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中国西南的傈僳族及其宗教信仰
发布时间: 2012/4/20日    【字体:
作者:张泽洪
关键词:  傈僳族 宗教信仰  
 


                                        张泽洪     


[内容提要] 傈僳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西南边疆的古老民族。本文考察傈僳族传统宗教的巫师,傈僳族宗教信仰系统的神灵及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特色。傈僳族民间流传的祭歌、创世史诗,记录反映了傈僳人古朴的宗教信仰。认为傈僳族丰富的祀神祭歌,不仅在民间文学领域具有研究价值,对宗教学的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傈僳族;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祭歌;米斯尼;《指路经》

    傈僳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西南边疆的古老民族。傈僳族人口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有57.46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63.49万。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聚居的傈僳族有20多万。其余分布在丽江、迪庆、保山、德宏、楚雄、大理、临沧等地,及四川的德昌、盐源、盐边、木里、西昌等地,一部分傈僳族与其他民族交错聚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迁居国外的傈僳族有30多万,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境内。中国西南傈僳族的传统宗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中具有古朴的特质,是比较宗教学研究的重要素材。

    一、汉文史籍中所见傈僳族的生活习俗

    傈僳人早在唐代就见于汉文史籍,唐樊绰《蛮书》卷四《名类》载:“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之种族。丈夫妇人以黑缯为衣,其长曳地。”1樊绰所见的栗粟两姓蛮,《新唐书》记载为粟蛮二姓。《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蛮传》载:“粟蛮二姓、雷蛮三姓、梦蛮三姓,散处黎、嶲、戎数州之鄙,皆隶勿邓。”2明清时期的汉文史籍,对傈僳人及其生活习俗有更清楚的记载。
明清汉文史籍记载的栗㱔、力些、栗些、力㱔,当是汉族文士记载的傈僳人的音译。明陈文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载北胜州风俗说:

    有名栗㱔者,亦罗罗之别种也。居山林,无室屋,不事产业,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其妇人则掘取草木之根以给日食。岁输官者,惟皮张耳。3

    明刘文征天启《滇志》卷三十《羁縻志·种人》载:

    力些,惟云龙州有之。男囚首跣足,衣麻布直撒衣,被以毡衫,以毳为带束其腰。妇女裹白麻布衣。善用弩,发无虚矢。每令其妇负小木盾径三四寸者前行,自后发弩中其盾,而妇人无伤,以此制服西番。4

    明方以智《通雅》卷十六《地舆》载:

    僰人、爨人,即今云南之黑罗罗、白罗罗也。又有么些、秃光些、侬人、沙人、沵河、寻丁蛮、栗㱔之类,古曰乌蛮、白蛮。5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五《西南诸省》说:
诸省惟云南诸夷杂处之地,布列各府,其为中华人惟各卫所戍夫耳。百夷种曰僰人、爨人、各有二种,即黑罗罗、白罗罗。么些、秃老、㱔门、蒲人、和泥蛮、土獠、罗武、罗落、撒摩、都摩、察侬人、沙人、山后人、哀牢人、哦昌蛮、懈蛮、魁罗蛮、傅寻蛮、色目、瀰河、寻丁蛮、栗㱔,大率所辖惟僰、罗二种为多。6

    明章潢《图书编》卷四十八《云南夷总论》,列举的百夷种也包括上述族群与栗㱔。明李贤《明一统志》卷八十七载北胜州:

    有蛮栗些,亦罗罗别种,巢处山林,猎取禽兽以给食。7

    清乾隆《云南通志》卷二十四《种人》载:

    力些,迤西皆有之。在大理名栗粟,在姚安名犭栗犭束欠,有生熟二种。男囚首跣足,衣麻布衣,披毡衫,以毳为带,束其腰。妇女裹白麻布。善用弩,发无虚矢。每令其妇负小木盾径三四寸者前行,自后发弩中其盾,而妇无伤,以此制服西番。8

    唐代史籍所称“栗粟两姓蛮”,与彝族先民罗罗皆属东爨“乌蛮”之列,因此史籍中以罗罗别种视之。明代史籍又出现沿袭唐代傈僳之称,明代贬谪于云南的杨慎就如此记载。明杨慎《南诏野史》卷下《南诏各种蛮夷》载:

    力㱔,即犭栗犭粟,衣麻披毡,岩居穴处,利刀毒矢,刻不离身。登山捷若猿猱,以土和蜜丸,饥得野兽即生食,尤善弩,每令其妇负小木盾前行,自后射之,中盾而不伤妇,以此制服西番。野力㱔披发插羽,尤凶悍。9

    在清代云南的地方志文献中,使用“栗粟”的记载已逐渐增多。清康熙《大理府志》卷十二《风俗》载云龙州:“栗粟,于诸彝中最悍,依山负谷,射猎为生,长刀毒弩,日不离身。祭赛则张松棚燃炬,剥獐鹿诸兽而已。亦事耕种,饶黍稷荞稗。”10清谢圣纶《滇黔志略》卷十五《云南种人》:“栗粟,散入姚安、丽江、大理、永昌四府,在诸夷中性最凶悍。”11清乾隆《丽江府志略》卷上《种人》载:
犭栗犭粟,有生熟二种,岩居穴处。或架木为巢,囚首跣足,高鼻深眼,身着麻布,披毡衫,猎取禽兽为食。居无定所,食尽即迁,佩弩带刀,虽寝息不离。性凶暴嗜酒,一语不投,即持刀相向。俗好仇杀。近惟居澜沧江边者为熟犭粟。12

    清光绪十一年《永昌府志》卷五十七《种人》载:

    犭栗犭粟,居高山极冷之地,与崩竜稍异。善使弩,发无虚矢。其箭有毒,中之即死。种火蔴以为衣,猎野兽以为食。有夷话,无夷字,凡江外深山之间皆有。13

    有夷话指傈僳族所操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夷字则说傈僳族没有文字,实际傈僳人有一种自创的没有字母的音节符号,在近代基督教传播过程中,西方传教士还曾创制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倒写变体作字母的文字。建国后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卷十三《志蛮》载:“力些,一名犭票苏,一名栗粟,一名犭票 犭束欠,有生熟两种。……现在维西跳梁者,即是此种。”14清代文献记载傈僳有生熟二种,指生傈僳和熟傈僳,反映出清代以来西南边疆社会文化的变迁。生傈僳又称黑傈僳、山傈僳、野傈僳,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与其他族群较少接触。熟傈僳又称白傈僳、花傈僳、家傈僳,与其他族群接触频繁。历史上常以是否输租服役,或是否接受汉文化的影响,作为区分“四夷”之生熟的标准。

    《皇清职贡图》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奉敕撰,其中卷七有“姚安等府犭栗犭粟蛮,姚安等府犭栗犭粟蛮妇”的图像。《皇清职贡图》卷七释文称:

    犭栗犭粟,相传楚庄蹻开滇时,便有此种。无部落,散居姚安、丽江、大理、永昌四府。其居六库山谷者,在诸夷中为最悍。其居赤石崖、金江边地与永江连界者,依树木岩穴,迁徙无常。男子裹头,衣麻布,披毡衫,佩短刀,善用弩,发无虚矢。妇女短衣、长裙、跣足,负竹筐出入,种荍稗,随地输赋。15
六库为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清光绪《云龙州志》卷五《秩官志》附六库土司《夷地风俗人情》条说:“傈僳,性悍顽不驯。……概系刀耕火种,射猎为生。”16清余庆远《维西见闻纪》“夷人”条,对清代傈僳人及其宗教信仰记载最详:

    栗粟,近城四山,康普、弓笼、奔子栏皆有之。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黄铜勒束额,耳带铜环,优人衣旧,则改削而售其富者衣之,常衣杂以麻布、绵布、织皮,色尚黑,袴及膝,衣齐袴,臁裹白布,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耳带大环,盘领衣,系裙,曳袴。男女常跣,喜居悬岩绝顶,垦山而种,地瘠则去之,迁徙不常。刈获则多酿为酒,昼夜酖酣,数日尽之,粒食罄,遂执劲弩药矢猎,登危锋石壁,疾走如狡兔,妇从之亦然。获禽兽,或烹或炙,山坐共食,虽猿猴亦炙食,烹俟水一沸即食,不尽无归,饜复采草根木皮食之。采山中草木为和合药,男女相悦,暗投其衣,遂奔而从,跬步不离。婚以牛聘,丧则弃尸,不敬佛而信鬼。借贷,刻木为契,负约,则延巫祝,置膏于釜,烈火熬沸,对誓,置手膏内,不沃烂者为受诬。失物,令巫卜其人,亦以此法明焉。触忿,则弩刃俱发,著毒矢处肉,辄自执刃刳去。性刚狠嗜杀,然麽些头目、土官能治之,年奉头目麦、黍共五升,新春必率而拜焉。17

    维西于1931年始设立维西县,1985年建立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隶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中国惟一的傈僳族自治县。

    傈僳人自称“傈扒”、“俚濮”、“里颇”,上述明清时期的汉文史籍,称傈僳族为栗㱔、栗些、力㱔、力些、犭栗犭粟、犭栗犭束欠、栗粟,皆是汉语记载的他称。尤中先生认为明代史籍记载的“栗些”,“些”与“僳”同声,“栗些”即“傈僳”。18

    傈僳族信仰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但在历史上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部分支系也受到藏传佛教、纳西族东巴教的影响。清张泓《滇南新语》“夷异”条载:

     滇夷种多,而俗异性殊。……惟丽郡、中甸、维西之把僳、傈僳、模僳剽悍,奉喇嘛,其亲死,必延喇嘛问之,名刀把,或擦妈,向尸诵经咒,刀把谓死者无罪,则悬尸山树之极巅以风,曰天葬。谓有罪则笼尸沉诸江,曰水葬,或割尸饲禽兽而火其骨,截胫骨作筒吹之,曰火葬,皆焚书舍身喂鹰虎之说也。然各种多食生,且有啖生蛇者。男女皆佩刀,习镖弩,好斗轻生,服饰诡异,难以笔罄。19

    丽江、中甸、维西一带称为把僳、傈僳、模僳的傈僳人,与周边的纳西人、古宗人关系最为密切。丽江、中甸、维西一带的藏族,汉文史籍中记载为“古宗”、“古猔”、“狜猔”,明谢肇淛《滇略》卷九《夷略》,即称吐蕃在丽江铁桥之北的为古宗。傈僳人历史上与纳西人、古宗人接触频繁,其宗教信仰受到纳西族东巴教、藏族古宗人的藏传佛教之影响。本文限于篇幅,侧重考察傈僳族的传统宗教。

    二、傈僳族的传统宗教信仰与巫师

    傈僳人在西南边疆的氐羌民族中,属传统宗教观念保留较为完整的族群。傈僳族信仰万物有灵的传统宗教,认为宇宙山川、风雪雷电等万物都有神灵主宰。认为天地、日月、山川、河流、星辰、植物、动物,都有精灵以决定人之生死祸福。人生了病是鬼神作祟,必须杀牲献祭,因此森林、巨石、河水等自然物都成为他们的膜拜对象。清杨琼《滇中琐记》就记载说:“栗粟,维西、中甸、剑浪、云龙、腾越,各边地皆有之。……栗户不敬佛而信鬼。”20傈僳族认为人的吉凶祸福都由诸神主宰,人对万物之灵只能祈求,不可抗拒。在傈僳先民的生存条件下,他们为了驾驭自然,应对严峻的环境,乞灵于超自然的精灵,由此产生傈僳族传统宗教的信仰体系,及在祭祀活动中吟唱的祀神祭歌。

    在傈僳人的宗教观念中,认为山有山神,树有树灵,水有水神,自然崇拜成为傈僳人宗教信仰的显著特征。傈僳族先民在远古的生存环境中,逐渐形成超自然的精灵“尼”的观念,诸如俄瓜尼(天神)、米斯尼(山神)、划尼(猎神)、乌沙尼(院坝鬼)、黑夸尼(家鬼)、爱杜斯尼(水鬼)、刻尼(恶神)、俄巴尼(蛙神)、密加尼(梦鬼)、洽尼(血鬼)、加姑尼(路鬼)、曲尼(触犯鬼)、尼拘木尼(妇人鬼)等。主要的精灵“尼”达30多种,并认为“尼”附着在自然物中,“尼”既是傈僳人信仰的基础,也体现傈僳人万物有灵观念的特质。“尼”是傈僳人信奉的神秘力量,“尼”主宰着他们的信仰世界。傈僳人相信“尼”能支配世间一切事物,认为“尼”能保护族群的生存、发展。

    1935年陶云逵赴怒江上游碧罗雪山考察,后撰写《碧罗雪山之栗粟族》,对傈僳族传统宗教有深入研究。1945年张征东撰《傈僳族社会历史调查》,这篇近10万字的民族志调查报告,包括风俗习惯、丧葬等宗教信仰的内容。陶云逵曾将傈僳族的鬼灵分类为家灵、社灵、水灵、猎灵等较大的灵,还有饿灵、冤灵、无头灵等。21对傈僳族崇拜的精灵“尼”,陶云逵在考察后阐释说:

    栗粟相信人死后为灵或“尼”。但山、石、森林、水、路等均有鬼或灵。唯人死后之灵,与山石树木之灵不同。人死后之鬼,颇象汉人的鬼、精、妖等的有恶化的人形,而山石树泉之灵,则并不具有任何形象,它是看不见,但是觉得着的。它同时必需有一个实物在那儿作为介物,才能发生的。这种“灵”不是那个实物(如石、树、水)自己,好象是他的生机力。此生机力可以脱离其物体而存在,但必有其物,始能发生作用做出事故。无论人死后,或山石之灵,均称之为“尼”。22

    在傈僳族信奉的众多“尼”中,“米斯尼”是信奉的至上神,它的神职涵盖了山神、山鬼、山灵、天神、天鬼、天灵以及土地神、土地鬼等众多精灵的职能。它由若干不同等级的高位“尼”组合而成,其中有一个至高“尼”统领不同级别的高位“尼”,由此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神灵等级系统。据民族学者1958年对怒江州泸水县四排拉底村的调查,当地“米斯尼”的等级系统中,有“米斯、米斯然卡、米斯几塔、米斯宗撮、米斯各”五种。23

    傈僳人认为“米斯尼”是万物之主,天地间气候的变化,日月的盈亏,山河的变异,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命运,都为万能的“米斯尼”主宰支配。傈僳人在打猎之前,要请尼扒举行祭“米斯尼”仪式,以祈求山神保护狩猎有成。“米斯尼”是傈僳语的音译,“米”意译是“大自然”、“宇宙”;“斯”意译是“主宰、主人、家长、首领”;“尼”意译是“精灵、鬼神”;“米斯尼”意为“大自然的主宰者”。傈僳猎手在捕获到猎物后,就要吹响牛角号,向“米斯尼”致谢。24

    宋恩常曾调查傈僳族宗教信仰,指出傈僳人信奉“米斯尼”,它既是自然的主宰,也是村社经济活动的主宰,山、石、树木、土地都属于“米期尼”。傈僳族的农业、狩猎等经济活动,都要受到“米斯尼”意志的左右。每当新的一年开始,傈僳族要举行全村寨的宗教仪式,向“米斯尼”祭献肉饭等供品。僳僳人认为祭祀“米斯尼”,是祭祀一切精灵的开始。25

    对精灵“尼”的信奉崇拜,通过傈僳族传统的祭祀仪式,吟诵的祭歌和跳神的歌舞,形成傈僳人神灵信仰的特点。“尼”是傈僳族传统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傈僳人认为必须向“尼”奉献牺牲,诵念咒语,举行祭祀,才能得到精灵的保护。傈僳先民相信语言蕴涵的魔力,因而广泛运用祭歌咒语,期望以祭祀中吟诵的祭歌,用发自傈僳人心灵深处的呼唤,对各种“尼”表达傈僳人的期望,以达到祈福祛灾的目的。

    在傈僳族传统宗教信仰诸要素中,保留至今的图腾崇拜也很有特色。傈僳族每个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图腾既是傈僳人崇拜的对象,又被当作氏族、部落的标记、名称。据民族研究者的调查,傈傈族的氏族图腾曾多达49种,计有虎、熊、羊、鱼、蛇、蜂、鼠、鸟、猴、荞、竹、柚、麻、菌、菜、火、霜、犁、船、龙、狗、兔、马、稻、黍、麦、猪、刚兔、薏米、黑鼠、好吃鼠、贼精灵鼠、钻土鼠、粗毛鼠、白鼠、小眼睛鼠、长耗子、臭耗子、田鼠、花耗子、松鼠、李子、谷子、狼、鹰、獐子、雉子、姜樟树、羊角树等。26迄至20世纪50年代,傈僳族社会还保存着氏族制度残余,各氏族都以图腾作为姓氏名称。傈僳族的氏族图腾有荞、虎、熊、猴、羊、蛇、鸟、蜂、鱼、麻、菜、竹、霜、犁、火、雀、柚木、鼠、猫头鹰、鸡、叶、谷等20多种。据20世纪50年代对泸水县六初罗、称戛、四排拉底村的调查,三个村共有虎、熊、鱼、蜂、羊、紫柚木、菌子、竹子、麻、犁头、船等11个氏族名称。27

    陶云逵1935年进行傈僳族考察,所撰《碧罗雪山之栗粟族》指出:傈僳族图腾有虎、熊、羊、鱼、蛇、蜂、鼠、鸟、猴、荞、竹、柚木、麻、菌、菜、犁、船、霜、火、兔、鸡、狗、牛、龙、麦、刚豆、猪等,其宗族名称多以动植物命名。杨毓才曾对傈僳族图腾进行研究,认为怒江傈僳族共有19个氏族名称和图腾,并将其分为动物图腾、植物图腾、自然现象图腾、工具类图腾四类。28而高立士也曾将傈僳族的图腾崇拜分类,但他的四种分类类型为:(一)动物图腾崇拜;(二)植物图腾崇拜(野生植物图腾、农作物图腾);(三)工具图腾崇拜;(四)职业图腾崇拜。29

    在傈僳族的图腾崇拜观念中,他们分别自称是荞麦人、虎人和鼠人等,认为上述动物、植物是其始祖。民间传说虎姓是因为善于猎虎,因此便取名为“腊扒”,熊姓过去猎熊食熊肉并以熊皮为衣,因此取名“俄扒”。傈僳族的图腾、祖先神话,在傈僳族民间递代传承。各氏族图腾名称的来源,大多有一则纯真朴实的神话传说。如虎氏族来源的传说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姑娘上山砍柴,被一只公老虎看见,老虎化为英俊的男子,表白要娶姑娘为妻,他们当即结婚成亲,生出的后代形成了虎氏族。荞氏族说他们的女始祖因食荞而受孕,生下的子女就是荞氏族的祖先。蛇氏族的传说是:古时候七姐妹外出割草时见到一条大蟒蛇,六个姐妹吓得很快逃走,最小的七妹来不及躲避,蟒蛇变成漂亮的小伙子,他和七妹相爱成婚之后,生育的后代就成了蛇氏族。鱼氏族的传说更为生动:古时候有一个孤儿在河里钓到一条受伤的鱼,善良的孤儿将鱼带回家养在竹筒里,每天给鱼喂养食物。鱼养好伤后为了报恩,化为美丽的姑娘与孤儿成亲,生出的后代就是鱼氏族。

    在傈僳族的祖先崇拜中,有对祖先的依赖和追怀观念,但祖先崇拜的观念相对淡薄。祖先崇拜的祭祀仪式不多,且仅限于祭祀他们亲自见过的祖先,这种只祭父亲而不祭祖父母的现象,民族学界称之为近祖崇拜,这是傈僳族宗教形态较为古朴的表征。

    傈僳族传统宗教的巫师,傈僳语称之为“尼扒”,他们担负着颂经祭祀、撵鬼驱邪等职能,是傈僳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巫师在宗教祭祀活动中,要念诵各种祭神的祝福词、祭歌、咒语,这些生动优美的神唱韵文,以表达傈僳人向神灵的祈禳祷告。“尼扒”创作的祭祀经文,以民间口承文学的形式递代传承。如傈僳族宗教祭歌的《祭祀经》、《鬼经》、《招魂经》、《杀魂经》、《指路经》、《猎神调》、《卜蛋卦调》等,是十分优美感人的诗歌。

    傈僳族传统宗教的巫师,有“尼扒”和“尼古扒”两种。“尼扒”享有较高的威信,“尼扒”的法术来源于神授,尼扒自称能识“尼”,有治“尼”的能力,是人与“尼”的沟通者。 “尼扒”神通广大,能直接看到鬼神,可用鬼语神话同神鬼交谈。有些“尼扒”还是村寨头人,主要从事驱鬼、卜卦、念经等活动。“尼古扒”的社会地位略低,其法术来源于祖传。法力不及“尼扒”,不能与“尼”对话。只能替人打卦,杀牲驱鬼。傈僳族的“尼扒”和“尼古扒”,是傈僳宗教口承文学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尼扒”不脱离生产劳动,与民间生活保持着密切关系。“尼扒”自称能识别精灵,根据判断确定不同的“尼”,从而奉献牛、猪、鸡等不同的牺牲。傈僳族传统宗教的占卜较为流行,如判断疾病时用白纸举行“鸟尼”占卜,以确定是何种“尼”在作祟。傈僳族盛行卜卦,卦式有“撤珊珊”(竹签卦)、“达莫”(刀卦)、“勒士”(手卦)、“依马都”(贝壳卦)等。陶云逵考察傈僳占卜有八种:竹签卦、割枝卦、石头卦、杯珓卜、羊骨卜、围腰卦、衣襟卦、头巾卦。30比较流行的有竹签卦、刀卦、贝壳卦、手卦,鸡卦等。此外还有蓍草卦,雍正《云龙州志》载:“傈僳,问卜以蓍草二十七根作卦。”31清光绪《云龙州志》卷五《秩官志》附六库土司《夷地风俗人情》条说:“僳僳,……以木刻为券,通信亦然。问卜以蓍草三十七根作卦。”32都说明僳僳族盛行用蓍草占卜。

    在纳西族东巴经中,也有傈僳族竹片卜的记载。东巴经《布杷过书》(《求取东巴卜经记》),说盘祖萨美女神,“送给美苏(傈僳)竹片卜”;“狂风吹散了卜书,竹片卜书吹到美苏族地方”。《多萨欧吐哲作》(《多萨欧吐传略及消灾送牲记》)说:“傈僳卜师搓竹片的坏卜咒仇鬼,……愿使恶鬼仇鬼永世不翻身。”“去问傈僳竹片卜”。33傈僳人凡遭受天灾人祸、过年节、结婚、生孩子、生病、丧葬、出行、械斗等,都要请“尼扒”打卦献祭。

    三、傈僳族祭歌中所见的宗教信仰

    傈僳族传统宗教与傈僳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傈僳人在宗教祭祀中创造出祭词、卜歌等祀神词文。怒江傈僳族常用的祭歌有:《招魂歌》、《卜歌》、《米斯祭歌》、《加古尼祭歌》、《就抚司祭歌》、《斯尼祭歌》、《节普祭歌》、《墨尼祭歌》、《尼玛祭歌》、《查瓦尼祭歌》、《尼斯祭歌》、《海垮尼祭歌》、《尼莫祭歌》、《卜扒祭歌》等。这些祭歌吟唱出傈僳先民的信仰习俗,是傈僳族宗教的文学化表达,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34

    傈僳族传统宗教的祭歌、祈词、咒语和创世歌谣,通过民间口承文学的方式流传下来。将古老的神话传说广泛讲唱。至今,傈僳族仍祭什么“尼”,吟唱什么祭歌,念诵什么咒语、祈词。傈僳族的祭歌、祈词、咒语,内容包括狩猎、祭祖、祈祷、祝愿,表现形式有赞颂,娱悦,诅咒、威吓,充分反映傈僳先民的生活理念。

    傈僳族祭祀各种“尼”,巫师用傈僳语吟诵祭词,真切表达傈僳先民的宗教信仰。每年春耕播种前,傈僳人要举行祭“米斯尼”仪式,“尼扒”念诵祈词说:

    哦!米斯尼,

    你是最高的神仙,你是最大的神灵。

    今天我来祭祀你,今日我来供奉你,

    请你保护作物成活,求你保佑庄稼丰收。

    我供也供献你了,我请也请求你了,

    让我种一块地得两块地的粮,使我开一山坡得两山坡的粮。35

    傈僳族先民在采集、狩猎时代,生活资料源于山中的动植物。因此,傈僳人自古笃信山神,认为它是主宰人世间万物的至高神,是“米斯尼”等级系统中崇拜的至高对象。山神主宰山林中的动物、植物,调适人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傈僳人每当出猎、耕种,或遇风灾,都要祭祀山神,祈求赐予猎物,祈求庄稼免遭风灾。《祭山神的由来》的神话故事,在傈僳族民间广泛流传。

    猎神是傈僳族猎手祟敬的神灵,傈僳人认为猎神猎艺非凡,祭祀猎神可保佑多获猎物。祭词《猎神调》中吟诵道:

    嘘——嘘!

    山头的猎神,山脚的猎神,
   
   
山梁上的猎神,山谷里的猎神。
    
    大家都到我打猎的地方,大伙都到我撵山的地方。

    请你们众神保佑,请你们众神显灵。

    让我一箭把大野兽射倒,让我一刀把大动物砍翻。36

    猎手还要卜竹签卦,逐一占卜能否出猎,能否猎获野物,猎获何种野物及猎获的时辰,再根据卦象决定当日是否出猎。第一次占卜时吟诵的《抽签调》说:

    签啊,签!

    搓也搓着你这根签罗,抽也抽着你这根签罗。

    让我打猎呵十有九稳,让我撵山呵满载回村。37

     ——未完

     这首巫咒祭歌生动形象地反映傈僳先民对龙的藐视,他们不是以颂祷祈词去取悦龙神,而是用巫咒祭歌去威吓龙神,以达到慑服龙神的目的。
   
    在傈僳族传统宗教观念里,“尼莫”是一种很厉害的老鬼,这种鬼专司肺结核等疑难疾病。祭祀“尼莫”要到野外岩洞山崖下,仪式中巫师要吟唱《祭“尼莫”歌》。《祭“尼莫”歌》以口承文学形式,记载了傈僳族的创世传说,称创世的兄妹俩生下九个男孩,养育了七个女孩,而傈僳人与鬼神由此产生。《祭“尼莫”歌》唱道:

     一个成了傈僳人的始祖,第一句话说出了傈僳语,……一个成了“拉干扒”的祖先,第一句话说出了拉干语。一个成了“霜干玛”的祖先,第一句话说出了霜干语。一个成了掌管树木的鬼神始祖,一个成了掌管岩石的鬼神始祖,一个成了掌管箐沟的鬼神始祖,一个成了掌管蕁麻地的鬼神始祖,一个成了掌管芭蕉林的鬼神始祖。39

    傈僳人对于患者久病不愈,即认为是魂魄在野外游荡所致,要请“尼扒”举行招魂仪式。“尼扒”吟唱《招魂调》说:

    男:你的魂挂在树枝上,你的魂挂在岩壁上。

    我要把它喊回来!我要把它招回来!
   
     女:我的魂挂在树枝上呵!我的魂挂在岩壁上呵!
    
     你用什么来喊魂?你用什么来招魂?
 
     男:你的魂挂在树枝上,你的魂挂在岩壁上。
  
     我杀牙猪来喊魂,我宰山羊来招魂。
  
     女:用牙猪来祭,用山羊来祭,
    
     可是我的魂还在野外跑,可是我的魂还在山里游。
  
     男:你的魂不回来不要愁,你的魂不转来不必怕。

     我是个很神通的人,我是个很显灵的人。

     我会把魂喊回来,我会把魂招回来。

     用板栗树枝来喊魂,用麻栗树枝来招魂。

     板栗树枝摇一摇,麻栗树枝晃一晃,

     魂呀就转来啦!魂呀就回来啦!40

     此外,庄稼收割完后,要举行招魂仪式,以示招魂归家(也称收脚印回家)。招魂者多为家长,也有自己给自己招魂的。招魂时要吟唱《招魂歌》:
      
     别人不归你要归去,别人不回你要回去。

     不要在岩石底下站着,不要在路口子上停留。

     去罗!高高兴兴地去罗,去罗!欢欢喜喜地去罗。41

     傈僳人在为死者守灵的三天内,要不分白天黑夜地围着火塘唱挽歌。《挽歌》通常是男女对唱,或以男性代替女性角色。《挽歌》由死者的近邻、挚友或情人演唱,表达对死者的深切怀念之情。在傈僳族的停灵《挽歌》中,“尼扒”唱道:

    你心中不要难过,你内心不要悲伤。吸你血的就是这一个,啃你肉的就是这一个。我不知道就不来当巫师,我不懂得就不会做捏帕。明天我抬着弩弓到你在的地方,明天我挎着长刀到你住的箐沟。我可以把它射死,我能够把它砍掉。你心中不要难过,你内心不要悲伤。我转来转去晚上转到你在的地方,我走来走去早晨走到你住的箐沟。有十二种东西正在加害你,有十三种隐患附在你身上。明天我拿着弩弓来瞄着它,明天我举起长刀来对着它。把它撵出高山,把它赶出大江。你心中不要难过,你心内不要悲伤。明天我守住苍娜来的路口,明天我把着恶鬼来的地方。用弩弓瞄着它,用长刀对着它。我就是射苍娜的人了,我就是杀恶鬼的人了。42

    傈僳族丧葬歌的内容,主要是追述死者生前为人和功绩,祝愿死者灵魂回到祖籍故地。傈僳族口承的指路经,由巫师为亡魂念指路经,送亡魂前往祖灵栖息地。祝发清1990年收集的《指路经》唱道:

    祖宗有七条路,祖先有九股道。
  
    七条路有你一条,九股道有你一股。
    
    六条道路是人的路,有七双筷子送你一双。
 
    有七个碗赠给你一个,有七棵树送给你一棵。43

    傈僳族属于氐羌民族,同为氐羌系的纳西族、彝族、哈尼族、布朗族,都有世代流传的《指路经》,其宗教意义都是送亡魂回归祖灵地。

    傈僳族猎手猎取的兽头,是祭祖猎神的主要祭品。分获得兽头的猎手,回到家里后吹响三声羊角号,招猎神归位,再把兽头放置于祭神的木架上,手摇缠绕着白棉纸的树枝,口念《猎神调》祈祷:
    
    嗅!雪山顶上的神灵,深山峡谷里的神仙,

    山前山后的神灵,江头江尾的神仙,

    江东江西的神灵,各路山口的神仙,

    祈求你保佑,让我时常打着野物,

    背着大兽头进家来,供在神架上祭祀你。44

    神仙是道教特有的神祇,这首《猎神调》称神灵为神仙,反映傈僳族与周边的纳西族一样,在历史上也曾受到道教的影响。

    傈僳族的“尼”作为傈僳人的宗教信仰,不仅在古代傈僳族生活中有着实用价值,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影响着傈僳人的价值观念,甚至还形成新的民俗节日。古代“尼扒”作法的上刀杆,演绎成今天的傈僳族节日——刀杆节。农历二月八日的刀杆节,用上刀山、下火海的象征仪式,表达傈僳人赴汤蹈火一往无前的豪情。李子贤教授指出:傈僳族的“阔时节”,是传统的民族节日,该年节集宗教祭祀、吟诵史诗、对歌跳舞、饮酒美食等民俗活动,是重要的传统文化积淀场。45

    中国西南傈僳族的祭歌,作为沟通人与神灵的语言中介,传递着傈僳人的情感,表达出傈僳人的意愿,有着特殊的宗教功能。傈僳人的祭歌、史诗都出自巫师之手,傈僳人的《创世纪》,是巫师在祭坛上吟诵的祭歌,而《古战歌》、《荞氏族的祭祀歌》,生动记述了傈僳人迁徙的史实,歌颂氏族首领木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傈僳族祭歌的生动话语,表现出傈僳先民的宗教观念,如今许多傈僳传统的口承祭歌,都已由本土文化工作者整理记录为汉文文本,这是解读傈僳族民间信仰的宝贵资料。傈僳族口承文学保存和传播民族宗教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一种特殊的现象。中国西南傈僳族丰富的祀神祭歌,不仅在民间文学领域有其研究价值,对宗教学的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研究,也同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39木春富、普利颜:《傈僳族的祭“尼莫”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贡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福贡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88年,第131、133页。
40蔡家麒主编,杨毓骧、张桥贵编:《中国传统宗教资料丛编·傈僳族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23页。下同。
41左玉堂著:《傈僳族文学简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62-63页。
42祝发清等:《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72-179页。
43蔡家麒主编,杨毓骧、张桥贵编:《中国传统宗教资料丛编·傈僳族卷》,第819页。
44 《山茶》1982年第2期。
45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思想战线》1998年第4期。

            (本文原载《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转自作者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f3d9010009px.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之考察
       下一篇文章:格头村苗族原始宗教信仰与习惯法关系研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