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昂山素季的生活与信仰
发布时间: 2012/12/20日    【字体:
作者:许宏
关键词:  昂山素季 宗教  
 
                                        许宏

    1945年6月19号,昂山素季出生在缅甸最大的城市仰光。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时候。一个多月前,仰光还在日本的控制之下。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是缅甸独立运动的领袖。然而在1948年缅甸独立之前的几个月,32岁的昂山和他的几位临时内阁成员遇刺身亡,其中包括昂山的长兄。行刺的幕后被认为是吴素。吴素曾经在1940-1942年间担任缅甸总理。他被查出是这次刺杀行动的主谋,被判处死刑。

    像大多数缅甸人,昂山素季的一家主要信奉佛教。佛教在公元前就传入缅甸,后来逐渐成为这个地区主要的信仰。然而,昂山素季在童年和少年时上的学校却都有基督教会的背景。从5岁到13岁,她在一所天主教方济各会建立的学校上学。之后读书的中学是循道会在1882年创办的英语学校,被一些人认为是当时缅甸最好的中学。

    选择有基督教会背景的学校看起来跟昂山素季的外祖父有关。昂山素季的外祖父原先家庭的信仰是佛教,妻子也是佛教徒。但在克伦族朋友的影响下,他在基督教浸信会受洗。在缅甸,基督徒的比例估计不到5%,大部分集中在少数民族。克伦族就是其中之一,基督徒的比例大约是15%,其余多是佛教徒。昂山素季一家主要是缅族,这是缅甸人口最多的民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昂山素季外祖父的10个子女中,有两个儿子是基督徒,有四个女儿在浸信会创办的女子学校就读。昂山素季的外祖父很看重社会关怀。包括昂山素季母亲在内的三个女儿都曾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她们选择了当时缅族人很少涉足的护士专业。在缅甸独立后,昂山素季的母亲做过社会福利部的首任部长。

    在此之后的教育中,昂山素季继续在有基督教会背景的学校读书。1960年,15岁的昂山素季跟随母亲移居印度。那时的缅甸还没有发生军事政变。她的母亲被缅甸政府任命为驻印度大使。昂山素季转入新德里的一所教会女子学校,这是来自法国的天主教会在1919年创建的。她之后在德里大学新成立的女子学院读政治学。在这个时期,昂山素季开始形成喜爱读书的习惯。也是在这时候,她开始听说印度政治领袖甘地和他的非暴力思想。

    其实,从小时候在西方传教士建立的学校上学到跟随担任大使的母亲去印度学习,昂山素季就已经开始生活在国际化的环境中。牛津之后,她没有选择回到缅甸,而是去了更远的地方。1969年,她来到纽约,住在一位名叫Ma Than E(没有发现正式的中文译名)的联合国官员的家里。Ma Than E是缅甸人,1908年出生在缅甸的一个浸信会基督徒家庭。她曾经是1930年代最为缅甸人所知的歌唱家之一,也在英国学习过,后来嫁给了一位奥地利的纪录片导演,长期在海外生活。她是昂山素季父母的好朋友。1947年初,昂山访问伦敦,跟英国政府就缅甸独立的问题进行谈判。Ma Than E当时在英国,给昂山一家买了礼物,其中给昂山素季的是一个大玩具娃娃。多年之后,昂山素季仍然保留着这个礼物。在《免于恐惧的自由》中,收录了Ma Than E的一篇文章,就有对这一段历史的回忆。

    1988年12月27号,昂山素季的母亲去世。然而,昂山素季并没有因此回到她在牛津的家。她在缅甸开始了另外一份工作。她加入了一场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运动。在她还没有赶到母亲的病床边之前,缅甸已经处在这场运动当中。自1987年9月,就已经陆续有大学生、佛教僧侣、工人参加的游行,抗议政府新颁布的经济政策。后来,抗议的范围扩大到反对政府武力镇压游行和政府的一党专制。1988年7月23号,缅甸军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奈温辞职。奈温年轻时曾经跟随昂山素季的父亲参与缅甸独立运动。缅甸独立后,他成为缅甸军队的领导人。从1962年领导军事政变开始,奈温一直掌握政府的最高权力。奈温虽然辞职,他的继任者没有改变原先的做法。

    在演讲中,昂山素季重申最多的词是自律和团结。她告诉听众,缅甸民众应该向世界表明,他们是能够做到自律和团结的民众。在演讲中,她请求参加集会的人为那些失去生命的学生静默一分钟。她请求与会者在这一分钟争取做到完全的静默。对于第一次在如此众多的人面前演讲的昂山素季,她也许看到了冲动和纷争的危险。她的父亲和独立之后的缅甸就是类似危险的受害者。她提醒几十万与会者,他们所珍视的目标还未达到,因此有必要提前考虑倒底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实现他们的想法。她说,民众的力量在一天天增长,而这种在增长的力量恰恰需要自律才能结出有益的果实,民众的力量如果达到了顶峰,民众应该极其小心不致于对那些相对弱小的力量构成压制。她强调,民众应该清楚地表明他们有能力做到宽恕。

    在丈夫去世13年之后的2012年6月,昂山素季才得以回到牛津。她去看了丈夫安葬的地方,一处乡村教堂的墓地。这也许是遵照英国当地的风俗,而跟信仰没有直接的联系。阿里斯和昂山素季都是佛教徒,他们当年在伦敦的婚礼就是按照佛教的仪式举办的。1986年,他们的两个儿子回到仰光时,参加了剃度为僧的仪式。这是短暂的出家,几乎是缅甸每个信奉佛教的家庭当中即将成年的男性需要经历的。

    根据阿里斯的记述,昂山素季在被软禁时常常背诵佛经。在《免于恐惧的自由》中,人们也会看到昂山素季在为缅甸呼吁实现自由民主的时候经常以佛经中的教导为基础表明自由和民主并非外来的价值观。不仅是昂山素季,在贯穿几十年的反对军政府专制的运动中,也可以看到缅甸僧侣的身影。在近来,最为国际社会所知的大约是2007年九十月间的那次。那年的9月22号,僧侣们游行到仍然被软禁的昂山素季的住处,呼吁政府释放昂山素季。

    在人们的印象中,争取自由民主的观念似乎很少跟佛教联系在一起。在佛教的历史上,类似昂山素季和缅甸僧侣的举动很难说是常见的现象。即使在缅甸的佛教界,参加反对独裁政府的僧侣也不是多数。在一本1996年以法语出版的名叫《反抗之声》[La voix du défi,1997年的英文版名为《希望之声》(The voice of hope)]的访谈录中,昂山素季对这个现象进行了解释。她说,人们会将精神的自由跟社会、政治的自由分离开,这不仅在缅甸是这样,很多国家都是如此,不仅是佛教徒占多数的国家。

    昂山素季倾向于把精神自由和社会政治的自由看成不可分离的整体。她认为,真正的佛教徒不是仅仅做读经、冥想、祈祷这样的事就可以了,还需要真正做到慈悲和怜悯。昂山素季说,很多缅甸人的佛教信仰是继承式的,信仰没有进入人的心中。在这个意义上,缅甸在历史上不乏专制统治也就不奇怪了。包括古代的君王和现代的军事独裁者都可能自称是佛教徒,那些执行命令镇压民众的士兵很多也可能是。顺着这样的思路,昂山素季承认,她参与的这场争取自由民主的运动绝不仅仅是关乎社会和政治制度方面的,而是“精神的革命”。这也是《免于恐惧的自由》当中那篇同名文章表达的观点。

    在被软禁的岁月,她长年的一个习惯是,通过短波收音机,每天花费几个小时收听英国广播公司向世界播出的英语节目(BBC World Service)。她在佛教信仰方面的认识和做法其实跟大部分的缅甸人差别很大。她将她所认同的佛教称为“engaged Buddhism”。“engaged”是参与的意思,有些人将此译为“入世佛教”。信奉这种佛教的人认为,佛教信仰不能停留在口头和仪式上,应该按照具体的情况通过行动关怀他人。而且,昂山素季认为,不仅佛教有慈悲的观念,她所知道的其他宗教也都有。她举例,基督徒说:“神就是爱”,也说:“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在她看来,这里的“完全的爱”跟佛教中的“慈悲”是一样的。

    不过,“入世佛教”的说法不是从昂山素季开始的。一般认为,是法籍越南人释一行(Thich Nhat Hanh)在1967年出版的一本书中首先使用了这个说法。释一行出生在1926年的越南,后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比较宗教专业,在哥伦比亚和康奈尔大学讲授过佛学,后加入法国籍。他因为参与呼吁停止越南战争,在1973年被越南禁止入境,禁令直到2005年解除。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在1967年提名他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在入世佛教的历史上,可以看到对基督教外在形式的模仿。早在昂山素季父亲之前的那一代缅甸人,就有这方面的例证。1906年,一些仰光学院(仰光大学前身)的毕业生仿效基督教男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成立了佛教男青年会(Young Men’s Buddhist Association)。基督教男青年会创立于1844年的伦敦,最初致力于帮助在伦敦工作的青年人通过一起读《圣经》和祷告远离诸如酗酒、赌博、情欲的诱惑。相比之下,仰光的佛教男青年会是缅甸在1885年完全成为英国殖民地后第一个致力于恢复缅甸独立的组织。昂山素季在关于缅甸历史的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这个组织和所受的影响。不仅如此,她在访谈录《希望之声》表达过对基督教会的看法。

    她说,跟佛教相比,基督教的一个特点是每周都有至少一次的聚会,而且,人们常常在一间教会长期聚会下去,会众彼此比较熟悉,这样的凝聚力会很强。她进一步指出这个特点与她所关心的自由民主的联系。她强调,每周聚会的固有方式使得基督徒形成的政治活动更有效率,也很自然。她说,如果佛教徒这样聚会,缅甸政府的情报部门就会很警觉。昂山素季的这个观点与佛教男青年会的思路相似,都是看到了基督教的外在形式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功用。

    问题是,这看起来与昂山素季想要实现的 “精神的革命”还相距很远。按照昂山素季的思路,“精神的革命”应该是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内部的变革,是关系到整个世界秩序的改变。从昂山素季对于这个层面的分析看,她大约依然把希望寄托于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拯救上。这在她的那篇“免于恐惧的自由”的文章中表现得很充分。

    昂山素季看到了缅甸人在精神方面的问题。她说,无论统治的还是被统治的人大多都处在恐惧之中,前者害怕丢掉权力,后者惧怕被权力蹂躏。因此,昂山素季对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的名言做了修改。她认为,不是权力导致腐败,而是恐惧。如果恐惧成了日常的秩序,比如人们害怕被监禁、被折磨,害怕失去亲人、朋友、财产、基本的生活来源,害怕失败、孤独、死亡,那么人就失去了作为人存在的尊严和价值。在这种充满恐惧的空气中,昂山素季呼吁人们不要小看或嘲笑哪怕一点点的勇气。她自己主动选择留在缅甸经历多年软禁生活的举动会很自然地让人感动。这的确不是想做就能够做到的。她自己的行动是她所推崇的观念的典型体现。在任何跟此类似的国家,都可能有人感叹昂山素季的勇敢和坚持是极为需要却又极为缺乏的。

    然而,昂山素季对自我完善和自我拯救的信心可能过于坚定了。她认为,面对专制权力,勇敢和坚持的源泉是在总体上坚信那些基本道德准则的神圣,加上一种历史感,相信无论多少挫折,人类状况都在最终朝着进步的过程中,既是精神的进步也是物质上的。她说,正是人的自我改进和自我救赎的能力最使得人跟兽区分开来。在另外一篇题为“追求民主”的文章中,昂山素季相信,人的精神能够超越人本性的缺陷。在有着太多历史已经过去的世界,这样的信心听起来似乎一点儿都不陌生。人的自信也许的确帮助过人战胜恐惧和懦弱,但在似乎获胜的时候,人的自信本身却又不可挽回地成为了人不得不面对的强敌。

    2012年6月16号,昂山素季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20年前,1991年10月的一个晚上,她在被软禁的家里通过短波收音机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颁奖典礼后,她在接受缅甸民主之声(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的采访时说到对于信心的看法。相对于盲目的信心,她说,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对具体情况有一个实际和理性的分析基础之上才能建立起来的。” 她举例说:“如果你自己没有实际看到任何东西就相信这个东西的存在,这就只是臆测。信心意味着,你有能力明白真实的情况——而且你能够凭着信心继续做下去。”

    昂山素季谈到的信心,可能会让人想起《圣经》中的信心。比如,“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我们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你们也因着他,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又给他荣耀的神,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神”,“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以及,“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看起来,两者对信心的理解是有差别的。后者似乎就是前者所要避免的盲信。但是更大的区别在于,在昂山素季那里,信心的主体是人和人的理性。在《圣经》中,信心的主体是神——圣父、圣子、圣灵。在昂山素季那里,人有能力明白真相,而且也有能力身体力行。在《圣经》中,人的理性是神给人的恩赐之一,人需要完全信靠创造和拯救人的神,有了从神而来的信心,才能有爱的行为。在世界上,前者的信心是相对常见而比较容易被人理解的,后者的信心可能会被人觉得是无稽之谈。然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两者呈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秩序。前者,人是独立自主的;后者,人的主权在于创造和拯救人的神。前者的世界秩序比较容易让人对自己的信心十足;后者却正相反。

    昂山素季对人的信心在那些早先追求他们心目中的自由和民主的人群中已经存在。因为这样的信心,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似乎唤醒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因为这样的信心,他们勇敢和坚持,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失去了生命,却有更多的人前赴后继。外国势力的控制摆脱了,专制腐败的政权被推翻了或瓦解了。然而,新的偶像出现了。人们从被动的顺服变成情不自禁的崇拜。然后又是专制腐败。新一轮的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运动又开始了。

    当然,新的领袖可能会吸取以往的教训。他们也许会警惕不让自己成为偶像。他们所处的环境也可能跟过去的一代不同了。人们似乎不会那么容易变得狂热。新政府的模式可能不再是开国领袖们终身执政,自由公正的选举看起来正在开始成为人们的共同选择。在2012年前后的世界,这样的变化似乎开始在有些之前没有发生过的地方出现,缅甸也许是其中之一。如果是这样,人对自己的信心其实已经开始变得没有那么十足。

    英国广播公司有一个以该机构首任总裁命名的年度节目,叫“里斯讲座(Reith Lectures)”。在2011年6月28号播出的讲座中,是昂山素季主讲,题目是自由。她提到她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仰光的总部。她说,有的人将这个地方称为全国民主联盟“牛棚”,因为太简陋了。她解释说,这样的称呼其实是一个赞誉。

    她接下来补充,“毕竟,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运动之一不就是从一个牛棚开始的吗?” 说到牛棚,昂山素季大约指的是基督教会的起源。在中文《圣经》中,一般说的是马槽。但原文的意思并非仅仅指马的槽,也可能是牛的槽或驴的槽。总之,耶稣降生在畜养马或牛或驴的地方。在这里,昂山素季再次从一个相对外在的角度——特别是基督教会卑微的起点和形成的巨大影响之间的对比——来看基督教会。

    在同一个讲座中,她在提到主动选择受苦的时候借用了《圣经》中耶稣所喝的杯。她说,主动选择受苦就是抓住那个我们原本要避开的杯。在这一点上,昂山素季自己的行为看起来是主动受苦的典范。但跟信心的问题一样,昂山素季心目中主动受苦的主体是人,而非主动担当人的罪被人钉在十字架上的神。

    在人们关注昂山素季参与领导的这场争取自由民主的运动时,昂山素季在讲座中提及的那场从牛棚诞生的运动早已来到缅甸。在17世纪,就有欧洲天主教的传教士到过缅甸。那场运动从一个更内在和根本的角度进行着昂山素季想往的“精神的革命”。

    从时间上,那场运动也更漫长得多。几个世纪后,缅甸似乎在总体上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这不仅是缅甸,几百年对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来说都还是太短暂了。

    直到1835年,第一本缅甸语《圣经》才问世。译者是美国人耶德逊(Adoniram Judson),一位基督教浸信会的传教士。有些关于昂山素季的传记称,昂山素季曾经在她外祖父的晚年给他读缅甸语的《圣经》。

    1813年,25岁的耶德逊和新婚妻子从美国坐船途径印度到达缅甸。耶德逊是美国独立后第一个前往缅甸的基督徒传教士。21年后,他完成了整本缅甸语《圣经》的翻译。这差不多是昂山素季回到缅甸遭受软禁前后的时间。

    耶德逊也编纂了第一本缅甸语-英语词典。1850年4月12号,61岁的耶德逊在孟加拉湾的一艘船上去世,结束了37年传教士的生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院是昂山素季父亲的母校仰光大学的前身之一。在仰光大学的校园,有一处以耶德逊命名的教堂。从昂山素季的家——仰光大学路54号——到那里不太远,大约三公里的路程。
 
(本文节选自:《杏花》杂志2012年秋季号https://t2.shwchurch.org/2012/10/30/认识昂山素季-文许宏/。 原文标题:认识昂山素季。)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论日本引进中国“江南佛教”出现的变形现象
       下一篇文章:从“宗教生态失衡”论看中国社会对基督教的认识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