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观点与争鸣
 
探究非公开团体中“小小班”
发布时间: 2014/4/25日    【字体:
作者:天人情
关键词:  中国 天主教团体  
 


      对中国大陆天主教会有公开(俗称大班/地上教会)和非公开团体(俗称小班/地下教会)的区分被大部分人士所接受,但近几年来部分教区的非公开团体再次分裂为“小班”(地中教会/半公开团体/新派地下教会)和“小小班”(或称传统地下教会/坚硬派/地底下派)。虽然中国大陆天主教会“地上”和“地下”教会分治的局面很难马上改观,但地下教会的再次分裂却是教会当局不愿看到的,也是不愿容忍的。如今的“小小班”的团体就像“扁担翻跟头——两头不着地”,他们承受着来自国家政权和教会当局的双重压力。对教会当局妥协让步的政策大呼不解、对与政府接触试图从地下走出去的半公开团体大为不满。他们坚守着自己划定的忠贞标准,不肯越雷池半步。一方面坚持自己是忠于教宗的,另一方面对教宗的牧函和指示又不肯接受。笔者试着从主要特征、产生背景、理论基础等多个维度做一番探究。

      一、主要特征

     “小小班”特指即不服从公开团体主教领导,也不接受宗座任命的署理领导,处于自治状态的团体。“小小班”信友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文化特征:大部分信友受教育程度偏低,对“梵二”文献及教会新精神知之甚少,不甚了解国家的宗教政策或不能全面理解也不愿了解(个别精英领导人才学超群、能量极大,能影响操纵神职人员)。

      2、性格特征:性格耿直、爱钻牛角,恋旧、思想一旦定型很难改变,对新鲜事物很难接受。兼具有盲目崇拜、愚忠的特点。稍加鼓动容易走极端,为了自认为的忠贞(或传统的教导),敢于“坐监牢、洒热血”。

      3、信教教龄:一般以自幼领洗的老教友为主,教龄长、信仰根基深。传福音的热情不高,但自认为信德根很深,经得起风吹雨打。

      4、牧灵状况:教友绝不参加公开团体和半公开团体神职的弥撒或其他礼仪,甚至有人不信任任何神职,独自念经、过瞻礼。神职人员试图不断巩固传统地盘、并到非管辖堂区积极拓展势力;仍用传统的思维开展牧灵,更有甚者对宗座和代办的决策大加质疑,甚至认为教宗老糊涂了、不了解中国实际;有些人现在还在宣称从地上或地中团体神职手中领受圣事要犯多个大罪;有的教友因为和地上教友通婚,本人及父母均被课以“停神功”处理。

      5、生存状态:就目前来看,小小班的活动并未受到太多的限制,其宗教活动与半公开团体的状态并无实质性差距。但神职人员一般拒绝与政府有任何接触和沟通。目前地上和地中教会相敬如宾、合作日增,一般不会互挖墙角。“小小班”好像不太理会规则,试图对半公开团体控制的堂区进行拉拢蚕食,力量虽弱,但渐呈多点开花态势。

      二、背景分析

      1、前任香港代办在地下主教未实质性出缺的情况下,任命署理,是导致地下教会再次分裂的诱因:不可否认前任代办在推进中国教会合一进程中的贡献和努力,但在地下主教未实质性出缺的情况下,任命“宗座署理”。似乎有不完全符合法典之嫌,以至于授人以柄。客观上引起了一定的混乱,导致多个地下教会再次分裂。

      2、“小小班”团体往往受“先主教”影响深刻,刻意坚守自己划定的“忠贞”是内在原因。前任的主教一般都是教宗认可的忠贞主教,但他们选定的接班人却没有获得宗座的认可,不允许祝圣或祝圣了不允许行权。以小团体自选的“署理”为领导,高举先主教旗帜,在“爹不亲、娘不爱”的情景下执着前行。他们对于“叛变”先主教者的敌视甚至超越了对爱国会的排斥。

      三、理论基础或思想根源

      1、“十三条”影响深远:1988年1月3日,正定教区的一位叫牛伯铎的教友拜谒范学淹主教,请教主教几个早以拟定好的有关“爱国会”的问题,主教便一一作了回答,后来有人将问题按其顺序加以整理,被众人传颂为“十三条”。“ 十三条”就“爱国会的性质、自选自圣、革新神父圣事的有效性、自科绝罚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明确的回答。由此“ 十三条”成为了中国忠贞教会的纲领性文件,其深远的影响力至今犹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和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梵蒂冈教会当局和中国政府频频接触,“弥合裂痕、促进建交、搞好福传”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必要的妥协与让步是中梵双方达成共识的前提。但很多“小小班”教友无法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十三条”仍是他们衡量忠贞与否的标杆,“十三条”仍是“小小班”存在的理论基础。

      2、“受迫害是忠贞教会的第五个特征”的观点仍根深蒂固。天主教会具有“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四个特征,教会刚分裂时很多人宣讲,纵观教会的历史,“受迫害是教会的第五个特征”。极易使人们产生“受迫害光荣”的思想、与政府合作就是“叛教”。这样的观点在“小小班”教友的思想上仍然根深蒂固。

      3、教会分裂初期,部分“大班”的狂热分子对“爱国会和公安部门”对地下教会的打压推波助澜,使得地下教友对地上教友抱有很深的成见。教会“大班”和“小班”分裂初期,部分“大班”的狂热分子常作为“爱国会或公安部门”的眼线,以小班教友违反圣统制,不听主教神父的命令为由,为公安部门抓捕神父教友通风报信,给很多地下教会的人士留下了不可磨灭、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 

      4、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信教群众当作“专政对象”,大量的冤假错案使得教友们对共产党缺乏最起码的信任。很多地下教会的老教友一提到共产党,想当然就认为他们心怀鬼胎、居心叵测,根本不会做出对教会和福传有利的事情来。对于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宗教组织,他们的一贯立场是:不理会、不合作、不接触、不妥协。 

      5、梵二精神知之甚少、缺乏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由于对教会新精神、国家新形势的学习培训不够,一般教友对梵二精神知之甚少,往往固步自封,缺乏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站位缺乏一定的高度,无法高屋建瓴理解教宗当局的政策。缺乏战略眼光、更注重一城一池之争夺。不能以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视角看待事物,思想与认识滞后与时代,愚忠与怀旧禁锢着思想,很难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四、劝言与希冀

     1、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共产党及其宗教政策。天主创造的世界是动态的,一切都出在发展变化之中。首先共产党在变,党章已历多次修改,过去共产党标榜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他阶级是无法染指的;今天的共产党自称是一切先进力量的代表,入党的人选范围扩大了很多。其次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在变,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已化作历史烟云,构建和谐社会代替了阶级斗争。再次党和政府对宗教的认识也在变, 宗教管理已从“意识形态角度”走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执政者从国际交往感受到了宗教无穷的魅力、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宗教的积极因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要乐观这些变化,并要推动和引导这些变化。 

      2、高屋建瓴,发展的眼光看待教会当局的决策。圣公会教宗都接纳了、历史的定案都推翻了,有人说“如果马丁路德生活在今天,他可能是教会改革的功臣”。试想若你们在教宗的位置上,该如何抉择?因噎废食、丢帅保车?

      3、学会忘却,用心体会教宗对中国的牧函精神。忘记过去所受到的伤痕,多包容、多担待,用博大的胸怀,像“浪子回头”中的老父亲一样接纳其他团体的弟兄,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五、设想与展望

     1、解放思想是第一要务:建议中梵双方达成某种默契,将小小班的主要负责人和骨干力量分期分批派往国外,让他们“山外观山”体验感受教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面貌,让他们从“画地为牢”的思想状态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客观看待中国大陆的天主教会、能对宗座的良苦用心感同身受,在高度法制的世界力反思自己过去的“不法制”行为。

     2、建议国家创造性开拓一条独立于“爱国会”之外走向公开的管道:让非公开团体自愿公开身份而不必加入“爱国会”,某种程度上将讲“爱国会”三个字让他们很不爽,不参加爱国会不代表他们不爱国。

     3、建立各个团体沟通互动的平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教会各个团体消除敌视,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多做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再紧盯着别人眼中的小草,取出自己眼中的大梁。响应教宗号召,真正的在主的爱内共融。多祈祷、少埋怨,多理解、少争斗,多自省、少指责,多学习、少顽固。相拥一笑泯恩仇,同归一栈、共属一牧。

    (本文转载自:长青家园2010年5月4日。http://hh.lc/forum.php?
     mod=viewthread&tid=37572&highlight=%D0%A1%D0%A1%B0%E0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评为拆除十字架叫好的理由
       下一篇文章:浅论天主教地上团体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