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南昌规划扩建寺庙拟让和尚尼姑住一起
发布时间: 2014/6/12日    【字体:
作者:曹少年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朝阳新城的几个小区旁要建寺庙,这个地块最初规划为绿地,而在2013年11月,政府将它的用途更改为文化用地。 

    今年3月,这个地块开始动工,业主们发现,在这里要建设的不是绿地,而是一个40亩的寺庙,他们认为,寺庙离小区仅隔一条马路,将来会影响生活,因此希望与政府进行沟通。西湖区政府表示,西湖区原先有三座小型寺庙,因城市发展需要,要将三座小型寺庙拆除,还建、合并成一个大的寺庙,叫南海行宫。  

    根据《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要由宗教团体先提出申请,新建的“南海行宫”,是否符合僧人们的意愿?  

    僧人:南海行宫要替代周围的三座寺庙,政府和寺庙住持并没有达成协议。但十里古寺和净业寺已经被拆,十里古寺的僧人解散,净业寺的慧仁法师带着众人住在一个要被拆掉的小学里。僧人们提出,如果一定要合并,希望保留佛教寺庙原先的名字,因为“南海行宫”这个名字实在不妥。  

    十里古寺宽性法师:全国都没有先例,佛教里面肯定不能这样叫,宫一般是带有道教,道教里面一般是宫、观,佛教里面一般都是寺、庵、庵堂。  

    南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叶明和说,目前在建的两个板房是为了让僧人过渡使用。两排板房距离不过一米,门对开着,这样的结构也成了三座寺庙住持的心结。因为三座寺庙中,十里古寺和西观寺是男众寺院,而另外一座净业寺是女众寺院。  

    西观寺的住持灿池法师:不管建得好建得坏,与我们无关,我们就在这里不过去,尼姑和尚不能住一起。哪怕它现在40亩地,让尼姑进去住,然后给她单独的院子,都是不允许的,还是叫一个寺、叫一个庙,还是南海行宫,哪怕南海行宫里面划一个院子或者围一个围墙让尼姑住,这都是违反宗教法规的。 
 
    净业寺的慧仁法师更担心安全问题:我只要我自己的一十三亩,自古以来,没有男众和女众住在一块儿的,女的叫比丘尼,男的叫比丘,不能住在一块儿。我们拆的是水泥砖瓦房,现在返我们塑板房,佛像要点灯,点蜡烛,如果是塑板房,一下子烧着了怎么办?  

    附近小区的业主代表多次找南昌市及西湖区沟通此事,也问到了三寺合一的问题。  

    业主:三个庙有和尚庙,有尼姑庵,庵跟寺怎么合在一起?  

    政府人员:这个和业主没有关系,都是相对独立的。这个不应该是你们关心的,按照宗教的规定办事就行了。  

    南昌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欧阳晓文说,目前已经成立南海行宫管理小组,由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纯一法师担任组长,三个寺庙的负责人,都在小组内,如何建、如何命名,都由小组来决定。  

    欧阳晓文:在我们规划新的寺庙过程中,区里面和佛教协会反复商量,淳一也跟净业寺做了充分的说服工作,做了充分的沟通,他们会在寺庙的设置过程中妥善的处理,肯定要分开。按照他的规划、设置,因为女众跟男众肯定不能住在一个院子里面,怎么住,会严格按照佛教的教规,新的寺庙怎么建,应该由淳一跟三个寺庙的僧人协商提出意见,报政府审批,新的寺庙怎么建,不是政府包办的,必须由佛教界佛教协会决定怎么建,作为政府来讲,只能保证他们佛教的权利不受损害。  

    但是,如今,南海行宫的名字已定、规划部门也给项目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三位负责人却都表示,自己从没有参与到南海行宫建设中,灿池法师说大约一年多前,市、区宗教局和宗教协会通知他和慧仁法师开过一次会。  

    灿池法师:开完会以后,就告诉我们,你们有名字在里面,但是开完会以后,就没有一次再跟我们重新说规划怎么做、流程到哪里了,没有跟我们开过一次会了,我当面跟他们提过,我说,你们搞规划、打桩、建设,我们怎么都不知道呢?任何人也没跟我们提过。他给我们挂了个名。
 
 
本文转载自:财经网政经频道2014年6月7日。
http://politics.caijing.com.cn/2014-06-07/114243998.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公立学校的新福音使命
       下一篇文章:《诺亚方舟:创世之旅》因有违伊斯兰法律遭禁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