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大学本科生基督新教信仰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 2011/2/16日    【字体:
作者:王康  冯群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督新教  
 
 
                        王康  冯群

 
[内容提要]本文以无记名问卷方式系统调查了浙江某高校在校大学本科生信仰基督教的状况,具体包括:接触宗教的心理状态,接触宗教的途径和动机,宗教皈依的过程,宗教认同的维持,对教义、崇拜对象、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认同,一般仪式行为,宗教认同的程度,宗教信仰情操,宗教身份认同,虔诚程度的评价,对宗教信仰重要性的评价,宗教人格的成长。并针对这些情况,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大学本科生;基督教;信仰;调查
 
  
  在当代大学生中业已存在一个大学生基督徒群体。大学生基督徒为什么会信教?怎么信的教?信教的程度如何?信教对他们有何影响?这正是本研究试图要深入探求的问题。

  本研究以无记名问卷调查为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在浙江省某高校对在校已受洗的大学本科生基督徒分发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18份。其中,男生30人(25.4%)、女生88人(74.6%),人文社科管理类专业42人(35.6%)、理工农医类专业55人(46.6%)、音体美艺术类专业21人(17.8%),一年级22人(18.6%)、二年级26人(22%)、三年级26人(22%)、四年级43人(36.4%)、五年级1人(0.8%)。

  这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基督徒最初接触基督教的心理状态

  统计结果显示:有67.8%的大学生基督徒表示自己是在具有强烈或比较强烈的内在意愿的状态下接触基督教的,有66.9%的大学生基督徒是通过积极主动或比较积极主动的寻求而皈依基督教的。对统计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家庭关系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接触基督教的内在意愿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即家庭越和睦的同学接触基督教的内在意愿越强(见表1)。学习成绩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接触基督教的积极主动性程度上具有差异,成绩越好的同学主动性越强。
    
  
  
      (二)大学生基督徒最初接触宗教的途径与动机

     统计显示,大学生基督徒最初接触宗教的主要途径依次是:家庭的宗教气氛(86%)、周围朋友的介绍(9%)、教会牧师和传道人的引导(4%)、西方学术书籍的影响(1%)。大学生基督徒最初接触基督教的动机依次是:承袭家庭传统(74.5%)、寻求真理与智慧(11%)、寻求心灵寄托(7.6%)、保佑平安健康幸福(4.2%)、健体强身(0.8%)、好奇心(0.8%)。对统计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来自于信教家庭的大学生基督徒最初接触基督教的主要途径是“家庭的宗教气氛”,来自于不信教家庭的大学生基督徒最初接触基督教的主要途径是“周围朋友的介绍”,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见表2)。而大多数同学信教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 

  
   
      (三)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皈依过程

  本研究是通过皈依的时间、皈依的支持因素、皈依的阻碍因素等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基督徒宗教皈依过程的。统计资料发现,大学生基督徒从接触基督教到正式受洗之间的时间跨度依次是:5年以上(74.6%)、2年(9.3%)、1年(8.5%)、4年(5.1%)、3年(2.5%)。从受洗到现在的信仰年限依次是:5年以上(45.8%)、1年(18.6%)、4年(12.7%)、3年(11.9%)、2年(11%)。对统计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77.1%的来自基督教家庭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接触5年以上才正式受洗,而来自非基督教家庭的大学生基督徒分别有37.5%选择了在接触5年以上和在接触1年后受洗,两者在时间跨度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统计结果还显示:促使大学生基督徒宗教皈依的关键因素依次是:在基督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归属感(59.3%)、基督教教义本身的说服力(13.6%)、父母或家中其他信教人员的劝说(11.9%)、受到神秘体验的感召(7.6%)、基督教信仰群体的感染(5.1%)、接触基督教后得到许多好处想要回报(2.5%)。而除了有54.2%的大学生基督徒觉得其宗教皈依并没有明显的踌躇和犹豫外,被大学生基督徒认可的阻碍皈依的因素主要有:对神是否存在的质疑(54.2%)、不知道这种信仰是否与自己的心灵状态吻合(19.5%)、怀疑自己是否能接受其戒律的束缚(9.3%)、担心这种来自西方的宗教与自己所处的文化传统相冲突(3.4%)、不知道这种信仰是否能够为自己带来实际的好处(2.5%)、担心会因此受到周围环境的排斥或异议(2.5%)。
  
  (四)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维持

  统计分析显示,大学生基督徒认为维持其宗教认同的因素依次是:上帝本身(63.6%)、信仰基督教之后思想与个性所得到的提升(17.8%)、基督教信仰群体团结友爱的关系与气氛(15.3%)、信仰基督教之后所得到的福报(2.5%)、在基督教信仰中所发生的特殊的感应(0.8%)。对统计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维持信仰的原因方面存有显著差异。团员大学生基督徒有55.6%选择“上帝本身”,另各有20%分别选择了“信仰之后个性和思想的提升”和“信仰团体团结友爱的关系与气氛”;而群众大学生基督徒有88.5%选择“上帝本身”,另有11.5%选择了“信仰之后个性和思想的提升”。

  有22%的大学生基督徒认为神迹或特殊感应事件是维持其信仰生活的重要动力,而65.2%的大学生基督徒并不认同这个观点。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此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同学比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同学更认同此观点,而音体美类专业的同学最认同这个观点。来自于信教家庭与不信教家庭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此问题上也具有显著差异,即来自于不信教家庭的同学更倾向于认定神迹事件是维持其信仰生活的重要动力。

  在宗教认同维持的过程中,大学生基督徒所认定的神迹事件依次为:内心的改变(55.1%)、学业的顺达(15.3%)、意外事件的逢凶化吉(11%)、疾病的治愈(11%)、人际关系的改善(1.7%),另外还有5.9%的人选择没有神迹事件。

      在问及“您会一生持守您的基督教信仰”这个问题时,有95.8%的大学生基督徒表示“肯定会”,表示“不确定”的有4.2%。其中来自家庭信教的同学更认定会一生持守这份信仰,有97.2%表示肯定会一生持守,只有2.8%表示不确定,而来自于不信教家庭的同学只有75%表示会一生持守,有25%表示不确定。
  
  (五)大学生基督教徒对基督教教义、崇拜对象、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认同。

  1.对基督教教义的认同。在回答“基督教最打动您的因素”的问题时,有70.3%的大学生基督徒选择“神本身”,有11.9%的人选择了“基督教的神职人员或其教徒的榜样示范”,有10.2%的人选择了“基督教的教义”,有4.2%选择了基督教的礼仪,2.5%选择了基督教的音乐,0.8%选择了基督教的团体活动模式。大学生基督徒对教义的认同比较一般。
  
      2.对基督教崇拜对象的认同。为确定大学生基督徒对崇拜对象的认同状况,本研究从对崇拜对象的形象感知、对崇拜对象的神圣功能的评价及与崇拜对象的交往方式方面来进行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基督徒所感知的崇拜对象是:慈爱的(61%)、万能的(16.1%)、公义的(15.3%)、宽容的(6.8%)、灵验的(0.8%)。

      对于大学生基督徒对基督教崇拜对象神圣功能的评价,本研究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我认为上帝会保护相信他的人”;二是“我认为上帝会降福行善的人”。统计结果显示:有95.8%的大学生基督徒认为上帝会保护相信他的人。有73.8%的大学生基督徒认为上帝会降福行善的人。对统计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我认为上帝会保护相信他的人”问题上,基督徒男生与女生具有差异。相对来说,女同学比男同学更认为上帝会保护相信他的人。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此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越是大城市的同学越认为上帝会保护相信他的人(见表3)。
   

    本研究以“当我做重要决定时,我常去求上帝的指点”、“您与上帝交往的态度”两个问题来考察大学生基督徒与上帝交往的方式。统计结果显示,有91.5%的大学生基督徒表示当做重要决定时常去求上帝的指点。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此问题上具有差异,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同学比人文社科管理类的同学更认同,而音体美类专业的同学又比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同学更认同这个观点。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此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群众基督徒相对于团员基督徒更常去求上帝的指点。学习成绩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此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成绩越好的同学越常去求上帝的指点。身体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此问题上具有差异,身体越好的同学越常去求上帝的指点。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青年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状态愉悦积极健康的主观感受。
  
      与上帝交往态度方面,有66.1%的大学生基督徒表示是“以爱与上帝亲密交往”,有32.2%的大学生基督徒是以“祈求”的方式,有1.7%的人则选择了以“供奉”方式。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在与崇拜对象的交往态度上有差异:有60%的团员基督徒选择“以爱与上帝亲密交往”,37.8%的团员选择“祈求”;而群众基督徒有84.6%选择“以爱与上帝亲密交往”,15.4%的选择“祈求”。相对地,群众大学生基督徒与上帝的关系更亲密。

      3.大学生基督教徒对宗教团体的认同。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就大学生基督徒对宗教团体的认同状态进行了调查,第一是了解大学生基督徒是否认同宗教团体;第二是大学生基督徒参与宗教团体活动的频率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有68.7%的大学生基督徒经常参与集体性的宗教活动,只有3.4%的人完全只在个人层次上表达对上帝敬仰。而参加大学生社团活动频率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参与集体性的宗教活动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参加社团活动越多的同学参加集体性的宗教活动就越少(见表4)。
 
 
   近一年内,大学生基督徒参与基督教团体活动的频率依次是:每周(70.3%)、偶尔(11.9%)、每月(10.2%)、很少(6.8%)、从不(0.8%)。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成绩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参与基督教团体活动的频率方面具有相当显著的差异,成绩越好的同学参与基督教团体活动频率越多。

  4.大学生基督教徒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认同。本研究为调查大学生基督徒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认同状况设计了两个问题:“您经常在哪里参加宗教活动”、“您愿意去教堂参加宗教活动的原因”。结果显示,除占0.8%的同学未填答外,大学生基督徒经常去参加宗教活动的场所依次是:教堂(34.7%)、教堂和大学生团契(29.7%)、家庭聚会(24.6%)、大学生团契(10.2%)。愿意去教堂参加宗教活动的原因主要是:参加礼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是耶稣基督的教导(30.5%),教堂内信仰群体的共同活动更能使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22%),教堂庄严肃穆特别有助于净化心灵(13.6%),教堂由神职人员的引导、有助于获得获得更为系统的宗教信仰知识(11.9%),教堂使信徒群体距离上帝更近、祷告更容易被垂听(10.2%)。此外,还有11.9%的同学表示很少去教堂参与信仰活动。
  
  (六)大学生基督教徒一般的仪式行为

  为了解大学生基督徒日常的仪式行为,本研究对他们的读经、祷告、静默和传教行为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70.3%的大学生基督徒能够“每天阅读”和“时常阅读”《圣经》;有87.3%的大学生基督徒能“每天”和“时常”祷告;有62.7%的大学生基督徒能“每天”和“时常”静默。经分析发现: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阅读《圣经》的频率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群众基督徒相对于团员基督徒阅读经频率更高(见表5)。学习成绩在此问题上也有显著差异:成绩越好的,每天读经的比例也越高。

 
      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静默频率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群众信徒的静默频率比团员信徒高。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基督徒在静默的频率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理工农医专业的静默频率比人文社科管理类的高,音体美类专业的又比理工农医类的高。

  同时,也对大学生基督徒日常传福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除占0.8%的同学未填答外,“广泛传教”的占8.5%,“只在亲戚朋友中传教”的占25.4%、“很少去传教”的占55.1%,还有10.2%的大学生基督徒表示自己从不传教。对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传福音状况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群众比团员传福音范围更广、积极性更高。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基督徒在传福音问题上有显著差异:男同学比女同学传教的积极性更高,男生选择“只在亲戚朋友中传教”的占36.7%、选择“很少去传教”的占43.3%;而女生选择“只在亲戚朋友中传教”的占21.8%,选择“很少去传教”的占59.8%。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基督徒在在传福音问题上有显著差异:人文社科管理类的选择“很少去传教”的占61%,选择“从不传教”的占19.5%;理工农医类的选择“很少去传教”的占54.5%,选择“只在亲戚朋友中传教”的占25.5%;而音体美类的选择“只在亲戚朋友中传教”和“很少去传教”的各有47.6%。相对而言,音体美类专业的同学传教的积极性更高。
  
  (七)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程度

  宗教认同的程度是指宗教徒相信其宗教教义、理念、价值,并投身于信仰活动的程度。本研究主要借助于三个题目对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程度进行分析:“在领洗成为基督教徒之后,我从未祭拜过其他宗教的神灵”、“在领洗成为基督教徒之后,我从未曾发生过宗教信仰的转移”、“在成为基督教徒之后,我抛弃了一切与基督信仰不符的有关巫术、命相、风水等观念和做法”。统计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基督徒中,有96.6%的人表示自己在领洗后,从未祭拜过其他宗教的神灵;96.7%的人表示自己从未曾发生过宗教信仰的转移;94.9%的人表示自己抛弃了一切与基督信仰不符的有关巫术、命相、风水等观念和做法。进一步分析发现:来自于信教家庭与不信教家庭的大学生基督徒在“在领洗成为基督教徒之后,我从未祭拜过其他宗教的神灵”的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来自于信教家庭的大学生更认同这个观点。

  大学生男基督徒与女基督徒在“在领洗成为基督教徒之后,我从未曾发生过宗教信仰的转移”的问题上具有差异,女性比男性更认同这个观点。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在成为基督教徒之后,我抛弃了一切与基督信仰不符的有关巫术、命相、风水等观念和做法”问题上差异明显,群众比团员更认同这个观点。
  
  (八)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情操

  所谓宗教信仰情操是指当个体接受了一种宗教信仰之后,就努力使信条内在化并完全遵循它,使他们的生活毫无保留地内藏着其信仰的全部信条。本研究借助于五个题目来了解大学生基督徒宗教情操的形成和发展的状况:“我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我的基督教信仰”,“对我来说,花些时间灵修(读经、祷告、默想)非常重要”,“祈祷、做礼拜使我感到内心平安踏实”,“当我的所作所为违背我的基督教信仰时,我会感到很内疚”,“有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我的宗教信念会向现实妥协”。统计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基督徒中,有83.9%的人表示自己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我的基督教信仰;86.5%的人表示花些时间灵修(读经、祷告、默想)非常重要;96.6%的人表示祈祷、做礼拜使我感到内心平安踏实;94%的人表示当我的所作所为违背我的基督教信仰时,我会感到很内疚;16.1%的人表示为了保护自身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其宗教信念有时会向现实妥协。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我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我的基督教信仰”问题上,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基督徒具有显著差异,群众比团员更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其基督教信仰。学习成绩不同在此问题上表现也不同,成绩越好的同学越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其基督教信仰(见表6)。家庭关系、学生体况也有影响:越和睦的家庭、身体越好的同学越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其基督教信仰(见表7)。 

  
  
  在“对我来说,花些时间灵修(读经、祷告、默想)非常重要”问题上,不同政治面貌和家庭关系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具有显著差异,群众较之团员更认为花些时间灵修非常重要,家庭越和睦的同学越认为花些时间灵修非常重要。在“祈祷、做礼拜使我感到内心平安踏实”的问题上,同学关系越好、身体越好的同学越认同这个观点。在“当我的所作所为违背我的基督教信仰时,我会感到很内疚”的问题上,学习成绩越好、身体状况越好的同学越认同这个观点。在“有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我的宗教信念会向现实妥协”问题上,团员信徒相对于群众信徒更认同这个观点。
  
  (九)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身份认同

  通过对问卷题目“基督教信仰对我来说意味着我的精神生活的归属而不只是我的社会身份”的统计分析,有63.5%的大学生基督徒选择了“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选择“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有27.1%。

  本研究又对两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一是作为一名基督徒的特别意义;二是与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相比所信仰的基督教带给其信徒特别的东西。统计处理结果显示,大学生基督徒认定的作为一名基督徒的特别意义依次是:荣耀神(42.4%),跟随上帝爱上帝及爱人如己(33.9%),发挥爱心服务人群(8.5%),做礼拜救灵魂以期将来进入天堂(8.5%),祈祷忏悔独善其身(3.4%),敬拜上帝获得福报(3.4%)。在对于“与那些没有基督教信仰的人相比,基督教信仰带给其信徒哪些特别的东西”的评价依次是:基督徒的生活充满更多的喜悦和快乐(50.8%),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来世进入天堂(26.3%),基督徒有着更深沉的伦理道德观念(11.9%),遇到困难可以向上帝祈祷并能够得到他的回应和帮助(7.6%),体验到了与宇宙中至上的关系(3.4%)。

      本研究还对大学生基督徒的婚恋观和事业观做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婚恋观上,60.2%的大学生基督徒认为“伴侣双方必须有共同的基督信仰”,27.1%的人认为“可以选择非基督信仰的伴侣,然后引导其信仰”,还有12.7%的人认为“选择非基督教信仰的伴侣也没有问题”。在对待事业(学业)的态度方面,61%%的人表示要“努力工作,荣耀神”,27.1%的人表示“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在工作之余为教会服务”,6.8%的人表示要“全身心投入,积极争取,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还有5.1%的人表示“没有太高的要求”。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政治面貌在婚恋观上有差异,选择“伴侣双方必须有共同的基督信仰”团员有53.3%,群众有80.8%。选择“可以选择非基督信仰的伴侣,然后引导其信仰”团员32.3%,群众11.5%;选择“选择非基督教信仰的伴侣也没有问题”,团员有14.4%,群众只有7.7%。总体看,群众基督徒对伴侣基督徒身份的选择比团员基督徒更严格。

  学习成绩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对待事业的态度上有显著差异,成绩越好的同学对学业事业的要求越高。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大学生基督徒有72.2%的选择了“努力工作,荣耀神”,有22.2%选择“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在工作之余为教会服务”;学习成绩中游偏上的大学生基督徒有73.3%的选择了“努力工作,荣耀神”、有17.8%选择“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在工作之余为教会服务”;学习成绩中游的大学生基督徒有45,7%的选择了“努力工作,荣耀神”,有39.1%选择“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在工作之余为教会服务”;学习成绩中游偏下的大学生基督徒有42.9%选择了“努力工作,荣耀神”,有28.6%选择“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在工作之余为教会服务”。

  同学关系、身体状况不同也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基督徒对待事业的态度:同学间关系越好、身体状况越好的同学对学业和事业的要求也越高。
  
  (十)大学生基督教徒对自身宗教信仰虔诚程度的评价

  本研究设计了三个问题来了解大学生基督徒对自己宗教信仰状态的评价:“我认为我自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我很了解自己所信奉的基督教”;“我乐于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基督教信仰”。统计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基督徒中,有62.7%的人认为自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89%的人认为自己很了解所信奉的基督教;有96.6%的人乐于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在资料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在“我认为我自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的问题上,学习成绩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具有差异,成绩越好的同学越认为自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在“我很了解自己所信奉的基督教”问题上,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基督徒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音体美类专业的同学最认同这个观点,理工农医类的同学比人文社科管理类的同学更认同。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此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群众相对于团员更认为很了解自己所信奉的基督教。学习成绩、同学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成绩越好的、同学关系越好的同学越认为很了解自己所信奉的基督教。

  在“我乐于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基督教信仰”的问题上,担任学生干部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基督徒比较,前者相对地不乐于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基督教信仰。
  
  (十一)大学生基督教徒对宗教信仰的评价

  本研究用四个题目来了解大学生基督徒对自身宗教信仰重要性的评价:“基督教信仰使我的生活更有目标”、“基督教信仰为我解答了许多人生的问题”、“基督教信仰使我的生命更有价值”、“我的基督教信仰实际上是我整个生活和生命的支柱”。

  在“基督教信仰使我的生活更有目标”的问题上,有51.7%的大学生基督徒选择“完全符合”,有38.1%的人选择“比较符合”。学习成绩、同学关系、家庭关系、身体状况均有影响。成绩越好、同学问关系越好、家庭越和睦、身体越好的同学越认为基督教信仰使我的生活更有目标。

  在“基督教信仰为我解答了许多人生的问题”问题上,政治面貌和学习成绩均有影响,群众较之团员对此更肯定,成绩越好的同学也越肯定。

  在“基督教信仰使我的生命更有价值”的问题上,有61.9%的大学生基督徒选择“完全符合”,有33.1%的人选择“比较符合”。在“我的基督教信仰实际上是我整个生活和生命的支柱”的问题上,有38.1%的大学生基督徒选择“完全符合”,有41.5%的人选择“比较符合”。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我的基督教信仰实际上是我整个生活和生命的支柱”问题上具有差异,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大学生基督徒比人文社科管理类的大学生基督徒认同此观点,音体美类专业的同学又比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大学生基督徒认同这个观点。学习成绩、同学关系、身体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基督徒在此问题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成绩越好、同学关系和身体越好的同学越认为基督教信仰是其整个生活和生命的支柱。
  
  (十二)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信仰人格的成长

  本研究通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信仰逐渐由表面的信仰转化为更深层次的精神的皈化”和“基督教信仰使我变得更加乐于爱人助人”来了解大学生基督徒宗教信仰的发展,还通过“基督教信仰使我的思想和个性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和“皈依基督教信仰带给您个人的改变”来了解大学生基督徒信仰人格的成长变化。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基督徒中,有77.9%的人表示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信仰逐渐由表面的信仰转化为精神的皈化;97.5%的人表示基督教信仰使其变得更加乐于爱人助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基督教信仰使我变得更加乐于爱人助人”的问题上,同学间关系越好、经济条件越困难的同学(见表8)、家庭越和睦的同学越认为信仰使其变得更加乐于爱人助人。 

  
 
      91.5%的大学生基督徒表示基督教信仰使其思想和个性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这种变化依次表现为:观念转变(62.7%),性格转变心灵升华了(17.8%),家庭及周围人际关系更融洽了(13.6%),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更乐于助人了(5.1%),身体更健康心情更舒畅了(0.8%)。对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来自于信教家庭与不信教家庭的大学生基督徒在“基督教信仰使我的思想和个性发生了许多的变化”的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来自于不信教家庭的同学比来自于信教家庭的同学更认为基督教信仰使其思想和个性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从本次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基督徒信教大多数是因为其家庭信教的原因,其中虽不乏有部分名义基督徒,但也确实有相当虔诚的人,他们对基督教有着高度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践并严格恪守着基督教的信仰,把基督教作为自己整个生活和生命的支柱。

  2.从性别的维度上看,总体上女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程度比男大学生基督徒要深,女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更虔诚。但男大学生基督徒比女大学生基督徒传教的积极性更高和范围更广。

  3.从专业类别的维度上看,理工农医专业的大学生基督徒比人文社科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基督徒虔诚,而音体美专业的大学生基督徒又比理工农医专业的大学生基督徒虔诚。

  4.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似乎不同信仰之间有种互斥性,大学生基督徒的政治面貌与其宗教信仰间呈负相关。

  5.大学生基督徒的家庭所在地越是在大城市似乎其宗教认同的程度也越深。大学生基督徒家庭关系越和睦其宗教认同也越深。它们与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认同间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6.基督教的一个核心理念是荣神益人、做盐做光,所以,大学生基督徒的学习成绩、同学关系与其宗教信仰也呈正相关的关系。由于青年大学生是身体最好的时期,个人身体状况其实更多意义上是指精神的充实饱满积极的状况,所以,它与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也呈正相关的关系。

      7.大学生基督徒的家庭信仰对其宗教认同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本文转载自:《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4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东北地区的东正教现状
       下一篇文章:国民政府时期西康地区宗教样态二十年(1928-1948)变迁研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