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佛教名山上市背后的玄机
发布时间: 2012/8/16日    【字体:
作者:杨凤岗
关键词:  佛教 经济  
 

                                          杨凤岗

    近日有关佛教名山普陀山、九华山和五台山都在积极筹备上市的消息,引发中国各界广泛议论。而此前有关少林寺上市的争议便一直未断,峨眉山则早在1997年就以旅游公司的名义在深圳主板挂牌上市了。

    对此,国家宗教局公开表态反对。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刘威在近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寺庙道观是满足信教群众宗教活动需求的场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综观世界其他国家,从没有将宗教活动场所打包上市的先例。发展市场经济应该有边界,要符合社会的基本底线。

    但一些经济学者接受采访时则表示理解和支持,而几乎所有佛教领袖都至今对此沉默不语。与此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各个山头上市公司的努力并无放缓的迹象。

    此事的发展过程反映出当前中国宗教与经济、宗教与政治的多重复杂关系。

    首先,为什么佛教寺庙会被打包上市?简单说,是因为宗教短缺和政策倾斜。佛教名山名寺被人圈地赚钱,虽然引发民怨,游人却依然络绎不绝,甚至趋之若鹜。

    这看上去似乎违背旅游市场的供求规律,实际上却是由于宗教市场的供给短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政府批准恢复和新建了很多宗教场所,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宗教需求被唤醒,结果是宗教场所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美国,平均每八百人就有一家教会。在台湾,平均每一千人就有一座寺庙或教堂。而在中国大陆,平均每一万人才有一个官方批准的宗教场所。

    宗教场所严重短缺,民众的宗教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面对这种现实,即便对于现有的宗教场所不太满意,即便被迫购买高价门票才能到寺庙参访,寺庙的来访者依然众多。宗教场所的供不应求带来了谋取“宗教红利”的商机。

    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向佛教倾斜,国家宗教局倾力支持主办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不少官员与大师来往密切、关系暧昧,有些干部时常到庙里借视察之名行拜佛之实。上行下效,从善如流。开发佛教旅游,政治风险低而经济红利高,何乐而不为?佛教名山名寺旅游开发都是地方政府和商人联手而为,官商结合,一本万利。

    宗教政策向中国传统宗教倾斜,除了佛教外,道教和民间宗教在近年来也受到官商青睐,前不久有报道说,陕西周至财神庙也要借壳上市。

    国家宗教局公开反对宗教场所被打包上市,会起到什么作用?中国目前的宗教基本政策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确定的,三十年来虽然有些具体细节的调整,但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即便近十年来对于中国传统的宗教表现出政策倾斜,但是程度也很有限,总体来说,党和政府对于宗教社会作用的担忧甚多,对于宗教信仰的肯定总是含糊其辞。

    宗教场所的恢复和新建,其申请过程总是艰难曲折。结果,有些宗教组织为了扩展,只好另辟蹊径,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寻找灰色空间。比如,不许修建宗教场所,就以文物保护或旅游文化的名义修建场所,但是在这种名义下修建的非宗教场所中,总会设置一些宗教性质明显的雕像画像、参拜器具、文字说明、以及奉献箱。游客由于其宗教需求不能在正式的宗教场所中得到正常满足,结果就会在懵懵懂懂中跪拜叩头,燃香捐款,却不知道虔诚捐款实际上大多流入了官商的钱囊。有些宗教人士,对此虽然有所不满,但另一方面却也乐见其成,毕竟能够引来一些朝拜者。据报道,少林寺的门票收入只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分给少林寺本身,少林寺表达的不满,只是希望分红更多些而已。

    所以,在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宗教寺庙和地方宗教局也就或明或暗地对于旅游开发和借文物圈钱的官商结合项目予以支持。中共中央和政府虽然三令五申制止乱建露天大佛和寺庙,但是效果非常有限。

    国家宗教局的官员这次公开讲话表示反对佛教寺庙打包上市,既非首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是作用恐怕微乎其微。宗教管理部门总想把宗教灰色市场管起来,雄心可嘉,但是灰色市场的出现是由于宗教场所短缺所导致的。治标不治本,怎么可能有实质效果?而且,国家宗教局对于佛教的政策倾斜,事实上创造了寺庙被打包上市的商机。一边在实质上制造商机,一边在口头上表示反对借机圈钱,这是否是在作秀,甚至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呢?

    佛教寺庙被打包上市,对宗教自身发展有什么影响?其直接后果可能是佛教的商业化和庸俗化。这在少林寺的商业化发展上已经充分地体现出来。虽然带来了地方上的短期经济效益,甚至吊起了游客对于佛教的胃口,多了一些拜佛的人,但是,被商业化的佛教也随之丧失了宗教的伦理教化功能,因为佛教的教义得不到认真系统的教导,佛教戒律得不到严肃的执行,在旅游商业中提供给游客的,就只剩下夸张炫耀和充满铜臭的诱导说辞。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宗教与经济伦理——三条基本路线
       下一篇文章:宗教研究的人本理论----访罗德尼·斯达克教授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