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际事务
 
帕罗林枢机:圣座与越南的协议代表了新的起点
发布时间: 2023/8/3日    【字体:
作者:梵蒂冈新闻网
关键词:  帕罗林枢机 圣座 越南  
 


圣座国务卿伯多禄·帕罗林枢机就圣座在越南设立常驻代表的协议发表评论,表示双方都有意继续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继续合作。

 

(梵蒂冈新闻网)圣座与越南727日就圣座常驻该国代表的地位达成协议。越南国家主席先后与教宗方济各和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举行了会谈。在接受梵蒂冈媒体采访时,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回顾了达成这一协议的各个阶段。这一协议受两句话启发:一句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所说的“通过了解来尊重对方”;另一句是教宗方济各所说的“启动进程,而不是占据空间”。

 

对话之路

 

帕罗林枢机回忆道,“开始与越南当局建立关系,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的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主席洛日·埃切卡莱(Roger Etchegaray)枢机主教能够对越南进行官方访问。若望保禄二世的愿望是通过正义与和平的主题,打开对话的道路,这些主题是教会日常训导和见证的特征。”

 

从那时起,圣座开始了每年一次的访问,“一方面与政府接触,另一方面与教区团体会面”。在200912月,越南总统阮明哲与教宗本笃十六世会晤。

 

"相互尊重"

 

这次会晤促成了越南-圣座联合工作组的成立,“这为2011113日任命圣座非常驻越南代表——吉雷利(Leopoldo Girelli)总主教,铺平了道”。帕罗林枢机强调了“相互尊重和向前迈进的意愿是加强圣座与越南关系的基本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主教团始终参与其中,并提供了自己的反思和评估。然后我们逐步推进,并没有立即寻求最终结果,而是倾向于逐步协调宗教自由原则与当地法律和习俗的关系。”

 

天上和地上的公民

 

这种渐进的协调促成了最终协议的“一致”,确保了“圣座常驻代表有条件履行其与当地教会和越南当局的使节职务,并与驻越南的外交代表机构保持关系。”

 

帕罗林枢机主教也强调了活出福音精神的原则,这个价值观“早在公元二世纪就指出基督徒如何以他们的生活方式表明他们同时是天上和地上的公民。”

 

两国代表团之间的对话也考虑到了“当地教会的生活”,尊重“信仰和宗教自由”。

 

改善关系

 

具体来说,帕罗林枢机将圣座常驻代表的角色描述为一座“桥梁”,其任务是进一步改善越南和圣座之间的关系,“通过参与当地教会的礼仪庆典和活动”,以及“我们可以称之为民事的方面”,加强双方的联系。

 

事实上,“圣座常驻代表,就像圣座大使一样,有责任加强圣座与越南政府的友好关系,并能够参加外交使团的例行会议和接待会,以及与外交官的私人会晤。”

 

帕罗林枢机主教指出,所有这一切都将“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本著相互信任,在延续迄今为止的良好双边关系中进行”。

 

一个新的开始

 

关于越南和圣座的未来关系,圣座国务卿枢机主教强调了一种品质,他说,“这是越南人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就在自己的祖国呼吸到了这种品质,那就是谦逊勤劳”。帕罗林枢机体会到越南人民“对工作的深刻热情,不仅仅是体力劳动,更是一种对于他们做的一切事情的全情投入”,与此同时他们保持“谦逊且尊重,尽管自豪,却能够适应任何情况,就像竹子一样,可以弯曲但不会折断”。

 

“未来召唤我们一起走下去,没有妄自菲薄或急于达到其他目标,但有愿意相互交流,寻找最好的办法。”帕罗林枢机主教最后总结道,“这个协议不仅代表著一个终点,更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以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为标志的开始。”

 

链接网址:www.vaticannews.cn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古代节日食品对日本的影响——以《宇多天皇御记》宽平二年二月卅日记事为中心
       下一篇文章:若望二十三世与教宗方济各,两位“黑暗时代的人”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