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列维·斯特劳斯:千差万别的神话可归结为“同一个神话”
发布时间: 2011/12/1日    【字体:
作者:黄剑波
关键词:  神话 宗教  
 
                         
                                         黄剑波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 1908-2009年),出生于一个法国犹太人家庭。列维·斯特劳斯1935年到巴西圣保罗大学(由法国援建)担任社会学教授,1939年返回法国,但很快就不得不因为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远避美国,并在纽约谋得教职。1948年,列维·斯特劳斯返回法国,此后在学界的声名日隆,并和弗雷泽一起,被称为“现代人类学之父”。

  对于宗教研究来说,列维·斯特劳斯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其神话的结构研究。1962年,他发表《野性的思维》,比较完整地提出其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进路:对神话的研究不应纠结于故事内容本身,而应发掘其深层的结构。其后,列维·斯特劳斯沿着这个思路进行具体的神话研究,耗费约10年之功完成了4卷本《神话学》。

  列维·斯特劳斯对北美和南美的神话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认为各自的神话体系其实代表了各自不同的宇宙观。神话教导人们认识世界的秩序、存在的本质、人的起源与命运等根本性的问题,为当地社会的运行提供了最终的动力,也为当地社会的信念、制度和习俗提供了存在的理由。

  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神话尽管林林总总、千奇百怪,但却并非神秘不可理解,反倒是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有着类似或共同的逻辑结构。这种结构是一种普世性的、共同的深层心理结构。列维·斯特劳斯发现,神话既没有完整的逻辑,也没有连贯性,但是从各地搜集起来的神话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些神话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各民族的随意创造,其实不然,它们同人类言语一样,具有一个共同的人类思维的普遍基础。所有看似千差万别的神话,都可以归结为“同一个神话”,即人类从自然向文化迈进的神话。列维·斯特劳斯提出,千差万别的神话背后存在的共同逻辑,表现为一系列的对立范畴。我们从他对一个有关萨满教巫师威力的传说故事的分析中,便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故事说,一个小男孩有治病的魔力,一个老巫医携其妻数次探访他,并向他讲授了一些东西,却没有得到回报。老巫医一怒之下给了男孩一只塞满魔草的烟斗,让他中魔怀了孕。但兽群为他取出了胎儿,并将魔力传授给他。男孩回到村里杀死了巫医。列维·斯特劳斯说,这则故事“基于一系列的对立”:后天能力与先天能力、孩子与老人、性别混淆与性别区分、孩子的生育能力与老人的不育、植入魔法与来自动物的魔法、以引入方式进行的魔法与以提取方式进行的魔法等7组对立的范畴。需要注意的是,列维·斯特劳斯还指出,在表面上看起来二元要素对立之上还存在着一个三元结构。例如,生/死的对立类同于农业/战争的对立,但在农业与战争之间,还存在狩猎这个第三元要素,因为,狩猎既与农业相似(生产),又与战争相似(杀戮)。

  从对语言的结构分析出发,列维·斯特劳斯将神话分为神话结构与神话故事。神话结构相当于语言,是无意识的产物;而神话故事则相当于言语,是有意识的产物。有意识的神话故事是无意识的神话结构的一种表达。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具有自身的理性,不过,这种理性是按照无意识的符号的逻辑运行的。因此, 表面看似混乱而无逻辑的神话,在对其进行结构分析之后, 会发现神话都包含着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性质的逻辑(理性),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缺乏逻辑的内容,实际上是受集体信息支配的,它传递了人类的无意识信息。这些信息也表达了人类想要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的矛盾,比如生与死、自然与文化、自我与他人等。

  列维·斯特劳斯这种对神话深层结构的分析和追寻,被后人称做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人们寻求认识事物规律的认知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事实上,主要由列维·斯特劳斯所构建的结构主义的影响很快就超出人类学及神话研究的领域,一时间广为流行,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专业领域,包括社会学、考古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艺理论,甚至波及数学等自然科学。
 
           (本文转载自:论坛-宗教周刊-中国民族报电子版(2011年11月29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正确认识和保护蒙古族萨满教文化
       下一篇文章:年画中的民间信仰——以上海小校场年画为例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