家创造几十亿铢财富。他投资建成了令泰国人骄傲的“曼谷世界贸易中心”。

 

郑午楼接手报德善堂后执掌董事长35年,这期间,报德善堂不但继续支援国内的救亡运动,而且进一步改革和扩大善堂的建设。他以经营工商企业的经验来改进报德善堂的管理,为此,成立报德善堂慈善基金会,用利息做慈善。他为基金会题撰了四句诗﹕“基金年年在,利息月月增,积善添福寿,芳名万古馨”。他还提出了既要爱祖籍国,又要回馈驻在国的理念,把慈善事业做到全覆盖,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地域种族。在他的领导下,建起了一大批用于社会慈善的各种设施,如华侨医院、华侨中医院、华侨崇圣大学、泰国华文师范学院、曼谷无线电台、报德善堂紧急救援队、华侨医院紧急救援队、华侨报德善堂龙山墓苑等。

 

经过1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报德善堂已经成为机制健全,管理完善,反应和处置高效快速的社会慈善服务网络。管理部门设有赞助股、救护股、物资股、会计股、救恤股等15个部门,现有300多名全职员工和近4000名志愿者。服务和救助范围包括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扶贫救济、儿童关爱、家庭救助、赈灾恤难等十多个领域。

 

报德善堂在生命救护方面行动迅速高效最为称道。善堂有自己的无线电中心,当收到求助信息,中心会立即通知就近救助网点,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展览馆解说员说,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只要碰到紧急情况,比如被毒蛇咬伤,立即拨打“1418”号码,救助人员很快就会到达,比报警电话反映快得多,以致警方也同他们建立了合作关系。报德善堂总会救护队有三四十辆救护车,救护站大约有60多名工作人员,分为3个小组,每组20人,分成昼夜两班,24小时待命。救护队为曼谷和周边几个府提供全天候免费救助服务。这就是为何能常常在马路上看到有“善”字的救护车。

 

除了日常的慈善活动,报德善堂还特别资助和扶持教育。报德善堂先后兴办了曼谷新民学校、培英学院、清迈华英学校等一批华校;1941年善堂根据华侨医院的发展需求,还建立“华侨助产学校”,培养医疗护理人才。1981年“华侨助产学校”扩充更名为 “华侨学院”,设立了社会公益学学院,培养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才。1994年,在泰华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报德善堂建成泰国华侨崇圣大学,这是泰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由华人捐款全资兴建管理的全日制正规大学。九世皇普密蓬皇上陛下首次御驾亲临主持这家私立大学的揭幕典礼,并为崇圣大学恩赐校名。此外, 报德善堂设立奖助学金已达数十年之久,仅2018年,就向全泰146所学校580位品学兼优的学生颁发助学金,共计640万铢。另向外府地区教育机构捐赠车辆补贴35000铢。2019年报德堂向全泰国270所学校捐助价值290万铢的文具,如铅笔、作业本等,共计480万件。

 

另外,报德善堂还向社会捐款。每年向各医疗机构捐赠,仅20203月,报德善堂向曼谷及内地37家医院捐赠医疗器材,价值1亿1000万铢。报德善堂还向中国捐赠了巨额救灾善款,1998年长江洪灾,2008年汶川地震,都向中国巨额捐款。2020年,报德善堂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500万铢。

 

报德善堂是一个非营利的慈善机构,全部善款来自于泰国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家、社会名流,以及平民百姓。每天到报德善堂及其所属的大峰祖师庙参观拜祭者络绎不绝,绝大多数都会捐出爱心善款,每年收到的善款多达50亿铢。善堂真正实践了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宗旨。

 

参观完报德善堂,感慨万千。信仰是善行的强大支柱。人有追求真善美的本能,他可以对身边的弱者产生怜悯并施以救助,正如老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要把行善变成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价值,仅出于本能反应是不够的,必须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报德善堂恰恰是把普通的行善同对宋大峰祖师的崇拜和信仰结合起来了。在这里,大峰祖师已不再是一个高僧,他已经被神化,升华成一种神灵,是人们从心里顶礼膜拜的偶像。当人人崇拜这位神一般的偶像,报德行善便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这大概是报德善堂香火经久不衰愈烧愈旺的秘密。一般来说,政府不可能包治所有社会问题,只有鼓励民间力量自发组织起来,解决他们最关心的社会问题,这会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必要补充。这种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他们参与其中的愿望也是强烈的,因为他们明白,今天你是施救者,明天你可能成为被救者。泰国这种以报德善堂为代表的善堂文化,同寺庙的佛教文化结合在一起,已经形成遍布社会的大爱文化。这种大爱文化已在泰国社会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多人的善心被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慈善事业。报德善堂为创建和谐、友爱、温馨社会做出了不朽功绩。

 

告别报德善堂时,蚁凡先生和大家一一握别。顿时,我感到他的身材更加高大,大概是因为真正了解了他家族的伟大。他的祖父就是为报德善堂献身的蚁光炎。他本人仍在继承其祖父的伟大事业,并发扬光大。

 

似乎报德善堂的警笛又在我耳边响起,这不仅是拯救生命的警报,也是对人间慈善大爱的呼唤。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公益慈善论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孝道与宗教慈善:新加坡义安城的济幽法会与潮人族群传统的再造
       下一篇文章:民国时期天津意大利租界的圣心堂与圣心医院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