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经济危机给中国基督徒带来的反思和挑战
发布时间: 2013/10/8日    【字体:
作者:约翰·克里斯
关键词:  经济危机 挑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还没有人能清楚地预言这场噩梦何时可以结束。这场灾难不仅打击了中国经济,演变成中国经济危机,而且也严重影响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各种危机,正在摧毁人们对生活、以及对未来的信心。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信用危机、信心危机、信仰危机!

                       中国基督教当下面对的社会经济处境

    中国基督教首先面对的是碎片化的社会,一方面表现在,社会本身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与国家相并列的提供资源和机会的源泉,民间社会组织在不断增强,各种民间团体都可以在社会建设中、以及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对受灾人群的救助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资本私有化过快,法律、制度、政治等系统工程都没有形成的前提下,经济发展过快导致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在社会出现新富的同时,贫困人口猛增,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已达到危险状态,中国将步入M型社会。(即富人和穷困人口增加,中产阶级消失殆尽)。

                                中国基督教的边缘处境

    造成这个原因是信徒的社会边缘化,而信徒的社会边缘化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被动的被边缘化,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基督徒人口绝大多数并不富裕,即使是有基督徒企业家,也只是在中国各个商会中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群体,一人战群雄的状态,况且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毫无长期竞争优势可言。而即使是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加入到基督徒行列,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国家的日益腐败、无神论和其他群体的排挤压迫,使得这类基督徒也是需要面对被社会强奸无力反抗的局面。而另一面是主动的边缘化,面对种种危机,相当数量的基督徒在神学上选择保守。他们将教会与社会、属灵和属世截然分开。认为基督徒应该选择两耳不闻社会事,一心只读圣经书。专心追求属灵的事,不去参与社会,因此甘愿边缘化。

                         中国基督徒在经济危机中面临的挑战

    勿容置疑,在这个全球的经济危机面前,中国基督徒面临着种种的挑战。在此,我主要从下述几方面谈一谈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中给基督徒带来的挑战。
    经济方面的挑战:据统计,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倒闭数有10万家左右,无数工人失业,许多企业为了应对危机,不得不实行减薪。无论是失业还是减薪都导致许多人亲身体验到经济收入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下滑。不但如此,由于现在还看不到经济危机结束的信号,使越来越多的人对社会发展前景感到不明了,因而缺乏安全感。生存安全感的丧失,使许多人产生了心理上的困惑和迷茫。

    基督徒毕竟也是人,也要生活,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受到失业和减薪的影响。也可能因经济危机而遭遇投资的失败。因此,在经济危机面前,基督徒难免会有困惑、彷徨,也会为未来和前途担忧。这无疑也会给教会的牧养工作带来危机。

    基督徒收入的减少,教会的主日奉献也会相应减少,会给教会的自养带来巨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教会的社会事工。
                                   神学上的挑战

    总的来说,当下中国基督教神学的主流能够关注自己所处的处境,提倡积极向上的“爱的神学”和“服务的神学”。但不可否认,在中国教会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适宜的神学观念。在神学的挑战上,资料显示现在存在两个比较极端的神学。一个是成功神学;另一个是刑罚神学。有人认为,成功神学对美国陷入经济危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成功神学已经根深蒂固得植入许多北美基督徒的心中。在北美一些成功神学的倡导者声称人如果有足够好的信仰,人就能“获得财富”。如果人相信并有真实的信心,这就是很实在的付出,因而他所得到的回报就是,上帝会无条件得赐给他金钱和地上的财富。成功神学关于金钱教导推销这样的观念:上帝的国度是立基于金钱和物质鼓励的原则之上。很显然,目前灾难性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明,这样的教导是受到质疑的。因为,一方面股票市场和房价的飞涨,接受成功神学的人将其看为一种祝福。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成功神学的心态是浮躁的。在中国教会,成功神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常常听到一些热心的基督徒在劝人信教时这样说:你信主吧,信主后上帝会祝福你的,你就会有成功的事业、好的工作、富足的物质生活、娶到美女。你信主吧,你信主你的病就会好,不会遇到任何麻烦,等等。这些神职人员只停留在这种表面式的传教,而从来没认真反思该怎么把信仰和生命结合起来传教。在中国,成功神学也隐含着一种信与不信的二元论。事实上,经济危机并不因为你是基督徒,你就不会受到它的冲击和影响。

    另一个对中国基督徒有相当影响的神学上的极端是刑罚神学。资料显示,刑罚神学在中国教会有很长的历史,在基层信徒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影响。每当出现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的时候,教会里面都会出现一种声音,认为灾难是上帝对不信的人的惩罚。当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出现以后,有基督徒就认为这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刑罚神学和成功神学一样,将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看成一个心胸狭隘的上帝。信他的,他在物质上就能祝福他;不信的,他就要惩罚他们。这样的上帝显然不是圣经上的上帝,不是那位为了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的上帝。

                                   认识上的挑战

    不可否认,在中国教会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督徒对钱财的看法是比较偏颇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成功神学外,也有基督徒认为,做基督徒就是意味着过清苦的生活。物质上越贫穷的人,灵性上就会越富足。也有不少基督徒不愿去讨论与金钱有关的问题,认为那是属于世界的表现。还有一些基督徒陷入拜金,金钱成为唯一的追求。那么,基督徒可以不可以谈论钱财?基督徒如何看论钱财?基督徒如何对钱财有一个适宜的认识?经济危机的确给基督徒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认识上的挑战。

    “事实上,圣经并不回避钱财的问题。圣经有66卷。根据统计,66卷圣经中有32卷提及金钱和财富。圣经关注人类的处境,因此,圣经如此经常的讨论钱财的问题,并不应令人惊奇的。”这里有一些例证,让我们看看圣经的有关教导,从而使我们对钱财有正确的认识。旧约《传道书》5章10节说:“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而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传道者因此认为追求金钱就如同追风,绝对是无用的追求。传道者在这里所劝警的是对钱财的贪爱、对钱财的贪婪和不择手段的攫取。在新约中,根据主耶稣的教训,主耶稣对钱财的教训差不多比任何其他的题目都多。他曾讲过一个很严厉的故事。路加福音12章16-20节,耶稣在这里藉这个比喻所要指责的也不是钱财本身,而是警告他的跟从者要防范任何形式的贪婪。在新约书信中,使徒保罗也指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他还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提摩太前书6:7-10)不管怎样,圣经并不否认金钱和物质本身,圣经所指责的不过是人性的贪婪。不但如此,“圣经指出,我们的生活需要服务于一个更高的目的,而不是因钱财、权力或名声而有的自足。因为自足是绝对无用的。”

                                  实践上的挑战

    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基督徒如何更好地活出爱上帝与爱邻舍的原则,也是挑战之一。对中国基督徒来说,我们往往能很好得“爱上帝”,但却很容易将“爱上帝”与“爱邻舍”割裂开来,因而“爱邻舍”的部分则做得不够好。许多基督徒认为,爱上帝就是要去传福音,让更多的人成为基督徒。不可否认,在“大使命”(马太福音28:19-20)中,耶稣基督将传福音的使命给予门徒。但在福音书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不是靠口头的承认,而是靠舍己跟从他的行动。耶稣基督所关注的不是人有没有在名义上成为他的门徒,而是人有没有真正地“跟从”他,有没有爱的生活和实践。对中国基督徒来说,将“爱上帝”的诫命通过“爱邻舍”的行动表达出来,的确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经济危机给中国基督徒带来了挑战

    由于“碎片化”的社会处境,中国教会作为一支社会力量,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可以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有基督徒认为,经济危机给中国基督徒带来了传福音的挑战。作为基督徒,广传福音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但由于中国教会“社会边缘化”的现实。中国教会和中国基督徒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在于能使多少人在名义上成为基督徒,而在于如何更好得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将“爱邻舍”的诫命落到实处,为基督作出美好的见证。

                         中国基督徒需在爱与服务中见证基督

    在经济危机中,人们更需要基督的爱与服侍。教会要实现自己的使命。有些神学不可能为所有现实的问题提供答案,但神学可以帮助教会更好得关注他人的需要,并与整个社会同舟共济。

    基督教的价值取向是充满爱的取向,是身体力行的取向。它不是纯粹个人性的修身养性,不是独善其身。所以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基督徒应是通过行动表达上帝之爱的身体力行者,是耶稣基督服务精神的实践者。这种爱的力量在危机来临时,更应该显现出来。面对目前的危机,基督徒需要展现出这种爱的力量与爱的精神。在生活和工作中,以基督的爱为出发点,给自己周围的人以爱心。自己做见证,给人们以希望。
 
 (本文转载自:约拿的家交友网http://www.jonahome.net/love/dis_article.asp?classid=4444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基督宗教对经济体系的伦理诉求
       下一篇文章:佛教与现代经济伦理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