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高调行善”时代到来:评凤凰佛教慈善首秀
发布时间: 2015/11/12日    【字体:
作者:李哲
关键词:  中国人 慈善  
 
 
中国人其实很难理解“社会学”是什么。因为在中国现行的发展生态中,除了行使权力的政府,就是谋求利益的市场,而通过民间社会互相扶助、共融共济来推动文明进步的空间,还不是很宽广。换句话说,中国还没有一个发育成熟的所谓的“社会”。然而就是这个“社会”空间,这个被学术界称之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正是一个孕育慈善精神、志愿精神的精神领地,它完整成就了推动时代进步的三足鼎立的力量组合。
 
实际上,除了对“社会”这个概念陌生以外,中国人对“慈善”这个概念也不见得熟悉。在有付出、有回报的惯常逻辑之外,今天的中国人对于“无偿捐献”“救济贫困”的理解,除了用打发空虚、标榜同情、贪图名气等来解释以外,似乎也找不到太有效的逻辑。事实上,从慈善事业的缘起来看,宗教是最深层次的推动力,信仰让人类在绵薄的同情心之上,以更为强劲有力的善行和互助,推动着人性中光明那一面的显发,更造就了世俗社会和谐稳定的凝聚力。
 
在近现代,随着世界各个角落世俗化的进程,宗教信仰慢慢从人类的灵魂家园中退守,隐没到熙熙攘攘的人际网络背后。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慈善行动开始代替宗教仪式,成为人类从俗世链接到形而上的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渠道。相应的,慈善行动也为宗教信仰的继续存在与发展赢得合法性空间。正如明贤法师在谈及“公民宗教”时所做的判断:宗教在当代生存的余地,将有一大部分取决于这个宗教能够合乎身份地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做出贡献,脱离主流价值的宗教将缺少生存空间——这意味着,宗教的社会担当精神,不是“愿不愿意选择”的精神,而是“必须选择”的精神。
 
佛门慈悲对接社会慈善,不是时代投机,而是佐证心灵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扩大与世俗生活的逐渐丰裕,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中国人,甚至于芸芸下层中老百姓,都开始愿意将自己殷实生活以外的余地与他人共享,愿意在形形色色的慈善活动中一伸援手,慈善事业开始在现代中国初见蓬勃之象。从社会学意义上讲,这也正是中国的“社会”初见轮廓的时候,是“社会”的温情逐步回升的象征。如果“佛门慈悲”,能够有效对接“社会慈善”,将是一个时代性的相得益彰。
 
但应该严肃地强调一下,这不是投机。从深层次的意义上讲,随着当代物化文明的强势蔓延,以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流行,民众一方面暴露在一个利益至上的冰冷参照系之下,一方面落脚在一个善恶取舍多元而混乱的道德浮冰之上,急功近利与迷茫不安同时并存,一副颇具后现代色彩的浮世绘呼之欲出。
 
而返观以佛教信仰文化为代表的中华心性文明,是从生死大义的角度,从更广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发,对于善恶良知和道德根基进行了系统而清晰的确认,有着一种难以比拟的安顿生命、稳定人心的力量。佛教信仰所确认的慈善行动,在此显现出它超越性的价值,佐证了奉献与牺牲的心灵选择的终极意义。
 
“佛教慈善”攻略:宏观行动原则与微观行动技巧
 
纵观大陆佛教在当代的大众观感,有一个消极的“过度”,和一个消极的“不足”。佛教有两大和世俗财富有关的传统——供养的传统和布施的传统。供养由于形式上类似一种经济来源,被当今的世俗社会过度利用,从而形成了“佛教搭台、经济唱戏”,甚至于“挟佛敛财”这样一类负面大众观感。
 
而另一个极端,是布施作为一个形式上的“散财”行为,却被所谓“无相布施”的概念,钳制在一个低调内敛的层次上,使得佛门在慈善领域显得作为不足。一长一短的不平衡,让佛门深陷形象危机甚至合法性危机。
 
现在佛教媒体充斥着佛教界的八卦新闻,却鲜见教界正能量,如果能逆风而行“高调行善”,无疑对教界、对众生都是一种果敢担当。然而,当我们意气风发真的准备在“佛教慈善”领域高调拓荒时,有没有什么需要忌惮的地方?
 
首先,佛教与慈善,从根本上讲是不是一个天然有理的固定搭配?应该说,超越世俗、超越善恶乃至超越生死,才是佛法这个磅礴的智慧体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或许可以把解决实际困难的慈善活动,做为弘扬佛法的手段和工具等等,但心里要有数,不能把手段当目的,把工具当理想,而在不知不觉中贱卖了佛教。
 
其次,佛教慈善作为慈善事业大类中的一个“品种”,自然也要遵循领域内的发展规律。一味爱心泛滥、四处救场自然不是上策,慈善事业的运作从框架模式到行动技巧,都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社会学里有本畅销书叫做《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命运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讲的就是纵然发心真诚、行动勤奋,也依然会因为一些自以为是的“善行”带来的难以预料甚至不尽人意的后果。
 
最后,宗教信仰里似乎总会弥漫一种所谓的“二律背反”。越是有信仰的人,越是执着善行的人,越可能有一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优越感,从而表现出一种“信仰傲慢”甚至“道德绑架”。这一点,值得每一个时刻准备着为“佛教慈善”献身的人们时刻自省。
 
凤凰海潮音, 第052期 ;转自凤凰网,2015-10-28 。
http://fo.ifeng.com/hcy/special/hcy52qgdxssddlpfhfjcssx/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从功德会到基金会:佛教慈善组织的现代转型
       下一篇文章:证严上人与慈济宗门之思想缘起:佛教、儒家与西方科学理性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