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观点与争鸣
 
从杨凤岗中国基督徒人数的预测谈中国教会亟需增强公共性意识
发布时间: 2014/6/12日    【字体:
作者:王璐德
关键词:  基督教人数 中国教会 公共性意识  
 
    “中国的基督徒将在2025年达到1.6亿,到2030年超过2.47亿……中国将在15年后(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信仰基督教人数最多的国家。”这是最近被海内外颇为关注的一位宗教学者杨凤岗的预测。 
 
    对于此预测,英美等海外媒体流露出他们的惊讶和赞叹,海外华人媒体如《侨胞》保重中更有一种自豪感在期间。国内的《环球时报》等媒体则驳斥预测方法和方式不科学明显夸大,观点迥异。近年来,关于中国到底基督徒人数有多少,一直是海内外、以及学术界、宗教界等争议的一个热点,这次也只是这种热议的一种延续而已。
 
    笔者认为,比起纠缠于预测是否科学、数字是否合理等细节性问题,中国教会和基督徒需要看到的是:这个调查是对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醒。
 
    虽然基督徒的具体数字还有待考察,但它再次提醒我们要看到今天中国教会的身量已经大不同了。如今,是中国教会一个需要对自己有重新认识和定位、并增加公共性意识的时候了。

    叶小文和杨凤岗不约而同之处:教会要融入社会
 
    对于学者杨凤岗的调查和预测,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前局长叶小文的声音是:“这种预测的方式和方法本身就不科学,明显存在夸大的成分。中国倡导宗教自由,不反对民众信任何宗教,但希望其积极融入社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预测多少年后中国有多少人信基督教,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杨凤岗专门撰文进行了回应。他首先解释了自己的预测方法, 他根据1900年、1950年、1982年等以及2010年的基督徒的数字进行了测算,发现在中国社会平稳发展宗教政策不太紧张如1980-2010年、以及中国社会平稳发展宗教政策收紧严厉打击基督教如文革时期、以及中国社会陷入动荡如20世纪上半叶这三种情况下的基督徒年增长率分别为10%,8%和6%。他“以中庸保守的立场采用第二种”,按照8%的方式推算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他认为,自己所预测的数字并不夸张。
 
    但他也表示,“我们不必过多纠缠于数字本身”,主要是通过这样的预测让人可以更好意识到中国基督徒迅速增长这一趋势。因为目前的情况是“对于基督徒在中国的迅速增长,相信绝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
 
    接下来他说的一段话其实是非常值得引起中国教会重视和思考的:“我认为,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由于缺少对于基督徒人数快速增长的认识,人们对这种快速增长也就缺乏心理准备,可以说有些措手不及。很多基督徒对此缺乏准备,只专注于教会生活和传播福音,而缺少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缺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很多官员对此缺乏准备,仍然在盲目地管控,甚至错误地以为可以采取某些极端手段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很多学者对此也缺乏准备,对基督教快速成长和政府管控造成的各种社会后果探讨不足。”
 
    笔者认为, 这则新闻中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第一,虽然各方预测中国基督徒的数字多少不等,有的说有5000万,有的说有7000万甚至更多,但至少在官方公布的材料中承认的是中国有基督徒2305万,也许它多多少少有被低估的成分,不过这也意味着,中国基督徒这一群体至少已经是过千万级别的了。虽然中国的人口基数也很庞大,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2305万也已经不能说是一个“小众群体”了。   
 
    第二,虽然叶小文和杨凤岗对待基督徒的数字上抱不一样的看法,但两个截然不同立场的人却提到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希望中国教会和基督徒更加要关注社会。叶小文说的是“希望其积极融入社会”,杨凤岗提醒各界要做好心理准备时首先是对基督徒说“很多基督徒对此缺乏准备,只专注于教会生活和传播福音,而缺少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缺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教会身量已大不同,亟需增强公共性意识
 
    宗教学者杨凤岗的这个调查和预测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国教会虽然仍有很多不成熟和缺乏之处,但和数十年之前相比它已经身量大不同,最明显的就是数千万的信众。
 
    不仅如此,今天的中国教会已经拥有和过去相比相当丰富的资源,比如各地旧有的及近年来新建的许多教堂教产;具体数字不详但愈来愈多的奉献款、信徒格局由以前的老人多妇女多文盲多变成了知识分子、白领、商人等各行各业的人群构成,其中不少是所在行业的中坚力量拥有者广泛才干……
 
    允许笔者用句或许不恰当但却很通俗形象的话来总结的话,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说1949年到1979年的中国教会是一种“家徒四壁”的状态,那么相比今天的中国教会在历经30多年的迅速发展之后,已经达到初步的“土豪”级别了——上帝实在是已经把许多丰富资源赐给了中国教会。
 
    面对着人数日益增多和资源日益丰富起来的趋势,中国教会越来越需要增强的是公共性的意识。笔者曾听过一位对中国各地教会有深入了解和分析的家庭教会人士说:“我们基督徒已经是一个公共存在了,基督徒已经是一个不小甚至很大的一个群体了,基督教不能还总是像过去一样觉得自己处于边缘地带,需要来到想法的改变了。”
 
    一位在一线城市从事城市教会神学教育的王老师也曾对笔者分享说:“我常常提醒我所在的教会要想的是,看上去我们教会发展的不错,但如果有一天教会突然搬走了不在这里了,我们所在这栋楼这个社区的人会因此感到有什么不同吗?很多教会普遍的情况就是,教会在不在这里其实对周围没任何影响——这是我们可悲的地方。”
 
    这些牧者的反思值得引起关注。他们的话让我们看到,已经拥有新的身量的中国教会对于公共性的意识还处于十分懵懂的状态。
 
    当然,值得欣慰的是,十多年来家庭教会已经开始逐渐的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步入社会。比如从2000年开始,家庭教会开始从信徒的家中搬迁至写字楼等公共领域聚会,就是很富意义的标志;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家庭教会紧急动员起来展开救援,又是进入慈善领域的里程碑,有参与了当时救援的家庭教会领袖经过几年之后再回顾汶川救灾的意义时这样说“它是中国教会从基要派开始转向福音派的重要标志。”
 
    但和已经数千万信徒人数的级别比起来,只能说这些还远远不够。中国普罗大众谈起基督教也是,很少能心中勾勒出一幅活跃在公共领域、拥有自觉地社会责任感、充满爱心与服务的大众形象。
 
    同样是上文提到的那位一线城市的神学教育领袖所感慨的,他说“如果把教会从美国社会中去掉,美国社会就好像断了一条胳膊,因为教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慈善、救济和服务,甚至这些里面很多是政府都不愿意去做的。而反观中国教会的话,现在就好像只是中国社会的皮肤一样,或者说很多时候有没有对普通国人来说好像没什么差别。”
 
    笔者前不久听过一场宗教学者、社科院的刘澎教授关于中国基督教的未来发展机遇的演讲。他这样说到,现在中国基督教处于着历史上空前的、最好的发展机遇,但教会却有很多严重的问题,除了内部教会管理混乱和牧养不足之外,教会无社会服务、无国度责任、也未融入主流文化也是十分严峻的挑战,基督徒只是关注自身与上帝的关系不关注他人,教会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关注社会,这都是亟需改变的现状。
 
    基督教能否抓住机遇,基督信仰能否主流化,基督教能否在中国兴起?刘澎教授说,最根本取决于基督徒和教会能否真正实践圣经的教导,成为中国社会的 “光”和“盐”。 他认为:“政教关系对基督教的发展关系影响极大,但基督教进入中国的最终的许可证不是政府的认可,不是政府的宗教政策,而是中国民众的认可、中国社会的认可、中国文化的认可……即使政府承认基督教、支持基督教,没有主流民众、主流社会、主题文化的认可,基督教仍然在边缘。”他总结说,基督教能够真正进入中国社会的钥匙在每个教会和基督徒的手里面,最根本在于对上帝旨意的遵行。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 神同行。”北京一位家庭教会的领袖在劝勉他的教会信众要更加看重教会的公共使命时,他特意引用了《旧约.弥迦书》的这句经文,指出教会要看重促进公义以及社会慈善。
 
    从“不义的管家”比喻默想中国教会该如何去行?
 
    这让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教会领袖、牧者看到中国教会的社会使命和公共性。笔者认为,如今是中国教会要去做“不义的管家”的时候了。 
  
    “不义的管家”是《新约圣经·路加福音》中记载的2000多年前耶稣讲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而如今,对处于主后2014年的中国基督教来说,实在是一个非常值得再次默想的比喻。
 
    “1 耶稣又对门徒说,有一个财主的管家。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 2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 3 那管家心里说,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作什么?锄地呢?无力。讨饭呢?怕羞。 4 我知道怎么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 5 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地叫了来,问头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 6 他说,一百篓油。每篓约五十斤管家说,拿你的账快坐下写五十。 7 又问一个说,你欠多少。他说,一百石麦子。管家说,拿你的账写八十。 8 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作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 9 我又告诉你们,要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 10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 11 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 12 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 13 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
 
    这是一个不义的管家,但他做事聪明。虽然表面看上去这个管家是个不好的人,却得到了耶稣的夸奖,甚至让光明之子也要学习和效法他。归根结底,这个比喻讲的是我们到底侍奉的是谁,是侍奉上帝,还是侍奉玛门、侍奉我们所拥有的金钱或者其他?
 
    耶稣直接的告诉我们,这两个不能同时爱、不能同时服事。教会不是来追求荣华富贵的地方、教会不是追求“拥有”的地方。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是主祷文的开始,主藉着祷告文教导我们的姿态就是,我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基督徒、基督的教会最根本不是为了积累所有、拥有所有,而是要为了荣耀他的名、追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中国的基督徒、中国的教会越来越在许多方面富有起来,但越是富有越要看重公共性,丢掉这个将会变得非常悲惨。
 
    作为上帝的管家,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些所交付我们的都是基督的、都是属于神的。他交托给我们不是为了让我们拥有,而是让我们使用、让我们管理使更多人受益,这是管家所在的位置。教会就是出于这样的位置,具有这样的公共性。教会所拥有的资源本质上来说,并非属于教会的,也并非只是让教会基督徒过的更舒服一些的,而是需要为上帝的国和义所用。
 
    彼得前书4章说:“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儆醒祷告。 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9 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10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11 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中国教会愈来愈变得不仅是财富上的富有,神把许多方面的资源和祝福赐给我们,让我们逐渐昌大起来,已经拥有新的身量。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宝贵的看待“管家的职分”。不仅只是个体的基督徒需要意识到自己是管家,或只是富有的基督徒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的职场基督徒强调“管家的职分”,而是整个中国教会要建立这样的意识,无论是在教会事工还是社会服务上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带着公共性去走、去想、去管理。如此,中国教会不会越走越窄,中国社会也会因此蒙福,最终是“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
 
    今天的时代,人充满了贪心、贪欲,渴望拥有更多。这样的风气也让身处其中的基督徒与教会沾染许多。比如有的基督徒藉着信仰的名义追逐名利地位,不少处于富庶地区的教会也是,信徒累积的奉献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却不知如何使用,只能存在银行里面生利息。我们需要更深默想耶稣基督的样式,“他本是富足的,却为我们成了贫穷,叫我们因他的贫穷成了富足。”主在最后的十字架的位置上,连里衣也被兵丁拈阄拿走了,他没有为自己留下任何东西,反而全部给予了人类。但正因为他完全的谦卑、贫穷,所以被上帝升为至高,拥有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而这才是教会真正的标竿。
 
    今天中国教会也要明白过来我们只是上帝的管家。他给予中国教会现在一切的资源、财富、地位……最根本是为了上帝的国和他的义。
 
    基督徒的伦理是“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的款待”,我们要用我们的所拥有的金钱、资源、才干等去帮补有困难的基督徒、传道人和教会,去款待这个世界上很多痛苦的、需要帮助和服事的人。
 
    教会要彻底的学习耶稣的倒空,而非追思世俗的贪欲、迷恋拥有的快感。诚如先知弥迦说说的我们的上帝他不缺金钱、资源、地位,他要的不是这些,只是要我们“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 神同行。”
 
    当基督徒拥有这样的心时,世界会看到上帝的光;当我们的教会成为这样的模范时,世界也会说“我们需要你们”,教会会成为所有人都需要的教会,不再是成为冷排斥、仇视、诽谤的对象,而是所有人需要、尊敬和寻找的教会。
 
本文转载自:基督教资讯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3320d90102e34g.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争吃“唐僧肉”  相煎何日休——中国当代“消费佛教”[i]现象批判
       下一篇文章:论政教:另一种政治、政府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