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尼泊尔总统宣布施行世俗化新宪法 两大共产党均支持
发布时间: 2015/9/25日    【字体:
作者:观察者网
 
 

尼泊尔宪法表决现场 
 

新宪法通过后欢呼雀跃的尼泊尔人民 
 
918日,尼泊尔总统亚达夫正式签署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尼泊尔自2006年十年内战结束以来,旷日持久的制宪运动终于告一段落。这一新宪法由尼泊尔两大共产党和尼泊尔大会党全力推动,按照宪法的精神,尼泊尔将废除印度教的国教地位,成为世俗的联邦制国家。新宪法颁布后,尼泊尔大批民众上街庆祝,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乱局势似乎没有缓解的迹象。 
 
经过了数年的政治斗争之后,尼泊尔制宪会议于916日晚以507票支持,25票反对,58票弃权的压到多数通过了《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这是尼泊尔历史上的第7部宪法。该宪法草案由在尼制宪会议中占近80%议席的尼泊尔大会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以及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这三大党提出。宪法出台后,除少数反对派外,制宪会议会场内欢呼雀跃,尼泊尔国内各主流媒体也纷纷给予新宪法极高的评价。该宪法是尼泊尔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选举的代表通过表决产生的宪法。 
 
制宪会议主席内姆旺称,新宪法为尼泊尔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保障。“我要向所有为尼制宪进程和民主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致敬,同时感谢国际社会对尼泊尔制宪进程给予的支持。” 
 
而在反对派方面,印度教背景的民族民主党反对尼泊尔成为世俗国家,但尊重新宪法;而在尼泊尔南方,单独成邦诉求未被满足的尼泊尔南部地区马德西、塔鲁等少数民族表示强烈不满,并走上街头与警方发生暴力冲突。而在最近的一个月里,尼泊尔南方的动乱局势仍没有丝毫缓解,一个月来已造成超过40人丧生。 
 
南方出现动荡后,印度方面表示对血缘上为印度族裔的约400万马德西人的利益非常关切,并数次派遣特使赴尼泊尔与三大党领导人会晤,寄希望于通过各种渠道施加压力迫使三大党同意推迟表决新宪法草案。但三大党认为,山地小国尼泊尔拥有120余个民族,如果开某一民族“单独成邦”的先河,恐其他民族会纷纷效仿,以至于国家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因此,三大党在此问题上显示出了少有的团结,各党均表示坚决顶住印方压力,将“7邦方案”作为新宪法的一部分如期表决。新宪法通过后,南方马德西人、塔鲁人表示不能接受,东部林布人也要求单独成邦并声称要焚烧新宪法。 
 
世俗化与印度教之间的矛盾是尼泊尔制宪进程中的另一个焦点。历史上,尼泊尔王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印度教国家。目前,尼泊尔国内有超过80%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加之去年5月同样推崇印度教的莫迪率领印度人民党在印度大选中获胜,尼泊尔国内对印度教的热情迅速升温,以制宪会议第四大党民族民主党为代表的尼印度教势力力推在新宪法中确立尼为印度教国家。 
 
尼泊尔印度教势力诉求虽得到印方印度教势力的呼应,但遭到了国内世俗势力和西方的强烈反对。西方国家认为将尼泊尔确立为印度教国家有悖“宗教自由”原则,将极大抑制目前基督教在尼迅速渗透的势头,随即动用包括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各种途径向尼泊尔各方施加压力,坚决要求其成为世俗国家。双方博弈过程中,尼宪法草案几易其稿,最终为了各方都满意,新宪法规定“尼泊尔成为世俗国家,保护传统宗教,各宗教间平等”。 
 
按照政治进程,新宪法出台后制宪会议将转变为立法会,在任期满前行使议会职能,期满后经全国大选产生议会,新政府则将在近期组建。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内,南方动荡难以平息,三大党团结一致的“蜜月期”也可能因新政府如何组建一事而结束。虽然新宪法出台了结了尼泊尔人民多年的夙愿,但尼泊尔未来政局依然充满挑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友好邻邦,中方高兴看到尼泊尔制宪会议表决通过新宪法,支持和尊重尼方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期待尼泊尔踏上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新征程。 
 
(观察者网综合中新网、文汇报等报道) 
 
 
转自观察者网,2015-09-21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5_09_21_335003.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关于奥巴马的信仰:美国人中四成认为他是基督徒 三成认为他是穆斯林
       下一篇文章:教宗方济各在美国独立纪念馆:宗教自由发展社会互动,增进交流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