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中国南方汉藏语系诸民族犬祖神话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 2024/4/6日    【字体:
作者:那木吉拉
关键词:  犬祖神话;汉藏语系;动物崇拜  
 


摘要

 

本文分别探讨《后汉书》等汉籍和南方瑶族特有文献所记《评王券牒》诸译文犬祖神话,比较研究大陆诸民族犬祖神话的民间变体与中国台湾少数民族犬祖神话。本文通过探讨汉籍所载盘瓠神话的发生发展演变轨迹,认为有关盘瓠的文献神话文本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起来的,见证着神话从简到繁的演化规律;南方诸民族的文献强调盘瓠祖先的神圣性和不平凡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取消原始神话中对盘瓠的“怪诞”描述,增强对民族祖先的认同和诸民族同源同宗的认可。而中国台湾布农人犬祖神话是受大陆犬祖神话影响的产物。对中国南方汉藏语系诸民族犬祖神话的比较研究补充证明了南北方诸民族犬祖神话具有相同性,表明了早期人类祖先的犬类动物崇拜之俗的存在。


犬祖神话,即以犬为始祖的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亚类型。犬祖神话以人类已经存在为前提,叙述初民氏族部落的来历。处于人类早期社会的一些原始氏族以犬作为自己的始祖,以此创作犬祖神话。犬祖神话的主要内容是女子或男子(多数是女子)与犬成婚生儿育女,繁衍氏族的始祖。亚洲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流传该类型的神话。日本神话学家大林太良认为,在亚洲,犬祖神话的分布有三个中心,第一个是东北亚的楚克奇人和阿伊努人生活的地方;第二个是亚洲内陆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如通古斯、蒙古、兀良海、北狗国人(五代)、吉尔吉斯(中国称柯尔克孜族)人、古代犬戎族等民族生活的地方;第三个是从中国南部到东南亚一带(民族或地区),如盘瓠蛮族、苗族、瑶族、南越、畲族、海南岛的黎族、中国台湾的泰雅人和平埔人、日本琉球的与那国岛、《扶桑国传》中的狗人国、马来亚半岛、尼科巴群岛、苏门答腊的亚齐人、尼亚群岛、爪哇的卡朗人、缅甸的勃固人、掸人、大洋洲的新几内亚东北部、所罗门群岛的莫诺阿尔岛等。在第三个分布区域内,最中心的还是中国华南的瑶族。

 

瑶族等南方汉藏语系诸民族中传承的主要是盘瓠神话,这也是这一地区范围内传承的主要犬祖神话。盘瓠神话首先被收录于《风俗通义》《山海经》《玄中记》《搜神记》《后汉书》等汉籍,在瑶族等南方汉藏语系的一些民族特有文献《评王券牒》(或称《过山榜》《过山牒》《评王券牒》《平王券牒》《盘王券牒》等,本文总称《评王券牒》诸异文)中也有记录。除了文献记载的犬祖神话之外,在民间口头也有以散文体和韵文体形式流传的犬祖神话,在民间的这些犬祖神话与盘瓠神话也有所不同,过去有关学者深入民间搜集整理了多则犬祖神话文本。在中国南方地区的跨境民族和中国台湾少数民族也在传承犬祖神话,这些民族的犬祖神话与中国大陆南方汉藏语系民族犬祖神话之间又存在异同。尤其是大陆南方汉藏语系诸民族犬祖神话与中国台湾少数民族犬祖神话之间可能存在传承关系。中国各民族犬祖神话各有特色,将各民族该类型神话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彰显诸民族犬祖神话的各自的特色和整体的特色均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探讨汉籍所载盘瓠神话的发生发展演变轨迹,研究瑶族等民族特有的文献《评王券牒》诸异文所记盘瓠神话与盘护神话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大陆南方汉藏语系民族犬祖神话的民间变体与中国台湾少数民族犬祖神话之间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等。

 

一、汉籍犬祖神话的演变轨迹

 

以南方汉藏语系瑶族为中心的少数民族中盛行犬祖神话,这些神话首先记载于古代文献中,其中包括东汉时期成书的《风俗通义》以及《魏略》《山海经》《玄中记》《搜神记》《后汉书》等诸汉籍,而且也记载于《评王券牒》等在中国南方瑶族等汉藏语系民族民间传承的汉文文献中。以上汉籍所记盘瓠神话和《评王券牒》诸异文所载盘瓠(护)神话是盘瓠神话发展演异的两条轨道。由于记录的人、记载于文献的时代以及民族、流传地域的不同,两者间呈现既相同又相异的情况。盘瓠神话较早地成为神话学家乃至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课题,并且以往学界的盘瓠神话研究也取得诸多成果。本文从汉籍所记盘瓠神话的纵向承袭和横向传播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该神话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及特点。

 

据专家考证,最早记录盘瓠神话的汉籍为东汉时期应劭著《风俗通义》,但是该文献在传承过程中已经丢失二十二个卷帙,恰巧记载该神话的文字不见今本。现今之所以了解到《风俗通义》中载有盘瓠神话,是因为宋人罗泌著《路史》中传递了这个信息。《路史 ·发挥二》云:“应劭书遂以高辛氏之犬名曰盘瓠,妻帝之女,乃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妻,是为南蛮。”

 

《路史》所称“应劭书”指的显然是应劭所著《风俗通义》,其中还透露神话的主要人物高辛氏及其畜犬之名,叫作盘瓠,这只犬娶帝高辛氏的女儿为妻,生六男六女,其子女相互嫁娶,生儿育女,繁衍为“南蛮”。《路史》中确实传递了盘瓠神话及其相关的一些信息,但是将该神话的这段文字与后来发现的比较完整的盘瓠神话文本比较,可以发现不少情节母题阙如,该神话文本中既没有记载神话主人翁盘瓠神犬的来历,也没有说明高辛帝为什么把女儿嫁给神犬——盘瓠。这里有两种可能性引起我们的思考。第一种可能性是《风俗通义》记载的神话文体原本就这样简单;第二种可能性是罗泌记述的并不是《风俗通义》所记神话的完整文本,只是摘取其大意而述之。由于《风俗通义》的这一部分已经丢失,因此这些问题无从考证。值得注意的是《路史》所记犬祖神话中已经包含女性与犬类婚媾,生新氏族始祖等神话的核心母题。

 

三国时期鱼豢(生卒年不详)著《魏略》记载盘瓠神话,然而《魏略》亦佚,但其包括盘瓠神话在内的相关文字内容留存于《太平御览》:

 

高辛氏,有老妇居王宫,得耳疾,挑之,出顶虫,大如茧,妇人盛瓠中,复之以槃,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

 

该神话主要解释了神犬盘瓠的产生及盘瓠这个名称的来历及其词义。虽然短短数句,其神话意味十分深厚,该神话“十分怪诞,明显是编造的,不可为信”。神话对神犬盘瓠形成的过程以及“盘瓠”这一名称的解释完全具备民间口头文学的一般特征。神话本身就是古人“编造”的“怪诞”故事,与史实少有事实上的联系。该神话的另一个特征,即其中包含了后世神话或民间故事中频繁登场的“覆盖变化”母题,即将变化的主体覆盖规定的一段时间后主体便化为其他动物或人。该神话中说,老妇将顶虫“复之以槃,俄顷化为犬”。在后世民间故事或神话中“俄顷”变为9天、 49天等象征性单位时间了。如壮族神话《姆六甲》称,创世之初,世界上还没有人烟的时候,大神姆六甲用尿和泥,照着自己的模样捏泥造了很多泥人,并用乱草蒙盖起来,经过49天,打开蒙盖的草一看,这些泥人都活起来了。在浙江富阳县 (今杭州市富阳区)的传说中,关云长是龙血变成的,用钵盖龙血49天,会变成小孩。后来这类民间叙事的母题里增加了禁忌内容,如约定覆盖的时间还没到,打开一看变化主体的一半或部分还没有变化完成。总之,“覆盖变化”母题的原型在《太平御览》所载盘瓠神话中已经出现,该文献记载的盘瓠神话具有明显的古代口头文学特征。当然《太平御览》所载盘瓠神话在以后的文献中收录时内容和形态也都发生了变化。《路史》记载的神话即包含以上的主体内容,且交代后来此犬以高辛氏女为妻,生六男六女互相嫁娶,而繁衍为“南蛮”。

 

东晋郭璞(276~324年)为《山海经 ·海内北经》“犬戎国”条作注时也记录盘瓠神话的一则变体:

 

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海中, 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国也。

 

郭璞所注盘瓠神话中已经有了《路史》和《太平御览》所未及内容。这里解释了帝喾高辛氏为何把女儿嫁给盘瓠。神话中还说,高辛氏无法教诲盘瓠,就把他漂流到会稽以东的大海之东,后终于找到三百里之地,封盘瓠于此地。盘瓠后人生男为狗,生女为美人,人们称其封地为“狗封之国”。

 

郭璞在《玄中记》中又记载了盘瓠神话的一个变体:

 

高辛氏有美女,未嫁。犬戎为乱,帝曰:“有讨之者,妻以美女,封三百户。”帝之狗名槃瓠,三月而杀犬戎之首来。帝以为不可训民,乃妻以女流之,会稽东南二万一千里,得海中土,方三千里而封之。生男为狗,生女为美女。封为狗民国。

 

在一定程度上郭璞《玄中记》所记盘瓠神话是他在《山海经·海内北经》“犬戎国”条作注时所记神话的一个诠释。值得注意的是,郭璞所记盘瓠神话及其变体中都出现犬人婚媾,生儿育女,繁衍为“狗封之国”等内容。这种“犬人婚媾生子”为中国南方汉藏语系民族和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中均传承的“狗国”神话的核心母题。而上述数则汉籍盘瓠神话中只有郭璞所记神话有该“狗国”神话母题。而郭璞所记盘瓠神话可能受《山海经》所记“犬戎国”神话及其“犬戎之图像”的影响。

 

东晋人干宝所著《晋纪》中没有记载完整的盘瓠神话文本,但其记述了有关盘瓠之后人及其居地、与相邻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盘瓠子孙祭其先祖的情景,且遗失盘瓠神话的主要母题,而干宝所著《搜神记》中则记录了盘瓠神话比较完整的文本,且题为《狗祖盘瓠》:

 

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妇人去后,置以瓠蓠,覆之以盘,俄尔顶虫乃化为犬,其文五色, 因名“盘瓠”,遂畜之。时戎吴强盛。数侵边境。遣将征讨,不能擒胜。 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者,购金千斤,封邑万户,又赐以少女。后盘瓠衔得一头,将造王阙。王诊视之,即是戎吴。为之奈何?群臣皆曰:“盘瓠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虽有功,无施也。“少女闻之,启王曰:“大王既以我许天下矣。盘瓠衔首而来,为国除害,此天命使然,岂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王惧而从之。令少女从盘瓠。盘瓠将女上南山,草木茂盛,无人行迹。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竖之结,着独力之衣,随盘瓠升山,入谷,止于石室之中。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辄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盖经三年,产六男六女。盘瓠死后,自相配偶,因为夫妇。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截制皆有尾形。后母归,以语王,王遣使迎诸男女,天不复雨。衣服褊裢,言语侏离,饮食蹲踞,好山恶都。 王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号曰蛮夷。……今即梁、汉、巴、蜀、武陵、 长沙、庐江郡夷是也。用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其俗至今, 故世称“赤髀横裙,盘瓠子孙”。

 

以上是迄今为止,汉籍记载得最为完整的一则盘瓠神话文本,其中传达着神犬盘瓠的形成、形状特征以及盘瓠杀戎吴和娶帝女,上南山生息,繁衍 “蛮夷”以及盘瓠后人的相关信息。神话中盘瓠神犬的形成及其形体特征的讲述与《魏略》同。

 

盘瓠因杀戎王,得以与帝女成婚和生儿育女等母题大致与郭璞所述神话相似。神话中包含着神犬盘瓠的神奇诞生,盘瓠杀戎吴之后与帝女成婚,即犬与人成亲,生儿育女,而其子女自相婚配,繁衍成“南蛮”等神话母题链。最后还记载了后人祭祀盘瓠祖先的仪式。

 

盘瓠神话是一则典型的异类婚神话,其中人犬婚媾,生儿育女等是该神话的核心母题链,而把该神话纳入正史,使其成为真实“历史”者为南朝宋人范晔(398~446年),他以《搜神记》所记神话为基础,对盘瓠神话进行整理修改,将其写入《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皇帝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 帝不得已,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出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着独力之衣。 ……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载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斑斓,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今长沙五陵蛮是也。

 

范晔似乎还借鉴此前其他有关盘瓠神话的内容,如应劭《风俗通义》所记和郭璞、干宝所传神话,但删除了有关盘瓠神犬诞生的所谓“怪诞”母题,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人与犬成婚、繁衍后代等犬祖神话的主要母题链。

 

总之,有关盘瓠的文献神话文本也是在民间长期流传过程中丰富和完善起来的,也印证了神话是从简就繁的演化规律。尤其是神话中第一次阐释了神话主人翁盘瓠这只神犬的幻化产生过程,解释了盘瓠之名的来历及意义,使得神话内容更加完整,形式更加符合犬祖神话的一般特征。其中以干宝的《搜神记》和《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载盘瓠神话最为完整。

 

二、《评王券牒》诸异文及其盘护神话

 

《评王券牒》是瑶族民间长期流传和珍藏的一种汉文文书,是很珍贵的历史文献,也是研究瑶、苗等南方汉藏语系民族犬祖神话信息的重要载体。该文献在湖南江华、蓝山、道县、城步、宁远和广西龙胜、临桂、来宾、恭城、宝山、荔浦、贺县、罗城、宜山及广东的连山等地均有发现。《评王券牒》主要叙述龙犬盘护的神话传说,瑶族的起源,瑶族十二姓的由来,瑶族先民的活动范围、迁徙路线以及唐、宋、明等历代统治者为瑶民制定颁布的有关权利义务的规定,瑶民开发山区、安居乐业等生产生活情景。因此这些文书对研究瑶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研究瑶、苗等南方民族犬祖神话具有非凡的学术意义。

 

《评王券牒》保存了大量的盘护神话的不同变体,而且其犬祖神话与上述汉籍神话之间既有相同性,又有相异性。通过两者间的比较,不但能够发现其不同特征,而且也可以追寻南方民族犬祖神话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轨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以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评王券牒》的搜集整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其中该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出版发行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比如,民族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发行、《过山榜》编辑组编辑的《瑶族〈过山榜〉选编》一书,共收录不同题目的《评皇券牒》异文35件。此外,湖南省江华县江华新闻网也公布了《评王券牒》一件。

 

本文主要根据以上公开出版的《评王券牒》诸文本为依据,分析其中包含的盘护神话,并与文献所载同类神话进行比较。首先,将当年从湖南省蓝山县汇源公社搜集,并存于湖南省民族研究所的一份题为《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所含神话文本抄录如下:

 

先因(国)平王,所被外国紫王战国纵横,平王朝内言问,内朝象(众)臣。及大将军,朝象(众)臣:“何人收得紫王,我平王郎(即)赐二宫之女与他为妻,更(并)得被(彼)国。”平王分(吩)咐,朝内诸臣及大将军,启朝内出给三月(日),无人承领。杰计收得紫王,可得殿前龙犬。口含言语,可领给文。名唤盘王,护国之人。启告王曰:“理。收紫王易得。”平王降敕,龙犬亦言大悦。龙犬奏报,立时将身下水,游过大海去。我作平王国内小臣,尽皆结右开知。紫王每日引龙犬游过宫内。可有猛虎之威,且得国界安宁。看将龙犬,身有二点虎色, 初生在东海,晋(留)引在家中养大,强恶全(如)虎。一般毛色,赐平王如是贤物,降敕回朝内从随。紫王饮酒而醉,龙犬咬左

 

 (边)耳朵,一并不放。龙犬记得坭里居藏,上殿,有猛虎之威。平王立时倍劳待酒,广排筵席,三日三鱼(夜),庆贺王国安宁。会(食)罢,诸臣奏报,强夺龙犬二宫[女](“女”字由引用者根据下文补)安身之理?我有(有我)平王(王)在上,我金玉牙口(口玉牙), 降敕在前。与诸臣告曰:降敕,与他为妻。龙[犬]便(变)人身。平王分付(吩咐): 我王依前出给三月(日),无人承领,可得龙犬充领

 

(剳)文,诸臣奏准。大笑呵呵,便将二宫[女](“女”字由引用者补)身穿花衣,长调  木鼓,六(芦)笛吹笙,铜锣笛□,惊天动地。上不犯天,下不犯地嶽(狱),眼不见(见民)不扰不捏。龙犬愿(原)来识得二宫女,居上殿,龙犬

 

(咀)咬二宫女脚下罗裙,不用二婢之子。平王笑说,虽见此犬,

 

? )作乱噉(?),感得龙犬护国,咬死紫王。王解头回朝。平王赐二宫女,与他为妻。生下六男六女,极(报)具存身。准平王给咐六姓摇(瑶)人为官□。天子、将相、公侯商议,送青县会稽山七贤洞,青竹林中白雪山。

 

以上《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用现代汉语通译摘要如下:

 

平王国被柴王侵扰,发榜纳愿将二公主(原文中为二宫女)为能降伏柴王的人为妻且平分其国,但无人敢应,有人推荐宫中龙犬盘王,因此平王命龙犬出征。龙犬至柴王国后蛰居随行,乘此国王醉酒,取其首级送到平王国。臣民奏报平王兑现诺言,龙犬变为人身,得二公主为妻,生下六男六女,子孙繁衍,平王降敕封其六子为瑶人之官,居住于会稽山七贤洞,青竹林中白雪山为他们的居住地。

 

以上是《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及其现代汉语译写,为了比较研究的方便,现将介绍《评王券牒》诸异文所载盘护(瓠)神话故事梗概如下:

 

龙犬名盘护,身长三尺,毛色黄斑,异意超群,会说人语,有时变人身。有虎色,具猛虎之威,能够使国界安宁(有的异文中龙犬以评王之子形象出现。)龙犬初生东海龙王家,评王视之贤物,领养于皇宫中,并常作随从。

 

评王和高王争天下,或高王犯界,评王甚忧。于是评王出告示,承诺谁能降伏高王,赐宫女为妻,并平分其国。告示出三天,诸将相众臣无人承领;唯殿前龙犬自告奋勇,称降伏高王并不难,愿降高王,以报主恩,评王非常高兴,但他又担心它完不成任务,由于龙犬的解释和坚持,评王高兴地接受龙犬的请求,并以百味款待送行,群臣送至皇宫门口。龙犬拜辞评王,投身大海,向高王之国游去。龙犬在不停地游泳, 七天七夜,终于到达高王宫殿。此时高王正上朝,他了解龙犬为他效劳而来,异常开心,因为他此前晓得龙犬,他满心欢喜地说:“评王无道, 不能畜此犬,兹拜我而来,这是评王亡国之兆,龙犬归我,国家必昌盛。朕能畜之,是兴邦瑞兆。”从此高王优待龙犬,爱惜如玉,常引游皇宫,须臾不离。

 

有一天高王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龙犬趁机咬断其首级,又一次漂洋过海,把高王的首级送至评王宫殿。评王无比欣慰,广排筵席,倍劳待酒,三天三夜,庆贺国泰民安。诸臣奏报:“王应兑现承诺,使龙犬娶宫女为妻。”评王听取群臣之谏,决定把宫女嫁给龙犬为妻,并择吉日成亲(有的异文称,此时龙犬变人身)。龙犬认识宫女,穿花衣的宫女上宫殿,龙犬便咬住其罗裙不放,请求宫女嫁他为妻子。后宫女生六男六女,评王为他们赐姓、赐官。天子把龙犬夫妇送入会稽山七贤洞,居于青竹林白雪山。龙犬狩猎,被石(羚)羊角抵落崖而亡,安葬于七贤洞南。

 

以下介绍《评王券牒》诸异文所载神话内容及其特点,首先把《评王券牒》之一、之二神话文本编译如下:

 

猺(瑶)人根骨即系龙犬出身。评王出世时,得龙犬一只,身长三尺,毛色黄斑,意异超群,有一天评王忽然大怒,欲杀外国高王,但群臣无人应承。唯独殿前龙犬,说人语,毛遂自荐,不用千军万马,只用口牙之计,降伏高王,以报主恩,护国兴邦。评王仔细听了龙犬的计谋,高兴非常,赞赏其计。他认为,派龙犬高王必中计,因为世间皆有防人之害,而无防兽之心。但评王又想,我国与高王国之间海水滔滔,万顷洪波,非一日而渡,虽然能浮游于水面,但怎能自带行粮,度过多日!龙犬听此言后说:“人受一日之饿,我可受七日,何需自带行粮!”评王听此言,高兴地说:“如果你能立此功,朕将宫女赐你为妻。”于是龙犬接受评王的百味款待,拜辞评王而去,群臣送龙犬至皇宫门口。龙犬投身大海,游向高王之国,它浮游水面,七天七夜,到达高王宫殿。此时高王正上朝,他见到龙犬非常高兴。高王相识龙犬,此日见它,满心欢喜,称:“评王无道,不能畜此犬,兹拜我而来,这是评王亡国之兆。俗语云:‘猪来贫,狗来富’,龙犬归我朝,我国必昌盛。朕能畜之,是兴邦瑞兆。”从此高王优待龙犬,爱惜如玉,常引游皇宫,须臾不离。

 

有一天高王游赏百花行宫,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龙犬觉得报主之恩的时机到了,他发动伤人之口,咬杀高王,截取首级,投进大海,直奔评王宫殿。它把血淋淋的高王头置于殿堂,自己也昏厥倒地。高王的群臣赶忙扶起,问它何获高王之首级。龙犬讲述得高王头的经过。评王亲自来诊视高王的首级,相信龙犬立大功,称赞龙犬不用一兵一卒,未动一刀单剑,只用其钢牙尖齿,咬断高王头,其功非小,故封使龙犬荣享国公之职。龙犬说:“我本是一只畜生,岂图高官荣华,吾王有敕在先,兑现诺言,把宫女嫁给我。评王感叹道:“这畜生非把我女儿丑行(与犬成婚)传天下不可!朕出于无奈,择吉日,方可成亲。”评王还吩咐在婚礼那天要遮掩龙犬的身体:绣花一条以缚其腰,绣花帕一幅,以裹其额;绣花裤一条,以藏其股;绣花布一双,以裹其胫。之所以这样束装,是为了遮掩其羞。”次日,即吉日良辰,评王为宫女梳妆插金,招赘驸马。评王说:“宫中龙犬即盘护虽然畜生之类,但它却是灵性之人,将相君臣不得违抗皇帝之命,宫女则从依不得违命,与龙犬交拜成婚,将其以婿相待。”今天在皇宫里龙犬与宫女成亲。次日,宫廷安排车辆,送龙犬与宫女夫妇于会稽山内。派三员官僚和五百名劳力为随从,并送金银财宝等,安排房屋,使他们永世居住此地,皇父逐月送钱粮与盘护夫妻之用。后龙犬与宫女生六男六女。评王闻之,喜笑颜开,立刻传谕旨,封盘护为始祖盘王,敕六男六女为王猺(瑶)子孙,其六男六女受犬之形气而生,属人之胞胎而出。敕令六男娶外人之女为妻,以传其后;敕令六女招婿外人之子为夫,以继其宗。

 

后龙犬盘护天天在山上打猎,有一次出外数日未归,其子孙到处寻找,最后在一个崎岖山间发现了被羚羊刺死的盘护遗体。孝男孝女将其尸首扛回,仍将花衣花帕装束,装殓木棺埋葬。

 

《评王券牒》之三所载神话与上述《评王券牒》之一、之二相差无几,只是其中的祭祀盘护场景与《后汉书》等汉籍神话相似。

 

由于年代久远,传抄频繁等原因,《评王券牒》原文中多见疏漏、异字衍字、衍句或倒装、串行等舛误,从而影响对整个文献内容的正确解读。虽然如此,上述文献比较完整地保留了盘护(盘瓠)神话的内容,下面我们以此为基础对《评王券牒》诸异文中的盘瓠神话进行比较,重构该文献所含盘瓠神话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从湖南省江华县湘江公社所藏的题为《榜文》(之一)的文献说起,在这一份文献首先从开天辟地开始讲述,并称盘瓠为盘古,又称龙犬,称其小名盘护,身有斑点,出生于东海龙王家。有关盘护神话的内容:评王承诺谁把柴王征服,不但嫁给二宫女,而且还把彼国平分,龙犬把柴王征服后,评王兑现承诺,平分柴王国土及诸臣,又将二宫女嫁给他。而评王用漂亮好看的衣服装束二宫女,而龙犬认识二宫女,它在宫殿内咬住二宫女的黄裙脚不放,决意娶她为妻。龙犬与二宫女成婚,生六男六女,朝廷把他们送入青山州相县会稽山的深山老林里。他们的住处在青竹林白云山脚下的稽宅七宝洞。关于盘古瓠的死:昔犬日入山捕猎,被石羊杈死,跌落石崖枣树上,儿孙找到其尸体,安葬于七贤洞之南。《榜文》又称:“先伏父亡,葬在波州白石山,有石人、石马、石狮子、石虎、石猪、石羊。”

 

首先,关于盘瓠的及其来历,《评王券牒》之一记载,评王得“龙犬一只,身长三尺,毛色黄斑,忌(意)异超群之也”。该文献称“龙犬盘护”。《评王券牒》中的盘护神话部分内容更接近于《后汉书》所载同一神话,而与高辛氏对应的是评王,与戎吴对应的是高王。而盘护和宫女的成亲是评王安排的,并不是帝女主动要求嫁给盘护。盘护与宫女所生六男六女为“受犬之(形)气而生,属人之胞胎而出”,从这十二个子女繁衍出瑶人十二个姓氏。 该文又说盘护是被羚羊刺死的。

 

《评王券牒》(之一)的基本情节与《评王券牒》(之二)相近,而且两者绝大多数文字相同,因此,两者出自同一文本。《评皇券牒》(之三)的相关文字与《评王券牒》(之一)(之二)相同,只是《评皇券牒》(之一)的记载中,盘护娶宫女,并不是“我王”事先承诺的,而是盘护把高王的首级送到之后,在宫殿上“向前将口咬住宫女裙脚不放,要汝嫁我。王见盘护有此灵性,就将宫女嫁之为妻”。《评皇券牒》(之三)记述的盘护神话内容与《评皇券牒》(之一)同,评王没有事先有承诺。《评皇券牒》(之四)中称盘瓠为盘护,其神话内容与其他《评王券牒》无甚差异。《评王券牒》(之三)、(之四)中的神话与《评皇券牒》的神话内容大致相同,其中只有盘瓠葬礼的描述,没有说明他的死因。《评王券牒》(之三)与(之四)一样,先无承诺,却有婚姻。

 

《评皇券牒》(之五)称盘护(瓠)为“盘龙王犬盘护”,又称“盘护”或 “护”。该异文也记录了完整的盘瓠神话文本。

 

《盘王券牒》中不见盘护(瓠)神话,只有盘王的死因及葬礼。其中这样写道:“圣祖置天造地,立国有功,为闲时,入山赶

 

(猎)在流野处,石

 

抄(撬)落梓木中,葵(落)着牒(跌)之后,不得失落,昔日平王遣(遗)将竹笛、梓木作鼓,取石

 

(羊)皮棚(蒙)鼓,打吹连宵。一夜忽被狂风  吹落尸身,子孙收拾黄金骨,锡铁作板,安葬青山。” 关于“盘古龙王”死亡的文字又出现于《平王券牒》(之一)。《评皇券牒》(之三)也称盘护“被羚羊角触落石岩下身死”。

 

《过山榜》(之二)是不到1000字的小型文献,其中记述的盘护(瓠)神话称:“平王高王占(争)天下,平王花龙犬漂湖过海,口咬高王,命故败绝。平王女许名狗头瑶,天下二十四山分点王徭(瑶)子孙所管。”《过山榜》(之四)中称盘瓠为“盘古王”“盘古大护”“盘大护”。该异文记录了一个不完整的盘护神话,其中还出现了与“盘大护”齐名的“李大护”。关于盘护的出世:“开天盘古出世住在东京道,东(西)岳昆仑,天里宫中金石现,盘古大护(瓠)、盘婆夫妻二人结配成婚,得三男三女。李大护出世在西京道西岳[昆]仑,天内行豹,出能将军,同盘[王]三女结配成亲,生下六男六女,又生百万千千户。

 

《过山榜》(之四)接着又记录了结尾不完整的盘户(瓠)神话文本:“昔日高王与平王争国,……盘古王食丁便辞王父却去边踰连绵洋海,七日七夜,傜(瑶)王(至到)高王殿前。龙犬是盘古大护(瓠),到投高王殿下,多人喜悦,遂将军食与文言父。平王无道,若内心变也,得盘古太护(瓠)逃投陛下,高王自杀分明。平(高)王有傜(瑶)民,每日将盘大护(瓠)常行出进官院,平(高)王不悟,一日饮酒,酒醉不知,盘古大护(瓠)急时咬杀高王,取得高王头来,速复过海,七日七夜回归,值(直)到平王殿前唱喏。平王大喜悦。遂令诸臣相迎,杀头(牲)犒[赏]设作会时待,李大护不食。问王欲有何意,我自不食居何得,请臣相护及大将军答曰:常日之时,被高王欲有何来(事)争国,陛下敕问曰:朝内请(诸)臣相有人取高王头来,合分国共理,给并赐二宫第三女为妻。此时诸臣相无大计,惟李大护在三界。”

 

以上《过山榜》(之四)是在《评王券牒》各版本中很有特色的异文,它在以上盘大护和李大护神话之后又一次记录了“李大护取二宫三女为妻,合生六男六女”的故事,还记载了洪水之后伏羲兄妹成婚的故事和圣王生下 “六男六女,结配夫妻”的故事,生六男六女的圣王,应该是指盘护。

 

《平王券牒》(之二)中记述了比较完整的一则盘护神话。除称盘护为“龙犬”外,多称“盘王大护”或“盘大护”“大护”。该文后部中又称盘护为“盘古”。有趣的是该文提到大隋时“一公主娘,与犬为妻”的犬祖神话母题。《过山图》所记盘护神话亦与《平王券牒》(之二)所记神话相似,但其中没有盘护死亡相关的信息。

 

《万福攸同,兰桂腾芳》一文是《评王券牒》诸异文中最长的一篇文献,它主要记述瑶人的发迹史,还附世系谱,最后附有盘瓠神话残篇。

 

《过山牒》记载了盘护神话完整的一个文本,内容详细,枝节丰富:平王的对手为柴王。龙犬可“口出人语”,小名盘护。龙犬也是打猎时被石羊用角顶刺落山崖而亡。《过山牒》记述了很有特色的龙犬的来历及其成长的故事。

 

《猺(瑶)人出世根底》一文也记载了比较完整的盘护神话文本。关于龙犬的来历:“此犬有色斑点,畜生(初生)在东海龙王家,被刘弟男刘(留)称(住),是毒厄不养,将去都落口抛叶(弃),有如(日)还见家里养活[ …… ],平(评)王知是贤物,降齐(旨)收国朝内宗(宫)殿。”关于龙犬来历的这段文字又曾见于《过山牒》中,而《摇(瑶)人出世根底》的这段文字更容易理解。

 

《平王胜[牒]榜文给照(印)》也记录了完整的盘瓠神话,对于龙犬的来历及龙犬与平王的关系,该文献中是这样写的:“犬有廿四班(斑)点,教初生在东海刘家,所被刘家男女弟称生丹光梳不养,将去都落,一日跟紫王(可能是“平王”——引用者)路中过一妇人,龙犬叫一声,紫王左右臣大说 (悦),引进入朝内宫,饮食美味得(待)不浅。”这是龙犬来历和龙犬至柴王宫殿取其首级故事的混合体。《平王胜[牒]榜文给照(印)》亦称盘护是被石羊角撬落山崖而死。

 

《过山照》也记录一则盘瓠神话,但开篇部分缺字。《评王券牒书传为记》又记载了盘护神话,其中也没有评王先承诺的内容。

 

总之,《评王券牒》诸异文是中国南方瑶族等汉藏语系民族盘护(瓠)神话研究的重要资源,其各版本中都繁简不一地记录了该类型神话。各版本中除神话主人公的名称不同之外,主要是对盘瓠神话情节母题的安排有所不同。《评王券牒》诸异文所载盘瓠神话与汉籍所载盘瓠神话之间多有重合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评王券牒》所载神话虽然是在文献中出现的,但它在历史上是活态的,具有取材于民间、后收入文献的特点。这些神话强化了盘瓠祖先的神圣性和不平凡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取消了原始神话中对盘瓠的“怪诞”描述,增强了全部族或民族祖先的认同和诸民族同源同宗的认可程度。

 

三、 盘瓠神话与盘护神话

 

盘瓠神话主要记载于《风俗通义》以及《后汉书》等汉籍,而盘护神话是在瑶族《评王券牒》诸异文记载并传承于瑶族民间的神话文本,两者源流和传承方式不同,但在内容上存在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相异之处。那么这些异同是如何产生的,它们表达何种意义?以上问题可通过对两者之间的神话人物、故事情节母题的比较研究来回答。

 

(一)神话人物名称比较

 

在盘瓠神话中出现的人物主要有盘瓠,“生出”盘瓠神犬的高辛氏宫中的老妇,高辛帝的对手戎王或称犬戎、戎吴、戎吴将军。还有一个人物是高辛帝之女和盘瓠与帝女生的六男六女。这里指名道姓的只有盘瓠和高辛氏两个人,而高辛帝的对手也没有真实姓名,此外,高辛帝宫的老妇人及帝女及她所生六男六女均无真实姓名。

 

盘瓠神话中的高辛氏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名帝喾,为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今商丘市)。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高辛氏是盘瓠神话中的主要形象,由于他的承诺,盘瓠与帝女成婚,生儿育女,繁衍了“南蛮”。但是盘瓠神话中的主要人物名称在《评王券牒》诸异文所载盘护神话中却没有出现,与之对应的形象名称在笔者所掌握的《评王券牒》诸异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评王,单独出现11次,仅次于其对手高王的12次。平王次之,共出现7次;高皇出现2次,盘王出现1次。所以评王或平王是盘护神话中与高辛氏对应的帝王形象。神话中可能假借周平王之名。周平王(约前 781~ 720 年)是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姬姓,名宜臼,公元前770~720年在位。

 

在盘瓠神话中高辛氏的对手之名很不固定,《风俗通义》称戎王,《山海经 ·海内北经》称戎王,《玄中记》称犬戎,《搜神记》中记戎吴,即戎吴将军。犬戎代表民族名,这里亦指犬戎之王。神话中高辛氏的对手实际上是没有真实姓名的个人,是神话中假定的一个形象。盘护神话中评王或平王的对手主要是高王和柴王,目前所掌握的《评王券牒》异文中前者出现12次,高皇出现2次,柴王出现6次。这个神话形象可能是虚构而来的,因为历史上似乎没有与周平王对立的高王或柴王。

 

盘瓠神话中的主要形象是盘瓠。盘瓠,亦作“槃瓠”。《山海经》称“盘瓠”,《后汉书》则称“槃瓠”。盘,本作槃,浅而敞口的盛物器。瓠,葫芦,也可指称用葫芦制作的盛物器,如瓢等。在神话中用这两个器物的名称解释盘瓠之名,是因为把顶虫置于瓠中,覆之以盘,后来从其中化生的神犬叫作盘瓠。按以上动作顺序,“盘”与“瓠”倒置了,称“瓠盘”才符合情理。可见该名称先有之,后有对名称的解释。

 

在瑶族文献《评王券牒》诸异文所记盘护神话中,与盘瓠神话的盘瓠对应的神犬为盘护,在以上《评王券牒》的20多部异文中,有11部文献称盘护,3部文献称盘大护,7部文献各称盘护王、姓盘名护、大护、盘古大护、盘王大护、护国之人、李大护。这些名称体现盘护及其变化的形式。虽然盘护神话中未见盘瓠之称,但“盘护”源于“盘瓠”,瑶族先民中尚未流传像 《魏略》所记盘瓠之称来历的故事,而在盘瓠神话在民间长期流传的过程中,“盘瓠”的词义已经被淡忘,烦琐难记的“瓠”被易记易写的“护”词置换了,并且人们在《评王券牒》中始终用汉语理解“护”词,或用汉人姓氏习惯理解 “盘护”。所以,从汉籍所记盘瓠神话的“盘瓠”到瑶民《评王券牒》所记盘护神话的“盘护”,经历了从书面到民间,又从民间到书面的辗转历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评王券牒》诸异文所记盘护神话中龙犬是最普遍的一个人物名称,我们所掌握的《评王券牒》诸异文所记盘护神话中龙犬是神话主要人物通称。具体而言,在这些文献中均称神话主人公为龙犬,有7部文献在称神话主人公为龙犬的同时也称其为“犬”。无论是汉籍还是瑶人《评王券牒》都称盘护为一只犬,所以龙犬或犬之称为原始神话固有的名称,只是后世之人对龙的崇拜观念影响盘护神话,其“犬”以龙修饰而已。笔者认为,犬图腾崇拜时期以犬作为氏族始祖,对氏族制社会来说是一件平常不过之事,但是随着图腾崇拜时代的更替,人们的图腾观念淡化,直至消失。作为天地间最高级的生灵,人类不甘心以犬为祖先的故事,但他们也不能破坏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的文化传统,所以人们“发明”了以“龙”提升“犬”的方法,从而作为祖先的“犬”堂而皇之地提升到与“龙”平起平坐的崇高地位。所以“龙犬”之名的出现显然是人们图腾观念淡化的结果。

 

盘瓠神话中与神犬盘瓠成婚的高辛氏之女,《风俗通义》称“帝之女”,《山海经》和《玄中记》称“美女”,《搜神记》及《后汉书》称“少女”,这里称呼虽有不一,但均称“帝之女”。在盘护神话中与之对应的王之女也无真实姓名,文献中称“宫女”之外还有“一宫女”“二宫女”“二宫第三女”“三宫女”等,其中有11部《评皇券牒》称之为“宫女”。这些名称的不确定性说明,神话在民间长期流传过程中变异。

 

盘瓠神话中的盘瓠与帝女所生六男六女,在盘护神话中则成为盘护与宫女所生子息,而两者中“六男六女”均无真实姓名。此外,盘护神话中全然未见《魏略》所记高辛氏宫中老妇。

 

总之,汉籍所记盘瓠神话和瑶族《评王券牒》诸异文所载盘护神话人物名称中,高辛氏和平王的身份及姓名可以确定,按这个名称可以搜索到有关他们的一些历史事件,但是除了高辛氏与该神话中的角色之外,平王与该神话有关活动在其他文献或民间口承中是见不到的,所以这些人物名称是神话形成和传承过程中从民间传承中取来使用的。

 

(二)神话人物形象比较

 

盘瓠神话和盘护神话中的盘瓠和盘护是神话的主人公,两者都是以神犬的形态出现,在神话中始终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与它们相关的情节母题显然是最丰富的。

 

首先,关于盘瓠的来历。在盘瓠神话中,它是从高辛氏宫中老妇耳朵出来的顶虫化成的。该“十分怪诞”的神话母题是由三国时期鱼豢的《魏略》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记载的,其来源如何,现无从考证。然而神犬的奇异诞生母题在北方民族神话也有所发现。柯尔克孜族神话称,猎犬神库玛依克是鹫鹰的后代,鹫鹰在荒无人烟的山坳里生下了一只拳头大小的小狗。猎人发现以后就把这只小狗放在地窖里,整整用了七天七夜,眼睛一眨不眨地精心喂养长大。哈萨克族神话称,造物主用黄泥捏了一对空心泥人,小泥人晒干之后,造物主在他们的肚子上剜了肚脐窝。然后取来灵魂,从小泥人的嘴巴里吹进去,一对小泥人倏然站立,欢腾雀跃,他们是人类始祖。造物主用小泥人肚脐窝里剜出的泥屑创造了狗。所以直到今天,狗对于人类仍然是十分忠实而驯顺的。

 

狗是最早从狼驯化而成的特殊家畜,它被驯化后成为人类最好的动物伙伴,人类对狗的依赖性可能超过任何其他家畜动物。所以古人幻想,狗和人类是同源,或狗与人类同时被创造出来。关于盘瓠来历的神话母题可能与人类这种早期幻化的认识不无关系。

 

汉籍中关于盘瓠的毛色及形状的描述较少。《太平御览》引鱼豢《魏略》 和干宝《搜神记》称,盘瓠“其文五色”;《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称“其毛五彩”。上述文献称,因为盘瓠之毛五色,所以其子孙“好五色衣服,制载皆有尾形”。

 

在盘护神话中盘护或龙犬是主角,关于它的起源及形状,《评王券牒》有些异文也有记载。《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看将龙犬,身有二点虎色,初生在东海,晋(留)引在家中养大,强恶全(如)虎。一般毛色,赐平王如是贤物,降敕回朝内从随。”

 

《过山榜文》:“看将龙犬,身有二点虎[色],初生在东海,留引在家中养大,强恶如虎,一般毛色,赐平王如是贡(贤)物,降敕回潮(朝)从随。”

 

《榜文》:龙犬“身斑点,初生在东海龙王家,刘思、刘弟称是毒先泥,不养女,与他为妻。此犬五色,觅将归家里[养]活看待,有一般[斑]毛”。

 

《猺(瑶)人出世根底》:“此犬有色斑点,畜生(初生)在东海龙王家,被刘弟男刘(留)称(住),是毒厄不养,将去都落口抛叶(弃),有如 (日)还见家里养活[ …… ],平(评)王知是贤物,降齐(旨)收国朝内宗 (宫)殿。”

 

《过山牒》:“此天(犬)有色斑点,畜生(初生)在东海龙王家,被刘弟男、刘称是毒厄不养,将去都落口抛叶(弃),有一如不见将家里养活看待,见处斑毛色。自别平王,知事(是)贤物,降敕收回朝内宗(宫)殿。”

 

《平王胜[牒]榜文给照》:“犬有廿四班(斑)点,教初生在东海刘家, 所被刘家男女弟称生丹光梳不养,将其都落,一日跟柴王路中过一妇人,龙犬叫一声,柴王左右臣大说(悦),引进入朝内宫,饮食美味得(待)不浅。”

 

由于以上异文中关于龙犬出身及成长相关的文字严重缺损,且多以异字填充等原因,不时语句不通,无法理解有些语句。通过前后文字和各异文之间的对比分析,可知两点。第一,龙犬初生于东海或东海龙王家,由于龙犬的所有者认为龙犬邪恶狠毒,不愿喂养,将其遗弃,平王或评王知其贤物, 领进宫中哺养。第二,龙犬毛色有斑点,或五色,强恶如虎。《评皇券牒》有些异文也有记述龙犬的来历及毛色特征等。《评王券牒》(之一)、《评王券牒》(之二)关于龙犬的来历,只说“评王出世时,得龙犬一只”,称龙犬身长三尺,毛色黄斑,忌(意)异超群之也。

 

据上述,盘护神话中的盘护初生于东海或东海龙王家,这是神犬盘护来历的唯一解释。龙崇拜是中国乃至亚洲很多民族中盛行的民间信仰形式。而龙诞生于大海,这是龙崇拜早期的信仰基础,所以瑶族先民龙犬出自大海或诞生于龙王之家的解释合情合理且顺理成章。

 

盘瓠神话和盘护神话中的盘瓠和龙犬诞生以及容貌特征的解释之间有无相同或相近之处,这是比较研究两者时必须回答的问题。首先,两者均有解释神犬盘瓠或盘护的故事。但两者间的落差颇大,这两个故事在发生学上丝毫没有关联。按有些学者的阐释,前者是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图腾崇拜鼎盛时期发生的故事,而龙犬来历的故事则是人们抽象思维高度发达、龙崇拜观念深入人心时期发生的故事,所以两者不能同日而语。至于盘瓠及盘护神犬之毛色及容貌特征的描述,在两者中也能发现一些相同之处。

 

四、犬祖神话的民间文本比较

 

犬祖神话在中国南方民族中以书面和口头形式流传,尤其是在民间口头流传时发生了一些变化。日本神话学家大林太良在《神话学入门》一书中记录了一则越南瑶族(侵人)中流传的犬祖神话:

 

中国皇帝高辛氏长年和房王作战,但不能取胜。有一天他发出布告说:“谁要取了宿敌的首级,就把公主赐给他。”这个布告被一条叫做盘瓠的狗知道了。它冲入房王的阵中,把其首级咬下交给中国的皇帝。皇帝不便违约,即把其女赐给了盘瓠。这对夫妇生了六男六女,其子孙成了瑶族。作为出嫁礼物,公主把其父亲的一半领土给了盘瓠。但是,皇帝为了减少他的损失,就采纳了一个狡猾的大臣的进言。只把对中国人无用的山顶和丘陵送给了盘瓠及其子孙。

 

瑶族是跨国民族,中国和越南的瑶族都是汉藏语系民族,两者在民族族源以及语言文化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两国瑶族中都流传该神话是不足为奇的,只是神话的持有者和讲述者的国籍有别而已。越南的这则神话显然是中国汉籍中记载的盘瓠神话的民间口头变体,其中依然包含盘瓠神话的主要情节母题:

 

1.国王被敌人侵犯,不能取胜,故发出公告称,谁能取敌人国王的头,就把公主嫁给谁;

 

2.盘瓠冲入敌人军营,把敌人国王的首级咬下来交给国王,国王不便违约,就把公主嫁给盘瓠;

 

3.盘瓠和公主的子孙后代繁衍为瑶族;

 

4.国王把国土的一半分给盘瓠,但都是无用之土地。

 

越南瑶族犬祖神话里,国王承诺中没有分给盘瓠国土这一项内容,但国王将国土的一半分给了盘瓠。而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盘瓠神话中有国王承诺为盘瓠分封国土。可见,越南的神话讲述者竟把国王的承诺这一母题忘记了。越南瑶族盘瓠神话是中国瑶族等民族神话和汉籍神话的一则变体。这说明盘瓠神话不仅在文献中有记载,还在民间长期留存和传承。

 

除上述越南瑶族之外,中国南方汉藏语系的相关民族民间口头也流传犬祖神话的各种类型。仫佬族神话《十兄弟》中讲述了一则狗与女子成婚生氏族始祖的犬祖神话,其中的主要母题简述如下:

 

1.天上楼星和女星下凡到人间分别成为土王家的一只黄狗和土王的女儿;

 

2.土王女儿身上长疮,溃烂不堪;

 

3.土王张榜,谁把女儿的病治好,就把女儿许配给谁;

 

4.黄狗撕榜文,并表示能治好土王女儿的病;

 

5.黄狗用舌头舔,治好了土王女儿的疮;

 

6.土王把女儿许配了狗,让他们到山洞里去生活;

 

7.黄狗白天是狗,晚上变成小伙子,他们生了十个儿子;

 

8.与儿子们一起上山打猎时,黄狗摔死了;

 

9.妈妈告诉儿子们那黄狗就是他们的爸爸;

 

10.兄弟十个人中九个人分别喝九股泉水,成为诸民族(始祖),没喝泉水的幺兄弟成为汉族(始祖)。

 

将仫佬族神话《十兄弟》的这十个母题与在南方瑶族等民族中传承的盘瓠神话和文献记载的盘瓠神话的母题比较,可以发现母题67完全和盘护(瓠)神话相符,母题348有一半相符。这样看来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小,但是两者之间的核心母题不同。仡佬族神话《十兄弟》与盘瓠神话相比,狗与女子成婚条件有变化。在郭璞《玄中记》、郭璞注《山海经》、干宝的《搜神记》、《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以及《评王券牒》的诸异文所记载的盘瓠(护)神话中,都是敌人(戎王、犬戎、戎吴、紫王、房王等)作乱,国王张榜告知,谁把敌人头目或国王的首级拿下,就把公主许配给谁。而在仡佬族神话中,则是国王或头目的女儿患病,国王或头目宣布,谁能治好女儿的病,便把女儿嫁给谁。由于两者核心母题的不同,导致它们该母题之后的其他母题大多发生不同的变化,最终导致两个神话成为犬祖神话的不同类型。我们可以从以上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南方汉藏语系民族中传承的犬祖神话属两个类型,第一类是敌人攻击型犬祖神话,即盘瓠(护)神话;第二类是公主疾病型犬祖神话。

 

根据李福清先生的报道,在中国台湾的原住民中也有流传“狗与女人结婚”神话。布农(Bunun)人、太鲁阁的赛德克(Sediq)人与北部海岸平埔凯达格兰(ketagalan)人,还有卑南人、排湾人都有类似的故事。这种故事的主要母题是少女与狗结婚。但包含“狗与女人结婚”母题的故事并不都是犬祖神话,只有“狗与女人结婚生氏族的始祖”这样母题的故事才属于犬祖神话。

 

以下以中国台湾布农人的一则神话为中心探讨中国台湾原住民犬祖神话和大陆南方汉藏语系诸民族犬祖神话之间的关系。布农人神话是由中国台湾南投县信义乡地利村的当年75岁老人全绍仁(nakas)讲述,由田哲益和李福清于19929月共同采录的。神话中不仅有“狗与女人结婚”这个神话母题,而且还有狗与女子的子孙形成一个氏族或民族的母题,所以这是一则犬祖神话。从该神话析出如下母题:

 

1.布农人的头目原来是中国的皇帝;

 

2.头目有一公主,突然患皮肤病,全身溃烂发脓,越发严重;

 

3.头目通告,谁能治好公主的病,将公主许配给谁;

 

4.无人撕公告, 一只狗撕掉公告;

 

5.狗用舌头舔公主全身,治好了公主的病;

 

6.头目反悔承诺,不愿意把公主许配给狗;

 

7.头目再提条件,如果狗三十天内变成人,便把公主许配给狗;

 

8.第二十八天时头目派人去看,狗的头还没来得及变;

 

9.狗将约定的三十天,改为三十一天;

 

10.第三十一天狗变成人,去见公主,公主满意;

 

11.头目准许由狗变成的人和公主结合,但是命令他们结婚后马上要离开皇宫,到远处生活;

 

12.由狗变成的人和公主离开头目,但是兵丁还追杀由狗变成的人;

 

13.由狗变成的人和公主坐船来到台湾的鹿港;

 

14.由狗变成的人和公主的子孙繁衍为布农人的祖先。

 

从以上犬祖神话的14个母题来看,该神话与中国大陆少数民族中流传的第二个类型即公主疾病型犬祖神话更接近。

 

上述两则神话具有一些共同点,如国王或头目的女儿即公主患皮肤病, 国王发通告,谁能治好公主的病,便把公主许配给谁,但是无人揭通告,只有一条狗揭通告,表示能治好公主的病。狗用舌头舔公主的身体,治好了公主的病,国王按照承诺答应把公主嫁给狗(布农人神话中以狗变成人作为许配公主的条件),但国王要求他们马上离开国王的宫殿,到远处或山洞里去生活。狗和女子结婚,生儿育女,他们的子孙成为新生氏族或民族的始祖。

 

如上所述,中国大陆仫佬族的犬祖神话和中国台湾布农族犬祖神话中共有的母题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犬祖神话,这说明两则神话源于同一则原始神话,进而言之,中国台湾的犬祖神话受大陆神话影响,或者说中国台湾布农人犬祖神话来自大陆同类神话。据李福清先生考证,该神话无论从其情节,抑或从词汇来看,都有借用的痕迹,如讲述者把头目说成tumuku,这是日语的“头目”,皇帝也叫huangti,这些词汇以前在布农语中是没有的,是外来语,日本殖民统治之前布农人也没有头目。既然在布农人历史上没有头目,其语言中也就不可能有表达“头目”这个意思的词汇。一些证据表明,布农人的犬祖神话是从大陆传播进来的。其一,两神话的核心母题链是相同的。其二,神话中的有些词汇是汉语借词。其三,布农人神话一些特定的母题来自大陆的神话,比如,撕榜文,这是大陆南方汉藏语系少数民族尤其是汉族神话和民间故事特有的母题,中国台湾布农人犬祖神话也有这个母题,其神话称,头目在“各大路上公开通告”,后来狗“把公告撕掉”了。这就是说,该神话中有“贴榜文,狗撕榜文”的母题。而中国台湾其他少数民族的同类型神话中则不见该母题,这说明布农人的犬祖神话与大陆仫佬族等民族的犬祖神话更接近。

 

当然,我们提出中国台湾的布农人犬祖神话和大陆仫佬族犬祖神话之间相似度很高,并不是说,后者直接影响了前者,或者是前者直接抄袭后者,而是说这是两者神话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大陆,除仫佬族之外,瑶、苗、畲、黎等民族中也流传类似的神话。这说明犬祖神话的流传并不是孤立的。在中国台湾,犬祖神话的流传也不是孤立的,排湾人、卑南人等族群中也在流传此类神话,所以大陆和台湾之间的犬祖神话的相同性是在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实现的。

 

综上所述,中国各民族拥有丰富的犬祖神话资源,尤其是南方汉藏语系少数民族中盛传盘瓠(护)神话,这是中国各民族犬祖神话的主要类型之一,该神话类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盘瓠神话首先被记载于《风俗通义》《山海经》《玄中记》《搜神记》《后汉书》等汉籍。这些文献的记载反映了在南方民族中传承的盘瓠神话从简朴到复杂、从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具体而言,最早的《风俗通义》记载的盘瓠神话是仅有数十个字的文本,而《搜神记》《后汉书》记载的盘瓠神话已经成为近千字的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文本,这见证了盘瓠神话在文献传承过程中产生的发展与变化。

 

瑶族等南方汉藏语系民族中传承的特殊文献《评王券牒》诸异文是研究盘瓠(护)神话的重要文献,其诸多异文也记录保存了大量的盘瓠(护)神话的不同文本,而且各文本之间也有差异。该文献所载盘护神话与上述汉籍记载的盘瓠神话之间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之处。由于两者的传承方式以及文化认可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含义,所以,通过两者间的比较研究,不但能够发现两者的异同,也可以追寻盘瓠(护)神话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历史轨迹。

 

犬祖神话除在文献中传承之外,还在民间口头传播,一些跨境民族民间也在传播。除此之外,中国台湾少数民族中也在流传犬祖神话,且与大陆仫佬族等民族民间传承的犬祖神话之间存在情节母题上的相似性。经过考证,中国台湾布农人等族群的犬祖神话与中国大陆同类神话之间存在传播关系,这是两者间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除了南方汉藏语系民族之外,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中也有流传“狗与女子结婚”的神话,与南方犬祖神话比较接近,有学者称其为“狗国”神话。笔者在《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一书中曾专辟章节研究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犬崇拜及其犬祖神话,通过梳理《山海经》《史记》等历史文献资料,对北方众多民族在历史上存在过的犬祖崇拜进行考证,并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狗国”神话进行溯源,尤其是“狗国”神话在突厥语族民族中的传承、“狗国”神话在契丹和蒙古等民族中的流布,以及“狗国”神话在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中的传衍。根据狼在蒙古语中的发音,可推断“犬”是蒙古语“狼”(CyionCinoCinos)的音译,12~13世纪以“赤那”或“赤那思”为名称的“狼族”是“叱奴”和“叱奴根”的继承者,其以“狼”为部族名称,并以狼为兽祖。而《山海经》中的犬戎之犬可以理解为狗,也可以理解为狼,即“犬”的意思是“狼”,犬戎语的“犬”、鲜卑语的“叱奴” 和蒙古语的“赤那”是同一语系甚至同一语族或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汉语“狼”的意译。北方“狗国”神话的主人翁往往是男性为狗形,女性为人形,与《山海经》所载狗头人身神话更有相通之处。本文作为对《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一书中犬崇拜与兽祖神话比较研究的拓展与补充,证明了南方汉藏语系民族和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犬祖神话具有相同性,均表明了早期人类祖先的犬类动物崇拜之俗存在。

 

《西南学术》第1

民俗学论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从泼寒胡到跳於菟——祆教习俗文化土族留存考
       下一篇文章:“开山令”——袍哥起源的传说、神话和历史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