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运作模式调查
发布时间: 2013/6/1日    【字体:
作者:邓子美 王佳
关键词:  宗教 慈善  
 
                                        邓子美 王佳
 
[内容摘要]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年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第一家政府民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佛教慈善机构,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创始会员和特邀理事。自成立以来,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秉承 “勿忘世上苦人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济世,造福人群”的理念,面向全国开展慈善活动,进行布施救助。它在大陆佛教慈善组织中起步较早,并且发展相对成熟,救济行动较有成效。它的发展间接反映出了中国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状况。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精细化,通过宗教志愿者途径来满足社会慈善救助的需要将日益突出。而象南普陀佛教慈善事业基金会这样的宗教组织的慈善活动及其运作调查、组织模式考察,在大陆佛教慈善组织中具有范式意义。
 
关键词:佛教、慈善、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社会救助

 
    一、南普陀寺佛教慈善事业基金会简介
 
    1、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发展简史
 
    厦门南普陀寺,是始建于唐代的著名古刹。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次年,该寺创办了斐声国内外的闽南佛学院。从此,历任住持不乏高僧大德——如会泉法师、太虚法师、常惺法师、性愿法师、会觉法师、慈舟法师、广心法师、妙湛法师等,他们都是中国近现代佛学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人物。1979年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南普陀寺更是声望日隆。1994年在方丈妙湛法师的倡议下,经多方努力,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成立——这是第一个由政府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佛教慈善机构,也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创始会员和特邀理事。

    自成立以来,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以妙湛法师的遗偈“勿忘世上苦人多”为训,秉承“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济世,造福人群”的理念,面向全国,进行布施救助。现已成立了“慈善处”“佛经赠送处”、“义诊院”等机构,并且以慈悲为怀,乐助为本,身体力行,通过捐资希望工程、资助病残、扶贫济困、安老慰孤、义诊施药、放生护生、赈灾救急、祈福消灾等具体方式进行各项慈善活动。
 
    至2006年底,该会已经累计发放各类善款达到34481718.97元[ 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办公室提供。]。慈善行迹遍布福建、安徽、湖南、湖北、广西、河南、江西、江苏、四川、黑龙江、贵州、云南、西藏、内蒙古等多个省份和地区。
 
    2、该会创办者妙湛法师及其继承者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的创立者妙湛法师(1910-1995),堪称当代高僧。他1939年出家,1957年卓锡厦门南普陀寺。妙湛法师非常具备韦伯所谓的克里斯马(charisma)特质,是一位超凡魅力性领袖。自他主持南普陀寺以来,一直致力於寺院的恢复兴建和弘法事业的发展。几经努力,寺院面貌焕然一新,道场兴隆,佛教界和社会各界赞誉不绝。
 
    妙湛法师德高望重,一生致力于弘法利生事业,深受佛教四众拥戴。他不仅复兴了厦门南普陀寺,复办闽南佛学院和佛教养正院,而且修复了厦门鸿山寺、普光寺、万石莲寺、虎溪禅寺,紫竹林寺等多处道场。同时支援了国内许多寺院和佛学院的恢复和建设。妙湛法师曾多次应邀出访香港、新加坡、美国和泰国,身兼福建佛学院院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厦门市佛教协会会长、厦门市万石莲寺住持、福建省武夷山天心寺、永乐禅寺住持等职。妙湛法师曾用“任劳任怨,委曲求全”来总结和形容自己的一生,这也成为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的成长的座右铭。1994年12月14日,妙湛法师创办了当时全国佛教界的首家慈善机构——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并号召信众“寻声救苦,扶贫济困,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一代高僧妙湛大和尚》,《慈善》,香港:中国商务出版社,1996年,页2。]。受他的影响和呼吁,很多佛教信徒和社会人士纷纷加入,成为会员。可以说,对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的成立和发展,妙湛法师功不唐捐。1995年,妙湛法师圆寂。他病危之际,留下遗偈“勿忘世上苦人多”。这句话也成为南普陀慈善事业基金会行动的一个悲切的愿力。
 
    妙湛法师圆寂后,圣辉法师于1996年10月继任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会长。圣辉法师(1952— ),1980年出家,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院,现身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天津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福建闽南佛教学院院长等职。圣辉法师继任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会长后,继承妙湛法师“勿忘世上苦人多”的遗训,将慈善事业大力推广弘扬,取得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3、该会现状和社会评价
 
    自1994年成立以来,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广纳会员,到2007年12月份,已经有登记会员三万九千余人[ 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办公室提供。]。现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且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屡次获得“八闽慈善奖”、“先进民间组织奖”、“佛教公益慈善事业先进单位”等称号,而得到其救济帮助地区、团体赠予的匾额、证书、奖状、锦旗等更是不可胜数。
 
    二、南普陀佛教慈善事业基金会的运作理念和机构设置
 
    1、该会运作理念
 
    “勿忘世上苦人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济世,造福人群”是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的精神理念。“爱国爱教,造福社会,慈悲济世”是其奉献社会的服务宗旨。慈悲济世,救苦救难是佛门弟子必备的善愿,更是大乘佛教弘法利生诸多善行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佛教自古以来都把举办慈善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事务,南普 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也正是秉承了佛教这一优良传统,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友爱的精神,发展慈善,积极开展赈灾救难、扶贫助残、办学助学、义诊施药、修桥造路、放生护生等公益慈善活动。而其核心——妙湛法师临终的 “勿忘世上苦人多”——他病危之际在病榻上写下沉甸甸的七个字,结合着对需要救助者的苦难访问,在当时就深深震撼着会员的内心,如今仍是激励的源泉。会员希望在慈善活动中表达对妙湛法师核心思想的追随和纪念。老会员总会把妙湛法师的事迹讲述给新会员听,而“勿忘世上苦人多”这悲切的遗训也成为了会员善举的精神动力。
 
   2、机构设置
 
    根据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的章程,南普陀寺的班首、执事会议是基金会的最高领导机构。基金会设置会长一人、副会长四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四人。会长一般由南普陀寺方丈兼任,现任会长圣辉法师是南普陀寺法主、前任方丈。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由会长任命。基金会实行会长负责制,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秘书长主持日常的事务,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办事机构如下图1:
   
 
    图1: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机构设置
 
   其中,慈善处的主要工作有:办理会员登记,捐助希望工程,援助灾区和贫因地区,援助敬老院和孤儿院,受理急难救助申请,放生护生, 接待来访,处理来信,开展慈善宣传,发行《慈善》年刊与《慈善报》,接受各项捐款等。此外,慈善处为会员定期开展活动,农历每月初一、初十、二十晚上举办会员共修活动,每年普贤菩萨圣诞日为会员举行消灾法,每年召开会员大会等等?。流通处主要从事佛经法物艺术品书籍字画等的流通,其所盈利则用于慈善事业以及日常的管理费用开支。赠送处主要工作是免费赠送佛教书籍和佛像,宣传佛教文化知识,帮助人们提高对佛教的正确认识,引导信徒树立正确的观念。义诊院是厦门市卫生局正式许可的医疗机构,主要为贫困者和缺少医药的地区进行义诊施药。义诊院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和佛教节日在寺院开展义诊,同时不定期向养老院、孤儿院以及偏远地区进行施药义诊,帮助范围涉及全国很多地区。  在南普陀慈善事业基金会的各个部门中,主要负责人都是由僧人担任的。目前,各机构的工作人员有30余位,其中比丘4人,比丘尼10人,余均为热心慈善事业的居士或社会人士。
 
    三、南普陀佛教慈善事业基金会的实际运作
 
    1、太虚人间佛教服务社会思想在运作中的体现
 
近代以来,将佛教大悲精神与现代社会关怀结合的理念贴合得最为密切的当属太虚法师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太虚法师“服务社会”的理念,对佛教团体开展慈善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希望佛教人士“多作救世利人的事业”,帮助“改善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提高民众一般的教育”,“兴办救济贫病的医院、教养院等慈善事业”[ 太虚法师:《第十编 学行》,《太虚大师全书》,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碟版,精18,页31、32。] 。并且将这种“注重实行”,“适应今时今地今人的实际需要”的大乘理论的实践行动称为“今菩萨行”[  同上。]。太虚法师的遗迹都被南普陀寺珍惜地保存起来。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可以说正是太虚提倡的“今菩萨行”精神的发扬。
 
    2、该会的运作考察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将慈善精神付诸于实践。他们的服务内容有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四大类,包括希望工程、资助病残、扶贫济困、安老慰孤、义诊施药、放生护生、赈灾救急与祈福消灾等八个具体方面。

    慈善类具体资助的项目有:贫困户的救助、残疾人的救助和奖励、孤寡老人和孤儿的救助(包括捐款给孤儿院、养老院;切实关心帮助困难的孤寡老人和孤儿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计问题;创办孤儿院、养老院等等)、救助经济困难或者遭遇重大变故的家庭或个人、救助灾区(帮助遭遇风灾、雪灾、水灾、地震、火灾等的地区和困难群众)、专项募款等等。其中,尤其以救济灾区款项数额最为巨大、支援力度最强,如1998年中国长江特大洪水时期,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共向各地灾区和慈善部门捐款达251万元,捐款数额列居国内佛教单位的首位[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慈善》,1998年刊,页5。]。
 
    医疗方面,不仅设立了慈善义诊院,施药义诊,而且还组织医生到贫困和边远地区免费为群众看病送药。至2006年底,已经累计义诊施药112.87万元,义诊人数176万人次。
 
    教育方面,积极救助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妙湛法师一直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是“佛教希望工程”的三位发起人之一(另外两位是四川的遍能法师和重庆的惟贤法师),而且一直呼吁在中国建设佛教大学。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也为佛教希望工程设置专门款项,救助贫困的小学生、中学生,还有大学生。同时,在偏远地区建立希望学校,帮助困难地区购置教学设备,改善教育状况,并且设置基金奖励贫困山区和偏远地区的优秀教师。截至2006年12月,已经兴建希望小学22所,修缮校舍58所,捐助贫困学生975.19万元[ 同上,2006年刊,页49。]。从下图3中,也可以看到,教育捐款始终是其慈善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方面,以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整理,向人们介绍佛教文化知识,免费赠送佛教书籍等等。并且捐助《佛教文化报》和中国佛学院等,促进佛教文化研究和发展。同时也举行青年佛教讲修班、青年佛教夏令营活动、禅修活动等,社会反响良好。
 
    每年,南普陀寺都会将大量募集的善款投放到需要帮助的个人、群体和地区中,并且将各年的资助情况以及年度审计报告与财政总结在会刊《慈善》上公示。历年的社会捐款项目和教育基金捐款项目的统计数字如表1,并将各年捐款项目合计制作成图2。
 
    表1: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历年慈善捐款支出项目汇总表[ 数据来源: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会刊各期《慈善》刊物。其中缺失2000年数据。另外,此处数据未包括印送经书等专门面向佛教的慈善款项。
 
 
 
 
 
 
 
 
 
 
 
 
    图2: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历年慈善捐款支出合计柱状图   (单位:元)
 
    慈善活动的同时,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重视对慈善理念和慈善行为的宣传和弘扬。除了有会刊《慈善》每年发行一次外,还编辑了《慈善报》,每季度发送。而且,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以闽南佛学院网站(www.nanputuo.com)为依托,在网络上专门开辟慈善基金会专栏,宣传慈善活动、介绍慈善理念。这对于其发展和影响范围的扩大是非常有益的。
 
    3、发展中的不足
 
    3.1组织机构的薄弱
 
    与国外立体多维式的慈善组织比较,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的组织构成属于“扁平单薄型”,虽然在内部分工上有所不同,但是整体上就是“法师——会员”单层结构。信徒在参与活动时,多是与慈善基金会单线联系,与法师的关系属于传统的师徒(师父——在家弟子)关系,而会员彼此之间的互动则很少,会员自发进行的公益活动则几乎没有。这点,与中国台湾慈济基金会就有很大差距,慈济的组织构成属于“纵深交互型”的“总会——分会——委员——会员”,而且每一层人员相互之间都有紧密联系,已经形成了纵向延伸的网络联系结构,会员间既有共同理念,又经常性地互动交流,投入慈善活动时就会有许多默契,这正是民间慈善组织的优势之一。而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虽有共同理念,但由于缺乏机构层面的交流安排,致使上下左右都缺乏对彼此的深入了解,以致难以充分发掘和调动会员的积极性与力量。
 
    3.2会员的联系和整合
 
    会员例行的活动是每月农历初一、初十、二十晚间6:30-7:30的三次集体共修活动,分别以诵念《阿弥陀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主。共修活动由法师主持,在大雄宝殿或法堂进行,每次活动持续一个小时左右。通常参加活动的会员有二百人左右,大殿内外挤得水泄不通。但是会员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活动一结束就纷纷离去了。会员间的联系很弱、很分散。这种“会员——慈善基金会”的单线联系是比较脆弱的,不能提供充足有效的群体情感支持,也难以体现真正有组织的力量。可以说,其组织整合的程度很低。
 
   南普陀寺寺方与居士的互动,除了法会活动外,主要依靠三个部门:念佛堂、弘法部、慈善会。但是三个部门是平等的、独立的。念佛堂的活动就是集体念佛共修,弘法部的活动是每周日上午的大众佛学讲座,慈善会的活动就是例行共修和不定期的慈善活动。参与者当然可以按自己的喜欢来选择参加,但是这三个部门之间各自规划活动,也没有实现很好的资源互补与整合。
 
    3.3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的会员发展,历经十四年的发展,已将近4万人。但是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并没有明显的突破,似乎陷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到2006年底,该会有登记会员34000千余人[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慈善》,2006年刊,页49。],但是如果按当年的会费收入计算,实有缴纳会费会员19882人,其间出入很大。完全将之归因于老病会员的自然死亡(笔者尚未获得有效的会员人口统计学方面的资料)恐怕是不可靠的。应当重视会员的归属感和彼此间的互动联系,以形成群体的认同和内聚力,并能够提供群体支持,这样才能保持会员数量规模不断增长。
 
    在会员活动开展方面,除了例行的共修活动外,就是放生护生的活动。而基金会原初设想的临终助念、社区服务等活动几乎没有得到开展。然而,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毕竟是年轻的,正在成长,我们对之也不要过分苛责。假以时日,相信它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模式在大陆佛教慈善组织中的典范意义
 
    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理念之一。大乘佛教更是旨在普渡众生,利乐有情。“慈善”一词之用于中国,即是从佛教中借鉴而来。根据日本学者吉久田一的研究,佛教慈善是世界三大慈善思想之一种典型,其特征为普世主义的慈悲观念。[ 注:在其研究中的三大慈善思想分别是以普世主义慈悲观念为特征的佛教慈善,以爱欲或禁欲为特征的基督教慈善,以仁义为特征的儒教慈善。[日]吉久田一:《日本社会事业的历史》,东京:劲草书坊,1998年,页21。]在历史上,佛教的慈悲理念及其慈善救济活动对民间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寺院已展开济贫,而寺院也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慈善组织模式之一。至汉唐时,由佛教寺院组织的慈善已经很发达,包括济贫、赈灾、医疗、宣传慈善等很多方面。在宋代以前,大部分的民间慈善事业是由寺院僧侣和佛教信徒从事和承担的。全汉昇先生也指出,中古时期中国的寺院“实兼宗教与慈善团体于一身,其所兴办之慈善公益事业,对当时、以后之社会民生,均有极大之贡献”[ 全汉昇:《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1934~1984)》,何兹全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长期以来,佛教对中国慈善公益事业贡献突出。这种社会服务,是利他精神的弘扬,是佛教精神的体现。台湾学者江灿腾教授论述到,“中国僧侣宗教典范的追寻,都是解行兼备(戒、定、慧三学兼备)和入世救渡(大悲心)的……在入世的佛教实践中,增长道业……对社会大众苦恼有所关怀和帮助”[ 江灿腾:《少林寺与大悲寺:何为佛教正宗》,《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2月刊。]。20世纪以来,海峡两岸的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已开始并正处在现代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华裔美国学者杜维明教授也指出,“佛教在台湾地区传播的成功,尤其是关心政治和参与社会的佛教运动,必须被承认为其宗教景观最重要的特征”[ 杜维明:《意义的追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宗教》,《世界的非世俗化》,彼得·伯格著, 李骏康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页118。] 。这也应是人间佛教的本色体现。改革开放,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来,大陆的佛教团体也在不断努力,不少寺院都在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尤为迅速,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在大陆佛教慈善组织中起步较早,已发展了相当一个时期,不论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还是某些成功经验,都体现在其运行模式中。这些对于大陆佛教慈善组织都具有一定典范意义。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是独立的法人,具有经济和法律的自主性,基金运作不依赖于政府或其他部门团体,依靠自身管理。基金会会员是志愿参与,由热心公益慈善的社会各界人士构成,会员加入和离开基金会完全自由。基金会的活动具有集体性,超越了个人和家庭。而其募集慈善资金的动员力量更不可小觑,2008年初中国南方省份大面积遭遇罕见冻雨雪灾,厦门南普陀寺和慈善事业基金会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150万元,之后又陆续援救捐助。而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中,南普陀寺在地震灾难发的第二天下午,就筹集到款项120.72万元,次日即全数送往灾区。随后一周,又陆续筹集赈灾款104.5万元,于21日交给四川红十字会。[  厦门市佛教协会提供。]可见,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作为佛教慈善组织的一个代表,既具有民间社团反应迅速及时的优势,又具有宗教组织特有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完全能在促进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中起到特殊作用。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在中国民间社团中普遍的根本性的组织弱点。

    从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的运行模式和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佛教慈善组织有助于辅助政府和社会福利的不足,尤其在国家社会遭逢重大灾害发生时,其动员力强,及时有效。这反映出佛教慈善组织在社会公益方面是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的:
 
    首先,佛教布施伦理、报恩的思想、慈悲的精神、积功德的观念等蕴含着慈善事业的理念,它不仅在教义上提供了倡导慈善、普渡众生的救世伦理和理论指导,而且具有有效的运作管理制度,使其开展募捐、融资、基金运营与公益等活动有效性相当强。与政府直接操作以及部分民间自发的相关活动相比,浪费及低效明显减少;贪腐行为虽难以完全杜绝,但发生的频率低得多。
 
    其次,其参与人员以佛教信众为主,即使有相当部分的非佛教信众参与,这部分人的慈善行为也都发自内心,完全出于自愿,而不像这次为汶川地震灾民捐款的后期那样,多少有点出于被迫,甚至强迫。这种慈善行为是不仅源于个人道德情操,更源于宗教情怀的服务。因而其内在原动力较之一般慈善公益组织在募集善款方面更为突出,具有很强的持久性。这使得佛教慈善组织可以保证资金的经济独立和慈善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三,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慈悲、普渡众生、布施、利他的精神深入人心,已被公众广泛接受,而且比政府直接控制下的相关部门、团体的公信力高。此外,佛教寺院和佛教信众遍布全国,其公益慈善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动员力性,影响范围大。
 
   慈善事业是地方社会的重要领域,慈善事业的发达使地方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整合,社会凝聚力大为增强,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民间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成为地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  金普森:序二,孙善根:《民国时期宁波慈善事业研究(1912-1936)》,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3。]而从慈善团体在发达国家中的地位看,未来更应成为社会福利,特别是慈善救助事业的中心。政府则担当依法规范管理,以政策扶助其发展的角色。现在我国大力提倡公民社会建设,而佛教组织乃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单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社会将对民间公益事业、民间社团乃至整个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出更为有利的条件。[ 孙立平、晋军、何江穗、毕向阳:《行动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的个案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295。]我们有理由相信,大陆佛教慈善团体会成为民间社会福利的主力之一,会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参考文献:
 
研究专著:
[日]吉久田一《日本社会事业的历史》,东京劲草书坊,1998。
释太虚《太虚大师全书》,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
释印顺《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
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1934~198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彼得·伯格《世界的非世俗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
孙善根《民国时期宁波慈善事业研究(1912-1936) 》人民出版社,2007。
孙立平等《行动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的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杨团、葛道顺主编《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杨团、葛道顺主编《和谐社会与慈善中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陈慧剑《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花莲慈济功德会的缘起与成长》,慈济文化志业中心,1988。
慈济人文志业《大爱洒人间—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2005。
邱秀芷《大爱:证严法师与慈济世界》,天下文化出版社,1996年。
江灿腾《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第67页,东大图书公司,1992。
江灿腾《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南天书局,1997。
阚正宗《重读台湾佛教——战后台湾佛教续编》,大千出版社,2004。
何国庆《考验——证严法师面对挑战的智慧响应》,商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个案研究》,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7。
[美]斯达克《信仰的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日]中村元《慈悲》,东大图书公司,1997。
 
原创文献: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慈善》,1996-2007年年刊(缺2000年)。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一代高僧妙湛大和尚》,香港中国商务出版社,1996。
《慈济》第1-470期,1967-2005。
《证严法师心莲》,慈济文化出版社,1992。
静思书斋《释证严讲述〈无量义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慈济精神研讨会手册》,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1994。
《慈济年鉴1992-1996》,慈济文化出版社,1993-1997。
释证严《与地球共生息:一百个疼惜地球的思考和行动》,天下远见出版公司,2006。
 
论文、调研报告:
邓子美 毛勤勇《证严思想与慈济事业》,《佛学研究》2007年年刊。
王小章 乐国安《中国人助人心理初探》,《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王顺民《宗教福利思想与福利服务之研究:以慈济功德会、台湾基督教长老会为例》,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
钟秋玉《慈善机构的组织融入、组织文化与慈善行为:以慈济功德会为例》,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
包如廉《现代台湾的宗教生活:1994-1995实地考察报告》,《民族学研究所资料汇编》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6。
朱瑞玲《中国人的慈善观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春季号(总75期),1993。
何淑华《佛教慈济综合医院志工服务队之组织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吴正煌《慈济功德会、台湾世界展望会和中华联合劝募会决策菁英福利观及其象征符号之比较研究》,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林本炫《宗教运动的社会基础:以慈济功德会为例》,《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林美珠《家庭主妇参与志愿服务对家庭关系之影响》,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林美容《从民间信仰看慈济》,《台湾文化与历史的重构》,前卫出版社,1996。
林惠萍《台湾地区健康家庭特质之研究:以慈济家庭为例》,中国文化大学生活应用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郭怡君《慈济现象三十年》,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许时卉《月照千江自渡渡人:慈济式的管理》,《管理杂志》第207期,1991年9月。
黄琦智《建立慈济基金会计算机化劝募系统之研究》,台湾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黄骏《慈济功德会的组织、领导与理性化》,《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宗教学系,1995。
张维安《佛教慈济功德会与资源回收:日常实践观点的社会学分析》,《台湾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论文集》,东海大学社会学系,1995。
林宜璇《人间佛教与生活实践:慈济现象的社会学解析》,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杨惠南《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人间净土”与“心灵环保“为例》,《1995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现代化》,佛光出版社1996。
游祥洲《人间佛教与慈济志业》,《慈济》第354期,1996年5月。
郑志明《台湾民间信仰济世观的现象分析》,《台湾民间的宗教现象》大道文化出版社1996。
卢惠馨《佛教慈济功德会的两性与空间之关系》,《“空间·家与社会”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
卢惠馨《佛教慈济功德会“非寺庙中心”的现代佛教特性》,《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文化建设委员会,1995。
姚玉霜《社会剥夺与宗教诉求:以台湾慈济功德会为例》,第三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宗教研究的新范式:探索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编印,2006年7月。
王见川《透视故事的背后:略论“佛教慈济功德会”的早期情况》,《圆光佛学学报》第4期,1999年12月。
潘煊《为佛教为众生:证严法师与慈济基金会》,《经典》第94期,2006年5月
 
 (本文转载自:佛教在线。http://www.fjnet.com/fjlw/200811/t20081118_92615.htm.)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农村宗教生态:“多元一体”关系的动态发展——以河南农村为例
       下一篇文章:藏传佛教在近代上海的流传与发展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