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他山之石
 
分析宗教对印度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 2018/3/15日    【字体:
作者:贾孟喜
关键词:  宗教 印度 社会  
 
 
  一、印度社会宗教信仰色彩浓郁及其成因
 
  (一)印度社会浓郁的宗教信仰色彩
 
  “释迎牟尼”大家都很熟悉,但它其实不是个人名。我们所意指的这个人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释迎”是民族、种族名,“牟尼”在梵语中意为“怪僧”,即高级的僧人。“释迎”、“牟尼”合起来就是“释迎族的圣僧”之意。“菩提树”的“菩提”是梵语,意即“神圣”。巴基斯坦中的“巴基”在当地语言中亦为“神圣”、“怪洁”之意,“斯坦”即“地方”、“地区”,合起来就是“神圣的地方”。尼泊尔的“尼”为“僧侣”之意,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其实源于一寺庙名称。
 
  这些人名、物名和地名虽只是区别符号,但都有特定含义。由于译成汉语时采用音译,名称含义很难直接从字而看到。有宗教渊源的这些人、物、地名传递这样的信息: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这些民族和国家有着信奉宗教的悠久历史,有着与宗教习惯密切相关的文化传统,人们的头脑中浸透着浓厚的宗教意识和宗教观念。他们的现实生活也是充满宗教色彩、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氛围、打着深刻的宗教印记。从宗教着手,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民族关系、历史与现实。对于印度人的生活而言,宗教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如有人所说:“印度教教徒不但一生下来就是个宗教徒,同时,从他下地的第一声啼哭起,就被浓重的宗教仪式、语言、精神所包围,他的一生从此总是脱离不了宗教的影响。’,[2]翻阅资料发现,印度因可找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被誉为“宗教博物馆”。全印度约有70%的人信仰印度教,其他也有信仰伊斯兰教、佛教、锡克教、者那教等教的。由于不同宗教信徒众多,远远望去,在少有的高高耸立的楼宇之间,矗立着或尖或圆、形状不一的清真寺、佛教庙、基督教堂、拜火教寺院等各式宗教性建筑物,成为印度的一大奇特景观。在这样的宗教国家,自然事物、社会活动、生活秩序、个人行为无一不与神性息息相关,一切均有宗教意涵。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由宗教信仰、宗教法则和宗教习俗所决定或影响,本来不具宗教意义的自然事物,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宗教意义。
 
  恒河本为自然形成之河流,但印度人的解释却极富宗教色彩。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加姆尔”的根戈德里冰川脚下的冰洞是恒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加姆尔在印度语中即“牛嘴”之意.而牛是被视为神灵的,从神灵—牛的嘴里吐出来的清泉便圣洁无比了。到恒河沐浴,因佛陀保佑而能治愈疾病,延年益寿。其实,按照科学的解释,那是因为恒河的发源地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根戈德里冰川处生长的很多植物是草药,其药性随水而流,才起到如此功效。据说科学研究已有三项发现:恒河水中含有放射性矿化物—铀238所蜕变产生的秘214微量元素,几乎能杀灭河水中99%的细菌;恒河含有一般河道所没有的噬菌体,它附在菌细胞壁上并将细菌吞噬掉;河床上还有具杀菌性能的重金属化合物。这些共同铸就了恒河之神奇,使恒河水具有独特的自洁功能。尽管如此,这样的解释仍使人觉得科学是神学的裨女。恒河水既有如此功效,为何还任其奔流到海不复回,而不利用起来,运往世界各地,普度众生? 在印度人群聚居地总可看到如此景观:路上“神牛”漫不经心地行走,与人车合流;经过村庄的公路上,成群的牛羊站着或躺着休憩,毫不理会身旁经过的大小车辆;村落中,垃圾甚至牛粪到处都是,人畜共生共处,相安无扰。据导游介绍,印度教认为神灵在母牛之中,牛神圣而纯洁,是神的象征。所以印度人相信从母牛或公牛身体中出来的一切都是神圣的。人们每天要用新鲜牛奶为神像沐浴。神庙中灯盏的燃油是从牛油中提炼的。祭司们以牛奶、凝乳、黄油、牛尿和牛粪为原料,制作一种神圣的“蜜浆”,将其洒或涂于偶像及信徒身上,以示神圣;牛粪不仅是将来超脱后焚烧尸体的最好材料,而且也可用来清扫屋子,以使地而和灶台得到仪式性清洁。因而印度教徒严禁宰牛,既不能吃牛肉(水牛除外),也不能用牛皮制品(皮带、皮鞋可见到鹿皮、骆驼皮制品)。伊斯兰教恭敬膜拜的又是猪。因而在印度要么只能吃到鸡、鱼、羊肉,要么就素食。
 
  (二)印度社会宗教信仰色彩浓郁的成因
 
  就在中国人“打倒孔家店”,与传统社会“彻底决裂”时,印度人却在吸收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长处的基础上,将吠陀教发展成为“印度教”,延续着宗教传统。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俄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武器,而印度人却以保持和恢复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免受外来文化侵蚀,维持传统社会结构为目的,依靠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本国传统的宗教精神孕育出来的力量,推翻了英帝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的独立与自由。时至今日,遇到问题时,领导人也总是想到求救于宗教,也只能求救于宗教,政治领导人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强化宗教的作用.而从未意识到要引导人们淡漠宗教和摆脱宗教束缚,确立更具现代性的思想观念体系。
 
  在中国,宗教一直未能在人的思想中居主导和统治地位;在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和去宗教化的世俗主义运动,也最终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摆脱了宗教在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统治地位。在反宗教神权的斗争过程中确立的理性看待事物和根据科学原则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新理念,为科学的普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民主政体的建立,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宗教虽未被彻底清除,但宗教信仰严格限于个人生活,一旦进入公共生活领域,就必须置其于脑后。而印度,至今未曾经历过中国那样的新文化运动和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也未爆发过欧洲那样的去宗教化的世俗主义运动,对宗教的偏爱成为印度社会生活的一个特点。
 
  二、宗教对印度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宗教对印度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其一,按照印度宗教的“业报轮回”说,人死只是肉体躯壳的断灭,灵魂则可转移至另一躯壳获再生。转生为神灵、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等高级种姓的人,还是变为首陀罗与各种动物,完全取决于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即“业”。这种“业报轮回”讲究善业得善报,恶业得恶报。多做善事,来世就能得善果。这就促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追求积德行善,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坏事。长期教化,起到了修炼道德品质和提升人的精神追求的积极作用。
 
  其二,各种宗教都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的教规戒律,而这些教规戒律在信徒看来也是必须遵从且至高无上的,遵守它是个人的必备品质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条件。如《瑜伽经》提出了“五禁制”和“五劝制”,五禁制即不杀生、不说谎、不淫、不盗、不贪;五劝制即清净、知足、苦行、诵经、敬神。为了求得来世的善报,虔诚的印度教徒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贪、不盗、不说谎、不杀生。这些好的戒律养成了他们烙守社会规范准则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其适应现代文明要求。
 
  其三,印度教义教导人们清净,知足,苦行,力求神行于自我,追求自我超脱,这能培养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任劳任怨品德。在这种宗教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人,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享受,可以说是体现了人类追求的共性,与市场经济社会的唯利是图、物欲横流、功利追求相比,具有积极意义。
 
  (二)宗教对印度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印度首都新德里,并未给人以现代化大都市感觉。人行道和车行道未明显分开,似乎人车并行。行人横行穿越频繁,断不如“中国式过马路”。在新德里通往斋普尔、亚格拉的路上,可以看到在国内绝对看不到的两种景象:卡车、货车等机动车的车头、驾驶室外而,许多都因油漆脱落而露出锈迹斑斑的铁皮,这按国内标准属报废之列;公路上,载客大巴的车顶上居然还允许坐人,乘客迎风手抓车顶上约20厘米高的铁棍护栏,腿自然垂下来。道路两旁,我们普遍看到的是简陋的房屋,房顶多为石棉瓦。从城乡而貌、人居条件、生态环境、人的举i h:神态、精神而貌和观念看,感觉其物质文明程度,就像我们20世纪70年代,至多改革开放初那样的状况。从自然景象看,呈现出的是农业社会那种没有被工业化、现代化侵扰、污染过的景象,人与自然高度统一。
 
  如果说这是印度物质生活方而的落后的话,那也是在我们看来的落后;如果说这是宗教对印度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的话,那也是在我们看来的消极影响。印度人由于对永恒精神的追求和对彼岸世界的关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抱以淡化、忽视和漠视态度。他们追求超脱,不急于改变物质生活落后现状,而对人的生老病死及生活中的各种艰苦、困苦、痛苦甚为淡定,生活和工作中未表现出那种落后挨打的危机感,而是表现出印度人特有的不慌不忙和慢节奏,对于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心态淡然平和,似乎总在想着: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与我们在改变贫穷落后而貌过程中形成的分秒必争、只争朝夕理念形成鲜明对比。在广州,如果你有心情停下来看看路上行人,就会看到人们总是只知疾步匆匆的状态,似乎走路本就是浪费生命,不该占时间。
 
  三、启示
 
  (一)注重精神提升,转变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所形成的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观
 
  在印度宗教文化体系中,最能体现其核心文化要素的是重精神轻物质。就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比较而言,印度人更偏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享受。而在精神追求方而又强调对神的奉献精神。印度教认为,人一生所有的劳作,只要出离贪求,知足,并非是产生恶的“业”因,人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奉献于它,便不会沾染罪垢,反能获神青睐。用忘我超脱的精神去忘我地工作,奉献自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最后就能让神行于我,达到神人合一之境界。由此形成的社会价值观,就是人应负担起对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家庭的责任,不是为追求个人利益、实现自己利欲享受去奋斗,而是在“达摩”(法)约束下规范自己行为,无私奉献社会。这表明任何一个现代国家要能够存在和发展,其倡导的价值观都有某种程度上的相通处。
 
  印度人基于对永恒精神的追求和对彼岸世界的关注,淡化、忽视和漠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固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撇开其消极因素,挖掘其合理之处,对于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无启迪。我们当然不能不追求物质生活。但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重精神而轻物质,在精神生活方而就相对富有、富足,当我们去掉宗教成分,在精神享受的追求方而不是强调人对神的奉献,而是对他人、社会的奉献并由此确定和评价个人价值时,就会看到,不计个人得失,奉献自我,达到忘我境界,也就是达到了我们所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境界。因而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之间,就有信仰这一点,也有共通处。多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些人为“个人主义”正名,为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性论证,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过去倡导的强调理想、信念、强调奉献精神的价值观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导致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蔓延,甚至为了个人利益、眼前物质利益而不择手段,道德沦丧,尽显丑态。我们不反对应尽可能充分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但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观必须从总体上被颠倒过来。
 
  (二)借鉴印度“非暴力”理念,抵消“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威胁论”在国际社会甚嚣尘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国际场合都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反复进行阐发。2014年3月,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政策规定、制度设计、实践践行等方而,运用正反对比方法对问题进行了系统阐发。应该说,其论证是令人信服的。但中国威胁论调仍不见消失。
 
  “印度威胁论”为何不见被炒作,难道印度的发展壮大就是“人心所向”?应该怎样认识“中国威胁论”问题?问题的提出既有必然性,应该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策略性、灵活性。 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强大对资本主义世界当然是一种威胁。只要我们获得发展,他们就会感到这种威胁。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从“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看到了一种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的发展模式和道路,这当然会使一些人感到某种威胁。而印度未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它当然感觉不到这种威胁,因而也就不乐于炒作“印度威胁论”话题。随着中国越来越发展强大,也就能越充分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意义上的中国威胁论调不可避免地会始终存在,对此我们无需烦恼,只需坚定信念和自信。
 
  但是,从策略性、灵活性角度看,印度经验也许有可资借鉴处。首先,印度摆脱英帝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不是通过暴力革命手段,而是采取相对缓和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圣雄甘地基于印度宗教文化基础提出非暴力不合作主义,他坚信真理和爱的力量,强调不以恶制恶,而是审慎地选择各种非暴力方式与之抗争。也许是意识到了日后“印度威胁论”的出现,甘地强调非暴力不合作是弱小国家抵抗世界帝国主义强大势力的重要精神武器,是“足以创造更高的道德价值观念从而导致更高文明的具有潜力的工具”。印度因此被誉为二战后独立的国家中以非暴力手段获得胜利的典范。诚如尼赫鲁说:“幸运的是,我们成为独立国家时,我们没有对任何国家抱敌对态度的背景。”
 
  其次,独立后的印度奉行尼赫鲁“不结盟”政策,强调“不与强国集团结盟可以对世界和平事业做更多的贡献”。从思想内涵上说,这一政策“是印度的整个思想观点所固有的”。其积极意义有四方而,一是体现了站在弱小国家的利益考虑问题的立场;二是强调在国际事务中政策和行动的自主,按照事情的是非曲直自主作出决定;三是强调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四是强调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所有国家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国际合作。不结盟政策对世界和平产生了重要积极影响,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最后,从现实看,由于秉承传统理念,印度也能很好地处理“软与硬”、“刚与柔”的关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其发展所可能带来的那种咄咄逼人的威胁。印度“非暴力’,理念蕴含着印度宗教文化对物质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非暴力价值特有的衡量标准,由此形成了对世界政治、道德正义、民族平等、和平发展等问题的独特把握。在学习借鉴其“非暴力”理念的基础上,挖掘中国“和”文化的深层内涵,从物质价值、精神价值、政治价值、时代价值、社会价值、普世价值等方而对我们和平发展道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阐发,充分表达我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愿望,彰显我们的策略性、灵活性,从而有利于消除那种无根据的中国威胁论调的消极影响。
 
  事实上,随着中印崛起,一些有识之士已将目光投向东方文明,试图从中国的“社会和谐”和“世界大同”,印度的“非暴力主义”中寻求未来人类避免战争冲突、实现和平发展的答案。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消解。
 
转自中国论文网
http://www.lunwencloud.com/lunwen/lishilunwen/shijielishi/20150801/372885.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阿根廷天主教行动“再基督化”实践及影响(1931-1976) \孙雪利
摘要:天主教行动是天主教徒为维护教会的利益而组成的社会团体,19世纪末兴起于欧洲,…
 
会通之路:儒教对韩国现代法律的影响 \杜文忠
摘要:以"礼"为核心的传统儒教制度与近代西方法的冲突,成为近代以来以中国、日本、韩…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佛教在印度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沙门思潮论
       下一篇文章:亲历斯里兰卡“紧急状态”:佛教极端主义的来龙去脉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