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道教何以要整合民间信仰
发布时间: 2012/7/5日    【字体:
作者:李刚
关键词:  宗教  社会  
 

                                        李刚

    许多文章论及道教对民间信仰的整合。本文则关心此现象背后深藏的复杂缘由,试图弄清楚道教对民间信仰整合的原因。
 
    从道经《正一法文经章官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道教整合民间信仰,试图全面解决百姓日常生活的种种危难问题,诸如:久病不愈,性命垂危;家中接二连三地有人逝世,即道教所谓“复连”;恶梦错乱,使人魂魄不守;家中鬼气逆乱,凶宅令人不可居住;老百姓犯了“官事”,有牢狱之灾,为之解脱;出门在外平平安安,不逢祸殃厄难;确保农作物“结子成实”,不受虫害,农产品“收入万倍”,栽桑养蚕,“令解耗,有倍得”;六畜疾病不安,保证其不死亡;入山不饥不渴,解除进山的各种危害;“保产生胎姙”,避免出现难产,使母子平安;住宅区内群鼠犯害,将其收除驱离;消灭毒蛇、毒虫以及豺狼虎豹等猛兽,为万民医治蛇伤;“主利征战攻伐”,使兵士在战争中“无令毁伤”;收治危害人的鬼怪精灵及邪气,主收侵夺百姓食物的“饮食鬼”,主收“葬埋之鬼为精祟者”,绝断“不正”鬼祟的耗害;久旱不雨,旱灾严重危害,于是“兴云下雨”,而当久雨不止,洪水泛滥,于是“主晴”;消除百祸,“百福”并来,求福皆得。
 
    不管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奏效,但道教满腔热情、关怀备至、诚心诚意、竭尽全力的态度向百姓表露无遗。其中,“治男女百病”,收治危害人的种种鬼怪精灵,是道教经文涉及最多的内容,而这恰好是困扰古代中国老百姓最大的灾难,前者是现实灾难,后者是精神苦难。古代中国老百姓缺医少药,看不起病者居大多数,面对病痛灾难无可奈何,而道教的符水治病、驱鬼治病等却是最廉价的救治方法,多多少少解决了基层民众的大难题。古代中国老百姓的“鬼”信仰,是对生活中的许多灾害苦难找不到原因,不知是由什么东西造成的,譬如家中接二连三有人逝世,譬如疾病缠身,于是便将其归结为“鬼祟”为怪作害,就需要请道士或巫师捉拿驱赶“鬼祟”,故中国社会素有“张天师善于打鬼”之说。这就是道教在古代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面临各种不同类型的灾难时发挥的作用。由此亦可见,鲁迅先生所谓“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之说,对中国社会之观察思考是非常深邃的。道教作为非主流的草根文化,在解决社会草根群体日常生活中应对灾难性问题方面,具有主流的儒家文化不可替代的地位。
 
    道教与百姓的日用密不可分,是扎根于百姓生活中的宗教,因此其实践就经常充满了“再生产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道教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与其不断关注并整合民间信仰分不开,有了民间信仰的活水源头,道教总能历尽艰辛而青春常在。民间信仰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为了应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灾难而形成的,譬如为了大江大海航行安全有保障,于是有妈祖的信仰。民间信仰是在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产生的,譬如百姓对财富的渴望,于是有财神信仰发生;百姓对长寿的祈求,于是有对寿星老的崇拜。生活之树常青,伴随着生活在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的流动,各种不同类型的民间信仰源源不断成长为社会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要百姓的生活还在进行,民间信仰就一定会萌发。道教的大智慧在于,清醒地认识到民间信仰不可消灭而存在于百姓的生活方式当中,以此作为一个切入点,把民间信仰整合进自己的信仰体系,与百姓建立起亲和性关系,由此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扎根基层社会组织、为草根民众提供精神食粮和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宗教。
 
 
 
           (本文转载自:“中国宗教学术网”(2012年6月13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神圣的帷幕:民众思想世界中的雷神崇拜
       下一篇文章:民间宗教的复兴与当代中国社会――以福建三一教为研究中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