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民间宗教的特点与社会功能
发布时间: 2011/9/8日    【字体:
作者:牟钟鉴
关键词:  民间宗教  
 
 
牟钟鉴
 
    民间性:民间性是民间宗教的最大特点。民间性是指它的活动方式和范围是民间社会,不具有官方性质,不进入国家意识形态,其骨干队伍生活在民间下层,其信仰与活动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和需要,成为民间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主流社会要依靠民间宗教稳定民间社会,正常情况下是容纳它又加强管理的;而民间宗教在多数时候也不去触动国法,满足于民间状态。

  地方性:民间宗教既然不是主流宗教,便不具备全国规模,而是地区性的宗教,因地因族而异,分散多样。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宗教都是如此。即使同一种教如萨满教,不同民族地区亦有不同特色,因为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不同。

  文化性:民间宗教是民众的文化样式,也是他们进行文化创造的有效空间。民众在生存活动之余,要充实、调节和美化自己的生活。通过民间宗教活动,保存历史的记忆,寄托美好的愿望,进行道德的教化,促进人际的和谐,发挥创造的智慧。所以民间宗教包含着故事、神话、音乐、舞蹈、美术、雕塑、戏曲等丰富的民间文化。虽然有的比较粗俗(也有很精致的作品),但也朴实自然。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组成的,雅俗互动,缺一不可。在信仰的层面上,民间宗教是民众的直接创造,又反过来直接满足民众的信仰需求,构成中国信仰文化的基盘。正如马西沙在“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民间宗教卷》序中指出的:“民间宗教在中华文化中有特定的位置,是信仰主义世界的重要领域,构成了千千万万底层群众的笃诚信仰,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下层民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世纪的宗教生活、政治生活发挥过重大影响,表现出惊心动魄的力量。”“不仅如此,民间宗教像一些民众文化一样,是高雅文化、正统神学的孕育之母。”民间宗教中的民俗性宗教与主流社会的关系比较稳定。组织化的宗教与主流社会的关系在正常时期稳定,在非常时期不稳定。当它被各种社会力量所利用时,会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可以说,不研究民间宗教就写不好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宗教史。

  从文化生态看,民间宗教是中国宗教文化多元通和生态形成发展的基石和土壤。它制约着社会宗教关系,不使一教坐大,又促使外来宗教增加中国色彩,在多神多教的氛围中寻找自己恰当的地位,而无法肆意扩张。民间宗教的多神崇拜和多教混血的传统,易于消解外来一神教强烈排他性,使中国多种宗教之间、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之间,趋于和谐与接近。
 
 
                                 ( 本文转载自:《中国民族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西南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的地域——跨地域性文化特征
       下一篇文章:对当代新兴宗教现象的思考——兼谈新兴宗教在中国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