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我国民间信仰的生态内质及现代意蕴
发布时间: 2010/6/9日    【字体:
作者:张祝平
关键词:  民间信仰 生态内质 现代意蕴  
 

                                        张祝平
 
    从生态文化的视角观照民俗文化,传承于我国数千年的民间信仰最能体现人类与大自然之间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精神关联。民间信仰中蕴含的大量具有原始思维特点的观念及信仰形式,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生存体悟,至今仍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其对整个生态文化系统的形成、推演、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建构和影响作用。
  
                                   民间信仰的生态观照

  民间信仰主要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广大民众自发产生的有关神灵崇拜的观念、行为、禁忌、仪式等信仰习俗惯制,也称信仰民俗。从总体上看,我国民间信仰极其重视人与自然彼此交融、和谐相生、互利发展的朴素生态意识,在历史沿袭中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民间信仰承袭了原始信仰“万物有灵”的朴素自然观。  我国学者金泽认为,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社会的现象,从史前延续到近现代,是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作用的活态宗教。在原始信仰中,举凡天、地、日、月、风、雨、山、河、动物、植物等,皆有神灵,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这充分体现出原始先民“万物有灵”的信仰意识。这种朴素的生态自然观也是后世民间信仰传承的主要内容。在我国的民间信仰传统中,几乎每类物都有物神,树神、花神、桥神、宅神、井神等,数不胜数。这些百物杂神大多没有寺庙宫观,多数神灵也没有具体形象,对其的崇信和祭拜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原始时代的自然崇拜性质,具有原始朴素的生态自然观。

  民间信仰承载了儒释道“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  几千年来,尽管民间信仰从来没有被接纳为主流信仰,也很少通过文字进行传承,然而却依附我国传统的儒、释、道,并与之盘根错节,成为我国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传统的民间信仰意识中,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只有同自然界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终极真理。天、地、人共同遵循的“道路”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自然法则,如此才可以天长地久,国泰民安。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古老民间意识中天人关系的集中概括。我国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认识上的“天人合一”理念,就是主张人类与自然应该相生相谐、互利发展。正如英国学者唐通所阐释的那样,“中国的传统是很不同的,它不奋力征服自然,也不研究通过分析理解自然,目的在于与自然订立协议,实现并维持和谐……”这种生态文化观及其价值取向,对我国民间信仰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并从不同层面规约和控制着广大民众的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习俗。

  民间信仰内含了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道德观。  敬畏、顺应、尊重、爱护自然,在我国传统民间信仰的价值体系中一直都是居于价值坐标中心地位的观念与取向。对于与自身生存利害攸关的自然物和自然力,人们普遍怀有敬畏的情愫,并因此演化出大量带有生态维护性质的习俗和禁忌。比如,在我国西南一些地区,人们将村寨附近的山林、水塘视为“神山”、“神水”或风水之地,严禁砍伐和污染;北方地区传统狩猎忌讳断群,忌捕杀怀胎、带仔的母兽及幼兽,每次围猎之后,都要放生一批;对青蛙、蟾蜍的崇信是具有南方区域生态特征的民间信仰,江南一些地区民间将其视为“护谷神”,在浙江奉化的民间传统中就有农历五月初五拜“护谷神”的习俗……

  我国传统文化的“贵生”观念以及对人伦道德的推崇,一开始就是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贵生”意味着对一切生命的敬畏,不仅指对人的生命还包括对其他动物和植物的生命,都应该保持尊重与敬畏之心。民间信仰认为生命是神圣的,“无论是天地的至灵——人类,还是遍布山川空间的禽兽鱼虫,它们的生命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大道至德的显现。”人们应当总是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从事保护生命、善待自然万物的事业。
 
                               生态领域的民间信仰关怀

  当下,在不断升级的现代化生活浪潮下,涌动着的是日益膨胀的反自然、反社会、反人类的倾向。有学者指出,人类若无对自身本质的深刻反省,不能遵循自然进化的规律进行目标自律,就不可能走出今天的生态困境。可以说,挽救地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如何调整、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效挖掘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精神资源。
 
  近现代以来,生态文化理论的发展,使人们不仅注意到精神文化与生态问题的表层关系,而且也注意到表层掩盖着的深层问题。在现代生态学奠基者怀特看来,我们现有的科学和技术都有一点正统基督教傲视自然的味道,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不可能在其自身内部得到解决,因为这个问题本自源于宗教,所以弥补的方法也应该是宗教的。由挪威著名哲学家阿恩·纳斯创立的深生态学是当代环境运动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和主导力量,它强调以生态整体主义看待环境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应和谐相处的理念,认为造成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危机,在于人类旧有的、不合理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文化机制。
 
  我国传统民间信仰蕴含着的 “万物有灵”、 “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和敬畏生命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无不体现出深生态学理念。
 
  民间信仰的朴素自然观显现了幽远的生态意识。  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下,民间信仰的信众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并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在有些传统农村社区至今还保留着神山神水的观念,这一方面可以满足广大信众的崇拜,另一方面因信众的敬畏而使得这些树木、山林、水源得到保护,在客观上有效地维持了生态平衡,体现出了一种基于认识基础上的道德情感。各种祭祀看似是人神间的交流,事实上,其所要表达的正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感激之情,所要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物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境界,以及适于人类居住的秀美生态环境。
 
  民间信仰的生态文化观及其价值取向反映出了深刻的生态理念。  民间信仰承续了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将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视为统一体,认为天地同根、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并依靠大自然而生存的。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及其价值取向,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万物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其中所隐含的生态价值观念,有利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整体主义意识,对于建立人与自然的新型生态关系,维护正常的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民间信仰的生态道德观在客观上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可能。我国传统民间信仰中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仁爱万物的宗教伦理思想,把自然万物都看成与人类同样有价值的关爱对象,主张不为物役,节约用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把仁慈与因果报应理论联系起来,认为系仁心于万物必得福报,戕害生灵必遭恶报。这些思想观念与深生态学倡导的“人们除非为了满足生死攸关的需要,否则无权减弱这种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具有同样的作用,即不过分攫取自然、节制物质消耗。但是深生态学只是把这样做的目的放到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上,而我国传统民间信仰内含的生态伦理道德则更深入地看到了物质生活的过度奢糜对人的道德品质的戕害,更具人本精神。面对人的物化和道德迷失,传统民间信仰的现代价值转换,对于唤醒现代公民的生态自觉,克服与现代工业文明并生的道德失范、人伦失落等社会问题,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熵化的社会秩序的整肃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生态文明时代民间信仰的生态保护实践
  
      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今天,重视民间信仰中这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因素,充分发掘其潜能,应该是发挥宗教积极因素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应积极引导民间信仰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当下,发挥民间信仰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宗教政策的具体体现。国家在加强民间信仰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积极引导民间信仰为保护环境而努力。具体而言,一要完善制度,加强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者、信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以及骨干信众的指引,把传统民间信仰泛爱万物的观念引导到爱生活、保护环境上来,把行善意识引导到为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上来。二要依法管理,对于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者位于风景名胜区内的寺庙宫观等信仰活动场所,宗教事务部门要指导和监督寺庙管理人员精心保护。三要以理性的思维审视和探寻民俗生态价值观念,大力宣传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的民间信仰习俗及其文化精神,引导信众正确认识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和谐,更好地实现其信仰追求。
 
    更为重要的是,民间信仰应适时进行现代价值转换,积极介入现代环境运动。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宗教界开始积极关注和回应生态问题。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的西方宗教思想不同,我国的民间信仰天然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内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但这些内容大多是被动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现在应该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人类社会在历经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如今已迈入生态文明时代。这一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共存亡,应该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开发资源,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的问题。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民间信仰应当积极介入,主动进行现代价值转换,发挥好其中早已蕴含却被长期忽视的生态思想内涵,引导和敦促现代社会民众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陋习。这是当今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重要选择,也将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方水土抚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滋养一方生态。我国传统民间信仰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通过隐性制约或显性强制的方式体现在民众的民间信仰文化中,虽然它不系统、未定型,属于低层次的生态意识,并且在动机上有很强的功利性,但是也在客观上起到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作用,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然,民间信仰文化中也存在着大量不合理的,甚至需要坚决抵制的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恶风陋俗。这些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的挖掘和梳理时加以仔细区分,使民间信仰文化乃至民俗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转载自:《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2010年5月5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论我国民间信仰的多元一体化格局【1】
       下一篇文章:民间信仰的权力之维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