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河南省回族史志资料选编(三)
发布时间: 2013/4/18日    【字体:
作者:佚名
关键词:  河南 回族  
 
 
 
 
襄县

  据1990年人口普查,襄县有汉、回、壮、蒙古、苗等七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6292人。

  本县原有清真寺十三方,即:石羊街清真寺、南关清真寺、颖桥清真寺、卢庄清真寺、王孟清真寺、谢庄清真寺、白庙清真寺、茨沟清真寺、霍堰清真寺、洛店清真寺、后纪清真寺、岗曹清真寺、山前姚庄清真寺等。

                                                                      摘录自《襄县文史资料》

长葛县

  据1982年人口普查,长葛县居民有汉、回、满、壮、蒙古等11个民族成分,其中汉族542189人,回族5445人。

  长葛县回族多于明朝末年从郑州、洛阳、山西、河北等地迁入,清朝末年又从临颖、许昌、禹县等地迁入一批回民。民国初年,全县回民90余户,其中白寨40余户,辛庄10余户,于庄10余户,岗刘20余户。

  1945年以前长葛县有白寨、辛庄、岗刘三坊清真寺,1949石固划归长葛,增加一座清真寺,1954年教门庄划归长葛,又增加一座清真寺1962年岗河从石固分出自成一坊。文革中六坊清真寺停止活动,1978年六坊清真寺全部恢复开放。

  在这些清真寺中,白寨清真寺创建于明代,辛庄创建于民国四年,岗刘创建于民国四年,石固清真寺创建于民国二十四年,教门庄清真寺创建于明末,岗河清真寺创建于1962年。

                                                                        摘自《 长葛县志》

 
禹州市

  据1990年人口统计,禹州市回族人口16400人,全市23个乡镇中,除了浅井和磨街两个乡外,其它乡镇都有回族定居,元代,回回人在禹州冶铁,是回族涉足之始,明代,大量回族从山西洪洞、荥阳、郑州、孟县等地相继迁入。

  回族全部信仰伊斯兰教,各个回族 聚居区都有清真寺。1987年,禹有21坊清真寺,之后,又登记开放了同心清真寺、边楼清真寺、马寨清真寺、冀寨清真寺等。截至1990年底共有清真寺 25坊,教职人员30人,信教群众(全部回族人口)19000人,宗教活动比较稳定。1987年9月成立了县伊斯兰协会,第一届会长为艾新荣先生, 1995年第二届、2001年第三届会长是丁国顺阿訇。

                                                                                         摘自《 禹州市志》

  
漯河市(源汇区)

  回族移居源汇区历史悠久,最早始于明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明清之际相继有几次迁入,大规模移居是在清未与民国年间。随沙河航运、公路、铁路的修建发展,凭借交通优势,源汇区迅速发展成为近代中原地区著名商镇,素有“水旱码头”的美称。这对善于经商的回族来说,无疑具有强烈吸引力。回族大量移居源汇区,养息壮大了自己,也为发展源汇区经济贡献了力量。

  明初洪武年间,为了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中央政府实行了移民政策,组织大批人口由晋迁豫,以弥填战后空旷。民国七年(1918年)《郾城县河南省通志采访稿》记载,郾城县境内回族“自明洪武时由山西迁来”,叙述了源汇寨回族最早的迁入时间,但这一时期由山西迁来的回族具体定居源汇区何处、现在情况如何无从考证。据我们调查,源汇区最早迁入的回族为古姓和李姓。 据回族老人古留发说:“古家祖籍襄城县前古庄,明初迁居本区,居住在寨内槐树街和古家巷一带。”明清之际,古姓为寨内回族中的望族,坟地有两大块。一块在牛行街牲畜服务部东边;一块在牛行街南部。两块加起来有二十多排坟墓,是按辈分排而葬。说明古姓到源汇区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李姓共五大家,不同宗。最早迁入源汇区的李姓,系现在李发群、李志修、李宪当三兄弟的祖辈。他们家族原居住在南大街红石桥附近(现已折迁),历代置有田产,祖坟占地面积很大,位于原盐市(现中学路)与南大街交汇处路东的住房后边。建国后因城市建设,坟地被征用。起坟时先辈尸骨已粉不成形,足见埋葬年代之久,这与明初移居之说明相符。

  明中叶至清初,源汇区沙河航运发达,商业进入鼎盛时期。史载明末源汇区“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展现了商业流通领域的繁荣。善于经商的回族具有追随商业中心和交通要道聚居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传统习惯,源汇区正是理想的落脚点。据《郾城县河南省通志采访稿》记载,回族在这一时期的进入为“明末自淮庆(今孟县)桑坡迁来。” 到清康乾盛世,源汇寨已形成顺河街、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槐 树街、盐市街等主要街道。街道两旁布行、粮行、油行、盐行、果子铺、钱庄、当铺等林立。绸缎布匹、各地杂贷、土产特产、满大街小巷。各地商客纷纷云集,尤以陕西、山西商人居多,并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建有陕西会馆(今二中院内)。据传,沙河南航道有专赖航运的船户七百多家,大小船只八百多艘,运载能力达一万四千多吨。北经汝河可达襄县;东顺沙河可至逍遥、周口、槐店、安徽界首和阜阳。素有豫中腹地最大河港之说。这些发展商业得天独厚的理想条件,对回族相继迁入本区从商谋生,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据调查, 这时迁入的回族大多来自临近县境。有从郾城归村迁来的李氏,原住寨内南门里路东(已折迁);有从郾城县北关来的李氏,原住民生街附近;有从襄城县茨沟迁来的李氏,住在原盐市街附近(现为中学路)。还有从开封迁来的马氏人,住北门外沙河对岸渡口小李村。还有从封丘县后荆乡迁来的海姓,住南门外干河陈村。 

  据开封回族老人谢德林回忆,其爷爷谢红义,清光绪初年(1875~1880年)来源汇区。先卖小吃后开饭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京汉铁路通车以后,源汇区逐渐代替周口成为巨大的牲畜聚散地。牛行街从1914年始建,很快就名闻遐迩,1935年呈现鼎盛。当年牲畜上市量高达80万头。成交量达28万头。随着牲畜行业的发展,不仅为寨内回族提供了新的谋生之路,而且吸引了各地一些回族迁入源汇区。他们中富裕者开牛行或者宰牛;贫穷者卖牛料、卖牛粪(卖给做豆腐户),受雇于牛行(饲养牛)或押运牲口。由开封移居源汇区的回族大多集中聚居在票房(火车站)下沿,以卖开封风味小吃烫面角、小烧饼、油条、油菜为生,也有推车卖五香咸牛肉、烧鸡,摆地滩卖瓜子、糖块和鸡蛋、松花蛋等,经济宽裕户已开办澡塘和饭店。这时期迁入的回族,明显具有数量大、姓氏杂的特点。初步统计有来自郾城县的周、马、宛、张、袁、许等姓、来自西华县的杨姓,来自襄城县西街的马姓,来自邓县马庄的马姓、来自叶县马庄的马姓、来自舞阳县北舞渡的丁姓、来自社旗的买姓、来自南阳瓦房店的王姓、来自周口河西的姚姓、来自商水南陵的刘姓、来自西华县老五坡孟庄的姓、来自荥阳的海姓、来自淮阳的苏姓、来自开封的韩姓、刘姓、李姓、马姓、杨姓、徐姓、还有买、尚、袁、铁、曹、赵等姓氏。

  民国时,源汇区回族又有发展,人口继续增长,聚居点相应扩大。到解放前夕的1948年源汇区总人口56380人,其中回族人口已达5250人。建有寨内、南寺、北寺、西寺、东寺5座男寺和两座女寺。

  旧中国,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回族群众在政治上没有地位,在经济上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解放前源汇区的回族大半为农业户,以种粮食为主,建国后人多地少改种蔬菜。非农业户者大多经营与民族生活习俗相联系的行业,如 澡塘业、牛羊业、鲜果业、皮革业、棚彩业、钱业、面粉业、酱园业、旅栈业、饭庄业、果店业、古玩业、牲畜行业、洋货业、杂货业、转运业、花生业、粮业、估衣业、鞋业、帽业等。所经营的商业是以小商小贩为主的经济结构,本小利薄,但灵活多变,没有出现较大的实业界商家人物。

  民国初期,源汇区牛行街牲口交易日趋繁荣。寨内经济殷实的回族随之起步开牛行。回族最先开办的牛行是“三兴长”牛行。由李贵元在甫门外路东自己地里建房开办,实力雄厚,一直开办到建国初公私合营转入牲畜服务部为止。相继还有李东明的“三兴祥”,杨中南的“杨天兴”,杨少清的“天庆长”;李西成的“同心永”和杨香久的“南天兴”牛行(租干河陈清真寺地)。抗战胜利以后,外地回族开办牛行的有襄城县白庙龚天德的“天丰”,西平县蔡带白成章的“三太成”两家。直到1949年公私合营时并入牲畜服务部时,这些回族人开办的牛行才告终止。随着牲畜交易市场的兴旺,源汇区回族宰牛羊增多,皮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源汇区黄牛板皮质优价廉,驰名中外。最早的两家皮行,一家是周口张灵肖开的“隆昌皮行”,地点在原临渠斜街路西;另一家是禹县山货场王盛甫开的皮行,地点在坊子街路北。继之,干河陈村马森也到临渠斜街路西开皮行。马氏家族擅长皮革加工,在坊上收购生皮,在家开作坊熟制加工纹皮、鞋底皮等多种产品的皮料。他精业务、讲信用,不拖欠宰牛户的款项,家业较殷实,并与上海等大皮商有业务联系。后来宰牛户也步入了此业,周掌、周子俊兄弟先后在顺河街附近开了“振义昌”、“茂记”两家皮行,生意也相当红火。由李林与二户汉族同胞合开的“三友”皮行,生意兴隆,实力可与临渠斜街清真寺场的四家老皮行相匹。

  京汉铁路通车后,火车站附近过往旅客流动量增大。开办澡塘本小利大,由开封迁来的回族谢、杨两家就开办了“清香池”、“卫生堂”澡塘。“清香池”位于马路街中段路南,即现在马路街国营浴池的前身。由谢晋贤、郭文富和张炎君、张炎群兄弟合开。生意兴隆,发展很快,于民国初年盖新楼房。这几位回族不仅信仰虔诚、格守教规,而且朴素豪放,乐于施舍,为清真南寺、东寺的修建作出过无私的奉献,受到两坊回族的尊敬。“卫生堂”位于和平街口,由开封迁来的杨氏独家经营,请袁祥久(汉族)任帐房先生。继之郭文木、郭文富兄弟在东门外开办“元兴池”澡塘,旁边兼开“元兴”杂货店。抗日战争胜利后谢玉山(谢红义之后)收回电影院东边刘振邦(汉族)开的“民生池”(原为郑百云开的“玉花泉”),更名为“天香池”澡塘。

  回族开的饭馆多集中在票房下沿和马路街东段,门面虽简,但色香味美,顾客盈门。比较出名的有“西来香”烩馍店,由陕西迁来的贾玉义(贾老八)经营。位于马路街“清香池”澡塘附近,一间门面二层楼房。贾老八精明能干,善于经营。二毛钱一碗西北风味牛肉烩馍,外带四盘小菜,一碗牛肉汤,味美实惠。“买老二”饭馆,由开封迁来的买金如经营,一间门面,位于和平街“卫生堂”澡塘隔壁。买老二烹饪技术高超,承办炒菜宴席。早晚卖开封风味小吃包子、烫面角、面条、油茶、甜食。每日座无虚席。“顺兴”饭馆由汉口迁来的张老亚经营,位于火车站票房下沿,一间门面二层楼房。以炒菜出名,生意颇兴隆。 “三芳纯”饭馆由马群芳兄弟三人合开,擅长炒菜,承办宴席。谢红义家开的“中漯香”小吃店,专卖开封风味小吃,后生意发达,迁马路街“民生池”澡塘对门开“漯生园”饭馆,经营拉面、面条、承办宴席。“一品香”茶园由宛占林开,位于火车站票房下沿,曾为寨内清真寺明德小学捐过铜鼓铜号。

  随着商业日盛,市场繁华,商贾云集,源汇区文化艺术也随之日益繁荣。清末流行在沙河流域著名的戏班,一部分流向火车站,投靠商务会。群众称之为“五班戏”;另一部分投靠寨内,接受牛街、南大街、顺河街、牛王庙街商业界赞助,群众称之为“四街戏”。这两种戏班的演出活动,大都是在一些极其简陋的席棚搭的小戏院演出。民国初期,这种小戏院有四家(“义和”“新华”“国民”“光明”),其中“光明舞台”由开封迁来的回族徐进卢开办。戏院位于马路街和老街西头(现市二医院和老街百货楼附近),土坯垒墙,席搭天棚。戏台用砖垒座,上铺木板。戏院分站、座两种票价,有茶房供水和投递擦脸毛巾,并让流动小贩进场卖香烟、瓜子、糖块。回族评词艺人杨子仁,十四岁拜师学艺,擅长说小五义、汉唐等大书。建国后参加市文化局说唱团,在漯河很有名气。

  建国前回族有习武健身的传统,周口、淮阳一带回族擅长查拳,河南省著名拳师李青山、吕瑞芳、丁忠福、李学明等都在北寺练武并有时传授武功。据调查,吕瑞芳、马忠福、马孝山的查拳,李发材、李学明、丁铁青的六合拳、李青山的大刀、周建山的单刀、周发喜的硬气功和三节鞭,在当时享有盛名。李青山,1914年出生于周口。幼时跟父亲李德荣在清真寺,一方面学习伊斯兰教经典,一方面学习六合心意拳、查拳和枪棍术,后经著名武术教练陈庆波、刘大庆等人精心指点,武术功底渐深。后辗转源汇区、武汉、嘉兴等地。每到一处,就把武艺传授给爱习武的青少年,其弟子遍及全国各地。解放初期,在源汇区清真寺举办许昌专区第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他以98斤重的大刀向观众展示了精湛的刀术,因此荣获武术赛冠军,并被人称之为“大刀李青山”。1981年在辽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会上他获武术项目金牌奖,1991年在南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李青山的“排打功”获表演一等奖。1982年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在《自古英雄出少年》一片中出演联络员胡大爷。

  回族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互济扶贫的美德。源汇区回民在历史上的爱国公益活动甚多,仅据有口碑可查者略举数例。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民国 。漯河回族群众为响应孙先生实行民主政治的号召,寨内寺由刘玉贤阿訇首倡,于1912年4月4日,组织成立了漯河回民民主促进会,积极宣传三民主义的新思想。该会的主要成员有:刘玉贤、马振瀛、古全成、古尚德、古振兴、古从德、张贯甲、张丙寅、张振西、李太平、李长海、杨榜标、李满长、郭秀生等。

  1915年12月,袁世凯窃国称帝,妄图拉历史倒退,引起举国愤怒。漯河回族民主促进会积极行动起来,揭露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同汉族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声讨袁世凯的罪恶卖国行径。当时,驻漯蔡锷部属七十九团团长回富兴,接到蔡松坡将军的讨袁通电,在漯河回汉族人民的激励下,决心南下会同蔡将军武装讨伐国贼,雪国耻,平民愤。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标志着日寇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我国人民的抗日怒潮风起云涌,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正月,以漯河为中心,郾漯回族人民成立了“抗日救国协会”,袁志远(警钟日报总编)任主任,白有顺(漯河南寺)、马恒久、(漯北寺)为副主任,宛合附(郾城城关)、王永昌(七里头马庄)、黑广霖(归村前庄)、舍学仁(五沟营)、李明伦(漯寨内)、闪文明(漯西寺)等为委员(协会主任以下均为各寺阿訇)。所属各清真寺也都成立了分会协会组织了抗日宣传队,深入四乡回民聚居区进行宣传,对唤起人民大众进行全面抗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了提高民族的文化水平,在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1946年,经寨内寺阿訇闪文明和社首们的同意,清真寺提供经费,由马清林具体筹办伊斯兰扶幼园,免费教育儿童,招收两班初小学生,聘李清泉、海名杨等任教师。开设课和有国语、算术、体操、音乐等。教学用品、教师伙食薪金由寺里支付,不足时,向工商界募捐一些。次年改为明德小学,扩大招生,回汉族儿童兼收,家境贫寒者优待。同年三月十六日举行开学典礼。社会知名人士袁志远(名誉校长)、许耀西、孙广兴、马明诚等应邀出席。在典礼仪式上各方代表发表了热情的赞助讲话,并拍摄了纪念照片。随后制作了校旗、华平街宛占林赠送了一套  铜圈军鼓,学校又添制了六把铜号,校内桌凳设备基本齐全,先后聘任李清泉、海宝珊、海二堂、余保桐、王振环、李大超、李大成等为教师。学校董事会成员有闪文明,李景元、张文生、姚客堂、马清林。1948年春,源汇区一带处于解放初的“拉锯”时期,学校仅开两个班,由岳金明、于志飞二位老师任教。这年由于国民党十一师的骚扰,把学校桌凳劫去修筑炮楼工事,毁坏殆尽,学校随之停办。 

  省内著名阿訇白友顺非常重视对回族少年的启蒙教育,他不仅于1934年率先在郾城县清真寺内办明达学校。并在1937年后分别在马庄清真寺办明智学校,在前油李清真寺办明远学校。1947年在寨内清真寺办明德学校,由袁志远任校长兼董事长,白阿訇及三个儿子白伟恭、白伟静、白伟成任教。据不少回族老人回忆,白阿訇将伊斯兰教六大信仰编成歌曲,亲自教学生学唱。抗战期间,还教唱抗日救亡歌曲。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传统经堂教育方式,成绩卓著。

  1949年,回族知名人士铁子房来漯河办学,在清真寺大礼堂招生。1950年重新规划创建校舍,学校由寺内迁出,正式取命回民小学,他任校长,后来任教于漯河师范学校、漯河二中和漯河四中。1955年铁子房被当选为市人大代表。1957年任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同年7月出席北京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伊斯兰教是明朝随着回族的迁入而传入。源汇区创建最早的清真寺是始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寨内清真寺。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回民人口日渐增多,一座清真寺已不能满足回族穆斯林正常宗教生活需要,源汇区先后于1911年、1923年、1932年、1933年创建了南寺、北寺、西寺和东寺。至1949年,市区计有寨内、南寺、北寺、西寺、东寺5座清真寺,另有两座女寺。1958年保留三寺,“文化大革命”中清真寺被占用,1980年恢复南寺,1983年恢复寨内寺,1984年恢复东寺。1999年经马凌云,佟红伟等人发起,又新建了东大寺。目前,源汇区有清真寺四座,另有女学一处。

                                                                          摘录自《漯河市文史资料》

(杨少华整理)
 
                               (本文转载自:伊斯兰之星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河南省回族史志资料选编(二)
       下一篇文章:河南省回族史志资料选编(四)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