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际事务
 
总统选举危机可能动摇神权基础 伊朗最高领袖哈孟尼面对挑战
发布时间: 2009/6/25日    【字体:
作者:佚名
关键词:  1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争议中当选连任只是导火线,真正的斗争是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孟尼的领导权。换言之,人们开始公开挑战哈孟尼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合法性。
 
  伊朗总统选举造成的政治危机可能已动摇了伊朗神权制度的基础,其后果可能演变成一场政权合法性危机。
 
  观察家指出,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争议中当选连任只是导火线,真正的斗争是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孟尼的领导权。换言之,人们开始公开挑战哈孟尼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合法性。
 
  哈孟尼6月19日亲上危机火线警告,如果德黑兰以及其他城市走上街头的群众再不停止示威抗议,就会引发“流血、暴力和动乱”。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伊朗事务专家赖特说:“目前的危机已不是谁才是下一任总统,而是到底伊斯兰教法或宪法哪一个比较重要?”
 
  媒体严格受制让外界看不清楚伊朗国内的事态发展,不过根据目击者,数以千计的示威者在与亲政权民兵组织冲突之际,6月20日又回返街头。内贾德的主要对手穆萨维也拒绝退下,还发信给监督投票的宪法监护委员会,重申举行新选举的要求。
 
  执政高层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媒体普遍报道,现任专家会议(Assembly of Experts)之首的前总统拉夫桑贾尼,正在召集一群长老级伊斯兰教领袖,要和哈孟尼对抗。
 
  即使是穆萨维,当初谁也料想不到这位属于保守派的前总理(何梅尼的门徒),竟然会变成抗议运动的领袖。
 
  伊朗事务权威性人物萨贾普在外交关系理事会网站上的一则访谈说:“以前划定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红底线,现在正受到挑战……人们开始公开质疑伊斯兰教法学家统治(Velayet-e Faqih)的机制……开始公开挑战哈孟尼作为最高领袖的合法性,甚至挑战最高领袖机制的合法性,这是前所未有的。”
 
  伊斯兰教法学家统治机制是已故伊朗最高领袖何梅尼长老在1979年伊朗革命后设立的神权制度。根据该机制,最高领袖统治伊朗的权力来自真主,唯有专家会议有权挑战最高领袖。
 
    哈孟尼担任过两届总统,于1989年在宗教资历受质疑的情况下,当上最高领袖。从那之后,他逐渐扩大势力,对安全部队和其他主要决策机构享有控制大权,这包括宪法监护委员会(Guardian Council)、总统府、议会及革命卫队。
 
  萨贾普说:“哈孟尼在很多方面已变成一个现代的伊朗王,只不过头上戴着缠头巾而不是皇冠。但我相信他失算了。这个选举,或许我该说是这项‘遴选’,是对人民智慧的一种污辱。”
 
  局势发展的一大转折点,是哈孟尼在投票结束不到24小时就宣称内贾德胜选是“真主的赐福”。结果,两天后当抗议声浪逐渐高涨时,他才指示宪法监护委员会检讨穆萨维提出的选举舞弊指控。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哈利勒指出,哈孟尼无论是信誉或个人魅力都不及何梅尼,他的“信口开河”反而造成深远的影响,使政府内部更为分歧。
 
  预测反对派和当政者会爆发严重暴力冲突的分析员不多,结局如何,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的艾森施塔特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伊朗政权选择依靠哪一股力量及如何运用这些力量进行反击。
 
  他说,如果伊朗当局武力镇压示威,即使成功了,可能也不过是一场漫长激烈斗争的开端,对安全部队的团结和政权的长期稳定将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法国可能立法禁妇女穿全身罩袍
       下一篇文章:加州圣迭哥家庭查经活动遭干预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