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原始僧团中财物的来源
发布时间: 2015/11/12日    【字体:
作者:释恭融
关键词:  原始僧团 财物  
 
 
近现代以来,寺院经济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对此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将僧团的财物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探讨。而作为僧团中的一员,笔者的写作和探讨则是立足于僧人的本位,从戒律的角度,尝试对原始僧团的财物制度作较完整的整理和阐释,为教界提供有关僧团财物问题的完整认识。希望能为当代僧团的财物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为如法处理僧团内部的财物事务提供参考,为当代僧团的建设服务。
 
 (一)财物来源的演变
 
  古德常说,律是因缘而制。佛陀对僧团财物制度的规定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僧团初建时,佛为上根利智的出家弟子宣说四圣种法,并常赞叹十二头陀少欲知足之行。后来出家弟子渐多,慢慢由三衣六物的制定,逐渐开许比丘蓄百一诸长等;僧团的固定资产等也开许接受信徒的供养,一切制度就这样应缘而生。
 
1、初说四圣种法
 
  修行不离日用功夫,修道不离衣食住行。佛陀最初对弟子提出的日常生活要求,就是四圣种法,也叫四依法即:着粪扫衣、常行乞食、依树下坐、服陈弃药。《四分律》中佛说:“我常无数方便说衣服趣得知足,我亦叹说衣服趣得知足,我亦以无数方便说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趣得知足,亦叹说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趣得知足。”〔3〕佛初度出家的弟子多是上根利智,而且报体强壮,故佛为宣说四圣种法,弟子依教而行即得解脱。
  佛陀为何要说四圣种法呢?《大乘义章》说有四种原因:一为破除比丘对饮食生起恶欲,故说常行乞食;二为破比丘对衣服生起恶欲,故说着粪扫衣;三为破比丘对房舍卧具等所生起恶欲,故说依树下坐;四为破除比丘对医药所生起恶欲,故说服陈弃药。佛所说的四种法正是对治弟子的四种烦恼,成就圣道。
 
  佛陀最初度比丘时,即是先受四依法,再受具足戒。《摩诃僧癨律》受戒羯磨中说:“善男子听。此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欲饶益故,于声闻众中正说制四依。若堪忍直信善男子,与受具足。不堪忍者,不应与受依。”〔4〕要出家成为比丘,先要在僧团作羯磨,能够受持四依法,才为他受具足戒。如果不能依这四圣种法修行,就不能为他受戒。《四分律》记载,有一外道根机很好,但他认为自己只能受持二依,因此不来僧团出家受戒。佛陀说这很可惜,因此重新规定,先受大戒,再说四依法。直到现在,比丘在登坛受具足戒后,戒师即为宣说四重戒及四依法。以下对四圣种法略作介绍:
 
  (1)对衣服的要求:粪扫衣
  在僧众的衣着方面,佛陀最初规定着粪扫衣。通俗地说,就是捡别人遗弃在粪尘中破旧的衣服或碎布,把它洗净后裁制成袈裟,称为粪扫衣。《摩诃僧癨律》说:“粪扫衣者,里巷中弃弊故衣,取净浣补染受持,是名粪扫衣。”〔5〕《佛说十二头陀经》中所说的头陀行,其中之一也是着粪扫衣。经中说:“应入聚落中,拾故尘弃物浣之令净,作弊衲衣覆除寒露。”〔6〕《宝积经》中说周那沙弥浣洗粪扫衣,诸天皆欢喜赞叹,取洗衣水来净身。可见,出家僧众披着粪扫衣实在是功德无量,诸天欢喜,甚难稀有。
 
  (2)对饮食的要求:常乞食与陈弃药
  常乞食,是佛陀对弟子的饮食方面提出的要求。僧众常行乞食,既可以滋养色身,用功办道,又可以度化有缘众生。《十住毗婆沙论》中说,乞食有十种利益:
 
  一、自用活命,自属不属他;二、施我者令住三宝,然后当食;三、常生悲心;四、随顺佛教;五、易满易养;六、破慢法;七、无见顶善根;八、见我乞食,余者效我;九、不与男女大小有诸事故;十、次第乞生平等心。〔7〕
  出家人行乞食法,不仅可以与众生结缘,广种善根,也可在乞食中悟入诸法实相的妙理,不倚不着,平等一如。
  若弟子身体不适,四大不调,则可服用陈弃药。也就是人们扔掉不要的药物,把它捡回来服用。从这一点可以得知,当时随佛出家的弟子大多报体强壮。而我们现在报弱,生病时打针吃药也未见得奏效,何况是吃陈弃药。因此,了知佛世僧团的生活状况,能让我们现代的出家人心生惭愧,更应精进办道。
 
  (3)对住处的要求:树下坐
  树下坐,就是住在树下,坐在树下,而不住房舍。佛陀的出生、成道、转*轮、涅都在树下。因此,佛弟子在冢间不能得道,就像佛陀一样,到树下去思惟求道,如佛所行。当时僧团许多弟子就是在树下悟道,这就是树下坐的好处。
 
  2、赞叹十二头陀法
  在四圣种法的基础上,佛陀又施设了十二种头陀法,并常常在大众中赞叹头陀法,鼓励弟子行头陀行。《阿含经》中佛说:
  若有沙门及婆罗门毁头陀者,是等即为毁篒于我。若有赞叹头陀功德,是等即为赞叹于我。所以者何?我以种种因缘,无数方便,赞叹头陀所得功德。安立头陀,赞叹头陀,诸行中胜。〔8〕
 
  头陀行法并非是对每一个出家弟子而施设的,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抉择。如果能够受持此法,则为人天所共赞叹。
  什么是十二头陀法呢?头陀,是抖擞烦恼尘垢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用十二种清净的梵行来修治我们的身心,除净烦恼尘垢,称为十二头陀,也叫十二誓行、十二杜多功德、头陀十二法行。这十二种行法是:衲衣、三衣、乞食、不作余食法、一坐食、一揣食、兰若、冢间、树下、露坐、随坐、常坐。
 
  道宣律师在《行事钞》中,将十二头陀行分为衣、食、住、威仪四个方面。如下表:十二头陀衣——衲衣、三衣食——乞食、不作余食法、一坐食、一揣食处——兰若、冢间、树下、露坐、随坐威仪——常坐
 
  (1)对衣方面要求有二:衲衣、三衣。衣是重要的资身之缘,出家人所着的衣与俗人不同。
  衲衣又叫粪扫衣、弊衲衣、五衲衣、百衲衣。世人丢弃不要的破布、碎衣片,出家人捡来缝制成衣来穿,这就是衲衣。粪扫衣是从作衣的材料来说,衲衣则是从制法来说的。比丘应该从内心少欲知足,远离世间荣显,所以佛制出家僧众穿着衲衣。
 
  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袈裟。这三顶衣是佛教出家僧众所着的衣,与世人所着不同,一切外道没有三衣的名字。为何要制三衣呢?道宣律师引《大智度论》说:“佛圣弟子住于中道,故着三衣。外道裸身无耻,白衣多贪重也。”〔9〕佛制三衣正是远离外道、白衣两边的偏执,而行不偏不倚的中道。《僧癨律》说:三衣,是贤圣沙门的标识;钵,是出家人用的器皿。执持三衣瓦钵,即是少欲少事之人。《萨婆多论》中说佛制三衣有五种意义:“一、一衣不能障寒,三衣能障故;二、不能有惭愧;三、不中入聚落;四、乃至道行不生善;五、威仪不清净。故令畜三衣。”〔10〕另外,在《分别功德论》中说:“为三时故,制有三衣。”〔11〕印度有春、夏、冬三季不同,袈裟也有厚重轻薄的不同,比丘可随季节变化而更换袈裟。因此,制定三衣,冬天着重,夏天着轻,春则着中。
 
  (2)对饮食方面要求有四:乞食、不作余食法、一坐食、一揣食。
  头陀行者是专行乞食法。《大乘义章》说:“专行乞食,所为有二:一者为自,省事修道;二者为他,福利世人。”〔12〕出家僧众为自利利他故行乞食法。道宣律师在《行事钞》中说:“若乞食者,萧然无系意,无增减。又众食有尽,乞食无穷。佛教弟子修无尽法。”〔13〕比丘入聚落乞食时应具足威仪,次第从第一门到第七门,不得强乞。得到饮食后,心念口言:“此贼食,此自食。”〔14〕走出聚落后,应整理袈裟,回到兰若后,大众僧一起用餐。
 
  不作余食法,就是比丘次第乞食,不在求处数数正食,不贮存余食。头陀比丘因为精进用功,一心办道,因此心中作念:余食法是世尊病者所开,我现在没有疾病,所以不作余食法。
 
  一坐食,即是在午前只接受一次饮食,而不数数食,也不吃小食。头陀行者常常思维:凡夫数数食来滋养色身,却会增加烦恼。我出家是为了修道,而不是为了养身,所以只在日中前一坐食。
 
  一揣食,又叫节量食。一受即止,所以叫一揣食。比丘节量少食,以利修道。如果恣意饱啖,气胀腹满就会引起睡眠,妨碍修道,因此头陀比丘受持一揣食法。
 
  (3)对住处的要求有五:兰若、冢间、树下、露坐、随坐。如果行头陀者住在愦闹的地方,心就容易随境动荡,不利于修道。因此,佛对住处提出五头陀法。
 
  兰若,是阿兰若的略称。远离城市喧闹的闲静之处,是出家人居住的地方。印度的僧寺大都建在城外,而比丘尼的寺院建在城内。《大智度论》中称为远离处,最近离聚落三里,能远更好。《四分律》称为空静处,应离村五百弓,也就是唐代的二里。《萨婆多论》说,兰若应离村一拘卢舍,就是一鼓声的距离。比丘住在闲静之处,不会听到村中的鼓声,以免影响坐禅。另外,人住在大自然当中,身心也容易放松,内心就会变得清净。
 
  冢间坐,就是坐在死人的坟墓间,使心中生起厌离心。常常在坟墓间止宿有十种利益。《行事钞》中说:“一常得无常想;二得死想;三得不净想;四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常得远离一切所爱人;六常得悲心;七远离戏调;八心常厌离;九勤行精进;十能除怖畏。”〔15〕
 
  树下坐,是常坐树下思维佛法。出家人常坐树下,有许多利益。没有求房、求卧具的劳苦,身心没有所爱、受用的贪着,并能令心无诤事,随顺道业。
 
  露坐,是在露地中坐。《大智度论》说:“我观树下如半舍无异,荫覆凉乐,又生爱着。便受露地。日光遍照,空中明净,易入空定。”〔16〕
 
  随坐,不必在树下或露地。只要不影响别人的地方,比丘即可随处安坐。随坐可以少欲少事,又不扰上座或下座比丘,也不会引起争斗等事。
 
  (4)对威仪的要求:常坐不卧。《萨婆多论》说:“三乘人皆以此坐悟道。”〔17〕比丘常结跏趺坐,令心安住在法上,摄心正念,思维修道。
 
  修习解脱道的人一定要遵循少欲知足的修道原则。佛制四圣种法也好,十二头陀法也好,都是为对治我们的烦恼,去除内心的妄想、执著。拥有的财物越多,妄想越多,身心被物牵累,不得清净,就会障碍修道。因此,出家人过着简朴的生活,心中的执著也会相应的减少。
 
  3、从制三衣六物到开百一衣财
  三衣六物是僧众应蓄的最基本的修道资具,称为制门。随着僧团队伍的不断扩大,比丘在生活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佛陀即随缘开许蓄百一衣财等,称为听门。
 
  (1)三衣六物
  三衣、钵、坐具、滤水囊,共为六种物品,称为三衣六物。佛制比丘应蓄三衣,而比丘尼则应蓄五衣。钵,是佛制比丘应蓄的乞食用具。《十诵律》中说,钵是恒沙诸佛的标志,不可以恶用。《僧癨律》也说:“钵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为。”〔18〕三乘圣人都用铁钵、瓦钵乞食。唯佛用石钵,佛将成道时,四天王各献青石钵,佛将四钵重迭按为一钵。此钵在佛将入灭时交给了阿难。《高僧传》记载,晋朝法显三藏游天竺时,在弗楼沙国曾经礼拜过佛钵。他说,有信心的人可以把石钵举到头顶,没有信心的人抬不动。这是佛钵的不可思议的功德。
 
  坐具,出家众为保护身体,在坐卧时把坐具铺在地上,避免三衣受损。《四分律》卷十九说,坐具有护身、护衣、护卧具的作用。
  使用滤水囊,是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佛陀教诫弟子爱惜物命,连极其微细的小虫也不忍心伤害,这就是佛制弟子常备滤水囊的原因。滤水的方法,把生水滤过以后,要把滤水囊再泡在汲水的地方,轻轻震荡,把停留在绢布上的小虫放回水里去。出家人慈悲为怀,要圆满我们慈悲的心行,就要从生活中的细微行持做起。
 
  (2)百一衣财
  百一衣财是听门中佛陀随缘开蓄的物品。道宣律师在《行事钞》中将其分为四类:百一诸长、粪扫衣、檀越施衣、亡人物。百一诸长是对中下根而开,粪扫衣局上根人,檀越施和亡人物则是三根普被。
 
  4、僧房田园重物等
  最初的僧团,对于住处的要求是非常简单的。《四分律》中佛说:“听在阿兰若处、树下,若空房、若山谷窟中,若露地、若林间、若冢间、若水边,若敷草,若叶。”〔19〕随着时节因缘的不断成熟,僧团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佛陀开许比丘自己建造房舍,并允许接受檀越供养房舍田园等重物。
 
  (1)僧房的建造
  ①僧人自建
  《四分律》说:“佛在罗阅祗耆崛山中,尔时世尊听诸比丘作私房舍。”〔20〕又说:“随作房法所须一切听与。”〔21〕佛陀开许出家弟子自己建造房舍,而且造房所需要的一切工具都可以蓄。
 
  佛开许比丘造房后,有比丘贪心建造大房,耗费人力物力。又不断地向居士求索,引起居士讥嫌。因此,佛陀又制戒,要求造房有一定限度,不可过量,而且造房地点的选择也应慎重,应经大众僧的商议决定。
 
  ②檀越供养
  佛法是因缘法,佛陀制戒也是随缘制定的。当因缘成熟时,佛即开许比丘接受居士供养房舍。《四分律》卷五十中记载,佛在王舍城时,瓶沙王发愿将迦兰陀竹园布施作僧伽蓝,这是僧团最初接受檀越施房的因缘。
 
  (2)田园重物等
  当僧团有了固定的住所后,佛陀开许接受田园、树木、花果等。它们的主要来源还是靠檀越供养。田园重物是僧团共有的财产,由僧中派选合格的执事来经营管理。
 
  (二)来源的主要类型
  出家修道虽在究竟解脱,但尚需“借假修真”。因此若欲修道,首先要了知办道用具的来源。从声闻律典的学习中可以看出,原始僧团财物的主要来源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是粪扫得;二是檀越施。檀越施又可以分为时施、非时施等。      
 
  1、粪扫:僧团最初建立时,僧众的资身之具如三衣等,主要来源是靠粪扫而得。佛弟子将世人丢弃的衣服或布料捡来洗净,缝制成袈裟。这些衣服或布料大多价格低廉,又多是当时印度人忌讳的物品。因此,佛弟子用它作衣,心不会系缚于衣物上。既不会被贼所偷,又能资身长道,少欲省事。《十住毗婆沙论》说,着粪扫衣有十种利益:
 
  (1)不以衣故,与在家者和合;(2)不以衣故现乞衣相;(3)亦不方便说得衣相;(4)不以衣故,四方非法求索;(5)若不得衣亦不忧;(6)得亦不喜;(7)贱物易得,无有过患;(8)顺行初受四依法;(9)入粗衣数中;(10)不为人所贪夺。〔22〕
 
  这十种利益不出灭恶生善、长养道业的范畴。比丘虽可以粪扫取,但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应如何取等,佛都根据因缘的不同而随宜开遮。如不得取未坏死人衣;冢间捡到锦文、卧毡、枕、褥、床等,要除掉皮绳、发绳以后,其余部分可以蓄。捡到辇盖、步挽车、水瓶、澡罐、刀锁等低廉物品,佛听蓄。即使捡到昂贵的革屣,佛也开蓄。
 
  如果几位比丘同时在冢间取粪扫衣时,不可以遥占说:“这是我的。”佛制谁先拿到就属谁。另外,神庙里的衣物布料虽然是无主物,但比丘不可以取,若取则望非人结兰罪。如果神庙有主管守护人,若盗则望人结重罪。
 
  总之,粪扫取通一切物,不单是衣,只要是人们丢弃不要的无主物即可。但无论在哪里粪扫所得的物品,如果会引起居士讥嫌的东西,就要去除之后再蓄。
 
  2、檀越施:僧团财物的另一重要来源依靠檀越的布施供养。佛陀最初规定比丘着粪扫衣,后在王舍城时,著名的医生耆婆将价值半国的贵价衣拿来供佛,并发清净愿说:“愿听诸比丘欲着檀越施衣,欲着粪扫衣者,随意着。”〔23〕佛陀以此因缘集僧,首先随顺说法,赞叹头陀摄持威仪、少欲知足、有智慧、乐出离者,然后告诸比丘:“诸比丘随意着檀越施衣、粪扫衣。”〔24〕这是僧团最初接受檀越施衣的因缘。
 
  檀越施的范围很广,从所施的物品来看,包括了僧众个人及僧团所需的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种种资具。小到一针一线,大到田园僧舍等重物,都可以接受檀越的如法供养。从布施的时间看,又分为时施、非时施两类。时施中有非时施,即安居后,一月、五月中不为安居而施的情况;非时施中有时施,即急施衣的情况。〔25〕
 
  从律典的学习中可以看出,原始僧团的僧人以乞食为主,物质生活非常简朴。佛教到了中国后,传统寺院的经济来源主要也是靠檀越的供养布施,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经济来源方式,如:寺院为信徒作普佛、打斋,或举办大型消灾法会,或超度亡者等。还有些寺院拥有田地,僧人通过生产自给自足。近年来,名山大川的寺院成为旅游景点,门票和相应的服务行业也成为寺院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如法求财的意义
  僧团的财物来源要如法,《行事钞》说:“求财如法,谓非四邪、五邪、兴利贩易得者不成。”〔26〕作为出家寻求解脱的僧人来说,应遵循简单的生活方式。从修行的角度讲,简单的生活方式更让人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单纯,从而使心时刻与法相应,整个身心安住于佛法的体悟中。
  出家人使用粪扫衣物,有许多利益。佛常说,粪扫衣是上士所着的衣服,是最尊尚、殊胜的。同时,檀越的供养布施也是僧团财物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财物来自十方,一方面成就了出家众修道所用的资具,令僧众省下时间用功于道业。另一方面,也能令檀越广种福田,或因布施供养而得悟道。如《四分律》中记载,庵婆罗婆提信女将毗舍离国最好的园观供佛及僧,清净供养后,闻佛说法,即于座上“诸垢消除,得法眼净,见法得法,已成果证”〔27〕。
 
  僧团依赖供养而生存,对佛法的推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檀越以财布施僧众,僧则惠以法施,良性的循环,使佛法更普遍地传播到民间。现在许多南传佛教国家,佛教对其社会生活影响很大,这与僧团依赖民众供养有相当的关系。如果寺院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虽然能使出家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也会失去寺院宁静的修学环境和纯朴的道风。僧人在接待、应酬的事务中忙碌,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沾染世俗的习气,逐渐失去出家人的风范。
 
摘自《试论原始僧团的财物制度》之“一、财物的来源”,载于闽南佛学,转自显密文库。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95778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保护寺院文物 僧团与文物部门观念差异大
       下一篇文章:选择清真寺的标准和事项是什么?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