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信仰的现实状况
发布时间: 2014/5/9日    【字体:
作者:佚名
关键词:  中国 信仰 现状  
 


     
各位,有功夫用的一心用功,功夫用不好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学习,主题是“信仰的现实状况”。

      以信仰主题的学习,是北海禅院禅修夏令营每年必修的课程。早前,我们学习的是“走向未来的信仰”,之后紧跟着又学习了“信仰的未来走向”。我们今天要学习“信仰的现实情况”,总共分成十二个部分来谈这样一个主题。

     “信仰”一词是兼指,它既包括我们个人对信仰问题的建树,也包括对当前社会上信仰现实状况的分析与判断,以便于我们能够清晰理性地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文明环境和信仰环境,从而明确在个人生活中应当如何安置自己的信仰。

      一、无信仰的时代落败

      每当论及当代信仰的现实情况,都会有教内外或跨界人士心中存疑,怀疑当代复杂的信仰问题,谁有资格谈、谁够水平说。与此同时,阳春白雪和附庸风雅在当代社会却永远不缺市场。至于生命意义、菩提大道、天地文章这样的话题,古调早已没有人重弹了。在西方物化文明的强大攻势面前,我们时常看到传统中华文明一一失去应有的文化阵地,呈现节节败退的状态。这不是社会竞争,而是文化失守。最关键的是,失去传统文化阵地后内心的苍白与枯竭,及应对物化文明现实的措手不及、抽不出手脚来应付现前的一切。

      然而,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西洋文化的特征是宗教的、信仰的,中国文化的特征却是伦理的、理性的。其实更确切地讲,物化文明的强势来袭,并非物化文明在东西方价值交锋中击溃了心性文明,而是有信仰对无信仰环境的疯狂进犯,此点至为关键。

      在物化文明的发展方面,我们绝非因为不够先进而落败,物化进程中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原是中华文化的专利,物化文明与心性文明被中华儿女有选择地进行了发展。中华民族儿女聪明智慧,怎样的物化文明成果在我们这里都能迅速发展起来。只要别人有的,我们很快就可以有。所以,我们的物化进程速度并不慢,最大的问题是,应与之相匹配的心性文明进程脱节,或被选择性地遗失了。

      各位千万不要认为,物化文明的发展步骤永远是西方领先。相反,我们倒很有可能败在本有的心性文明阵地上。当前的心性文明呈现出隔离信仰的状态,这才是导致我们落败的地方(如“宗教搭台经济唱戏”、“挟佛敛财”、“挟佛上市”、“消遣佛教”、“亵渎神圣性”等,都是将文明隔离信仰乃至将文化拿来换钱的重要标签)。

      所以,今天第一个主题是“无信仰的时代落败”。在这样一个心性文明系统中,隔离信仰的时代落败的现实导致了一些现象的发生。如果我们客观地看清,就不会有丝毫迷惑;倘若没有看清楚,疑惑就会有很多。

      二、缺乏信仰的社会现实

      第二个主题是“缺乏信仰的社会现实”。信仰并不光是宗教界的事,无信仰有时会让人们的心灵枯竭到全无敬畏之心,对于“道义”彻底不信仰,甚至对于所追求的“名”不信仰,对于“利”也不信仰,关键是,对于名利追求中的道义责任没有担当,失去底线。现在很多人在追求“名”,但却在用毁弃名誉的方式进行追求,这是一个无信仰的现实情况。

      西方工业文明正以全新的面貌影响整个地球。在此影响过程中,西方文明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所打造的价值观,以工业文明成果为包装强势来袭,往往让我们疲于应付、措手不及。我们对外在的物化文明感到新鲜,对内里的信仰文明却又无缘领会。

      大家都知道乔布斯的Apple和iPhone,但很少有人关注他的信仰是什么、他的生命追求是什么。在新兴的信仰时代,当代人的信仰格局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关于这一点,中国宗教界并未及做出何种有力量的工作,但一些西方及欧洲的教会在发展过程中却呈现出一种开明的态度,其中不少思想成果值得我们研究或借鉴。譬如,天主教早年曾犯下过烧杀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的过失,但后来坦诚地承认这种过失,并一步步以十分开明的态度进行自我调整,其每百年一次的大公会议分析人类的信仰生活,总结人们生活的过去,分析社会的未来,探索未来信仰的走向,总结人类的理性、感性、矛盾、战争,寻求世界和平的力量源泉,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史上可圈可点的举动。

      最重要的是这些做法的借鉴价值,比如,被人们广泛关注的1960年第21次大公会议的牧职宪章(《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对当工业文明时代推展开来以后,现代人的信仰、情感、烦恼、处境、矛盾,以及种种的不平衡做出了客观准确的分析。

      这份分析材料不是佛教教内的文献,但对社会问题分析的客观与准确性却是被公认的,其中谈到了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一些困境。那份六十年代文件所谈的问题,完整包含了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现实情况。

      这份文件开篇主要在谈两件事情:第一件是人类的进步,第二件是面对的困境。首先,科技发达是人类的进步。但面对的困境是什么?

      人类社会的困境:对于人类社会的困境,将这份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分析。以下表格是其内容的大纲:

      人类的进步与面对的困境:

      1. 科技发达但未必全为“人”服务
      2. 懂得心理规律但未必能处理自身问题
      3. 懂得社会规律但抓不紧整体方向
      4. 拥有大量财富但仍有广泛的贫困、饥饿、文盲
      5. 向往自由但出现了新式奴役,即社会与心灵的奴役
     
6. 渴求世界统一但仍有严重的分歧和敌对
      7. 渴求世界和平但常在灭绝全人类的战争阴影下
      8. 思想交流频繁但意识形态经常相左
      9. 很能处理目前问题但未来方向模糊
      10.社会化进展快速但未必利于个人人格及人际关系发展
     
11.青年人醒觉了却为父母、师长带来教育的困境
      12.宗教生活更为活泼但离开宗教的人亦日渐增多
      13.知识愈来愈发达但不能予以控制、综合
      14.求取实际效率但不顾良心的要求
      15.处身广大的群体中但失却个人的思考和静观时间
      16.事物趋向专门化但失却了对全局的兼顾
      17.个人主义抬了头但连父母子女也产生代沟
      18.人类好似大有作为却又好似柔弱无能
      19.可能行至大的善但也可能做最坏的恶
      20.可以走向自由但也可以走向奴役
      21.可以走上进步、友爱之途但也可以走上堕落、仇恨之途
 
     
* 物质生活十分发达 * 但精神生活十分落后; 科技发达,但未必全都为人类服务;懂得心理规律,但未必能处理自己的问题;懂得社会规律,但根本抓不住整体的方向;拥有着大量财富,但仍有广泛的贫困、饥饿和文盲。

       这种不平衡目前也反映在佛教界。我们从新闻报导上经常能看到xx寺各个方面的新闻,比如说它怎样有钱、CEO、上市、名车等等。但佛教的事实是情况怎样的呢?我个人06年曾有机会做过一次远行的考察,从广州到西安开始徒步,纵贯祖国大江南北,穿越陕西、甘肃全境,进入新疆。南疆、北疆都走完,然后出境,直到终点印度的那烂陀寺。

       这些地方都走过以后,自己深有体会:其实一再被夸耀的有钱的佛门辉煌圣地,就那么几个地方,百分之七八十的民间寺院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自耕自食或向社会信众化缘,勉强维持寺院的生存。

      佛门的现实情况,并不像有些媒体所渲染的那样极度奢华。奢华的是有那么几个,因为中国的城市也有那么几个奢华的。在这个十多亿人的国度里,即便绝大多数人还不是很富有的时候,也一定会有一部分人相当富裕,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社会现象。但现实情况呢?拥有大量财富,但仍然有广泛的贫困、饥饿和文盲,这是社会的现实,也是目前佛教界所面临的问题。

      这是四五十年前的文字总结,现在看起来并不过时。当代人向往自由,但却出现了新式的奴役——社会和心理的、高科技和游戏的,各种各样新形式的奴役。人们渴求世界统一、和平,但却仍有严重的分歧和敌对;渴求地区和平,却常处于灭绝全人类的阴影之下;思想交流十分频繁,意识形态却仍然相左;很能处理目前的问题,但未来方向十分模糊;社会进展很快,但未必利于一个人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完善。青年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觉醒,却为父母师长带来了教育上的困境。

      宗教生活可以变得很活泼,但离开宗教的人却日渐增多。对于信教人数的统计,最后往往变成一个虚数,因为很多人内心里刚有了一个形式,然而私下里却退失了信心。

      知识越来越发达,但是不能给予调控和综合。很多人只求取实际的效率,却不顾良心的要求。时常身处在广大的群体,比如现代的社交网络当中,好像直接面对着全世界,但现实生活里人与人之间却都有一堵玻璃墙。更实际的社交模式好像还是键盘,因此多数人失去了个人思考和静观的时间,也失去了直接面对世界的时间。事物方面趋向于专门化,却失去了对全局的兼顾。

      这个时代强调个人主义、强调自我,但即便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存在着代沟和难以沟通的问题。我们各位很想大有作为,但是又随时展现出一种柔弱和无能。我们可能导致很大的善,但随时有可能做出最大的恶。可以走向自由,也可能走向被奴役。可以走上进步和友爱的道路,也很有可能走上堕落和仇恨的道路。

      最后咱们来做个总结,就是:物质生活实在发达、精神生活相当落后!

      在人类社会普遍遭遇的困境面前,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在内心里该如何考量及处理这些问题呢?中国人有比西方人更为复杂的心理矛盾,尤其是当代社会,如下表所示:
作为中国人的特殊心理矛盾:

      作为中国人的十大矛盾:

      我们的态度 我们的希望:

      1. 我们鄙视“拼爹”却又“恨爹不成钢”
      2. 我们讥讽一夜暴富但私下又喜欢买彩票、买股票
      3. 我们恨贪官却又梦想“当官发财”
      4. 我们看不起“富二代”但结婚时又想着“傍大款”
      5. 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着找关系
      6. 我们痛恨贪腐贿赂但盼望别人收自己的礼
      7. 我们痛骂炒房团却又四处寻找炒卖机会
      8. 我们鄙视崇洋媚外却又总是偏爱或痴迷国外品牌
       9. 我们痛恨“潜规则”却又希望自己是“潜规则”的受益者
     
10.我们抨击不良价值观但常常是不良价值观的真正奉行者
       *我们的态度十分公正 *我们的希望有些自私

      对于一些社会现象,我们往往既抱着公正的态度,又怀有自私的希望。比如有个网络词汇叫做“拼爹”,我们特别鄙视“拼爹”,看不起富二代和官二代,我们好像特别反感“拼爹”的时代,但是“恨爹不成刚”啊!

      我们讽刺一夜暴富,但私下却特别热衷于买彩票、股票、基金,攒着它们希望能多变点钱出来。人们恨贪官,可又趋之若鹜地做公务员,并梦想在操作权力的同时升官发财。虽然看不起富二代,可要交朋友、出嫁的时候,总想着得傍个大款。大家讽刺不正之风,只要一到自己办的具体事情上,都懂得找关系。人们痛恨贪腐和贿赂,但总盼望别人能收自己的礼。人家将礼品收下,就意味着会帮自己开绿灯、为自己办事。

      现在很多人在经济方面炒作房地产、能源、食品……什么都炒。看一看社会新闻就知道,有时候炒辣椒、有时候炒萝卜、有段时间说盐快没有了。单单青海湖边就有数十、上百公里盐滩,据总量考察的结论来看,就算全中国所有人都来吃这里的盐,一百年也吃不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现在根本都没有利用。社会上有段时间炒起盐来,真是很奇怪,怎么会没有盐吃呢?原来是炒的。

      人们对外痛骂炒房团,却梦想自己手里有余钱,还是买套房存起来,炒一炒升值空间会更大。特别鄙视崇洋媚外,却总是偏爱LV、GUCCI、爱马仕,看着别人一戴,自己心里发慌。早几年这些都是时尚,现在却成了讽刺。因为走在大街上,人人都背一个LV,词有千篇只许一律,这是多讽刺的事情啊!

      人们特别痛恨潜规则,却总希望自己是潜规则的受益者。一方面痛恨当今的不良价值观,但却常常把正在执行的不良价值观,当成时下自己最适用的价值系统。这样来看,其实在很多问题上,我们的态度十分公正,但一落实到自身上来,就时常难免自私。

      这样对比一看,就会发现不少问题。刚才那份宪章用了三个字来对所有现象进行总结,就是“不平衡”。的确是这样,人类社会在进步,并且有很大发展,但是不平衡的发展就好像一个人左腿一直在长长,而右腿一直在缩短,最后左腿比右腿长十几倍。他行走起来必然摇摇欲坠,而当代社会,不单要走,还要逼着他跑。看现在的情况,这种不平衡几乎笼罩了绝大多数人的现实生活。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习惯吃快餐,所以最后吃饭变成了“能快不能慢”的事。只能欣赏节奏暴力、明快的音乐、电影和电视剧,已然失去了欣赏轻歌曼舞、文艺化电影和电视剧的兴趣与能力。

      信息和知识严重碎片化,其最终结果是使自己没有任何整合能力。有着松垮垮的一大堆信息,却没有自己能梳理的思路。乃至于就连娱乐和享受也时常碎片化,不具备完整的欣赏能力。
习惯了一用就丢的生活用品,所以容易变得只能浪费、不能节约。喝惯了各种浓烈、有刺激感的饮料,所以没有能力去品尝清水淡饭。往常说的“心安茅棚暖,性定菜根香”,能够嚼出菜根香来,这种说法拿到现代人面前,不光是过时,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奇怪的主张。为什么菜根还能吃得香?

      时常拿出来炫耀的是服装、房子、汽车、奢侈品、名表、腰带、好包、人和人之间的潜规则、形式上的竞争,原来就是这些东西。这会不会是一种可悲的社会现实呢?人们什么时候以“道德责任”来自诩过呢?或者说,什么时候以精神生活的深度化和多姿多彩而欣慰和自豪呢?
这些不平衡的根源从哪里来?根源于人心的不平衡和人性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因为人性中存在着一些水火不容的对立面因素,比如:

      首先,人是有限的,但却又充满无限希望,这是总根源。一方面感到自身有很多限制,就是佛教所说的“苦”,但同时内心深处又有着无穷的愿望、希望常乐,内心里向往着绝对的幸福、快乐和自由。

      人有许多欲望不能同时获得满足,比如有时我们心里的想法很奇怪,有着十分怪异的愿望。我们希望总是白天,有时又希望它同时也是黑夜。如果我们的希望呈现这样的矛盾,那谁能帮我们解决?佛也不行啊!

      因此,我们只能选择一部分欲望加以满足,而放弃绝大部分。这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根由。
再其次,由于人性有时具有软弱无能和恶习倾向,所以往往容易做出本心不愿意做的事,又常常不做本心愿意做的事。于是,心里的不平衡越来越深化。

      基于以上原因,“不平衡”给人的最直接效应就是分裂之苦。想做一个好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做不了好人;想帮助他人,但又得利己;有时必须和颜悦色地对待别人,但同时心里又有情绪;有时表情在笑,心里在哭;有时表情在哭,心里在笑。好像文学作品中对于这些情绪表达充满了赞誉的言辞。

      但我们思考过它们的内涵吗?有多少时候正好是一种分裂和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因不肯或不敢正视这些问题而采取了不正确的解决办法,又有一些人因为遭受到众多不幸而无暇反思这些问题。

      比如在贫穷和战争威胁下,很多人根本无法考虑自己平不平衡。像刘震云写的《一九四二》,人们在生死存亡的当口,哪里还顾得上人性的不平衡、双面人格等问题?是顾不来的。
有些人什么都信,认为只要要求我做的都做,说不能做的都不做;好的都做,坏的都不做;好的都信,坏的都不信,以为这样就能找回良心的平衡。还有一些人认为,一切都能靠我的自身能力去解决问题。因此,不管什么,自己解决,拯救自己也得靠自己。还有人认为人生本来都没有意义,要由人去给予生命全部的意义。这都是一些不平衡的情况和不合适的处理手段。

      三、当代人无知的身心利害关系

      我们来学习第三个主题,当前现代人无知的身心利害关系。有时候把有利的当成有害的,有时候把有害的当成有利的,这使得我们在选择自己该要和不要的时候容易发生错误、给自己带来坏处。

      当前人们处在一个只要处于自己力量所及范围之内,就极有操作和担当的时代,因此好像没有什么是当代人真正的现实禁忌。于是,可以大拆大建,可以大毁大伤,可以大加呵斥,可以大为不敬,好像问题都不是很大。

      这就使得中国两三千年以来的文脉处在一种隔离的状态。只要自己活得好、吃得好,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切断一切。

      西方人会一本正经地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现实的这一切有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这些问题,中国人是不问的。所以,禅门在佛教信仰中提出的“念佛是谁”好像与中国人无关。

      因此,人们实际处在一种“现世美”、“顺世论”的生活态度中。主张生活的享受,主张用偶然性来理解现实的一切遭遇,主张人为操作,主张一切精神和思想来源于物质。

      所以物质和精神形成了先后关系。在比较激进的心理指导下,人们什么都会轻松地进行操作。比如,如果信仰是可用的,那么就把信仰拿来用;如果文化是可以用的,就把文化拿来用;如果名人是可用的,就把名人拿来用。如果古代的圣贤可以用,那么圣贤也就成了手里的一粒棋子。

      不光权威的操作成分容易这样做,在普通的生活模式里,人们也喜欢这么做。也就是说——“彻底无敬畏”。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多大的名,还是多大的利,如果不具备对于自己身心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辨识常识,就会很可悲,也很可怕。古圣人的教诲中,从来不希望人们这样去过生活。

      守培法师曾对君子小人、身心利害的关系,做过一段精辟的阐述,他这么说:

      古圣人教人筑宫室、植五谷,用衣食住来养身,然后教人辨善恶,戒恶行善来养心。身心俱养形成人道,世界安宁。

      若身无衣食住,则身失其养;心无戒定慧,则心失其养,人道就灭绝了。养心而不养身,安而不能存;养身而不养心,存而不能安。所以互相生、互相养,才形成人道,有了人的生命历程。

      然而,身以利为利,心以义为利,君子利心而忘身,小人利身而忘心,君子谋道不谋食,发奋而忘食;小人谋利而不谋道,见利而忘义。

      其实君子之道难,小人之道易;君子道无穷,小人道有限。君子之道终身学而不能成者有之,小人之道不待学而成者亦有之。君子之道难,故君子少;小人之道易,故小人多。君子之道胜,则天下平;小人之道胜,则天下乱。

     是故,只恐君子学小人,不怕小人学君子。此为君子与小人贵贱不同之理,不可以平等视之。

     另外,君子养心与小人养身的方法更相反。心以损为养,以益为害。是故君子以损己利人为得,以损人利己为失;而身以利为养,以损为害。是故小人以损人利己为得,以损己利人为失。

      世间最难得者人心,最贵重者道义,所以君子与小人,人身与人心,义之与利,岂但贵贱不同,实有天壤之隔。

      孔孟周游列国,传食诸侯,人人以为应该供养,因为他们宣扬道义,感化人心,非普通臣民之可比,应以上宾待之。不但当时供养,乃至千百年后还广建祠堂,春秋祭祀。这就说明道义之尊贵,非但与劳力者不同,与普通劳心者也有别。

      然而,孔孟虽宣扬先王之道,而不能同先王之行;而佛弟子非但能说诸佛之教,还能同诸佛之行,以身作则,不言而化。

       四、自由市场式的无信仰时代

       由第三部分提及的社会实情,我们来谈谈当前信仰的这个主题,“自由市场式的无信仰时代”,可以说,对于很多没有信仰的人而言,都适合这样一个说法。

      一种自由市场似的无信仰思潮,就像能随意进出,随意买卖、买菜、买食品的地方,毋庸置疑,这就是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信仰状态。不光自称无信仰的人如此,不少自诩有信仰却以信仰为消费对象的人也是如此;不光信仰群体中时常如此,就连一些大众文化生活的场合里也是如此。

      在没有对于五四和文革经历过深刻的反思和积极的文化重建,而现代的经济和工业文明却先一步发展起来,这会导致单一物化思想的普遍推行。就像在无边草原上无方向地四处奔驰的野马,它有着充足的奔驰能力,但却没有明确的方向。这一点不是说社会,而是单纯说人心。

      在信仰的话题面前,许多人心中可能还存有一丝道德底线,但这仅存的底线往往遭受底端挑战,时常有直接跌穿底线的危险。影视、网络、电脑、手机等工具上所推行的内容往往千篇一律,就像这些工具本身。这是可悲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被这种物化的、使人愚昧的生活方式重新“奴役”,而早已忽略了对于人生意义的考量。各种被精心打造的“无意义”,使人们过上了自我麻痹、不受检点、没有信仰、自由市场式的无约束的“盲目生活”。

      打个比方,在当前的学校里, 80、90后同学的老师们在教授生命哲学的课题,而这些教授却时常被轻易地打破。是什么具备这样大的魅力呢——“芒果台”。对于同学而言,可能你前一刻还在教室里思维历史价值与生命意义的重大哲学话题,可下课之后,芒果台才能真正无孔不入,无往而不胜。物化世间的工具为它打造了使青年无法抵御的硬件外壳。歌手似乎早就成了80、90后们心中的迷,那种吸引力,好像比孔圣人还要伟大。

      如果信仰和文化被这样对待,那么“自由”就真的像个“市场”,无论其是心地的,还是信仰的。如此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当敬不敬,当行不行,当学不学,当尊不尊。最后是“应作不作,作不应作”。这八个字是佛经里的话,是释迦佛当年在灵山会上说的。他说娑婆众生就是有这样的个性,由此出发,紧跟着就是苦恼,心里的烦恼会很重。

      以这种“应作不作,作不应作”为行动基础,就会将智慧演进成一种媚俗。信仰的智慧,也就慢慢演变成一种对于神圣的消费了。

      五、信仰被贱卖、信仰被挟持

      第五个主题,是在前面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的新情况——“信仰被贱卖、信仰被挟持”。

      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过分简单地看待佛教的生存状态。有时在没能了解和学习佛教教义的情况下,因为一种较为盲目的善良意愿,随着一己私下理解,盲目推动不能适应大众需求的宗教事务。

      参合着个人的信仰热忱,降低了教义标准,狂热地追求大众化或群众效应,盲目失当地拥随、比附自己感到新鲜的社会知识,从而使佛法逐渐被生硬地贱卖。

      以“道”为核心教义的佛教,虽然有别于以“仁”为核心教义的耶教,及以“义”为核心教义的伊斯兰教,但在当代社会,佛教的这一核心教义,却时常被“仁”或“义”的主张所左右,人们对以“道”为核心的佛法所做出的期许,往往是不符合佛教本色的慈悲的“仁”或勇往直前的“义”。

      比如,有人热望佛教充当慈善家的角色来向社会施钱,有人又希望佛教承担道义的角色来诠释责任。佛教可以承担责任,但这责任一定要以“道”为核心。当然,佛教也不缺乏“仁”和“义”这些边缘化建树来作为外围的道义基础,但如果将它们当成核心诉求,就是在把佛教从围墙的一个洞子里往外拉而使其离开本位。

      这就是佛教或主动、或被动被贱卖的一个现实情况,从而偏离了佛教在人间构建教团来影响大众的初心。

      比如,过分强调慈善的“人间佛教”、过分强调愚夫愚妇易得的“净土”、过分强调高档消遣的“禅”、过分强调包容欲望的“密”、过分强调迅速有结果的“内观”、过分强调祈福免祸的“灾难念佛论”……其实这些都在渐渐地将宗教符号逐一打造成为迷信标签,然后在各自的领域中,迅速勇猛地构建教条来推销自己、贱卖佛教产品。

      这样下去,佛教就会变得像没有正法存在过一样,被贴上各类标签,再以各种方式无情贱卖。而多数人也正默许这种“贱卖”,在虚假名誉和现实利益的驱动下,“贱卖”已经演化成为“挟佛”、“挟僧”。而且,民间的贱卖极可能发展成为比民间力量更为扩大化的行为。

      由此形成极大的相互错位与不负责任。“挟佛敛财”并不源自于三宝,但却架上一个三宝的名目,以为这样就容易让别人接受。不知情的社会大众,误认为“挟佛敛财”的事情,是佛教界内部做的,从而迁罪于三宝门下。这样一来,善恶伦理的底线就会在误解中被轻易击穿。

      没有信仰、与缺乏诚信契约意识的结果,在人们心中是同步发生的。这将导致人际相处中一种缺乏宽容的伦理状态。因为,当欲望成为公众悄然默许的一种公共意识的时候,对内的承受能力和对外的放纵意识也就随之分裂。

      对内的不断放纵,容易导致一种非伦理的仇视心态,充满破坏、四处蔓延。简单说就是——“不管自己就管他人”、“管不住自己就管他人”、“我可以不做善事但是你不做不行”——如果你不做善事我要骂你,但我不做善事,只要你不知道就行了。

      因此,自己有了过失也并不觉得怎么样,但却容不得他人犯过失,一旦发现别人的错误,就必须把事情闹大,即使没有见到他人犯过失,心里也早就给他人埋下了一个印象——这就是个贼,他的过失一定有很多!其或稍微有一点点迹象,则必然寻机大发其隐私乃能大快。

      这是当前很多口头官司的主要来源。为什么媒体炒热一个明星或一个社会名人的过失,大家会疯狂地去追打?其实大众基本上都不知情,就那么一两篇媒体报导,能把一个人说清楚吗?可是看起来,人们在做出判断的时候,似乎并不需要将事情原委了解清楚。

      人们对于社交自媒体工具——微博、facebook、twitter、微信的依赖迟早是个问题,在满足信息的“先验渴望”的同时,短频快的交流方式催熟了人们的焦虑,“看一半文字、零思维、双倍反应”的情绪模式,从自媒体态度迅速蔓延成常态的公众情绪。人们初始接触社交自媒体时的兴奋,逐渐被“管不好自己就管他人”的教条情绪所统治,“自媒体”逐渐演化成“私媒体”,“自由发言”也逐步演变成“藏污纳垢”与“发泄私愤”。人们热望的公平世界瞬间颠覆。

      线上线下,无数人堂而皇之地形成了口头仁义君子、内心阴暗狭隘的双重人格。如此心态的下一步,自然是围观、扭曲、八卦与羡慕嫉妒恨。

      如此,除了不考虑生命意义以外,其他扭曲的道德意识情结,总会有它存在的空间。

      就事论事地说,佛教信仰当前存在两种巨大的生存困境:第一种是,道义怎么能够在这个不重“道”的社会上生存?第二个,生存真的成为佛教的根本问题。因为,假设佛教的价值正被一一瓦解、分拆和否定,那么谁还会尊重这个教团?此一教团该如何存在?

      虽然佛教在历史上一直甘处边缘化地位,只是在山林地带生存。可是后来,即使处在山林里,别人也会说你的所为是没有意义的,人们甚至有可能进剿到山林去。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最严肃的任务”是:“怎样担保我们信仰的健康”?如何保证信仰不会被摧残?或者说,已经在你内心里构建起来的信仰如何存在并健康地持续下去?

      佛教目前存在两大危险:一个是对于教团,佛教四众弟子的教团已经构建,接下来该如何健康地存在下去?再一个就是,你该怎么担保自己信仰的健康?担保它不会遭遇摧毁?担保自己不会因为信仰而后悔?怎样让它健康地存在下去,如何让这份信仰是安全和光明?这是最大的任务。换句话说——佛教四众弟子心目当中最大的宗教责任不是做事业,身心双方面最大的责任还是——信仰!

      言归正传,我们来这世上,你也不要想着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一切。你如果是个佛弟子,那么对你来说,最危险的事、最敏感的事、最重要的事、最需要去关注健康的事,就是信仰。信仰保得住,你就有了最大的无量功德。

      因为,很多人都已经不再将个人修为看成高尚的事,他们认为即便有了信仰,也还是以流俗需求和顺应社会潮流为主。信仰所占的地位不过百分之一二三而已,甚至就连这百分之一二三也还是被搁置起来,只有到了进行高档消费的时候才略略想起信仰的消遣价值。信仰不是自己生命中最光彩的那一环,而是附庸在其他的光彩环节之下的消遣品,这就可悲了。

      所以,汉传佛教当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生存”,在如此情形之下,信仰者个体面临的最大佛教责任就是——让自己仍旧保持正确的佛教信仰。你能不能保持住,这是最关键的!你要刚一信佛,就头脑发热说,“我现在以事业为主,信仰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一做事、烦恼来了,这时第一时间就会首先怀疑自己的信仰是对是错,这种危险可就大了。

      为什么信仰的健康才是首要的任务呢?

      因为没有牺牲的信仰是要命的;没有对于信仰的投入是要命的;没有对于信仰的皈命态度是要命的。一旦信仰变得不健康,我们“皈依三宝”时皈命、皈投的意图就改变了,甚至由“皈命三宝”变成“防范三宝”了。这样的话,你还是什么佛弟子?

      所以印度智者甘地曾经这么说:有七样东西可以毁灭我们: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没有责任感的享乐;不劳而获的财富;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不道德的生意;还有没有人性的科学。这都可以毁灭我们。最关键的是没有牺牲的崇拜,这谈得就是信仰了。

      这七样东西的破坏作用,会使我们的心灵总是游离在毁灭的边缘。最后这一样则最容易在一个思想犹如自由市场、缺乏信仰的社会去软弱无力地蔓延。可以把“没有牺牲的崇拜”对我们的毁灭,解读为“没有牺牲的信仰是要命的”。其代表行为就是:进入一个寺院,往功德箱里放了两块钱,似乎从此就有了资格,恨不能装走所有佛前的供果,因为供过佛的水果是保平安的。

      如果对于自己生命意义选择的信仰还抱有一个若有若无、或者说谨慎防范、没有用心投入、没有智慧要求的态度,那么这样的信仰早就已经不健康了,我们信仰的健康已经出了问题。

      没有牺牲的信仰可以是明哲保身的,可以是功罪不分的,可以是裹挟名利之欲的,也可以是将道德名义列为私欲招牌的,可以是欺上瞒下的,甚至可以是欺师灭祖和丧尽天良的。没有牺牲的信仰,能够使道德修养观念彻底臣服于个人的欲望。

      因此,在当前这个时代,一切都可以被消费:吃的喝的可以被消费,穿的戴的被消费,山里藏的、水里长的也可以被消费,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被吃,能用的不能用的都被开发。这个时候,信仰也即将被消费。
信仰被消费,这是我们信仰健康最大的敌人!

      我们现在似乎进入了一个信仰被挟持的时代。除了为生命意义而求索时,佛教常被遗忘以外,似乎将生命进行消费、将信仰进行利用,也都是有理由的。人们慢慢习惯于将一堵围墙围绕在信仰的周围,稍不留神,自己的信仰就会一下子套进去或者自己贴上去,变得一味迎合、甘心媚俗。

      信仰者被人从狗洞子里拖出围墙、跨在头上。在世俗需求下被拖出围墙的下场十分可悲,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就是虽然良心上不忍信仰被戏耍,但在世俗消费中很有可能一切都在被戏耍,使自己的良心和表面的意图发生了矛盾。这是我们现在“信仰被贱卖、信仰被挟持”的问题。

      六、网络时代使信仰形式悄然转型

      咱们来谈第六个主题“网络时代使信仰形式悄然转型”。

     “信仰形式”是指弘法的形式和信奉的方式。弘法是法师们的弘法,信奉是居士们的学修。网络时代无疑正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师徒传承,从而成为解构佛教道统的众多力量中的一种。

      各种网络群聊所形成的意见空间,就像新建的小区形成的新的街坊邻里关系,键盘释放的能量将人际之间进行了玻璃瓶似的空间隔离。

      如果是两位青年相会,当面交流反不如在网络上的沟通,人见了面话却说不出来,最初的意图表达不好,但只要上了网就好办。他们的交流呈现一种怪异的状态——只有空间隔离了才能交流,只有在网上才能无碍沟通,与自己并无关联的“天边事”反而显得离自己更近。

      如此一来,工具化的生活参与并修改了所有人际生活细节,资讯充实的真正价值,反而是让自己从常态的人际伦理圈中被删除。没有伦理意识,周边的人你都“不认识”,你也没有办法跟爸妈、同学运用正常的伦理方式打交道。笔记本电脑、ipad和手机成了比亲友更亲的亲友,这很麻烦!这些代表物化文明成果的工具正在逐一解构人类伦理文明的成果。

      如果理性地考量文明存在的真正价值,那么我们现在就应该划定或忽略这些工具存在的有限价值,而把它们放在第二位,让它们服从于我们的生活需要。需要用则用,如果不需要用则一定是靠边站的。

      在工具化的现实面前,网络方面也出现了问题——网络意见。

      因为网络这个工具要用起来,是需要你发表观点的。网络意见目前呈现明显的非理性化,比如微博、微信等等,尤其是微博。因为网络评论字数的有限,发表评论需要速度快,因此,只要是结论性的话题一发出来,刹时间天下皆知。这种“天下皆知”,在以前可能要数月或数年,现在则是刹那之间就可以传达。

      通过这样的渠道,可以让无数不认识你的人知道你的观点,并将其无限放大或无限认同,甚至无边际地批评或攻击他人,发泄不满或玩世不恭情绪,使相关信息充满非理性色彩。因为字数限制,你没有办法充分地展示论证过程,也没有人去看,其中的逻辑层次别人是不需要并无法知道的。凡事只能亮出结论,因此非理性的结论更受欢迎。

      偏于客观理性的分析反倒不会有人去看。人们的眼光自然偏于搜罗事物“个性”,自然疏于理会人或事物常态中的“共性”;偏于搜寻“末流”事物,不愿理会大众“主流”;甚至选择性地掩盖事物“共性”存在,偏举单一“个性”。如少林寺与大悲寺谁是佛教正宗修行对比的帖子,好事者首先忽略他们作为禅宗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主流共性特征,而将其“入世、苦行”等正常化佛教修行标签,进行特别标榜,打造成两种相互抗衡的极端修行态度,分别推向风口浪尖,用以吸引大众眼球,作为大众日常谈资中代表佛教公共形象的口头个案。

      佛教不能是如此的。前不久发生了"佛教教育应该是对精英的教育"的讨论,此类提法足显其对"佛教信仰现实状况"的无知。这是当前趋俗风气的产物。在没有人被确认为大师或精英、人均教育水平很差的年代,大谈佛教的精英教育方向,无疑是让佛教隔离土壤做无根之木。当前最重要的,是大众化与平民的佛教科普教育!

      如果你链接了一条长微博,其具体的细节内容往往没有耐心去看,而其关键词或标题才更多被关注。因此,往往几个字的微博倒容易被关注。《中国青年报》曾有分析,微博网友经常“听一半”、“零思维”,却“双倍反应”,他们怀疑微博碎片化阅读的价值。这样的信息获取方式迅速发展,也迅速冷却,最终在网络上产生的效应就是——易怒、易挑衅、易轻信、无法专注。

      时常使用这些工具的人禅修打坐怎么能静下心来呢?实在困难。

      即使为某件很重要的事情使用这一工具,也会心性散动,长时间无法安定。在大量无序发泄、激化矛盾、没有耐心的无约束自媒体言论情形下,不少名人、媒体、互联网、社会讲坛及公共知识分子在大众泄愤过程中,被“妖魔化”。

      以前人们普遍尊重的儒、释、道三家智慧圣贤,在得不到公众理解的情形下,也一律被“妖魔化”,被无情践踏或亵渎。在很多个人微博空间里,多么下流的言论、多么无知和不理性的说法都可以发出去,然后被人四处转发和传递。

      因此,惯常伦理范畴中人们理解的可敬、可畏、可尊重的敬畏之心被勾销了。可敬、可畏、可尊重的那些人士,很有可能一到公众范畴之内马上就被刻意地贬低。似乎,当年摧残文化的红卫兵小将们已然在网络世界复活。在网络上,“话一定要往狠处说,人一定要往低处贬”,对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层次,则被进行了感性地忽略。

      看一些网络青年,大概在上学阶段,就已经被读书逼得愁眉苦脸了。上微博这样的自媒体则正好符合个性需要,使个性获得满足。既可以不看细节,又可以发表观点,还可以不负责任。不管是谁,我批评你一下,你又找不到我,而完成了一种既隔离大众、又娱乐大众的现实诉求。

      在那个世界里,好像人人都方便易用,只是离现实的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这种遥远现前正在流行,而且正在影响绝大多数的人和他们的资讯来源。很可能你的平静生活会被突然到来的一则微博信息彻底打乱,你会觉得必须紧张起来应付它。

      从70后到90后,越往后者越发成为网络舞台的生力军。如果一位七八十岁的老教授在网络上发表一则学术观点,一个未知名的账号开始对他进行抨击,老教授被批评得一无是处,他能去难过吗?他要是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可能一下子就会瘫倒。对方很可能是一位90或00后的小朋友,任其所有学术研究实何等有意义有价值,对抨击者而言其实都不重要;任凭老人费尽心思想要表达何种高见,人家就觉得只要能批评他就对了。

      前不久在网络社会上发生了几个事件。其中之一是“法海事件”:一位非主流通俗歌手批评祖师,他们作了一首歌,直接说祖师不理解当代人的情感,并由舆情公关公司炒作,在网络上成为当时的舆论焦点。有人作了总结,把这件事儿说成是:70后认为法海禅师为了收妖而为难白蛇,80后认为法海禅师喜欢白蛇而为难白蛇,90后认为法海禅师喜欢许仙而为难白蛇。

      前不久曾与一位媒体平台的主编坐在一起谈及此事,她引用相关的事件说:“现在西方人的断臂在中国更疯狂了。我们家有一个侄子在广播学院上学,刚刚走上宿舍长廊,乍一看惊呆了,里面全是一对一对的。是什么?全都是‘男男’!”这太不可思议了,在西方其实根本也不这样。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搞这种造作呢?太过分了吧!

      青年人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心,加之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明正处于交锋阶段,又加之信息时代各类智能工具的推波助澜,使历史积累中形成的很多邪知邪见在网络时代,非理性地集体发酵,呈现出“邪见道路无边际”的绚人本色。多层次信息都被简单平面地直接处理,原本需要很多层次去理解的事物,而今也被直接“处决”,搬出去当结论。

     “屌丝”是一个对于网络性格颇具代表性的词汇,它的出现曾让成人社会大惊失色。这个不雅词汇所折射出小人物的自卑和自我解压,其中集辛酸和恶俗趣味于一体,就是插科打诨,但却表达了对社会发展机会不均等的集体焦虑。

      这一焦虑不打紧,它却同时信手将仁义道德、天地文章拿来作为“嘴边餐”,随意地批评诽谤;不管是多伟大的圣人和文化先贤,拿到嘴边来的,便都可以随便辱骂、赞扬、批评、藐视、编排,甚至可以歇斯底里……

      对于古来人们发表言论的特点,这点不能不说是民意表达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进步,也是无序社会各类情绪发泄的舞台。但这里有一种可能,就是让无序的更无序。圣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被亵渎的可能,所有的道义文章也将面临着被根本解构的厄运!这些情况虽然不会永远如此,将来必定要慢慢回归理性,可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而关键问题是,挥舞戒刀的往往不是思想成熟的人,可能多数上阵的只是不明就里的90后、00后等特别小的小朋友。

      比如“香港国民教材风波”引发了十二万人游行。最初提出话题的,竟然只是黄之峰等三名小学生,他们在Facebook(脸书)网站上发起了一个倡议,结果一场游行就被发动起来了。他们也不一定深入了解过教材的问题到底有多大,一个简单倡议,结果就使一件大事发生了。网络现在正发挥着这样一些功能,正以巨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修行。

      另有一个词汇叫做“舆情公关”,这是一种网络炒作或造势的模式。舆情公关模式正在逐渐改变固有的舆情格局,人为花钱炒作,将使恶意炒作者的个人意愿迅速膨胀成为公共事件,要谁火就火,要谁倒就倒。人为操作使得网络社会的道德伦理标准更加令人堪忧,甚至使人绝望。不少学者名流及演艺名人,为保个人名誉安全,迅速潜入舆情公关行列。

      从修学佛法的角度来看,通过网络可使我们全面了解社会民意,也可通过网络信息来了解信仰方面的现实状况,提升弘法角度选择的准确性。但网络环境下的资讯也会有误导,因为不少人正在做网络舆情的炒作。他们虚假地打造一些舆情热点,这会使弘法过程遭受误读和偏激诱导。

      在全新的网络舆情格局之下,微信、微博、飞信等移动社交工具的发展,将使更多传统舆论评价体系迁转到移动终端上,催生一种刻不离身无所不在的新的公共传播模式,先前旧的闻法模式将被改观。比如,我们这里谈“信仰现实状况”的主题,任其身在何国何乡,拿起手机就能迅速同步了解。闻法人群将不受地域限制,也不再仅是人在哪里闻哪里的法,不仅仅是人对人,很多时候是网对网,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参回格局。微信、微博等网络自媒体平台将逐渐为弘法工作发挥力量,这种力量佛教界可以使用、应当使用、必须使用。

      当然,我们也要看清网络舆情信息的有限性,所谓“有限性”是指很多信息缺乏验证,甚至于是带着私人情绪的不理性信息。它有可能长时间让我们担忧,最后真相大白时,却发现只是一个小小误会。

      比如,央视记者赵普在微博上转发调查记者的短信称,“不要吃老酸奶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就这两行字的微博,瞬间被转发十三万次,引发社会关于食品安全的严重恐慌。虽然食品安全是我国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有的事也不至于那么绝对。

      要客观了解实际情况,网络舆情的全面与不全面、深入与不深入、客观与不客观等问题就会迅速呈现在我们面前。随便翻一翻网页就会发现,经常有一些微信、微博上的非全面、半全面、不成熟的知识与信息,若不加以鉴别,则必然导致问题发生。我们要知道,如果社会不够成熟,那么网络时代来临以后,也并不代表社会成熟了;如果有人无知,能用网络并不代表他们已经有知识了。以这样的心理来传播网络信息,先前的无知仍会互相传播。

      佛弟子中现在有一部分人,简直可以拜微博、微信为师了。整天发发这个、发发那个,正式的闻法几乎没有;好像总在关心别人,怕别人看不见,发出去了其实别人也不看,相互之间天天做关心别人的事,相互之间齐刷刷都不管自己的事。拜微博、微信为师,很能说明一个问题——没有感受到师承的利益,对于师长的依止是否已经失败?

      在网络上,捕捉了适合或不适合公开的他人私自信息,这也是时下人们传播的主要内容。不发不快,相互猎奇,似乎一到了微博、微信平台上,把自己所能挖掘的一些隐私信息都发表出来,就成为了一种快乐、有刺激感的事。其实可见,人在线下的素质,也就是线上的生活,天衣无缝地一致。

      这样会逐渐引发人们对于网络伦理问题的新思考:这些工具该不该受伦理的约束?是不是你只要有这个工具就什么事都能办了?因为缺乏公德意识及公共监督机制,开闸放水则泥沙俱下,越权挖掘、爆料他人隐私或恶意造谣诽谤的事端仍将层出不穷。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总结出一个谣言的公式:谣传=重要性×含糊性。事件本身的重要性乘以初期信息的不确定性,极易让谣言流窜。而克服谣言的最佳途径就是,建立权威及时的信息发布渠道。比如说别人在讨论布施的问题,佛教界就应该有一个关于布施问题的权威系统解读平台,这就能够把问题说清楚。就如少林寺连日澄清谣言的声明一样,独立的官方发言平台,是最有效的粉碎谣传的武器。

      因此,关于佛教信仰弘传平台的新需要出现了。

      在应对网络舆情中的邪知邪见时,有必要加强对等的正见弘传的网络工作。而对于容易造成伤害佛、法、僧三宝的舆情,则更需要建立及时的真理发布平台,进行舆情控制。

      如2013年初的“法海事件”中,正是有一些居士在网络上进行了舆情和正法方面的维护。正面的舆论同时也在发出,所以恶意诽谤和无知的消费亵渎才受到了一定的遏制、受到了舆论的监督。

      将来类似的事件,将形成对整个佛教界的教团、历史人物和佛教文化的考验。如果我们没有在影视、音乐、广播等各个方面进行正面建树,网络舆情方面的恶俗之流有时会越发猖獗。这样就会影响社会大众对于佛教所进行的具体价值判断。

      虽然网络上只看到一个关于信仰的普通话题,但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真实的价值观,他就那样判断佛教。他不是只是那样看待一人一事,他也许就这样判断所有佛教界的人和事。不能仅看他只讨论少林寺或大悲寺某僧人的过失,他会觉得所有僧人都这样,甚至自古以来所有的佛教都如此,于是,一个人的善根就这样被断掉了。

      在树立正面网络舆情的工作中,“意见领袖”逐渐从各个阶层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一定拥有特别强大的社会地位、名誉或财富,但却会形成与媒体同样重要的作用。有时候一个人发表的观点会成为那个领域大家都信赖的观点,这会塑造主流民意,让民意逐渐巩固起来,甚至于意见领袖的观念会深刻地影响人们对于社会的看法。

      他们发表意见不是发泄情绪,之所以成为意见领袖,是因为大家信赖这个人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后的结果,大家只愿意接受他的结果。这样来看,他们是属于传播学上的“二级传播”,差不多各个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都能找到在本阶层树立起来的意见领袖。

      在对意见领袖的了解中我们发现,意见领袖中有学者、撰稿人、党政干部、企业家、公益人士、演艺名人、网络达人等。一般一个意见领袖具有两三种社会身份。这些意见领袖所引发的网络舆情,有时候看起来好像是亿万网民在发出声音,而事实上核心就那么一两个人在操纵话语权。

      因此,目前与意见领袖在信息方面能直接同步进行了解的,有一些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有时候显得更稳定可靠。因为这些媒体是可以进行新闻调查的,可以进行更深入细致地了解,长时间地采访、学习和观察。因此网络媒体现在虽然有它的影响力,但是传统媒体还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意见领袖在八九十年代、接近两千年的时代,当时因为网络是新兴事物,所以他们说话很有效、大众也愿意听,但时间久了,人们还是愿意回到客户端的传统媒体上来了解一些具体情况。

      目前,传统媒体并没有对正面弘扬佛法做具体细致的工作,因此,佛教正见的公开,假如说是社会大众精神生活的普遍诉求,那么我们相信,只要佛法存在、只要大家想要,佛法是恒河的水,想要的人自会来取的。

      当代佛教信仰的正见,对于我们信仰者自己来说,需要一些科普的准备。因为有很多人存在对于信仰的无知和误读。确切地说,正是因为传统媒体没有介入,所以在网络弘法方面,我们更需要严谨。

      而且,网络弘法需求有一定的迫切性。在没有媒体来澄清以前,或者是一部分人对于信仰存在误解,那就需要用网络进行正面舆情的树立。这一点是佛教在弘法形式上要做的了解,也是将来佛教发展很重要的支分。

      当我们祖国的社会生产力正在大大地向前飞越的时候,佛教弘法恐怕也不能太过落后的。不过,关于弘法、闻法这一点,网络舆情的引导始终只是方便,对于佛陀所倡导的精神来说,网络资讯的呈现是要服务于我们修行实践的。

      闻法的目的在于闻和思,因此决不能形成像刚才所说,“以微博和微信为师”——采取被动的修学态度。如果形成了那个状态,我们的戒定慧三学就不能活泼起来了。

      七、突出围墙——求存与飞跃同在

      第七部分是关于“突出围墙”的情况,“求存与飞跃同在”。

      王雷泉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大陆佛教的处境,是在一个蓄势待发的复兴临界点上。三十年改革开放使社会进步了,民众对佛教产生了爆发性的宗教需求。

      在这个时候,社会对于佛教的需求成了这种复兴的起点,与现实形成了巨大张力。如果正统佛教供给不足,那么民众需求一定会倾向于外来宗教,或者邪教,甚至于导致外道邪教的猖獗泛滥。

      因此,我们看一看当前的人口格局。现在世界上70亿人口中,86%以上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佛教占6%,比基督教的33%和伊斯兰教的22%都要低很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展最不快的就是佛教,基督教的发展是最快的。在当前的世界三大宗教当中,最先创立的是佛教,但佛教目前在中国呈现的却是一种弱势地位。目前来讲,这个弱势地位遇到了一些问题,就像一堵围墙一样。每个寺院都有一堵围墙,这些围墙有的是为保护佛教的纯粹性、神圣性,有一部分则是要考虑突破的,它就是一部分人理解的“让佛教生利”的这样一种弘扬佛法的界限。

      二十年前,我们就预言“佛教搭台、经济唱戏”会成为当代佛教最大的障碍,现在果然如此。但那时我们也同时预言过,“社会对于佛教的诉求将越来越大”,现在也同样地在应验。

      六十年前,中国社会发生过“庙产兴学”事件。“庙产兴学”是张之洞在洋务运动期间最先提出来的。当时他认为,中国的国民素质这么差,一定要办教育。既然佛教有大量的寺产,那就把寺庙拿来办学校吧,于是“庙产兴学”运动就被推动起来。

      现在说来,六十年前的“庙产兴学”运动发展成了“庙产兴商”,这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权力、资本容易被构建在一起,有的地方祖庭打包上市,佛教被权利和资本两只脏手推来桑去,这样的情况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只是被包装得堂而皇之,且异常华丽。

      历史上,虽然慧远大师早就提出了“不依国主,法事难立”,但他同时有一篇著作——《沙门不敬王者论》。为什么他要这么提呢?

      佛教应该有自己的素养,应该有自己的情操。它不应该只是依附于名利之下,它应该有它独立的宗教责任。宗教意义和责任是它能够用来帮助这个社会,并且引以为自重的内在力量。

      因此,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不提倡佛教从围墙的小洞子里爬出、或者被人拎出去,佛教应该不失身份地、整肃威仪、堂堂正正地走出去!

      八、当代信仰的角色

      基于以上七点分析,我们进入第八个主题——“当代信仰的角色”。在当前各方的世俗需求中,从普通大众到知性人士,人们在了解佛教方面的心理诉求大大增加。中佛协会长传印长老说:“中国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佛教也不能落后,应该跟上社会的发展。”信仰应该合乎身份地走到大众的视野中,它不应该被贱卖,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或直接失去身份卖萌求嬉。

      在“求存和飞越同在”的情况下,寻求“世俗化”,那无疑是未来佛教一条死无葬身之地的险路。佛教的发展如果成功,一定是庄严地走出围墙;即便不成功,也可安然固守,承担一种宗教文化“保守派”的角色,既不能亲手发展之则亦绝对不能亲手裁割而贱卖之,如此则不失为一种应世之智慧。

      比如上世纪后半叶,美国基督教在物化文明甚嚣尘上的喧闹中,一度担当起了文化保守派的角色。“保守派”当然不是好听的话,但它能对文化做安全性保护,他们宁可紧急地把传统尊重和保留起来,也不愿让媚俗的大众对宝贵的文化进行彻底废除和亵渎。这种做法为后来燎原之势的信仰发展打造了基础。美国的那段历史,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眼下路径的一种借鉴。

      当时是一九六零年代,由于美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信息时代的提前到来,不少人在繁盛物质文明成果的影响下一时失却了主张。因为物质生活太丰富,所以大家就眼花缭乱起来,他们被各类科技产品和新鲜资讯所左右,难以确认传统文明存在的价值,信教人士也越来越少。在那个时代,“青年人没有信仰”成为了他们的主流话题,而忠实于信仰的信徒也变得寥寥无几。

      在经历了对基督教具有严重影响的几番重大事件以后,新教民众逐渐充当了保守派角色,他们不再轻易被挟持、被贱卖,同时也默默无闻地发展着教育、慈善、学校、传媒等事业。

      三十年后,美国社会发生了著名的“堕胎事件”,就是关于堕胎问题符不符合道义的讨论,这终于成为基督教力量爆发的一个契机。在这个阶段,基督教界全面介入“堕胎事件”公共议题的探讨,并在探讨过程中获得了社会与伦理论战中,很多细节论题的胜利。

      这种宗教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居然给迷茫的社会大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家觉得,别人都说他们保守,其实我们觉得他们有道理啊!这不是保守的意识,其实这才是最前卫的、全新的、最绅士的意识!人们纷纷给予其这样的评价。

      因此,在前几天的学习中,我们曾提过一句话:什么是最好的创新?很有可能是咱们——集所有的创造能力去复古,最终所获得的进步,就是创新。

      从那个事件开始,教会再也不担忧青年人缺乏信仰的问题了。因为信仰群众开始迅速扩展,到了90%以上。青年人几乎都公认基督教的信仰,并在现实中接受信仰。基督教新教所担任的文化保守派角色,重新站到了道德制高点的位置上。

      汉传大乘佛教的出世本位与当前的入世情怀是一体两面、而且浑然天成的。然而,如果深度认同世间不圆满性的“随顺世俗”,被一下解读成了“随波逐流”,那么出离心就变成俗人心了。大乘佛教在当代的信仰角色,需要被鲜明地标示出来。如果是为了“投奔世俗”而把它解读成佛教的通俗主义,那么所有的方便善巧就都会被异化成为一派世俗化的说法。这样就会把手段当目的、拿工具当理想,那么佛教的贬值与没落也将指日可待、立马现前了。

      因此,当代的信仰,要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要担当一个符合自己本位,而且不会随波逐流的角色。

      九、般若为信仰,文化作舟航

      第九部分谈——“般若为信仰,文化作舟航”。

      龙树菩萨在《中观论颂》中说,无般若难立任何一宗。佛教的任何宗派,都是以“般若”为核心的。因为,基础认识不同,所使用的方式与最终导向的结论也会不同。以“般若”为核心的基础认识,所导向的结论直接就是佛果。

       所以龙树菩萨在《中观论颂》中指出,要“以般若为信仰”。他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意思是,假如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依赖记忆和期待构建起来的,那么实相就不会是由独立、自性存在的实体所组成。因此,“般若”的要义就变成了“缘起”。也就是说,一切世间的事相,其内在核心都是般若空性,这点我们以后不妨细谈。

      这是任何宗派修行理念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唯一标准,没有任何一个宗派能脱离这个范畴。不光宗派的建立需要这个,而且后世宗派的传承者一旦忘失这个原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宗派传承人,而要受到质疑。
我们以这种标准对当代信仰构架纯正性做一番检点,如果没有以“般若”作为核心,自然要受到质疑!因此,我们曾有一个说法——“般若”是大乘佛法安全性的最后一道防线,“般若”将为大乘佛法出庭作证到底!

     “般若”始终是汉传佛教大乘最核心的精髓。

      因此,我们最后可以推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这个结论以后可以深入展开,什么结论呢?你可以不是“般若”论师,但却不能不是“般若”学人;你可以不弘扬中观般若,但不能不应用中观般若;它可以不是你的形,但却必须是你的神;它可以不是你的导师,但必须是你的灵魂。

      般若和中观,这一经常主动批评宗教性的宗派,最终成为不懈守护大乘中观教派的中心依怙者。它在历史上的权威地位,是至为重要的,是具备深浅不一宗教性的汉传八宗、藏传五宗的共同立宗基础。
般若是大乘教理安全性的最后一道防线。

      十、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

     第十部分——“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

    “般若”的最终价值,落实在以“不立文字”为教授的禅宗。在中国翻译经典的历史上,全面完成般若经典翻译的是玄奘大师。他全面完善了佛典的翻译体例,实现了佛教智慧体系在中国文化阵营中的全面独立,并使这种独立的般若精髓扎根在中华文化的大地上。后来,这种般若智慧被满盘皆活地运用起来,而把这种满盘皆活运用起来的人物,正是六祖慧能大师。

      我们前面曾经说过,钱穆先生讲:中国学术思想有两大趋向在互相循环,一个是“积”,一个是“消”。朱熹先生重在“积”,六祖慧能大师重在“消”。正是得益于这种消化功能,就像人们吃食物一样,六祖慧能大师让所有吃下去的食物都能运转到全身,而朱熹夫子则使所吃的食物则经过了长时间的积存。七八百年来,中国文化主要的“偏”就偏就在”积”,也就是积累。

      从佛法传入一直到唐代,佛弟子经历了四百年求法翻经,派别的分歧也自然多了起来。积存得多了,就需要有六祖慧能大师这样的人来完成一次重大的消化工作。果然,六祖大师以“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直截了当、见性成佛”的手眼,把过去太多太腻的东西全部都给消化了。中国文化数百年来的积累的痼疾,他一个人一下都给治好了。几乎全体佛教徒都接受了这种“全盘放下”、“不立文字”的宗风,即便是社会和整个文化界,也都受到了这种禅宗思想方法的影响。

      六祖大师以后,佛教才真正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正式轨道中,佛教的文化也才成为真正的中国文化。同时,一个新的名词也就随之诞生了,“纯中国的佛教”。可以说,六祖之前四百多年积累下来的毛病,六祖大师已经把它给根治了。

      虽然自朱熹先生以后,中华文化全盘皆滞,但此前六祖应世以来,却是满盘皆活的。在从古到今的中华文明秩序中,唐代南宗六祖大师“不立文字”的教诲,是佛教最辉煌的本土成就。这是中国佛教真正的集大成思想,是中华文明在高层次境界中的高层次。我们甚至可以将其誉为——“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

      因此,这段文明不应被中华文明的历史所遗忘。对于六祖大师“不立文字”的教诲是否能够重现,也正是中华文明能否复兴重现的重要标志。

      十一、儒释道携手,般若立宗

      佛法以文字为载体,最终“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教呈现了“不立文字”的中华文明最高境界的终极教诲,此种教诲源自般若。第十一部分便谈——“儒释道携手,般若立宗”。

      在现代社会谈中华文明的复兴,儒释道携手是一个大趋势。这三家一定不是相互隔离和分开,而是相互推动、相互帮助的。

      魏晋时期,僧肇大师点评六家七宗相互证成,其实主心骨仍是以般若立宗。般若立宗后对于汉传佛教的导向作用,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

      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其实这个主张已经深入骨髓地存在于汉传佛教大乘体系的各处。我们这里谈“儒释道携手”和“般若立宗”。

      在少林寺很早的一块碑上有一副图,叫做儒释道“三教同源图”。老百姓把它复制下来,贴到自己家里,说这是“一团和气”图。连儒释道三家都不吵架了,也就成了一团和气了。这幅图的思想根源是“三教同源”,儒释道可以携手,但若能以般若立宗,就会更为完善了。

      佛教迟早会以教团优势,迅速恢复宗教本色,并以内在凝聚力协助儒道两家恢复道统!

      十二、以思想为方向填充正信常识

      我们进入第十二部分——“以思想为方向,填充正信常识”。

      思想格局如果形成,人类文明就将获得重大进步。面对信仰的当代现实状况,对现实进行高效有用的精确分析,并将其进行高度的智慧凝练,汇聚成为成果,从而推动宗教信仰的进步,这点至关重要。填充与其思想相应的正信常识,检点佛教当前发展的教训,提出改良和发展方案,面对当前的佛教发展,这是很有可能要我们抓在手心里的最重要的事。

      比如说,佛教需要有自己的思想界,而且这个思想界要成立在佛教四众的内核位置上,不能是边缘人。佛教思想界的这一群体,要进行宗教发展思想方面的研究和判断,以此推动有价值的、合乎实情的佛教未来路径。当前,我们遇到了很多信仰上的困惑,也暂时列出了一些小小的疑难,也许据此,我们可以慢慢构想——“思想界应该如何构建”?

      比如,首先我们通过分析认为,信仰也许不全以皈依为起点,皈依也许是个结论。关于佛教的入门,不少佛友认为,入门是以皈依仪式为起点,其实未必尽然。入门首先需要空间,对非佛教徒而言,皈依已经不是起点,而很像是结论,它已经是自己选定的一部分人生了。我们应该给予自己广泛的思维和观察空间,当自己有了观察智慧,就自然能够躲开信仰问题附近的壁垒。

      其二,信仰要以“人”为核心。因为是人在操作,所以发挥信仰力量其实就是发挥人本身的力量,这是一定要弄清楚的。不是一个人最终去服从某种力量,而是去发挥此人本身的力量。因此,中国人的信仰要有这样一个需要,就是看清理性的前途和自净其意的修为,要考虑文化背景和身心的现实情况。所以,这个时候的信仰不再是纯理性或纯感性的,而是——具备理性的实践。

      其三,信仰也不单是“心灵寄托”。因为“心灵寄托”是源于对万事的迷茫无助、空虚无聊,但信仰却应该是积极进取的、正视人生问题不回避的,甚至是可以为信仰和他人献身,失败不气馁,受苦也不畏缩,反而成为其他信念羸弱者依靠的一种力量。所以,信仰不仅是“心灵寄托”,更是“心灵归宿”。

      其四,信仰也不光是“祈福免祸”。因为“祈福免祸”对于不区别善恶的信徒而言也许是合理的,他们的人生方向只是过普通的平常日子,但这种心理却源于“贪图侥幸”和“逃避现实”。信仰不能只为“祈福免祸”,因为佛教信仰的作用不能只停留在鬼神化的祈福、免祸、除灾上,不可以再用“祈福免祸”这一词汇为整个佛教定性,而应该更是一种直接面对人文的教育和实践。

      谈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提到“占察轮”的问题。在历史上,地藏菩萨说过一部经典,称做《占察善恶业报经》,可以在虔诚的祈祷下占卜未来吉凶。但这就像济颠僧的公案与奇迹一样,只能是个案,它不能成为佛教精神的全盘主流代表,即便满身奇迹,也依然要受到主流佛教界的批评。所以“占察轮”和《占察善恶业报经》的这一教法,应机化现,不可看作佛教经典的全盘代表,而是“高端”或者说特殊性经典,不能影响主流。个案是特殊的,我们不能把个案当成是普遍情况。

      其五,信仰也不能只是“教人为善”,因为做善人不一定要信教,所以善报也不再是信仰的首要目标,而是必然结果。所以,佛教信仰无需为了争取这类必然结果而以少概全,就如同孝顺的子女不是为了财产才去孝顺父母。

      为了觉醒生命的尊严,善行成了一种无造作、自然而必要的行动。“做一件善事、划一个记录”的“功过格”式做法,不是强迫推动,而是由“发诸内而形诸外”的自然力量去推动和发展它。“发诸内而形诸外”的责任感是善行的推动力,是心灵尊严的要求,而不是外化的表面标准。因此,信仰不单只在“教人为善”。

      其六,信仰也不是为了“追求奇迹”。因为奇迹不是信仰的核心,信仰不需要奇迹去支持。相反,信仰生命本身并不是为了来寻找和支持奇迹的。奇迹可以说明虔诚信仰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但是信仰者的进步,却没有一个不是进到内心中去完成的。

      因此,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大奇迹,我和我所拥有的每一样都是值得庆慰的奇迹。所以我们不必只看想得到的,而应当看重需要得到的。反之,如果我们真的求得了奇迹,比如天眼、天耳等神通,很多藏传佛教的信众和信了藏传佛教的汉地居士,羡慕活佛的神通。其实我们分析一下,是不是有了神通就最好?
假如你获得了天耳通,所有十万八千里骂人的话,你都能听见。忽然听见十几个人同时在骂你,你还不得气得乱蹦乱跳吗?那日子还能过吗?而且如果你有了天眼通,看见别人做坏事要害你,你往哪里躲?你整天都是避峰掩浪,按下葫芦起来瓢。因此,在特殊情况下,奇迹会变成烦恼之因。

      信仰不能只为追求世间的奇迹,我们心地的光明和菩提心的升起、为利益他人而升起的善心,这些才是奇迹!因此,当前的很多事件,通过以上分析都能够看明白。比如新闻媒体上,最近一直都在密集地追踪和调查“王林事件”。其实“王林事件”所反映的一个要点,就是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着信仰危机,人们不具备基本的信仰常识,所以才有这样颠倒的事情发生。这折射出了国人对于正信的普遍缺乏,甚至是普遍的无知。

      其七,还有一个要点,就是信仰不是一种狂热。某些宣传家过分强调信仰的感性层面,但逐渐变得非理性或反理性,也会引导信众走上狂热之路。

      其实真正的信仰是有欢喜、也有不欢喜,有平静、也有冷有热。有时灵耀神怡,有时长夜守候。有时候会热情和感动,有时候没有感应也还要冷然面对。信仰态度是一种全然、全盘的接受,对生命的现状不是去偏激地谋求。所以,信仰是一个全心全意、坚决不可反悔的行为。它是无怨无悔的,也是有情有义的。
在信仰的情况下,我们将无条件地接受本有的终极生命,进入现实的暂时生命,并以信仰为指导而改造我们的生命。这一点远远不是狂热精神所能达到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信仰需要避免狂热。

      其八,信仰不光只是“一种理想”。因为我们不能单单追求理想,而是要更能改变现实才好。因为实践是进入信仰之门的钥匙,因而信仰不只是一种说教,也不是精神胜利法,而是一种充满现实精神的实践。
其九,信仰不仅仅只是在“求得平衡”,更需要获得支柱。就像我们先前讲过的“天平”的道理:自利利他、世俗胜义、自私和公义这些平衡,需要人为地维系,这是很难辩明其中的之乎者也的。

     其十,信仰需要支柱,这个支柱就是观察的力量。观察力量又取决于个人心地的清净程度。正是因为心沉静不下来,所以才在很多事情上迷惑。而一旦迷惑了又会怪别人,所以心是否清净才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后再谈自利利他、世间出世间的问题,因为只有到那个时候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以上我们也阐述了一些“以思想为方向,填充正信常识”的要点,通过我们对于缺乏信仰的自身或社会现实、网络消费、当前信仰的求存与飞越、不立文字与般若信仰、三家携手与般若立宗,还有填充正信常识等等主题的探讨,一一阐明了佛教信仰的现实情况。虽然在谈到这些问题时,我们也会亦忧亦思地发出一种感慨,但更有一种坚毅简实的解决之道。

      因此,在我们共同面对中国信仰现实问题的时候,希望大家通过对此文的学习,作为真诚参学的一份共勉。我们共同了解当前信仰的现实、共同构建自己最健康的信仰、维护已有信仰的健康。

      希望这一部分的常识能让大家心地充实、信仰光明,从此远离疑虑忧思,过上健康快乐的信仰生活!

      (本文转载自:明贤法师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015773.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寺庙财产民事纠纷案件处理的司法立场与裁判依据 \吴昭军
摘要:关于寺庙财产的规范调查,不论是日本宗教立法的圣俗分离原则,抑或是美国的法律…
 
“帝国基本法”与统治的契约化——契约观念下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改革”(1500—1521) \王银宏
摘要:1500-1521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改革是1495年沃尔姆斯帝国议会所确立的"帝国改革…
 
战后日本“政教分离”原则下的政治违宪——以自民党与统一教的关联为例 \赵刚
摘要:2022年7月8日,日本宪政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行刺者是一位深…
 
主教制度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国家建构 \赵博文
摘要:英国宗教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都铎王朝的君主们确立了一个听命于至尊…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家庭教会对中国社会组织的启示
       下一篇文章:中国佛教走出围墙困境及进入主流社会的路径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