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马林诺斯基:宗教满足人类的需要
发布时间: 2011/11/17日    【字体:
作者:黄剑波
关键词:  宗教 社会生活  
 

 

                                        黄剑波
 
    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 1884-1942年)是波兰犹太人,成名于英国,曾长期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晚年移居并客死于美国。除了自己的人类学研究外,马林诺斯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培养了一大批人类学专业的学生,其中包括日后声名卓著的埃文思·普里查德、利奇、道格拉斯、弗思、帕森斯以及中国的费孝通。多年之后,费孝通还屡次提及当年在“马老师”所主持的“席明纳”受教的经历,念兹在兹。

  马林诺斯基对宗教的看法与他对文化的认识直接相关。他认为,文化的意义在于人的生活本身。它不是刊印于书上的记载,而是人们活生生的活动。对于宗教,他认为,巫术与宗教不仅是教义和哲学,不仅是思想方面的知识,而更是一种特殊生活状态,一种以理性、情感、意志等为基础的实用态度。巫术与宗教既是生活状态,又是信仰系统,既是社会现象,又是个人经验。

  按照费孝通的说法,“需要”和“功能”是马林诺斯基文化观的两个核心概念。马林诺斯基认为,需要可以分两类:基本需要(即生物需要)和衍生需要(即文化需要)。他认为,为了满足一些基本需要,人就要生产食物、缝制衣服、建造房屋,而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人又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衍生的环境,即所谓文化。用文化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方式或满足机体需要的行动,就是所谓的功能。而文化在满足了需要的同时,又产生了衍生的需要或所谓的“文化驱力”,正是它直接导致了文化制度的产生。

  在马林诺斯基看来,宗教就是这样一种满足了人类某种需要的文化制度。他认为,人类在面对各种危机时,会产生各种焦虑、恐怖和希望,这些张力需要以替代的行动来宣泄,以求达到身心平衡,而宗教正好满足这一需求。同时,宗教还通过人类公众生活中的传统以及规范化了的、服从于自然法则的社会契约,增加人类社会的凝聚力。另外,他也指出,宗教强化了道德的约束力。他说,“在它的伦理方面,宗教使人类的生活和行为神圣化,于是变为最强有力的一种社会控制。在它的信条方面,宗教给人以强大的团结力,使人能支配命运,并克服人生的苦恼。”

  马林诺斯基还指出,宗教有助于人类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和由死亡带来的群体瓦解的威胁。对个体来说,宗教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排解其在生死关头的情感焦虑。对群体而言,宗教解释了个体死亡的社会意义,因为死亡绝非减少一个人而已。在其对成年礼的研究中,马林诺斯基认为,成年礼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表现“原始社会里传统的无上势力与价值;深深地将此等势力与价值印在每代的心目中,并且极其有效地传延部落的风俗信仰,以使传统不失、团体固结。”由此,宗教的仪式就使个人的生活具有了社会的意义,或者说,生老病死等自然的生理现象通过一定的仪式变成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过程。

  马林诺斯基直接批评了弗雷泽关于巫术、宗教与科学的论述,他不同意弗雷泽将巫术看做“准科学”的东西,而是认为这两者在性质上截然不同:“科学生于经验,巫术成于传统。科学受理论的指导与观察的修正;巫术则不要被揭穿,而且保有神秘的氛围才会存在。”因此,在他看来,巫术、宗教与科学不是前后接续的三个文明发展阶段,而是同时存在的,具有不同性质、承担不同功能的不同文化形态。

  在对南太平洋岛民的研究中,马林诺斯基注意到,“在有关战争、爱情、贸易、探险、捕鱼、航海以及制造独木舟的巫术活动中,经验与逻辑的规则同样是被当做技术严格遵奉的。在一切良好的结果中,凡是能够归功于知识和技术的,都得到适当的肯定。只有在人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时,即表面看来取决于运气,归于做事成功的诀窍,或是出于机遇和命运时,原始人才求助于巫术。”换言之,马林诺斯基认为,巫术是对理性和经验思想的必要补充,虽然与科学的性质不同,但也有着积极的社会文化功能。
 
                   (本文转载自:论坛-宗教周刊-中国民族报电子版(2011年11月15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基督教“爱的神学”及其社会关怀
       下一篇文章:另一种乡村建设的再发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评介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