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农村社会和谐视阈下民间信仰和谐机制探悉
发布时间: 2009/9/28日    【字体:
作者:蓝天
关键词:  民间信仰  
 

                                         蓝天

 
[内容摘要] 在我国民间信仰的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影响广泛。能否正确引导和最大限度地调动民间信仰在群众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克服和减少民间信仰活动中的不和谐因素,对推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信仰 和谐影响
 
 
    民间信仰,一直是古老又年轻的话题。民间信仰可从多种角度去认识。笔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不和谐民间信仰表现因素和民间信仰和谐的基本内容及要求,提出科学发展观点视阈中民间信仰和谐机制如何构建,以服务社会和谐发展。
 
    一、不和谐民间信仰表现因素

    我们不能否认在民间信仰中存在一部分消极的、迷信的成分和因素,对社会和谐建设具有抵触作用。首当其冲的是淡化、冲击主流信仰。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部分政治信仰悄悄地发生了嬗变,长期形成的社会主义信念、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怀日益消解。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管什么思想、理论,只要能过上好日子,他们都欢迎。尽管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民间信仰的冲击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随着信仰环境的宽松以及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乱建滥建庙宇浪费土地资源、浪费社会财力,搞摊派加重农民负担;加之民间信仰容易被利用来进行迷信活动,大型活动容易引起突发事件,给社会和谐带来负面影响。

    不和谐民间信仰表现因素也表现在对科学的相抵触,听天由命的世界观,巫术迷信对人精神的惑乱等等,导致民间封建迷信的流行。尤其是风水、卜筮、命相及巫术,在农村十分流行。人们幻想通过这些手段,借助某种超自然神力的介入,便可达到预测凶吉,把握地脉,推算命运、除病祛邪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封建迷信的流行,主要是迷信的死灰复燃。求仙、算命、看相、占卜等已濒临绝迹的巫术迷信重新还魂,控制着一部分农民的精神世界。结婚拜天地、丧葬看风水,有病跳大神,出门择吉日,有些人过分沉迷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贻误财产和生命。

    更有甚者民间信仰与邪教鱼目混珠,导致部分人对邪教的迷信。一些歪理邪说对于文化素质较低,不懂现代科学而又面对农村缺医少药、生活贫困无力医治、一心想要通过奇术异术而创造生命奇迹的农民群众来说,特别具有诱惑力。当这些理论与中国农民传统的民间宗教信仰心态相吻合及他们在现代科学面前茫然无知而又盲目迷信时,这种诱惑力更强。在农村的流行,是农民愚昧无知、非理性信仰的表现。正如法国人霍尔巴赫所说的:“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1]。”这些状况都是不和谐民间信仰表现的因素。
 
    二、民间信仰和谐基本内容及要求

    从民间信仰所发挥的作用这一角度看,历史上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与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经济功能。长期以来在中国民间形成的对同一神明的顶礼膜拜、对同一文化的认同和对同一伟人和同一伟业的认可,使得民间信仰在广大信众中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在道德教化、形成共同价值观念、凝聚社会力量,实现社会整合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如此,民间信仰甚至还成为处理地方事务机构之外,历代统治者为加强和稳固统治,实现国家权力“话语”地方化的重要工具,对于地方社会而言民间信仰还具有超强的社会整合功能。因而,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纽带,是任何武力、行政力量不能相比的[2]。”古今中外的事实也说明,民间信仰对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民间信仰只有顺应了社会和谐的新形势,才可充分尊重人们意愿,切实发挥人们的才智,才能够帮助人们增加文化知识、增进致富技能、增强经营本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娱乐农民,满足他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 加强信仰树立社会新风尚的要求

    加强信仰是树立社会新风尚的要求。民间信仰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民间信仰在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积极作用。民间信仰已成为促进各地经济对外联系的平台之一。在改革开放弘扬和谐社会的今天,大规模的经济交流活动中往往可以看到文化交流活动的身影,文化与经济形成相得益彰的新局面,在文化交流中,民间信仰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民间信仰的活动场所往往是当地开展文化经贸活动的重要场所,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经济等,对传承文化、发展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它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情操与时俱进,并且蔚然成风。而当前在农村,宗法观念、修庙塑神、买卖婚姻、重男轻女、虐待老人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封建传统思想和行为还有市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鞭挞丑恶落后现象,宣传时代新风,移风易俗,陶冶世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加强信仰保护民间乡土文化的要求

    我们知道当前中国农民中的主流信仰仍然是进步的、健康的和积极向上的,是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广泛的认同感。值得注意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间信仰环境的宽松,在广大农村民间信仰成为非常活跃的现象,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趋势,并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农民喜闻乐见且耳熟能详的民俗、民间文化,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几十年,几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它是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一种世界观,一种价值观。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加强信仰对防止“一刀切”,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加强信仰起到道德教化作用的要求

    道德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人们所共认的接受的积极思想,和信仰有不相同的地方。中国民间信仰蕴含了一种教人敬畏、感恩、有度、为忠、为善、为孝、惩恶以及与自然、植物、动物和谐相处的总体精神目标和理念。它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民众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民间信仰所宣扬的某些道德价值观念有一定的社会伦理价值,在现代农村仍能起到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如祖先崇拜,在祭祖中我们缅怀祖先的养育之恩,以增强家庭团结,强化家庭成员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尊老爱幼是中国社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人类亲情的自然要求,也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人伦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孝”体现的是责任义务,“敬”则表现出亲情与人际关系的非利益升华,故历代至今盛行不衰。而土地崇拜、自然崇拜中蕴藏着珍惜土地、爱护环境、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等生态伦理思想;在民间信仰中的许多地方神一般都是当地传说中的那些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世人楷模转化而成,这些无疑具有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积极作用[3]。此外民间信仰的神歌、仪式歌、宝卷、戏曲、舞蹈、美术、谜语、灯会、传说故事诸方面,不仅展示了民间信仰与民间生活、民间文艺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一定的美学和艺术价值。对于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方面我们要予以继承和发扬,使之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内涵,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是各种落后、反动文化易于滋生、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宿命论、有神论等思想和观点,在农村很有市场。门徒会、实际神、中功等邪教人员往往趁虚而入,走村串户,宣传反动思想,蛊惑人心,扰乱社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视阈民间信仰,寻求和谐机制构建和谐发展

    在新形势下,和谐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政府部门开始用科学的眼光,科学的发展观视阈民间信仰,在寻求和谐机制构建和谐发展的轨道上迈出可喜可贺的步伐,为社会和谐发展发挥出显著作用。

    1. 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农村文化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由政府来提供。政府要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支出,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但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文化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投入多,要走社会办文化路子,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特别是借助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和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坚持“非禁则入”的原则,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投资、个人捐助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文化建设。要科学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从减免税收、土地使用、物质奖励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创造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宽松政策环境。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意识,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增强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的瓶颈制约。

    2. 充实农村文化建设内容

    农村特色文化深深扎根在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农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和群众长期生产劳动的历史积淀,最具有凝聚力、生命力、感染力和亲和力。要和谐发展,首先得用现代文化成果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积极推进如歌舞艺术等现代文化成果向农村转移,充实农村文化建设内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紧密结合农村的生产实际和发展历程,反映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组织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4]。然而,广大农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民俗习惯和文化积淀。在繁荣农村现代文化的同时,要突出做好特色文章,深入挖掘农村特色文化,传承农村传统文化。

    3. 提高农村文化效益

    农村文化资源有限,农村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不足,在农村文化建设求上品牌、上档次的同时,也要考虑农村文化建设的实用性、适应性,要从农村实际出发,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根据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深入实际创作一批反映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文艺作品,使农村文化建设既实在、实际、又实用,不会造成浪费资源的严重后果,不会出现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降低农村文化建设成本,提高农村文化投入效益。建设农村文化不是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农村群众提供文化享受,办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把农村文化阵地建成农村的标志性建筑、农村文艺作品创作成文艺精品、农村文化活动办成上规模的文艺盛会,带动农村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提升农村文化品位。

    4. 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政府组织是前提,民间自发参与是关键。政府要充当起农村文化建设领唱者的角色,每年有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节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然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没了活力。因此,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群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台。发挥农村文艺骨干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发动农村群众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自主参与举办如广场文化、村落文化、节会文化等经常性文化活动。这样,农村文化活动才更加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才更具活力,农村文化舞台才更加活跃。只有农村的朝气蓬勃,农村的和谐发展,社会才会朝气蓬勃,国家才会和谐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王建革.近代华北乡村的社会内聚及其发展障碍[M].1999.
[2][6]郭春梅.当代中国社会的传统民间信仰[J].沧桑,2005,(1).
[3]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M].2003.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本文转载自:《黑龙江史志》2008年20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近十年来民间信仰功用问题研究述评
       下一篇文章:民间信仰对中国宗教发展的影响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