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海南民间社会信仰调查报告[1](琼北地区)
发布时间: 2013/7/5日    【字体:
作者:王和河
关键词:  宗教 社会  
 
  王和河

  
[内容摘要] 村民信仰不在意其身份,只要此神有灵应能保佑平安、顺利,能给村民带来好运就可以,不管此神的来历如何,是历史人物、小说人物、平凡人物、天上的神或西天的佛。由此可以看出,村民信仰的功利主义是如此的强;这些地方的信仰分为三大类:一类为祖先信仰;一类为历史人物或小说传奇人物的信仰,如关公、班帅公、天妃、伏波、冼夫人、三圣娘娘、赵元帅等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展现出海南这些区域的信仰状况和信仰心理。

关键词:信仰 诸神 神像 神庙 对联 壁画

  一、前言

  “邦国莫大于祀事”[1]。了解任何一个地区的信仰情况,对探讨该地区的民间社会问题、文化改革问题,均大有帮助。

  本文依据两年多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将海南民间社会信仰情况,逐一归类介绍,以就正于学者。这里所提的“民间社会信仰”,是指海南各地区、各村落所共同信仰的诸神,也即海南俗称的“公”、“公祖”、“婆祖”。

  二、民间信仰诸神概况

  1、各地的神

  海口地区

  府城镇金花村“林公庙”诸神:“关公元帅”、“冼太夫人”、“殷大元帅”、“林公元帅”、“火雷娘娘”、“殷大二元帅”。

  府城中山路“火雷庙”诸神:“火雷娘娘”、“救驾元帅”。

  府城草芽巷“三圣庙”诸神:“三圣娘娘”、“救驾元帅”、“宝诞”。

  府城北胜街“赵公庙”诸神:“赵大元帅”、“关圣帝君”、“魁斗星君”、“华光大帝”、“三圣娘娘”、“冼太夫人”、“左右官将”、“金童玉女”、“福德老爷”。

  海口市竹林村“西天庙”的“王佐”。

  海口市长流镇传桂村“慈山古庙”诸神:“真武上帝”、“龙母夫人”、“梅神大帝”、“关圣帝君”、“班帅公”、“俊岭(灵)明王又灵圣帝”、“马麦四官(马头杜四官)”、“土地公”。文阁里还有“文昌帝君(梓橦帝君)”。

  海口市长流镇荣山村“马伏波庙”诸神:“马伏波”、“马伏波夫人”。除神像外,还有神牌“境主汉伏波忠显王文渊马公讳□神位”。

  海口市长流镇新海村“昭应公祠”诸神:“关圣帝君”、“昭应英烈一百零八公神位”。

  澄迈地区

  澄迈县老城“关圣庙”,关圣帝君神偈。

  澄迈县老城镇大场村“灵山庙”诸神:“灵山大王”、“冼夫人”、“北极真武立天上帝”。

  澄迈县老城镇石联([石矍])村“大树堂”诸神:“太祖征西大将军”、“冼夫人”、“冯宝”、“定南知寨进勇公”、“班帅公”、“冯九娘”。

  澄迈县老城镇东水村诸神:“关圣帝君”、“邓大侯王”、“华光大帝和雷夫人”、“万天雷王”

  澄迈县马村镇文大村“班帅公庙”的“班帅公”。

  澄迈县马村镇东水港上港的“天妃庙”诸神:[2] “天妃大姐、二姐、三姐”、 “班帅公”。下港的“两神庙”诸神:“天妃二姐”,神牌“昭应英烈一百有八公神位”、“民国初元雷琼各属阵亡盗杀溺海凶荒被难各位男女冤魂之神位”。

  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村港“邓公庙”的“邓二公”。

  澄迈县桥头镇昌建村诸神:“太祖都督冯二公”、“太祖玉封敕令成显文武显验真君”、“五福烈雷车公大将”、“广德神山峻岭明王”、“玉宣东土钦崇将军”、“高上神霄金轮都督龙虎玄坛赵公大元帅”、“文昌开化梓橦帝君”。

  临高地区

  临高头咀村“五员阁”供有“五员大王”神像,神像旁有“五员大王官父母”神牌。
  临高县新盈镇至头咀村路段的“观音庙”的“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戚观世音菩萨”。
  临高县社昆港“忠显王庙”的“马伏波”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
  临高县社昆港“观音庙”。
  临高县高楼“天后宫”的“天妃”,“神山庙”的“神山明王大神”。

  另:船神
  神山峻灵广德明王
  敕赐三十三天都天教主五灵五显火光大帝
  庙主韩家香火观赵马将军
  船头船尾二大将军
  港主港口庙神一切圣众
  桂家香火有位福神
  宣封掌教都统御天显应法师
  太祖玉昭天门北府座道灵公天英上帅
  九天开化文昌司禄梓橦帝君
  敕赐浮汉忠显灵应大侯王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
  敕封三界伏魔忠义仁勇护国保民关圣帝君

  2、神像

  神像是用一整块木料雕刻而成,选用的木料也很讲究,主要选用当地认为比较有灵性的木料。如澄迈地区的“目灵”学名为“土坛树”,神像雕刻的大小由村民的喜好而定,如临高头咀村“五员阁”的“五员大王”神像约有1.2米高,且右手持羽扇,戴着墨镜;府城“琼台福地”的关公神像有2米多高;澄迈县老城“关圣庙”的关圣帝君神像约有0.5米高,且澄迈地区流传着一句话“公小公灵”。神像的具体比例和神形只能是由雕匠技艺自由发挥,没有确定尺寸和固定的神形。神像雕刻好之后,要用各种颜色的特殊颜料在其头部画出栩栩如生的神像,在其身上画出各种“盔甲”、“衣袍”之类的服饰,其技艺之精湛,外形之美观,栩栩如生,与敦煌、龙门的纯自然雕刻是不同的。

  画神像分“文牌”和“武牌”。“文牌”为“白面”。所谓“白面”,指此神像面部的颜色为浅色,接近白色。“身上”的“衣袍”颜色偏冷,给人以文官的端庄斯文的感觉。“武牌”为“红面”。“红面”指此神像面部的颜色为红色调,“身上”的“盔甲”颜色偏暖,给人以血气方刚、勇气十足、杀气冲冲、威严、胜利的豪情。

  神像的这些“画像”经常被刷新,俗话叫“色公”。刷新是把原来画在神像上的颜色洗去,再用新材料画上。这样神像便戎装一新、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在刷新前要上香,告诉此神我们将要作什么事,让其暂时退神,画好后再选吉时降神。无论是退神或降神,都要设酒杀鸡,请道公做法。

  所有的神像都戴有帽子,武将戴的帽在额头中间处有一小块镜子,这是显示武将的威武。在武将神像肚脐眼处粘有虎头之类凶猛动物的头像,这也是武将威武形象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在调查中,有言:“神像的这些外形是模仿琼剧舞台人物的化妆形象雕刻的。反之,琼剧舞台的化妆又尽量地模仿神像的形象来化妆。”4在这相互模仿的过程中,到底谁才是最初始的呢?

  因为“公祖”每年年初和“公期”期间都要“出行”,所以每个公祖都配有一座“公架”和一对“筷”(两根圆滑木棍,中间由两块方形木块连接,以固定在公架上抬公“出行”。)公架上披有衣袍和扎着大量令牌。年初(很多地方都是大年初三)“出行”的目的是斩妖除魔、驱逐鬼怪,让村民在新的一年伊始干干净净地开始过日子。村民都希望此时公祖能够“踏室一趟”。“公期”出行,除了以上目的外,更重要的是显耀神威、凭功授赏。村民们就会以各种方式来奖赏“公祖”对“子孙”的保佑,如供上大香大烛、酒、牲,曾上令旗、锦旗,请琼剧团上演琼剧等,以期望以后的日子得到“公祖”更大的庇护。此时的“公祖”不再是平时的神形威严、视而惧之,而是可蔼可亲、度量宽阔、光环四射,谁都可以接近。
  
     三、庙宇的结构、修建情况,庙宇的管理和功能

  1、庙宇的结构及修建

  在调查中发现,各地神庙虽大小不同,但其还是有特称可循的:神庙分为一进庙三间和两进庙六间,且两进庙的间段两侧各有侧房,中间留有天井,形成四合院式。

  调查中发现,庙宇的建筑结构和当地传统民居的结构很是相近,都为一进三间房,每间房的梁数为单数,或为23梁,或为25梁;桷为11或13根。

  庙宇的建修,民国前,政府的兴建和民间修建都有,但民国后多为民间筹资,特别是建国后,政府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现在庙宇的修建大多为当地豪门捐建,或为全民捐建。在调查中发现每个庙宇的前面都立有捐资人的“流芳百世”石碑。以下是调查所得:

  临高县社昆港“观音庙”。有《建寺碑文》:

  观音佛法无边,大仕慈善无量。观音大仕乃救苦救难扬善驱邪,历来是广大黎庶信仰崇拜之精神之柱,功德无量,恩泽庶民,其光辉形象永放光芒,与日月同辉。为了纪念观音和使观音寺得以顺利建成,按期开光庆典,带头人林贞关、王定祺、黄玉瑞、林道仙、黄明德,发动群众捐款筹集资金,积极主动作好管理,使工程圆满竣工。本观音寺古典高雅,工艺精湛,朱瓦绿砖,结构坚固,规模雄伟,深孚众望。工程设计人梁世平。派捐每户30元,主劳名人50元、乐捐100元以上者,留芳名纪念列下:……(捐款者名单和捐款数目)

  撰文:林明述

  临高县社昆港“忠显王庙”。有《忠显王庙给修集资公布》之文:

  各位船主、村民们:

  吾村信奉龙马伏波历史悠久,一百多年前以桂海成等老前辈为首,筹集资金兴建我村忠显王庙,工艺精湛,造价高昂。老前辈留下的业绩我们不会忘记历史。遭受日本强盗的炮火轰炸,红卫兵的极左路线破坏,天灾人祸,精湛的艺术珍品遗产面目全非,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王庙榭阁西面倒跨。在众多的船主、渔家主妇的关怀下,建议设立集资箱,每月农历初二、十六庙拜供奉2无,多者不限。现将帐目公布列下,希望各船主关心过问是荷。

  计开:……(捐款者名单和捐款数目)

   龙年孟夏四月十日吉旦

  府城北胜街“赵公庙”。据《赵公庙碑序》(此《碑序》刻于庙内),赵公庙乃琼州府城外古迹之一。赵公元帅原名赵公明,系我国殷商时代人,在《封神演义》中载有其事迹,被封为“金轮如意伏虎正一玄坛赵大元帅”,至明代被封为“财庙”。本庙于公元一九五三年因特大台风倒塌。本年在首事张志新……及境内外慷慨捐资者的支持下重建成本庙。乐捐者名单让其万古流芳……(捐款者名单和捐款数目)

  公元一九九二年岁次壬申仲冬月谷旦立
  
  2、庙宇的管理和功能

  庙宇的管理实行公开化。每一项活动的开支情况都会写在红纸上粘于庙前,供村民监督:
  
  临高调楼山神庙财务收支公布表(单位:元)2000年7月

  项目           收入              项目      付出
  上年转结     5152.70         付海南艺术团3夜 11040.00
  收佳咀巷船款38艘 7800.00    付戏团伙食费 900.00
  收杨家巷船款32膄 4160.00    付井员格物开支 1748.00
  收文上巷船款32膄 6255.00    付先生及道士书费 569.80
  收大中巷船款26膄 3780.00    付庙祝工资 400.00
  收大合巷船款8膄 2100.00     付买灯泡、电费 266.80
  献捐21人 760.00             付庙堂香油、竹炮什用 1065.50
  利息收入 25.70               付三月十五开支 861.60
  戏团退福 40.00
  总收入款:30093.40 总支出款:16851.70 总余额:13241.70

  海口市竹林村“西天庙”王佐旦期收入款及开支公布(单位:元)

  捐款人       捐款数目      收款人     收款数目
  王秀琴        1150          李法        620
  张美英        1620         陈枚二      1425
  唐月影         280         许家良      1350
  得胜沙赞助     350         谭振亨      448
  收到红封       620         孙月英      500
  总计:8362
  支出 四部琼剧、买矿泉水及各种杂费15张条据,共支出11538.40元,超支款3175.40元。

  庙宇平时的管理。庙宇的建、修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更需要一大笔资金。所以,一般庙宇都有专门的管理员。管理员一般是孤独老人。他们在此不仅可以得到奉祀者的一点“恩惠”,免去政府及村民的救济得以生存;他们还在管理庙宇的事务中,找到一点心里的安慰。毕竟住在庙里,每天来来往往的拜祀者会让他们充实。并且庙宇也是村中老者的聚集地,在此,他们可以诉说心境,畅其所感。当他们感到孤独、痛苦时,面对着神灵,心理也能得到皈依与慰藉。此后,他们意识到该为拜祀者做点事,把庙宇管理得更好,让拜祀等各事务运转得井井有条。

  庙宇的功能为:祭拜的场所;村民处理事务的场所和法庭功能(但随着村民委员会的建立和国家政治不断向乡村地渗透,此功能不断的弱化);向外人展示本村人团结与向上的面貌,表现为组织与维护的功能;心理慰藉的功能;文化教育的功能(学校教育的发展不断替代);老人活动场所等。
 
     四、庙宇对联、布帘、绢旗、壁画等内容和功能分析

  1、对联

  (1)赞颂本村人杰地灵和富足昌盛

  府城镇金花村“林公庙” 对联:“金花人文荷庇佑,双桂地脉永栽培”。

  海口市长流镇传桂村“慈山古庙”对联:“传薪终古衍,桂管至今通”;“传芭兮代舞群民同乐歌帝泽,桂酒兮椒浆众生共觞载神庥”

  海口市长流镇荣山村“马伏波庙”对联:“地灵人杰飞祥凤,山青水秀走瑞麟”;“仙露明珠方朗润,松风水月从清华”;“藻香鱼跃波回绿,花片莺翻露滴红”。

  澄迈县马村镇文大村“班帅公庙”对联:“班帅庙中日日班师显灵赫,文笔峰下年年文章写华章”。

  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村港“邓公庙”对联:“玉积千层咸歌帝德,包含万物共沐神恩”。

  (2)反映祭祖和本村渊源

  海口市长流镇传桂村“慈山古庙” 对联:“传灵衍霓文明岚薰骆越地,桂馥兰盛世重开尧舜天”。

  澄迈县马村镇东水港下港的“两神庙”对联:“身居东水港,心系祖源地”。

  临高头咀村“五员阁”对联:“祀祖宗如在其上,传后人挽彩维新”

  (3)颂扬各神的英灵盖世和对人民对国家的历史功绩

  府城中山路“火雷庙”对联:大门“大德中天扶日月,南方一柱镇乾坤”;庙门“巍巍火神英灵显赫千秋照,朗朗宣达桃李芬芳万代兴”。

  府城北胜街“赵公庙” 对联:“凛烈金鞭堪伏虎,威灵铁面尽除邪”;关圣帝君联“万古勋名垂竹帛,千秋义勇壮山河”。

  海口市长流镇传桂村“慈山古庙”班帅公联:“远征西域千秋功业,驱除胡敌一代英雄”;“平定疆域,情谊永恒”。

  海口市长流镇荣山村“马伏波庙”对联“继郅离耀武功东汉河山带砺,平测二而终文德南邦□衣冠”。

  澄迈县老城镇大场村真武庙联:“玄功磅礴照北极,天泽江洋遍南邦”;“玄法普照卫桑思,天恩广大庇黎民”。

  (4)企盼、颂扬神灵的荫庇和恩惠以及对财丁、名利的追求

  府城中山路“火雷庙”对联:“火神四方显英灵,雷响人兴添福寿”。
  府城草芽巷“三圣庙” 对联:“永锡沐恩光照耀,兴隆保泰普群生”。
  海口市长流镇荣山村“马伏波庙”对联“伏降灵威佑桑梓,波流惠泽济士民”。
  海口市长流镇新海村“昭应公祠”。庙的大门匾上刻有“昭应英烈显威风,一百零八兄弟扶助子孙生龙凤,率众村民发财丰”;对联“昭著英灵人兴畜旺,应承烈业文发渔丰”。

  澄迈县马村镇东水港下港的“两神庙”对联:“东港圣母普施德泽保黎庶,水泊兄弟替天行道卫人民”

  临高县新盈镇至头咀村路段的“观音庙”对联:“观山毓秀光天德,音寺钟灵泽地恩”; “观音坐宝连云霞普照千家乐,大仕持杨柳露水遍施万户春”。

  临高县高楼“天后宫”。对联“天是无私救苦救难皆创应,妃终有德求名求利尽斯众”。

  (5)颂扬国家的昌盛和疆土的完整

  府城北胜街“赵公庙” 对联:“华堂欢庆夸盛世,祖国繁荣祝长生”。
  海口市长流镇新海村“昭应公祠”对联:“昭气英灵期报国,应生正义望安民”。
  澄迈县马村镇文大村“班帅公庙”对联:“智勇诸将报效汉朝平骚乱,谋和各族拓展西域促繁昌”。
  临高县社昆港“忠显王庙”对联:“忠勇镇隆圣气壮昆山河海,显灵垂利泽福造社稷心民”。
  临高县高楼“康观庙”对联:“康乐和亲徵盛世,观光上国逞英才”。
  临高县高楼“神山庙”对联:“神德垂光千秋功业千秋史,山泉喷暖一片海浪一片春”。

  (6)伦理道德教育

  府城草芽巷“三圣庙” 对联:“永仁宣德享庙食,兴义沐恩庥桑梓”。
  海口市长流镇传桂村“慈山古庙” 对联:“传桂祖先崇道义,儒吴子孙尚孝贤”。
  澄迈县老城镇大场村“灵山庙”对联:“灵声赫濯功惟大,小岳巍峨德与齐”。
  临高头咀村“五员阁”对联:“五祖英灵扶峻业,员宗显赫育雄才”;“祀祖礼神祈福祉,维纸绍纪缵经伦”。

  (七)宣扬一种为人气节

  府城北胜街“赵公庙”关圣帝君联:“万古勋名垂竹帛,千秋义勇壮山河”。
  海口市长流镇新海村“昭应公祠”对联:“浩气长存千秋承载,威声恒在万古流芳”。
  澄迈县老城“关圣庙”对联:“光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宗千古,后文宣以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大义在春秋慷慨一言成骨肉,丹心悬日月艰难百战识君臣”;“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
  澄迈县老城镇大场村“灵山庙”对联:“万古勋名垂竹帛,千秋义勇壮河山”

  2、布帘、绢旗、壁画等

  庙内都有大量还愿捐送的彩布帘、绢旗、匾牌,上面一般写有“有求则灵”、“神通广大”、“恩泽子孙”等词。神坛后背墙的上方和神坛前壁,一般都画有大幅壁画,或龙或骐麟一类的勇猛威武之物。值得注意的是,庙内还有大量壁画。其寄意和内容为:

  (1)祝福祈祥类

  优美的山水风景画、花鸟画、硕果累累的花果丰收图等。

  (2)镇邪辟妖类

  白虎、狮子等勇猛威武之物。

  (3)爱情婚姻类

  喜鹊登梅、蝶恋花、阴阳扣碗等。

  (4)宗族繁衍类

  榴开百子、葫芦、莲生贵子等。

  (5)神灵圣贤类

  姜太公钓鱼、李时珍采药、八仙过海、苏武牧羊等。

  (6)文化教育类

  衣锦还乡、曹植七步吟诗、屈原行吟等。

  (7)国家统一类

  蔡文姬归汉、龙母夫人查察民情、岳飞抗金、越王卧薪尝胆、班超远征西域等。
 
      五、信仰分析
  
      1、诸神的概况

  “天妃”也称“妈祖”,不仅在此次调查中出现很多,我们如果翻开海南的一些方志,其记载天妃也是相当多的。正德《琼台志》第二十六卷对“天妃”是这样记载的:

  按《灵著录》,妃莆田人,都巡林公愿第六女。母王氏,于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生妃于湄后林之地,祥光异香,洲中土色皆变而紫。少常能乘席渡海,常浮云捧足游于岛屿。雍熙四年九月九日,居室二十有八而升化。常朱衣旋舞,翩翩焉于水上飞行。乡人水旱、疫疠、海寇、求救响应,余灵异甚多。《备见录》,今渡海者,必祭卜方行。又类从北京天妃宫记云:中国地尽四海,自三代圣王,莫不有祀事。在宋以前,四海之神各封以王爵,然所祀者,海也,而未有专神。宋宣和中,朝遣使航海于高句骊,挟闽商以往,中流适有风涛之变,因商之言,赖神以免难。使者路兄迪以闻,于是中朝始知莆之湄洲屿之神之著灵验于海也。高宗南渡,绍兴丙子始有灵惠夫人之封。绍熙壬子,加以妃号。元人海运以足国,于是配妃以“无我”。

  太祖高皇帝革去百神之号,惟存其初封。迨我太宗文皇帝建国幽燕,初资海道以馈运,继又造巨舰遣使通西南夷,乃永乐己丑之岁,诏中贵郑和建宫祠神于南京之仪凤门。太常少卿朱焯齐祝封神为“护国庇民妙灵妃应(仁)普济天妃”。

   信仰天妃不仅是海南人,在今天的福建、台湾、澳门、东南亚等地,天妃的信仰也是相当广泛的。究其因,不仅是“护国庇民”、“人们求子求福求平安”、“多显灵应”的神,或许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内涵,用司徒尚纪的一句话来说:“'天后宫’、'天妃庙’,她是闽人崇拜的海神。据传宋雍熙四年(987年)飞升,闽人迁移到哪里,哪里就有她的庙宇。地方志上有大量关于天妃宫庙和显灵之记载,除去其封建糟粕,实为闽人移民海南的证据之一。”[6]

  冼夫人,海南俗称“婆祖”、“梁沙婆”。(略)

  “昭应英烈一百零八公神位”

  据传,清朝咸丰年间,有一次,海南岛109人从文昌铺前港同乘一艘海船去南洋谋生,途中风浪覆舟,除一厨工幸免死难,时农历9月15五日。后来他们108兄弟变成了海神,扶弱救危,显圣海上,后被封为"昭应英烈108忠魂",后人建庙祭祀称"昭应庙"、"孤魂庙"或"兄弟公庙"。海南侨民,渔民多建此庙祭祀,以保平安。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海南人聚居的地方建有此庙。

  2、信仰分析

  心理,有一种特殊性,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它的原因和目的。在调查的这片地区的民间信仰同样是有其根源的。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这些故事:

  《知州吴和丰记略》:

  其神相传昔乡有林姓者,正直刚方,平居闻雷声,自谓使已为雷,须殄灭恶辈,后雷雨交作,是坐化里中。常于星月下见其白衣乘马,从者引烛游导,乃庙祠之。岁旱瘟疫,祷之多应。丘深庵诗:琼筦城西古下田,最祠香火四时烟。人家此处殊他处,禾陇无年不有年。百里震惊声烀烀,四方瞻仰意虔虔。题诗远寄昭灵贶,留与乡邦世代传。[7]

  又:
  五娘庙,在城东,宋乡人倪氏女居室时,雷击其家,火死后著灵异,能于空中啸声传言,休咎郡适多火灾,乡人警信,立庙以祀。[8]

  又:
  箩氏庙……宋时大旱,有老妪鬻酒于此,以蕉树倒植于池塘之内,誓曰:“天果旱耶,则蕉复生。”不三日,大雨蕉浮,妪不知所向,惟遗一箩,乡人德其禀菑,庙祀之,而不知其姓,因以箩号云。父老于元大德间为立石室,国朝正统间为立石像,至今岁时享祀,水旱疾疫即祷之。[9]

  又:
  雷土霸,又称游天霸。[10]在澄迈瑞溪罗孚村有一人,家里富贾。一天,此人外出赌钱,输个精光,觉得无脸见人,便上吊自杀。死后多有灵应,村民们纷纷雕像供奉之。[11]

  又:
  韦公大元帅,此神祀于琼山十字路。传闻韦氏目不识丁,有老母亲一个。韦氏所在的地方常年干旱,但其家门前有颗大树,树的傍边有井,什么时候水都源源不断。

  一天,此人便对村人说:“今天就要下雨了。”果然下午下起倾盆大雨。村民们觉得奇怪,传开来。韦氏死后,村民就塑起他的雕像祀奉,且多有灵应。[12]

  像这样的传闻还有很多,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信仰都是活生生的人物,并不是一种虚无的,不可捉摸的寄托。村民信仰不在意其身份,只要此神有灵应能保佑平安、顺利,能给村民带来好运就可以,不管此神的来历如何,是历史人物、小说人物、平凡人物、天上的神或西天的佛。由此可以看出,村民信仰的功利主义是如此的强。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地方的信仰分为三大类:一类为祖先信仰;一类为历史人物或小说传奇人物的信仰,如关公、班帅公、天妃、伏波、冼夫人、三圣娘娘、赵元帅,等等;一类为神话中的所谓天上的神,如雷公、玉帝、菩萨,等等。祖先信仰各地皆有,诚然祖先的信仰对于整个家族的功用不言而喻、众所周知的。但在这些地方的祖先信仰似乎亚于第二类的历史人物或小说传奇人物的信仰。究其原因,并不是每个祖先都有灵应或是显赫一时且神力无限的。当大家正在为自己的祖先没有灵应,不能解救自己的痛苦、心灵无所依皈,徨徨然时,此时传来一个没有任何家族矛盾的历史人物或小说人物的灵异传闻,于是乎大家一涌而上,此神便成为全村各族人的共同信仰。至此,我们是否还可以来这样一个猜测,当各地的移民迁居于这块土地时,他们为了各种原因居住在一起,显然他们来自不同的祖先,但组成一个社区需要共同的信仰,于是以上的神灵成为他们共存的纽带。此神灵异的传开,邻近的村庄即被辐射到,就像滴到生宣纸上化开来。如澄迈地区的班帅公、琼山地区的三圣娘娘,等等。当然,历史人物的信仰还有其深刻的根源。如“对冼夫人的传颂和怀念,反映了人民群众永远要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的良好愿望”13。应该说,像玉帝、菩萨等这些神力无边的大神应受到最高崇拜,但事情却恰恰相反。这些大神是最不受欢迎的。虽然村民们心里对他们也有所惧怕、有所依皈,但毕竟这些大神太遥远、太空洞,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恩惠。

  在调查的地方中,村民都亲切地称诸神为父母官。如临高头咀村的五员阁内有一神牌“五员大王官父母”[14]。既是“父母”,他们与诸神的距离是如此的亲近,感情是如此的深厚,心灵的沟通是如此的默契,所有不愿向他人倾诉的隐私、伤痛、无奈,面对着神灵却挥洒得淋漓尽致,毫无隐饰。苦难与痛苦得以依皈,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当然祈祷的虔诚与还愿的真诚也确实让人钦佩。“在许愿之后,这种愿望的实现就在许愿者的心理上有了保障,他就可以摆脱急躁不安的痛苦,安心等待了。也就是说,许愿是为了克服愿望与现时之间的矛盾,而在幻想的神灵的帮助下达到统一。给现实加上幻想的装饰而使人在朦胧中能借助神灵的力量鼓舞自己去克服困难。许愿是虔诚的,为了表达这种虔诚之心,他们就要以独创性精心去制作艺术品。这种制作不是为了审美,更不是为了商品交换,而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15不管是喜庆的日子、悲痛的伤事,他们都要与“父母”共享所有的喜、怒、哀、惧、恶、爱、恨都能够在“父母”这里得到理解与慰藉。也许这是心灵的终极关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民间的这种信仰没有正统严密的信条、教规或诫律。虽然它本质上属于宗教信仰,但它没有形成正规的组织,没有神明的牧司,它是分散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只要我有恩于神灵,平时、喜庆、节日,都用上等的祀品来祀之,或是哪怕上一柱香,拜一拜 。
 
     当我有求时其有恩惠于我就行了。谁管别人怎么样,我门前的雪扫干净了。求神不灵是你不够虔诚,积的阴德不厚。

  很显然,他们的信仰是神是否能保佑他们顺利、平安,发财丁旺、救苦救难……,是直接的功利主义。他们从不幻想西方的净土或是美丽的天堂,也不恐惧十八层地狱的阴森,他们只在乎现实的付出与回报。让我们回首看看各庙宇的对联,其所示意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求,对英雄人物的传颂与赞扬,驱恶扬善……,这都不是虚幻的投影,而是现实的要求。在这些教化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特的社会价值取向。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所到的调查庙宇中,大多数庙宇都供奉多神,且诸神和睦相处,诸神之间没有矛盾冲突的出现。拜祀祈祷者供奉哪位神的多寡也不会得到其他神的忌妒。他们的心胸是如此的宽阔与博大。也许是由于大海的缘故,“博采广纳和兼容并蓄,使海南岛对每一位登岛者从来都以博大的胸怀给以无私地接纳”[16]。

  六、公期

  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看“公期”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民俗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离不开人和人赖于生存的环境,其是一种群体智慧与知识的结晶。民俗有其强大的适应性和社会功能。

  首先,“公期”能使人们加强社区的认同感。何谓“公期”,一般“公期”是某村,某地区所信奉的“公”(即神)的诞祭日。但笔者调查所得为“公期”的具体日子是由各村自行决定的,并非所有的公期都是某神的诞祀日或特殊的纪念日,此日子的选定考虑到外出人回来的方便和农忙与否等诸多因素。据调查,在调查文昌铺前镇时,其传统时间是农历2月25日但考虑到外出人员与工作的便利就推迟到今年公历的4月24日(2001年)。而此公是社区性的才有“公期”,不是某个姓氏的祖先神。如天妃、冼夫人、关公、火雷娘娘……的“公期”。因此,每年的“公期”与在这期间的一系列活动不难看出其是加强社区的认同感的一条纽带。

  其次,“公期”加强了此社区与外界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网络的铺开,社会资源扩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公期”是某社区一年中民间最盛大的也是唯一的社区活动。发“公期”期间,外出人员、被邀的婚亲、朋友、同事欢聚一堂是社区的大团聚,“人神共欢”。回家的外出人员通过与家人、族人、社区人的接触、交流、了解到家乡各方面情况,一种“是否该为家乡做点什么”的责任感无形中加在肩上。被邀的婚亲、朋友也会为此社区的发展有所了解和提议。

  再次,“公期”宴会。有人惊呼“铺张浪费”!我们来认识一下,乡土社会的中国有成如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和梁漱溟的“伦理本位”,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人情”致关重要的,大家彼此都为此大做文章。在“公期”期间村民何不款待一下亲朋好友以“还个人情”或“做个人情”呢?这“还”和“做”人情的对象是不会随便的,并且款待的程度村民是会权衡的。这不是建立了一张很重要的人际关系网吗?这张“网”何不是一个很大的社会资源那!当然,或许也会出现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现象。  

  还有,“公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经济民俗学的角度不难理解。从吃喝到玩乐,到拜神的炮竹、香蜡……一系列的产业都得以带动。尤其是琼剧的生存、发展与“公期”紧密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琼剧文化产生于“公期”。

  最后,“公期”对加强当地文化的整合作用。从祭神仪式到道公的科仪,从琼剧的演出到村民的娱乐,从亲朋好友的关切到社区的交流……一系列的活动,无不显示出其社区文化的互动、融通、整合和发展。

  七、结语

  信仰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社会意识形态。在宗教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各领域都有其精辟的论述。信仰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其发展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也是可见的。信仰有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尺度和修养水准,以至成为意识形态的某种材料。

  回到我们所调查的地方,其实质不外乎也是一种宗教信仰,但其信仰的内容和依皈是不同的。其信仰是功利性和实用性,祈求神明对自我提供特殊的庇佑。因此,这些地方是多神共存,各为其主的。不管何路神,只要有灵应,有求有应,则我祀之。调查中还发现,不管是好人、坏人,凡夫农妇都虔诚地信仰所奉的神。他们“宁可得罪任何人,但万万不可得罪神。一旦得罪了神,那可是赎不起这个罪的”。说到这,在我们面前呈现这么一大串问题:

  为什么在调查的地方,每个村落都有这类神庙,并建造得如此豪华?为什么村民拜祀不绝,如此痴迷?他们的目的何在?“破四旧”时不是都曾破坏掉吗,为何现在死而复还,且富有生命力?为什么民众有痛不求政府而求神灵,民众大事小事都要去祈求“父母官”,且神庙里赠有的“英灵盖世”、“恩泽百载”、“有求必应”……?为什么日本入侵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唯独这些神庙和神像不动之一毫?这是民众的寄托所在,思想根基所在,万万动不得。也许我们也注意到在有神坛、香火旺的旅游景点,游人络绎不绝。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也有此众多神庙的存在,这不是凝聚力所在,中华民心所在、中华文化根基所在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惊醒了我们对此类信仰的重新思考,使我们对了解海南的民间信仰有更深的认识。

  1正德《琼台志》第二十六。
  2详见王和河:《澄迈湾地区渔民社会调查报告——以东水港为中心》。
  4吴清儒,男,69岁。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
  5此公布写于一张红纸贴在庙前。
  6司徒尚纪:《海南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
  7 8 9正德《琼台志》第二十六卷。
  10此封号是道公加封的。
  11 12吴清儒讲述。
  13陈雄:《冼夫人在海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
  14实为“五员大王父母官”。临高话将“父母官”倒置为“官父母”。
  15杨学芹 安琪《民间美术概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16赵康太:《琼剧文化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版。
 

 
 
     (本文转载自:天涯社区。http://bbs.tianya.cn/post-419-1532-1.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耶稣家庭与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
       下一篇文章:中国农村教会的危机——民间宗教的形式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