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节气丨冬至:冬至大如年
发布时间: 2024/1/5日    【字体:
作者:民俗学论坛
关键词:  节气 冬至  
 


 

 

 

古代,人们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蚯蚓结丨一候,蚯蚓结。此时众多蚯蚓交缠在一起,结成块状,缩在土里过冬。

 

麋角解丨二候,麋角解。糜和鹿相似而不同种,鹿是山兽属阳,糜是水泽之兽而属阴。夏至一阴生,故鹿感受阴气而解角;冬至一阳生,故糜感阳气而解角。

 

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祭拜祖先,代代相传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古时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此习俗现代仍然十分流行。

 

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这日要备齐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后家人围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会。但在饶平之海山沿海地区,则会赶在渔民出海捕鱼前,清晨来祭祖,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而在广东惠安,冬至节除了祭祖,还有清明节相同的一些习俗,如冬至日前后十天内上山扫墓献钱。

 

在我国台湾还有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表不忘先祖。

 

交九数九,企盼春天

 

民间把冬至亦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天之后便进入春天。

 

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北方饺子,南方汤圆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东汉时他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此时。正值冬季,大雪纷飞,十分寒冷。白河两岸老百姓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伤了。于是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的习俗,连带还有“不吃饺子掉耳朵”的说法。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傈僳族阔时节

 

“阔时节”,亦作“盍什节”,“盍”是年,“什”是“新”的意思,即是新年。

 

“阔时”是傈僳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过去多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日期,故各地没有统一、确定的节期。一般多在公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举行。

 

199312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每年122022日为阔时节,以便让各地傈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庆佳节。

 

 

 

衣:冬至过后,进入数九寒冬,在穿衣时要注重防寒保暖,尽量选择宽大松软、穿脱方便的冬装。患有关节炎、风湿病的人,更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到寒冷侵袭、病情恶化。

 

食:冬至以后以寒冷天气为主,在中医理论中,此时饮食上可以考虑偏于温热、补养阳气以抵御寒邪,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汤圆、饺子、八宝粥等食物。

 

住:冬至以后,天气逐渐转凉,要收敛养藏。在冬季,运动时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尽量不要运动过量、流汗过多,小心受凉感冒。

 

行:天气转凉后,路面容易结冰,出行时要注意防滑,尽量选择软底的鞋子,避开结冰路面。骑车或开车时注意车速,远距离出行要带好合适的衣服,防止温差变化给身体带来不适。

 

“冬至,白昼最短,思念最长。”

 

 

文章来源:综合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灼见等。

民俗学论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跳三鼓
       下一篇文章:评《盟约:道教法箓的精神内涵与授度仪式》——真容、滤镜与虚实之际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