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印度教与印度现代化
发布时间: 2009/3/14日    【字体:
作者:信力建
关键词:  宗教 国家  
 
 
 
                                           信力建
 
 
    毋庸置疑,印度跟中国一样,是一个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文明古国,而且,这个古老国家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之坚定,迈向现代化基础之厚实,实际上很多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警惕的。譬如,在经济方面,按购买力类比,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之一。印度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拥有两亿到三亿人口,而中国没有这么强大的中产阶级。巨大而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三亿人口构成了商品成品牌的消费市场。与此同时,它还有完善的研究开发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市场技术,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矿产和充分自给自足的农业。印度处于热带气候区,资源相当可观。它的总面积只有我国的三分之一,但是它的耕地面积几乎是我们的一倍。直到现在,印度实行的还是地主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都拥有大块的土地。那里的一个小地主都可以相当于我们中国过去的一个大地主。另外,就是它发达的银行系统,超过6.3万家支行的商业银行网络,它们由一些国家级和邦级的金融机构组成。这也的确是它的强项。在政治方面,它有较为成熟稳定的民主环境,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最大的议会民主国家,选民是世界上最多的,十亿五千万人口中大概有八亿是选民。印度的议会机制也十分完善。邻国巴基斯坦动不动就搞军事独裁,相反,印度即使发生再大的动乱事件,议会民主制照常运作。而且,它的司法系统非常完善。最关键的是,它有强大而成熟的私有经济,其在国民经济份额中占75%,这应该是印度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是事实。在文化教育方面,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印度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人均英语水平是高于中国。从印度本身来讲,印度语甚至不是它的主要语言,而英语是主要语言。这就使得在跟国际接轨方面,印度占有有利地位。在人才上,那些占有价格优势、训练有素的人力和专业管理人才包括工程师、管理人员、会计师、律师,都是国际水平的,在培养技术人才这一点上,印度很有它的一套办法。印度号称科技大国,科技人才的数量和水平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位。我们在某些方面虽然拥有一些专门人才,但是总体而言不如印度。对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印度也有一套独到有效的方法。
    
     当然,印度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的宗教——印度教——在这一现代化进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我们必须看到,在世界四大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儒家文明和印度教文明)中,唯有印度教文明基本上属于印度这一个国家,并且,在印度这个国家里,信仰宗教的人数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信徒像印度这样人数众多、态度虔诚甚至狂热。而且,印度教的影响远远超过印度教本身,它整个影响了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印度的各个领域无不打上印度宗教的烙印。离开了印度教的背景,印度的很多问题我们说不清楚。只有从宗教层面着手,好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那么,印度教都有那些特点呢?大致说来有这么几点:其一是它的泛神论。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一切都是神。自然界的山、水、树木呀,动物界的象、蛇、牛呀,无不是神。这是与其它宗教很不相同的。基督教信仰上帝,伊斯兰教信仰真主,都是一神论。佛教则是一神为主的多神论。它的神是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其二是信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印度教的一个重大特点,甚至是它的核心内容。按照印度教徒的说法,梵天创造人,他身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集团不同层次的人。梵天的头脑生下的是婆罗门,主持宗教仪式,传授知识。梵天的肩膀生下的是刹帝利,体能充沛,健壮有力,保卫国家,也就是说,行伍出生的人都属于刹帝利。梵天的臀部生下的是吠舍,他们是经商的。梵天的脚生下来的首陀罗,他们是干苦力活的工农。最低层的是贱民,印度又称 “不可接触的贱民”。印度教徒很反感把贱民也算在种姓之内,因为在他们看来,印度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四大种姓。他们是四大种姓以外的人,被归为“外人”。贱民在印度是很多的,大概有一亿五千万人口。按照我国的情况来理解,就是最贫穷、一无所有、最受歧视的人在印度属于贱民。印度教的第三个特点是业报说,又叫做因果说或者轮回说。这个跟佛教相近似,但是它更为严格,理论性更强。所谓业报,业就是因,报就是果,业报就是因果。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前世有什么因,你后世就会有什么果。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印度人没有反抗意识和追求享受的欲望,他们认为自己生而为人已经很幸运了,没有任何其它奢求。印度教的第四个特点是非暴力说。非暴力在印度教中的意思是处理问题用和平的方式、对人要爱、人与人之间是和谐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虽然有矛盾但是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敌我之间的矛盾,表面看来,英国人是敌人,但是印度人可以把他们化解为朋友,印度人愿意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双方之间的问题。
 
    这种印度教在印度现代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主要有这几方面:首先, 它缔造了古老的东方精神文明,同时也维系了印度文明古国的存在与发展。印度之所以延续到今天,成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并且保持其古老文明的美妙青春,总体文明没有断裂,国家没有四分五裂,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印度的宗教,特别是佛教和印度教。宗教的信仰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形成共同的文化,密不可分。其次,印度教成为反殖民主义与印度民族复兴的有效工具。甘地用非暴力来领导印度人民,就是这样取得了反殖民的胜利。就是他利用印度教的非暴力思想把印度人民团结在一起,开展了纺布运动、反学位运动、议会运动等。他把政治宗教化了,也把宗教政治化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印度教构成印度议会民主制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基础。印度教为社会提供的思想、哲理和价值观在建立议会民主制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印度教倡导的某些东西与西方民主制倡导的某些内容有某些契合点和亲和力。比如印度教倡导超自然主义。印度教主张泛神论,神高于一切,因此印度人最重精神上智慧上的领袖,而不是权力上物质上的霸主。他们认为婆罗门是最崇高的,因此一切都听婆罗门的,而不一定听从政府官员的,政府官员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一个行政人员而已。在古老的印度社会中,如果国王和一个婆罗门一起行走,老百姓会给婆罗门敬拜,而不一定会给国王敬拜。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为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奠定文化基础。同时,印度教法制化了。印度人非常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真正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另外,印度教有种姓集团化的特征。也就是说,印度各个方面都有种姓的背景,高种姓、低种姓包括贱民都组成集团,拥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在议会中作为自己的代言人。这无意之中形成了类似西方的选举集团。印度教倡导的这些东西与西方民主制在某些方面相吻合,成为印度实行议会民主制的文化基础。 

    当然,印度宗教对印度社会也消极作用与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种姓制度与宿命论窒息人的创造性与反抗精神。印度从古至今,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发明,因为所谓的创造发明,在村社的面前,在印度教的种姓制度面前,无能为力。当有人发现月亮围绕太阳转动的规律时,还遭到宗教的迫害。 印度人民也缺少反抗精神。外族再怎么入侵,印度社会内部再怎么变更,印度人民都很少反抗。其次,造成外族不断入侵和国家的不断分裂。由于村社制度的闭关自守,与外界很少接触,很大程度是因为宗教的原因。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导致人们各守一摊,谁也不管谁。不论外界发生多大的变化,各个集团都袖手旁观。最后,还容易滋生了陈规陋习,影响了印度的人口、婚姻和价值观念等。印度教本身的教派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多体现,因为人们在生活中自动去执行宗教的法则。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就产生了很多在我们看来非常丑陋的现象,它们与现代化的生活格格不入,应该被取缔。比如人口问题。现在印度的人口是十亿五千万,每年多生一千七百万。为什么印度的人口增长率这么高呢?就是因为印度教中的一些哲理促使印度人积极生育。印度教提倡多生多福,而且认为女子不好男孩好,这与林加崇拜有关。你生育得越多,证明你的性功能越强,在印度教派中,你越是一个好的教徒。

    通过以上对印度教和印度现代化关系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印度的现代化是完全立足于印度本土文化来推进的——换言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原因很简单,土壤不同,文化不同,生搬硬套,只会淮南之橘化为淮北之枳。就此而言,我们的社会主义,也只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的现代化,也只能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本文转载自:天益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基督教“中国化”简析
       下一篇文章:中国也是宗教输出国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