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当代法国政府的穆斯林移民政策——以法国政府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为例
发布时间: 2013/4/6日    【字体:
作者:魏秀春 谢济光
关键词:  法国 伊斯兰教  
 
 魏秀春 谢济光
 
[内容摘要]法国政府一贯坚持以“共和模式”为标志的移民政策,但这一政策在融合穆斯林的问题上遇到了难题。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历届法国政府都试图改造伊斯兰教,建立一个能够代表全法穆斯林的伊斯兰机构。2003年6月,随着全法穆斯林理事会代表选举的完成,全法伊斯兰代表机构正式成立。然而,组建这一机构,虽然加强了政教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了穆斯林移民的融合,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穆斯林移民尤其是第二代穆斯林移民所面临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关键词:法国政府 穆斯林移民政策伊斯兰教

 
    近年来,穆斯林移民问题一再成为法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对这一问题讨论的核心是:法国的穆斯林移民如何才能真正地融入到法国社会中。众所周之,法国政府一贯坚持以“共和模式”为标志的移民政策。这一政策是建立在共和、世俗和平等的公民资格基础之上的,其旨在平等地对待外国移民,使他们完全融入法国社会。根据这一政策,在法国这样一个“大熔炉”中,所有外来移民都应当放弃自己原来的语言、文化和宗教,接受共和国的同化,以便成为法国公民。100多年来,“共和模式”曾将上千万外来的移民造就成法国公民,但其在融合穆斯林移民上却一波三折,成为当代法国面临的一个主要社会问题。
 
    一、移民的历史:伊斯兰教在法国
 
    穆斯林移民在法国可以远溯至19世纪30年代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征服战争;一战之后,由于阿尔及利亚士兵在一战中的贡献,法国当局欢迎他们移居法国。巴黎大清真寺就是1926年为了纪念在一战中为法国牺牲的穆斯林士兵而建的。二战后初期,法国对阿尔及利亚采取了特殊的政策,取消了对阿尔及利亚进入法国的种种限制,阿尔及利亚人可以随时进入法国并享有法国公民的待遇。20世纪50、60年代马格里布三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独立后,法国仍然维持与它们的密切关系,三国的居民仍然可以自由出入法国。同时,法国还通过与这些国家缔结协定来保障其移民在法国的权利。与此同时,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法国政府亦从北非等前殖民地招募了大量移民,以弥补国内劳动力的不足。法国的穆斯林移民人口由此呈直线上升。从1962年至1968年,马格里布移民已从410000人上升到619000人,平均每年约增加35000人。1968年至1975年,平均每年有70000名穆斯林进入法国[1]。如果没有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法国在二战后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的重新扩张,更不会有法国战后经济发展的“辉煌三十年”。
 
    然而,当1973至1974年石油危机结束了战后西方的工业扩张后,为克服经济危机和缓解失业压力,法国开始限制移民进入。至德斯坦总统时,法国政府完全摒弃自由移民政策。1974年7月,法国当局宣布暂时禁止外国劳工入境。由于受到法国政府的种种限制,1975年后马格里布移民的数量跌落至每年43000人[2]。然而,由于高出生率和非法入境,以及法国政府为了使家庭团聚而实行的特别政策,法国穆斯林的人数仍然持续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以北非阿拉伯人为主体的穆斯林移民已成为进入法国的最大移民族群(见表1)。目前,几乎所有的法国城镇中都有穆斯林居住。法国由此成为西方国家中接纳穆斯林移民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一般认为,目前法国有四五百万穆斯林,几乎是法国总人口的1/10。其中,近一半已成为法国公民。在法国这个以天主教为主体的社会中,穆斯林的人口已经超过新教教徒和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已经成为法国的第二大宗教。
 
    表1:法国穆斯林居民人口及原籍构成(2000年数字)
 
阿尔及利亚
摩洛哥
突尼斯
黑非洲
土耳其
皈依
难民或非法移民
亚洲
其他
总计
1550000
1000000
350000
250000
315000
40000
350000
100000
100000
4155000
 
    资料来源:An interior ministry source in“L’Islam dans la R~publique”.FRANCE:Haut conseil a l’integration,Nov.2000,p.26,these figures are widdy seen to undercount the numl~r 0f illegals.
 
    第一代穆斯林移民在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形成了执着的宗教信仰和族群认同。例如,阿尔及利亚移民不仅认为自己是阿尔及利亚穆斯林,而且确信伊斯兰教在他们民族的历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他们在移居法国之初都没有把获得法国国籍作为自己的目标,相反他们将这样的目标视为对祖国反对殖民统治事业的背叛。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政府提供巨额补偿金鼓励移民回国。100多万北非穆斯林移民中,只有约100000人返回祖国[3]。即使如此,时至今日,这些北非穆斯林仍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故乡。第二代移民(在法国出生或长大的穆斯林移民后代)由于受到法国文化的熏陶,伊斯兰意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正在将“伊斯兰教世俗化,就像天主教徒曾将天主教世俗化一样”。对于他们来说,伊斯兰是一种“文化或民族的”认同,而与繁琐的宗教仪式和活动则渐行渐远[4]。这一变化,使法国政治家深受鼓舞。
 
    而在伊斯兰教已成为法国第二大宗教的事实面前,法国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政治家,都担心伊斯兰教可能会对法国的共和传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共和传统,简而言之,即法国的政教分离与世俗化原则及法国大革命以来确立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原则。其中,政教分离原则要求在学校等所有的公立机构排斥任何宗教标志与言论,维护共和精神。这是法国历史上国家与宗教长期斗争的产物,它从伏尔泰时代开始,一直到1905年明确地把宗教排除在所有国家机构之外时才得以确立下来,是法国立国之本。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法国政府当局相信“只有将伊斯兰教置于共和制度之下,消除其(传统的)思想,穆斯林才能与共和国而不是其族群保持一致”[5J。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法国政府都在试图改造伊斯兰教,使其能够像新教和犹太教那样更好地融人法国社会。为了将伊斯兰教纳入法国共和制度,法国政府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代表全法穆斯林的伊斯兰机构,使伊斯兰教本土化。
 
    二、全法穆斯林理事会:政教合作关系的确立

    由于历史的原因,法国穆斯林社团基本上是依照国籍组织起来的。而且,绝大多数穆斯林移民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这一派别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或绝对的领袖。在这种状况下,尽管穆斯林团体已经在法国存在了数十年,但它们互不统属、各行其是,独自处理与法国政府的关系。有些团体甚至要求它的追随者自我孤立于法国社会[6]。因此,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法国政府通常把巴黎大清真寺(GMP)作为例行对话的对象。巴黎大清真寺最初与摩洛哥关系密切。1962年后根据法阿两国协议,阿尔及利亚政府取得了对该寺的主导权,为其提供资助,并任命阿訇。但穆斯林团体的国外背景逐步引起法国人的担忧,因为它显然已经影响到穆斯林移民与法国社会的融合。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法国政府在减少外国政府介入本国穆斯林事务的同时,致力于重组伊斯兰教,使其本土化。在法国这样一个对宗教极端敏感的政治体制下,如何在一个公立机构中招集与容纳穆斯林?这成为1989年以来历届法国政府都面临的难题。对此的政策和态度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非正式的咨询机构:法国伊斯兰研究理事会(CORIF)。
 
    2O世纪8O年代以来,穆斯林移民问题日益成为法国社会的焦点。在由穆斯林问题引发的数次政治危机中,由于各穆斯林组织互不统属,法国政府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很难从整体上与穆斯林进行对话。囿于根深蒂固的共和传统,当时执政的社会党政府违背竞选时的承诺,仍决定不给予穆斯林移民在法国任何层次选举中的投票权[7]。但是,这没有挡住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建立穆斯林代表机构的努力。皮埃尔·若克斯就是这样的一位政治家。在1988年至1991年任内政部长期间,若克斯致力于建立一个非正式的伊斯兰咨询机构。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为了了解国内穆斯林对法国参战的态度,他就把私人伊斯兰顾问带进了内阁,而这,在法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989年,巴黎大清真寺的阿訇突然逝世。若克斯建议利用这一机会结束巴黎大清真寺对法国伊斯兰教事务的“垄断”以及外国政府对该寺的控制。但是,外交部不赞成内政部的这一建议,仍允诺阿政府继续任命巴黎清真寺的阿訇。这一挫折迫使若克斯决定建立一个更大的能够为穆斯林宗教事务提供咨询的机构。在与各穆斯林团体的领袖进行了多次磋商之后,一个由15人组成的“法国伊斯兰研究理事会”(CoRIF)于1990年3月6日正式组建。该理事会从来没有被制度化,而充其量只是一个非正式的咨询机构。但是,巴黎大清真寺的权威由此受到了挑战。然而,若克斯的继任者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一机构,至1993年夏尔·帕斯格瓦任内政部长时,巴黎大清真寺的权威反而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夏尔·帕斯格瓦“重组”伊斯兰教的努力。
 
    1993年3月,右翼的夏尔·帕斯格瓦出任内政部长。在穆斯林移民融合上,他推崇自上而下的方式,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威,继续致力于伊斯兰教的本土化。1994年9月,在里昂清真寺竣工典礼上,帕斯格瓦强调,法国将坚持自身的共和传统,而绝不会向任何宗教妥协,法国的穆斯林必须将共和国的法律置于伊斯兰教法之上。与前任中左翼内政部长不同的是,帕斯格瓦维护巴黎大清真寺的权威,并赋予它组织和联合其他穆斯林团体和清真寺的权力。1995年,内政部把一项获利丰厚的食品监督合同交给了巴黎大清真寺,为其带来大约每年一亿美元左右的收益。
 
    在帕斯格瓦的授意下,1993年巴黎大清真寺主持设立了伊斯兰神学院,任命了7位穆夫提(伊斯兰教教法说明官)作为地方政府的伊斯兰顾问,并着手组建全法伊斯兰代表机构。1993年秋,巴黎大清真寺邀请各穆斯林团体和清真寺的代表,组成了全法穆斯林顾问委员会(CCMF,后为穆斯林代表委员会)。不幸的是,1995年5月,与摩洛哥政府联系密切的法国伊斯兰同盟(FNMF)退出了该组织。它的退出使上述委员会成为全法伊斯兰代表机构的希望化为泡影。
 
    (三)让·路易斯·德伯雷与巴黎大清真寺的失势。
 
    1995年5月让·路易斯·德伯雷出任内政部长后,一改帕斯格瓦的政策,逐步结束了巴黎大清真寺对伊斯兰事务的垄断,削弱了该寺作为政府惟一对话者的地位。自1995年以来,希拉克总统连续两年没有邀请该寺的阿訇到爱丽舍宫参加新年晚宴。德伯雷也撤消了巴黎清真寺对伊斯兰食品监督事务的垄断,并把同样的权利也赋予了里昂和埃夫里的清真寺。
 
    然而,德伯雷并没有寻求像若克斯和帕斯格瓦那样建立伊斯兰代表机构。在他看来,政府参与创建“法国的”伊斯兰教可能会违犯法国的“政教分离”原则,也可能会触及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利益,引起外交纠纷[8]。但他承认,如果不将伊斯兰教纳入国家政教关系的框架,将无助于法国穆斯林移民特别是第二代移民的融合。
 
    (四)全法穆斯林理事会(CFCM):政教合作关系的最终确立。
 
    1997年6月,舍韦内芒出任内政部长。舍韦内芒与穆斯林世界有着很深的渊源。1990年他因反对法国参与第一次海湾战争辞去了国防部长一职,后来与一埃及女子结婚,并参与创建法国—伊拉克友好协会。出任内政部长后,舍韦内芒特意在内政部安排了三名伊斯兰顾问,而且其中一名已经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一背景,使得舍韦内芒能够让穆斯林国家相信法国的伊斯兰政策不会危及他们的利益。因此,上任伊始,舍韦内芒就对处理政府与伊斯兰教的关系胸有成竹。
 
    1999年1O月,内政部正式邀请国内6大穆斯林团体、6大清真寺和6位伊斯兰专家组成了咨询委员会。2000年1月28日,舍韦内芒再次召集上述18位代表,要求他们在一个名为《关于规定公开权力机关与穆斯林教相互关系的原则与基础》的文件上签字。这份文件可以说是确认政府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基本宪章。之后,在舍韦内芒的主持下,内政部联合外交部召集了相关穆斯林国家的驻法使节和全国穆斯林团体的代表集会,分成7个工作组,商讨穆斯林宗教事务。代表们与当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并商定了2000年穆斯林斋月的开始和结束日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舍韦内芒的努力,为最终建立制度化的伊斯兰代表机构奠定了基础。9·11事件后,法国政府加快了组建全法穆斯林理事会(CFCM)的进程。2002年夏,尼古拉·萨尔克奇出任内政部长。为了平衡各方利益,萨尔克奇积极地与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驻法大使、世界穆斯林联盟以及法国国内主要穆斯林团体等相关方面商谈。至12月,各方商定,由巴黎大清真寺的阿訇出任主席,法国穆斯林全法联合会和法国伊斯兰同盟的领导人出任副主席。不久,各方又就理事会的代表组成和选举日期达成协议。根据协议,理事会的代表2/3由注册的1200所回教堂选举产生,1/3由政府任命。2003年4月,全法穆斯林理事会进行了代表选举。接着,6月又完成了25个地区理事会(CRCM)的选举。在当选的代表中,大部分来自法国穆斯林全法联合会和法国伊斯兰同盟。这样,全法伊斯兰代表机构正式成立了。这是自拿破仑时代创建犹太教教务会以来,法国政府对外来宗教又一法国化改造,对于促进穆斯林融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全法穆斯林理事会的成立是法国政府与伊斯兰教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法国融合穆斯林移民的重要手段。统一伊斯兰机构的组建显然对法国当局与穆斯林的对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穆斯林移民对这一机构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法国政府也认为,通过这一机构,它在处理穆斯林问题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困难了。但事实上,组建伊斯兰教代表机构,固然加强了政教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促进了穆斯林移民的融合,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穆斯林移民特别是第二代移民所面临的社会与经济问题。第二代移民,虽然大多数已经成为法国公民,却仍然不受法国社会的欢迎。社会歧视与偏见在这些移民身上呈现严重化的趋势。他们陷入了“失业、种族歧视直至与警察冲突”的恶性循环中。因此,法国的穆斯林移民政策在着眼于使伊斯兰教本土化的同时,还应该从根本上解决穆斯林移民所面临的社会与经济问题,正如法国前内政部长让·皮埃尔·舍韦内芒所言:“与那些具有认同危机的人们进行对话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不能孤立这些年轻人!不能排斥伊斯兰教!我们一定要习惯于与他们一起工作,倾听他们,认同他们!”J
 
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2]Creamean,Letitia.Membership of foreigners:Algerians in France[Z].Arab Studies Quarterly, Winter 1996.Vo1.18 Issue 1:49—68.
[3]Koven,R.Muslim immigrants and French nationalists[Z].Society,May/Jun92,Vo1.29 Issue 4: 25—33.
[4]Jocelyne Cesafi.Islam in France:The Shaping of fl Religious Minority[A].Yvonne Haddad—Yazbek.Muslims in the West.from Sojourners to Citizens[C].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36—51.
[5]Milton Viorst.“The Muslims of France”[Z].Foreign Affairs,September/October 1996 Volume75. No.5.
[6][7]Patrick R.Ireland.The policy challenge of ethnic diversity :immigrant politics in France and Switzerland[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70;
72.
[8][9]Jonathan Laurence.From the 6elys6e Salon to the Table of the Republic:State— Islam Relation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uslims in France[z]. French Polities,Culture& Society,Vo1.23,No.1. Spring 2005:37—64.
 
                   (本文原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美国宗教政治参与问题分析
       下一篇文章:论巴基斯坦宗教自由权——兼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8条比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