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年画中的民间信仰——以上海小校场年画为例
发布时间: 2011/12/17日    【字体:
作者:段炼
关键词:  年画 民间信仰  
 

                                         段炼
 
    年画是中国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春节之际张贴于家户的内外,具有驱灾避邪、祈福迎祥的作用。各种题材的年画应节使用,逐渐发展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居家装饰画。开埠之前,上海的年画铺大多集中在今黄浦区豫园商场西首的小校场一带,主要销售苏州桃花坞年画。1860年太平军攻陷苏州,大批年画业主和工匠为躲避战乱进入上海,他们在小校场重操旧业,并聘请一些海派画家参与年画创作,最终形成极具海派特色的小校场年画。作为祭神辟邪的物品,年画从诞生之际就与民间信仰文化紧密地结合;而小校场年画也以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反映出近代上海的都市民间信仰习俗。
 
    上海是一座华洋杂处的移民城市,东方与西方、南派与北派、传统与现代、清雅与通俗兼容并蓄,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民间信仰是构成地域文化的要素之一,因此上海地区的民间信仰既保持着江南水乡的文化传统,也带有现代商业都会极深的烙印。

    《一团和气》是苏州桃花坞年画的代表作,深受上海民众喜爱,小校场年画作坊亦有翻印。该画原为明宪宗所绘,取材于“虎溪三笑”的典故。相传晋代高僧慧远,深居庐山精舍,从不外出,送客最远止于虎溪。一日,儒生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来访,三人相谈甚欢。临别送行,慧远不觉已过虎溪。待发觉之后,三人相视仰天大笑。图中三人围抱一团,相向而对的侧脸又构成一张憨笑的正脸,象征着儒、释、道和睦共处。后来,此图流传于民间,更侧重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寓意。而小校场年画《众神图》则直截了当地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多神信仰。在画中,神界自上而下共有五层,分别以如来、观音、玉皇、关公、天官为中心,收罗了儒释道的佛仙神怪和古圣先贤。中国人“逢神就跪拜,遇庙便烧香”的习俗由此可见一斑。

    逢神便拜的实用主义思想造就了中国民间宗教的多神信仰体系。作为驱灾辟邪、祈福迎祥的年俗物品,各种自然神、地方神、行业神都是年画中常见的神灵形象。门神是年画的初始形态,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有了悬挂桃木驱鬼辟邪的习俗。后来,人们在门上描绘神话人物以御鬼魅,《山海经》中的神荼、郁垒就成了最早的门神。再往后,历代武将,以及各类神仙均被当作门神而绘入年画。除了“甲胄执戈,悬弧佩剑”的武门神,年画中还有的祈福迎祥的文门神和镇宅消灾的动物门神。文门神多为福、禄、寿、喜等文官造型的神仙,动物门神则是狮、虎、鹰、鸡等灵兽瑞禽。

    科考制度加强了儒家思想的崇高地位,除了尊崇至圣先师孔子,莘莘学子还要拜祭文昌、魁星等传说中掌管天下文运的神灵。文昌帝君姓张名亚子,东晋人,居四川梓潼县七曲山,起兵反抗前秦入侵而阵亡,被奉为梓潼神。宋元之际,四川学子认为梓潼神有护佑之功,每逢考试皆往祭之,逐渐由地方神转变为科举神。入元以后,仁宗皇帝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民间尊为“文昌帝君”。魁星即二十八星宿中奎星的俗称,为科举考试主中试之神,头部似鬼,面目狰狞,右手紧握朱笔,左手持一墨斗,右脚踩着海中鳌鱼的头部,寓意“独占鳌头”,左脚扬起后踢,以呼应“魁”字右下角的一笔弯勾。中国人的信仰是功利的,但中国人祈福的方式又是含蓄的。相对于刻板的文昌和狰狞的魁星,人们更喜爱《状元及第》、《五子登科》等充满生活气息并表达美好祝愿的年画。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都在追求幸福、美满、富裕的生活,尤其热衷于对财神的崇拜。新春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悬挂财神像,希冀来年能够财源广进、富贵吉祥。民间所信奉的财神数量众多,既有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还有五路财神、利市仙官,以及商人的鼻祖陶朱公范蠡。有意思的是武圣关羽也被奉为商业的护佑神,世人敬佩关公的忠义勇武,希望他能维护公平买卖、诚信交易的商业道德。而元末明初的大富豪沈万三是一位很受江南百姓欢迎的平民财神,相传他有一只聚宝盆,能不断地生出金银珠宝。后来天帝封他为财帛星君,率领接引天官和招财童子为人间赐福。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还有一类准财神,能带来一定的财运,刘海就是其中之一。刘海是五代时人,道号海蟾子。相传三足金蟾是避五病、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灵物,刘海既以海蟾子的道号闻名于世,又以戏金蟾的形象深受百姓喜爱,因此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财神。

    上海小校场年画铺同时兼营香烛纸马,在广义上纸马也属于一种特殊的木版年画。纸马又称甲马、神马,主要用来祭拜祖先或祀奉鬼神。旧时凡以五色纸刻印的神像,上面皆绘有马匹,以备神佛乘骑,故称为纸马。其实按照江浙民间旧俗,岁时之际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色彩,祭祀后即刻焚化,就好似神佛所凭依的马匹,纸马由此得名。

    纸马神像既有如来、观音、玉帝等佛道人物,也有关公、财神、灶君、城隍之类的民间俗神,其中最流行的当属灶君神马。灶君是传说中掌管饮食的神灵,晋以后逐渐演变为督察人间善恶之神。

    灶君神马的式样,一般呈神龛式,多为半身像,前有供桌,上置祭品。后来人们又添加灶王奶奶共同祀奉。因此民间供奉的灶君神马,常常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小校场年画作坊印制的灶君神马比较有意思,为朱底彩印,灶君手持玉圭端坐于“定福宫”牌匾之下,身前有5位童子在抢夺一顶头盔,寓意“五子夺魁”。可见上海民众在祭灶的同时,还祈求神灵保佑子孙个个高升,光宗耀祖。

    印制纸马神像的雕版,多用枣木、梨木、黄杨木等纹理致密不易变形的木材。尤其是经过雷击后的枣木,又称辟邪木,据说有神灵之气,可以抵御各种邪秽,是道教中的神木。市民百姓认为,只有用传统木刻雕版印刷的纸马,神灵才能有所依附。而在清末,西方传入的石印技术已风靡沪上,小校场也开始采用石版印制年画,木版年画逐渐走向尾声。石印年画用机器代替手工,产量成倍增长,价格低廉,且能最大程度地还原书画作品的神韵,色彩明艳,层次丰富,更受新兴市民阶层的欢迎。
 
              (本文转载自:中国宗教网-文化,载于 《中国宗教》2011-09 
            http://www.chinareligion.cn/wenhua/2011-10-31/1370.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列维·斯特劳斯:千差万别的神话可归结为“同一个神话”
       下一篇文章:新兴宗教及其研究在中国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