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河南省回族史志资料选编(二)
发布时间: 2013/4/12日    【字体:
作者:佚名
关键词:  河南 伊斯兰教  
 
 
 
 
洛阳市老城区

  洛阳最早的回民住在今老城建安街一带。现老集中心粮店处,尚有旧清真寺遗址。清嘉庆年间的《洛阳县志》上记载:“洛阳西北隅有回回营”。这些回族人是公元1234年蒙灭金后,蒙古统治者从西域一带抓获大量俘虏充军来洛的。老城马市街,原是十分热闹商业街外地回民到这里做小生意、宦游、逃荒,有的遂在此定居。在陇海铁路通车之前,当地已有回民15户,100人左右,加上不定居的回民商人共约200人。清末民初,陇海铁路逐段通车,马市街商业逐年衰落,当地暂居或定居的回族商人和小商贩在此时开始外迁。如这里的梁氏回族就是由此迁东关居住的。洛阳解放时,此地仅剩余10户回民。现在此地的回民老户尚存5户。

  老城回族人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信徒称“穆斯林”。南关马市街路南设有清真寺,坐南向北,创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当时有房屋12间,其中邻居房3间,1间为过厅(大门),2间为阿訇卧室;大约2亩。此寺东边有一大空院,为清真寺地,专供南来北往的回族客商停靠大车用。解放前,此寺已倒毁。1958年宗教改革时遗留的房屋院落,为马市街小学占用。

                                                                               摘录自《洛阳市老城区志》

洛宁县

  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分布较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819人。1982年人口普查时4420人,1988年达4654人,比建国前增长1.56倍,比1982年增长5.2%。

  回族共有张、马、丁、买、赵、王、白、刘、丹、闪、陈、拜、金、孙、蒋、方、卢、蔡、沙、虎、秦、段等40个姓氏,以张、马、丁、买等姓氏人口为多,蔡、沙、虎、秦等每姓仅有一两户。据传丁、张、赵3姓明末清初时由山西洪洞县迁入河南,后转居洛宁。闪、丹2姓是明初由河北清华迁来。其余各姓多是明末清初由洛阳、宜阳、开封一带迁入。

  回民分布,1986年976户4524人,分居在16个乡镇的34个村。其中王范回族镇的王东、王西、中原3个村462户2128口人;长水乡的长水、梭凹、丰衣口、阳坡4个村192户906人;上戈乡的上戈、窑沟、中村、杜河、河庄5个村96户491人;小界乡的小界、王沟两村89户392人;故县乡的西岭、花花沟、小柏树咀、申树坡、岭南、关上6个村39户178人;王村乡的鳌庄、龙凤两村40户167人;河底乡的东原、程岭、河底芦沟,杨坡乡的杨坡和底张、陈吴、马店、涧口、城关镇5个乡镇。

  元末明初,伊斯兰教随回族迁徙传入洛宁,迄今600余年。教徒先以王范、中原、长水为据点,后分散到王沟、兴华、上戈等地。1988年有教民4654人。全县有清真寺七座,分别是:王范清真寺、中原清真寺、长水清真寺、王沟清真寺、丰衣口清真寺、兴华清真寺和上戈清真寺。

                                                                             摘录自《洛宁县志》

  
卢氏县

  据1982年人口普查,卢氏县有回、藏、苗等九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3795  人。分布在十五个乡镇,回族聚集比较集中的乡镇有城关、城郊、磨沟口、官道口、官坡等。回族迁居卢氏县始自明末清初,大多是从洛阳、南阳等地迁入。

  卢氏县原有清真寺七座,“文化大革命”中,多数清真寺被毁,1982年后,先后开放了北关清真上寺、北关清真下寺、永渡清真寺、龙驹清真寺和官坡清真寺。

                                                                                 摘录自《卢氏县志》

  
开封市

  开封市有回族人口52893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5·87%,绝大部分居住在城镇,全市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74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

  开封回回的先民始于唐。北宋东京是国际国内的商业中心,吸引了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鹘人、辉和尔人和阿拉伯、波斯商人来此定居经商。但回回的主体部分则是元代来开封(汴梁)屯田的“回回炮手”和“探马赤军”中的回回人。明清两代,又不断有外地的回人迁入。经过长期自身人口的繁衍,以及融合其它一些少数民族,回回人口增多,逐渐形成了开封的回回民族。近代以后,交通便利,商业往来增多,一些回族商人、医生陆续迁至开封。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开封沦陷,一大批回族人沿陇海铁路西迁;建国后,为开发边疆,曾有297户、1526人自愿迁移青海等地,占当时回族人口的9·36%。

  开封城内先后兴建起许多清真寺。如规模壮观的东大寺、文殊寺、朱仙镇清真寺以及草三厅(今三民胡同)清真寺、西皮局清真寺、陈留清真寺等。

  清代,又重修和新建了一批清真寺,规模宏大的鹑鸽市善义堂为陕甘回民行商所建。民国时城区尚有清真寺25座(其中男寺13座,女寺12座),有阿訇、社头150多人。“文化大革命”时期,一部分清真寺曾被占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恢复了一批清真寺。现已开放男女清真寺43坊,有阿訇58人,海里凡尔32人,成立有开封市伊斯兰教协会,加强了政府与穆斯林之间的联系。

                                                                            摘录自《开封市志》
开封县

  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开封县回族人口9565人,主要分布在杜良、朱仙镇、半坡店、陈留、曲兴、八里湾、仇楼等乡镇。其中朱仙镇和杜良乡的埽东、治台等村回民居住比较集中。

  本县原有清真寺10所,解放后有的划分归开封市区,有的被毁,目前全县有朱仙镇、埽街、治台、孙庄等6所清真寺。

                                                                               摘录自《开封县志》

  
获嘉县

  回族是本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1985年回族人口1316人,大多是清代由武陟、新乡、辉县等地迁徙来的,主要分布在获嘉县东关、亢村、中和、刘桥、徐营等地。

  清真寺是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获嘉县现有三座清真寺,分别是:城关清真寺、亢村清真寺、中和清真寺。

                                                                              摘录自《获嘉县志》社会编

  
延津县

  据1982年人口普查,延津县回族人口491人,主要分布在县城的西街和北街,以杜、田、李等姓氏最多,明末清初从外地迁入。延津县清真寺位于县城的西街,明朝崇祯年间创建,清朝光绪年间重修。
  
                                                                               摘录自《延津县志》

  
长垣县

  据1982年人口普查,长垣县有回族、藏族等八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254人。长垣县多数分布在城关,最早迁入的是徐忠才,于清朝末年从山东东明迁入,民国八年,徐文俊从山东迁入本县丁栾集,后又有海、马、杨等姓氏回族陆续从山东迁入,目前,本县现有清真寺一座,位于丁栾集。创建于民国时期。

                                                                                 摘录自《长垣县志》

  
浚县

  据1985年人口统计资料,浚县有回族139人,系于明末清初从外地迁入,主要分布在县城、新镇、屯子等地。以徐、马、海、李等姓氏最多。浚县原有清真寺一座,位于城关水坑街,创建于清朝末年。
 
                                                                                 摘录自《浚县志》

  
陕县

  据1982年人口普查,陕县回族人口773人,一部分系清代从开封、郑州、荥阳等地迁来,民国时期,又有一部分回族从邻县的淹池、灵宝和山西平陆县迁入。主要分布在城关,有清真寺一座。
  
                                                                                  摘录自《陕县志》

  
修武县

  修武县有汉、回、蒙古、苗等六个民族,其中汉族231679人,回族次之,有810人。有清真寺一座,位于修武县西关,创建于清代。

                                                                               摘录自《修武县志》

  
新安县

  新安县有汉、回、蒙古、壮、满等八个民族,据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440045人,其中汉族439201人,回族809人,回族主要分布在本县的五头、铁门、城关、石寺等乡镇,其中五头乡西坡和李家庄为主要聚集区。早在元代,新安县就有回回屯聚,清代又有一些回族商人来本县经商定居。新安县现有清真寺两座,五头乡西坡清真寺和铁门清真寺。
 
                                                                                                      摘录自《新安县志》

  
濮阳县

  濮阳县有汉、回、壮等十三个民族,在少数民族中,回族最多,有1622人。来濮阳定居的回民大约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 官宦来濮阳述职落户者:

  后唐李存 ,于973年战胜后梁王彦章,其部下有信奉伊斯兰教地官兵留住濮阳落户。开州志记载:元朝至正、延佑年间,先后有西域信奉伊斯兰教地色目人石太花歹和阿里沙来濮阳任达鲁花赤(即县长),也带来一部分穆斯林留居濮阳。

  清光绪末年,保定回民马成均跟随姐夫沙明亮(菏泽回民户)来濮阳。沙明亮任濮阳协台,马成均任文书后与濮阳名绅李廉儒之女联姻,留住濮阳城衙前街,现已四辈。

  (二) 军籍来濮阳落户者:

  1890年(青光绪十五年),大名县南关穆斯林户杨殿甲来濮阳武衙门任教总,任职十多年。其孙杨玉田后在城内东街落户。

  1890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山东朝城北关穆斯林户罗长胜,来濮阳任百户长,携妻带子在城内北街落户。

  民国八年,河北省回厂县穆斯林户杨标群在直鲁联军某部任号目,解放后在城内东新街落户。

  (三) 传教来濮阳落户者:

  光绪七年,河北省人王凌山,山东济南人洪元印,菏泽沙人梦壁来濮阳传教,任濮阳县清真寺阿訇,后在濮阳落户。 

  (四) 逃荒避难来濮阳落户者:

  1856年(清咸丰五年),黄河自兰封铜瓦厢决口,洪水吞没了东明全县,住在县南十八里王村庄的穆斯林户向四方漂流逃荒,王德聚.徐光太.魏连成.赵志同.海中胜.宋富兴等来濮阳谋生,后在濮阳城乡落户。

  原籍江苏枫县回民宋保安兄弟,先逃荒东明县,后迁濮阳城东街落户,现有百余年历史,70余口人。

  1904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回民杨儒朋由南乐逃荒入濮阳,现已生息10口人,县城内红旗路香油专业户张振玉,早于元代从巴基斯坦跟蒙古军吃粮从军,到大名南关落户,已六百多年,现居濮阳清真寺。

  根城内城隍街马氏回族,原籍山东省冠县,清代入濮阳落户,现已107年50多口人。相继从大名来濮阳落户谋生的还有单姓.闪姓等。

  根据濮阳清真寺方碑记载:濮阳清真寺原建于光绪七年(1882),清光绪十七年重修。解放后新建清真寺一座,位于两门镇。

                                                                                摘录自《濮阳县文史资料》

  
安阳市

  据1982年人口普查,安阳市回族人口2017人,主要居住在西关等地。回族涉足安阳,始于元初,迄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安阳清真寺位于西关驴市街,创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88),咸丰六年(1857)进行了重建,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女寺,北院为男寺。1920年后,部分回民群众又在西关花市街东端建寺一座,占地面积约2.1亩,内有24间瓦房,群众称之为东寺。1947年安阳解放时,驻守在城内的国民党军队将城周围百米内的建筑物统统拆除,东寺亦被毁,而西寺就成了安阳市的唯一清真寺。

                                                                              摘录自《安阳市志》

 
焦作市

  焦作市是河南省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1990年,全市有回、满、蒙古、壮、土家族等14个少数民族,共约7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330 万人的2%,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 比例居全省第二位。回族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7% ,分布在六县(市)四区30个乡(镇)办事处。其中回族人口在500 人以上或回族人口占当地人口50% 以上的村(街)、居委会2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17个。

  1990年,全市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五大宗教,信教群众约14.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5%. 其中,基督教信教群众5.43万人,天主教2400人,伊斯兰教6.4万人,佛教2.1 万人,道教6878人。全市经县以上政府部门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252 个。其中基督教堂136 个,天主教堂3 个,伊斯兰教清真寺84座,佛教寺院13座,道教宫观6 座。全市有宗教教职人员486 人。建立全市性团体组织6 个,县市区级宗教团体组织17个。

                                                                              摘自《  焦作市志》

新乡县

  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新乡县回族人口2075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6%,主要分布在小冀、豆腐村、史屯、申店、合河等村庄。回民大多数为明代天顺、万历年间和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从山西洪洞、山东曹县、河南封丘、原阳、南阳等地迁入。

  新乡县共有清真寺四座,分别是:创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小冀清真寺;创建于清代同治九年的史屯清真寺;创建于清代光绪三年的豆腐村清真寺和创建于民国三十年的合河清真寺。

                                                                              摘录自《新乡县志》

平顶山市

  平顶山市有37个民族,其中人数较多的是汉、回、满、蒙古等几个民族。汉族人口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回族。少数民族人口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回族在各县(市)区均有分布,以叶县为多,已超过10000人;满族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叶县超过1000人;蒙古族各县(市)区均有分布,超过1000人的有叶县、湛河区,其中湛河区北渡乡荆山村聚居人口最多,也是平顶山市蒙古族的历史发祥地。1982年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443.38万人,含少数民族5.23万人。其中回族5.0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0%,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4%。1990年全市总人口538.81万人,含少数民族7.37万人。其中回族60223万人,占全市中人口的1.16%,占少数民族中人口的84.53%。

  唐宋时期,已有中亚、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地的穆斯林在中原贸易往来或侨居。今平顶山市位于洛阳、开封、南阳等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城镇的中间地带,襄城、叶县北通许,南通襄,东通蔡州,西通洛阳。当时,很多来华经商的“蕃客”长期居留下来,他们中间的穆斯林也把伊斯兰传入本地。唐天宝年间,这里已出现较大的穆斯林聚居点。〈〈河南·宗教志〉〉记载:叶县旧县北街清真寺,始建于宋末。现存的旧县北街清真寺保存有清朝乾隆以来的碑、匾.1986年,当地穆斯林重修清真寺,政协叶县委员会副主任、叶县伊斯兰教协会主席王金元阿訇在碑记中称:“旧有清真寺一座,历史悠久,殿宇辉煌,构筑精湛,乃我周围百里万众穆民朝拜之地。据传始建于元末明初”。寺门内有一盘曲而上的古柏,据现任阿訇王慈惠说;相传始本寺创建事所栽。我非植物学家,难以据此比较最确地断出建寺的年代,对于预先旧县北街清真寺建于宋朝或元末的问题,重温一下历史,或许会有启发。

  宋、金、蒙古时期,叶县隶属关系复杂。1125年,金军向北宋大举进攻,很快进攻汴京。1127年,宋室南渡,中原土地尽为金人所得。1136年(齐阜昌七年),开封的刘豫政权把叶县自从今旧县村北迁至今叶县城关镇(昆阳故城)。这段历史,民国二十二年张嘉谋的《河南第六行政区疆域沿革考》曾有考证:“伪齐阜昌七年徙昆阳城。案阜昌为刘豫伪年号,明府志作北齐、误。”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以淮水中流为界”,叶县一带属金。此后近百年间,宋金边界相安无事。1209年后,强大起来的蒙古开始攻金。1233年,托雷绕道金国西南,借道于宋,从汉中转东北进击,攻下金国南京(今开封),金主逃奔蔡州(今汝南),遂之金亡,其国境完全并入蒙古。1271年(至元八年),蒙古改国号日元。1273年,忽必烈攻下襄阳。1276年,攻下南宋的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县)。1279年,宋亡。

  在金、宋相继灭亡过程中,今平顶山叶县一带有一个值得述及的历史浪花。当成吉思汉的小儿子托雷率蒙古军从汉中转东北攻打开封之际,叶县一带金人统治者已撤离,而蒙古军人亦没有对这块地方实施占领,这里一度处于战争真空地带。1264年(南宋景定五年),弃土北上原南宋随州官绅来支叶县,匆忙在这里设置行随州。当年,这个南宋随州侨居政权即被蒙古派来的县令郭岩接收。在宋、金、蒙古150多年的兴亡历史中,叶县一带基本是处于边区。从地理位置看,平顶山市叶县与南阳市方城交界处是楚长城的重要关隘——缯关(今名大关口),是古代中原进入楚地的必经之路,这里“南达去贵,北接幽燕”。富有冒险精神的“胡商”在这里经商、居住当是情理中事。《河南省志》载:叶县旧县北街清真寺始建于宋末,当另有所据。随着伊斯兰教的人,穆斯林队伍不断扩大。在平顶山一带逐渐形成一些穆斯林聚居点,他们为了完成宗教仪式,开始修建礼拜寺,也为回回民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经过元明二三百年历史的孕育,进入平顶山一带的回回人形成了成熟的民族。《明史西域转》说:“元时回回遍天下”。明成化年间,叶县旧县街、马庄、坟台,郏县西关毛郎庙,鲁山西关等地都是较大的回民聚居点。这各时期,这里的回族群众以“懂技术,善经营”著称,城镇以商贸活动为主,农村的以耕种天地为主。

  明末清初至民国,平顶山一带的回族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徘徊时期。《叶县乡土志》载:“明末,流寇祸国,本县屡遭浩劫。当时闯王到处,大势杀戮,至弃金与途,无人拾取,始停止搜杀,收金他去县南有一庄名收金店,相传即李自成收金处。丧乱连年,居民死亡殆尽,本处的人多半是别处迁来的”。我们姑且不论《叶县乡土志》撰修者的立场,观点问题,至少可以证实明末这一带回族村镇也遭受了极大破坏,人口锐减。清朝政权稳定后,外地穆斯林又开始迁入这片荒凉的地方,回族人口逐渐增多。《郏县地名志》记载姚庄回族乡礼拜寺村:“清初王氏父子九人从山西省洪县先迁襄城双庙,二年后父带四子迁此定居,故名‘小王庄’;继之回民白氏从孟县桑坡迁来,依附本地回民李氏,和李氏倡建清真寺,供回民做‘礼拜’之用,村名渐为‘礼拜寺’所代替,亦称‘李白寺’。《叶县地名考》马庄资料载:“82岁老人马松林谈:明初马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马庄。有‘七根檀一照十八家’的传说。七根檀是:从洪洞迁移时家里很穷,为便于认宗家,每人各拿一根檀条,作为凭证;一照十八家是:“一起迁出十八户,互相照顾。来叶县的有马、杨、鲁、李、白、张、赵七家,分别在城东南马庄杨庄、水郭、张庄、鲁庄、李庄定居,逐渐形成以马庄为中心的回族村片。”

  清真寺为伊斯兰教聚众礼拜的场所,亦称礼拜寺。阿拉伯语称之为“麦斯吉德”,意为“叩拜之处”、“礼拜地点”。中国唐代称礼堂。公元622年9月,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东南郊古巴邑地区所建,较为简陋,稍后在麦地那城正式建寺,即现在的“先知寺”。公元637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命令所有的宣教士,每开拓一个新地区,首先要在该地建造清真寺。因此,修建清真寺便成为穆斯林的重要任务,哪里有穆斯林,那里就建有清真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清真寺也随之建立。平顶山现有清真寺64坊。

                                                                              摘录自《平顶山市文史资料》

     (杨少华整理)
 
                                       (本文转载自:伊斯兰之星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河南省回族史志资料选编(一)
       下一篇文章:河南省回族史志资料选编(三)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