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安徽阜阳太和县公教会往事
发布时间: 2024/3/28日    【字体:
作者:孙继生
关键词:  安徽阜阳太和县 公教会  
 

 

一,1882年太和县就有了公教会所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位于阜阳市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市、亳州市之间,太和自秦朝置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

 

宋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元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寓意太平祥和。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

 

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府,复改属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十七年亦即1948年成立太和县。

 

十九世纪中期天主教会在安徽的发展并不顺利,早年金式玉神父曾在安徽有过各种开教尝试,由于保守官吏的掣肘阻力重重,颖州府与徐州府都遇到了相同经历——神父们被逐出城邑。

 

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却为他们打开乡村的门户。

 

据高龙鞶《江南传教史》,光绪九年(1883年)德怀璋神父在太和和蒙城为人施洗。此前天主教神父已经经常在太和县活动,并也应该有落脚的公所。

 

根据太和县公教会随佳会长提供的《安徽省志——民族宗教志》记载,太和县公教会建堂时间为光绪八年也就是1882年。

 

二,太和、蒙城两县的初期公教传教活动

 

太和、蒙城两县的初期传教活动虽然很教难,但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太和县的住院小教堂起初并不在太和县城,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正规模样。

 

1883年左右有了颍州(阜阳)府总铎区的设置,最初总铎荣云锦神父,还有两位神父是德怀璋神父和宣承化神父。

 

据高龙鞶《江南传教史》:

 

18848月,太和县内一处小住院遭受抢劫焚毁。1886年在太和与亳州之间的淝河口,另一所住院也被毁。

 

当时的太和知县比较开明,采取了坚决的措施,他和邻县鹿邑、亳州、太和三县拨付所要求的赔款,但赔款的数字并不大。

 

神父们利用这一机缘,进一步巩固了乡村堂口的设施。地方绅董要求神父们进入乡村之前,先定居亳州、太和城内,认为只要县城有了教堂乡村建立教会的阻力就会小很多。当然神父们也希望能如此,但城中官吏仍长期反对神父入城。

 

这时候颍州府的传教事业基本没有什么进展,

1887年至1890年传教士也未能进入凤阳府。在北部,教士被逐出亳州。

 

只有南部的霍邱还可以相安无事,其间有一个僧人改信天主教影响很大,也给神父们很大的鼓励。

 

发展最好的还是太和县,总铎荣云锦神父费尽心机,终于使几处传教中心站的买卖契据登记入册,建造极简陋的住院。

 

三,太和教会遭遇洪水浩劫,太和住院曾是总铎区中心

 

1887928日,开封府上游的黄河堤溃决,河水一泻千里,右岸平原上三千馀村镇一扫而光。积水不久灌入颖州与凤阳府内自西北流向东南的涡河、淝河、沙河而注入淮河。

 

涡河经过蒙城,淝河、沙河则经太和县、颍府城与颖上县在巨镇正阳关附近与淮河会合。

 

蒙城、淝河口、太和三处住院受到威胁。

 

 

188711月淝河堤决溃,颍州府与霍邱之间三百八十里长的地带成为一片汪洋,太和,颍州、颍上三城或被洪水包围,或被淹没。

 

这时在颍州府的瞿功昭神父从淝河口赴太和,平时是在平原上骑骡而行,这次不得不改乘某武官借给他的小船,他到太和时,太和城四面是水。瞿功昭神父曾长期担任太和堂司铎。

 

神父们特别感谢天主,因为颍州府内太和、霍邱、淝河口三处住院虽缕缕遇到危险,却最终有惊无险,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神父们在开放的三个县太和、霍邱、蒙城继续工作。卞良弼书书称:“整个地区是一片平原,要穿越全境需八至十天行程。”

 

神父们虽然面对严峻的形势,但他们工作不辍。18921月,太和一座正规住院正式落成,这是总铎区内第一幢青砖瓦舍的现代堂院,因此作为总铎区中心住院。

 

四,在颖州府城建堂遭遇挫折和太和教会的发展

 

1894年初,总铎卡良弼在太和堂谋求在颖州府城建堂,他购得一处房屋,契券都符合规定,于八月间前往府城。

 

但官员们故技重施,称契单是伪造的,卡良弼不得不退回太和县,荣云锦神父向洋务局交涉。颍州府不得不承认神父的产权后,卞良弼遂于10月再次前往颍州府城。

 

颖州府采用屡试不爽的手段——即指使暴民围攻驱逐教士,卞受砖石袭击,并由兵丁押送他回太和。

 

此时的上海已经和现代文明充分接触,极大地开阔了上海人的视野,他们与欧美侨民、传教士近距离了解,知道他们怎么生活、传教,不会相信挖眼剖心之类谣言,但是这里还是死水一片。

 

这里是李鸿章的地盘,一直等到甲午战争战败

李鸿章失势后才有所改变。

 

此时在太和县内(太和及淝河口),望教者纷纷来堂,他们都陷入贫困,水涝乾旱先后施虐。

 

教会神父在欧洲发起捐款,使神父们能购买若干头耕牛,借给信友们耕田,使他们获得少量收入。各种救济事业增加了传教士的威望。

 

五,倪怀纶主教视察太和,传教士重返颍州府

 

1896年秋,倪怀纶主教来颍州府进行第一次视察。911日,主教在镇江登上“圣玛丽”号船,溯运河北上至淮安清江浦,穿过洪泽湖而进入淮河,舟行二十八天后,于119日抵太和。

 

11日星期日,主教为五十馀名新教友行“坚振”礼。接著主教乘轿赴淝河口。这时总铎区在1896年已有三四所学校。

 

李鸿章巡游欧洲之后的1897年,一直怀有敌意的官吏似乎也改变态度,元旦日来堂访问。天主堂的合法性得到了一定的巩固。

 

前前后后经过了二十年,1897年,中国政府同意双方各派代表办理案件。签署了正式协议,官方答应使神父立即入居颖州住院。

 

总铎白逢清神父这时就在太和县,就和颍州知府商议指定520日返回已经选好的房屋。

 

19日官府派来兵丁十名、营官三名来接神父。一行人从太和出发,经过村镇,驻兵都列队向神父致敬。颍州府城的城墙上、街道上、空场上挤满了好奇的人群。知府与代表候在住院门口把住院移交给神父,当夜有一队官兵守卫,保障住院的安全。

 

次日,神父拜访了官府土办,都以礼相待。数天后,从太和堂送来一船必要的家具,住院设备逐渐充实。又从太和调来班定型神父,负责这一所得来不易的住院,白逢清则去接受亳州住院的工作。

 

六,太和县教会在民国时期经历不平凡岁月

 

十九世纪最后二十二年中,神父们的工作已获得相当的进展,对二十世纪能抱有更大的希望。颍州、凤阳两府,教徒从120人增加到1,550人,而1900年望教者达四千馀人。1878年仅有会口三处,而1900年有三十处。

 

1900年,太和县有信友四百馀人,还有众多的望教者。

 

我们此前看到的太和县天主教神父楼,位于太和县城天主教堂院内,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扩建。

 

该建筑现占地面积25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青瓦屋面。布局严谨、装饰优雅等,展现了匠人的智慧和能,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在民国期间,太和县公教会创建了太和县崇仁小学,于灾荒困难时期开设15处难童教养站。

 

太和县天主教堂在民国时期也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北伐中,杨虎城率部来到太和,把军部设在了教堂的神父楼,并和妻子在教堂内举行了婚礼。

 

太和县天主教堂也是中共太和第一届县委旧址。2016年,被太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如何定义一种“基本”宗教?
       下一篇文章:宗教仪式与中国戏剧史新论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