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
发布时间: 2023/9/1日    【字体:
作者:广东省非遗促进会
关键词:  七夕节 天河乞巧  
 


天河乞巧习俗

 

广州市乞巧节习俗主要流行在天河、黄埔、番禺等区。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乞巧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起于汉代,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

 

历史渊源

 

广州人历来重视过此节,宋人刘克庄诗云:“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清末民初,尤为兴盛。胡朴安撰辑的《中华全国风俗志》辑录了清末民初广州女子拜七姐的风俗,详细记载了关于乞巧会“摆巧”的情形。广州还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十六甫等专卖女子品物的乞巧街市。当前,乞巧风俗在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等地较为兴盛,其中天河珠村是目前广州乞巧活动最集中、规模最大的村落。

 

活动内容

 

广州传统的“摆七娘”活动分为“摆大七娘”和“摆小七娘”两种形式。“摆小七娘”多由单家或联户举行,形式简单,都在自家厅堂进行;“摆大七娘”则要到大祠堂去,一般要隔几年才举行一次,要提前几个月预先准备。

 

无论“摆大七娘”还是“摆小七娘”,活动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摆巧”,即“摆七娘”, 制作独具特色的传统七夕工艺系列作品,如斋塔、芝麻香、鹊桥景观、七娘盘、七夕公仔等。

 

工艺制作主要分砌作和扎作两大类。砌作的原料主要有谷、米、粟、豆、芝麻、果实、果仁、壳类、草木的枝、皮、动物的鳞、甲、毛、皮、纺织物碎料等;扎作的原料主要是竹、篾、铁丝、色纸、通纸、绢布等。摆展从初六下午开始,过了初八就撤掉,前后持续三天,且参与摆巧的妇女全部是未婚女性。

 

二是“拜仙”,即“拜七娘”。过去三更十分,由老姑婆带领未婚女子举行叩拜七姐之礼,接连七次,称为“拜仙”。

 

祭拜的对象不仅有牛、女二星,还包括到织女的六个姐妹。珠村现在的“拜仙”虽然改在白天,但整个仪式完全按照过去的程式进行,分为主持人致辞、司仪朗诵乞巧祝词、玉女拜仙(上香、对拜、洗手、祭仙四个步骤)、玉女合唱乞巧歌等四个部分,前后持续约10分钟。

 

三是“乞巧”,即进行“赛巧”或“卜巧”的游戏活动。过去“拜仙”之后,在微弱的灯光下穿针比赛,名曰“对影穿针”, 先穿过的便是“得巧”,落后的则是“输巧”。

 

四是“吃七娘饭”、“看七娘戏”。过去,“摆七娘”期间,参与“乞巧会”的妇女会有一个小型的聚餐,一方面加深姐妹之间的情谊,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吃七娘饭”获得七姐的保佑。而有条件的大户人家如果在自己家里做“七娘”,晚上还会请来村里的姑娘和“八音”锣鼓演奏。目前珠村的“七姐诞”依然保留了上述两个传统项目,不过规模更大,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吃七娘饭”不再限于妇女之间,整个族姓的人不分男女都可参加。

 

广州市以珠村为代表,以拜七姐为主要表现形态的乞巧节民俗活动,展现了古代岭南与中原文化、习俗的密切联系。

 

天河乞巧习俗有着完整的程序、仪式并保留至今,尤以年青女子手工精心制作各色微型字、物的“摆巧”和对影穿针的“赛巧”为最大特色,充分反映了女性追求展示才艺和自我的某种觉醒,在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和手工技艺创造上均有重要价值。

 

广东省非遗促进会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童关礼与“圆锁”仪式——民间社会的儿童保育习俗
       下一篇文章:儒生冒襄的宗教生活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