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敦煌岁时节令|四月初八:浴佛,洗心
发布时间: 2018/5/24日    【字体:
作者:敦煌研究院
关键词:  敦煌 岁时节令 四月初八 浴佛 洗心  
 
 
宋代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有一句描写宋徽宗时期京城四月初八的景象:“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迤逦时光昼永,气序清和”。体味起来,很是动人。
 
四月初八,正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古时此日寺院会举行盛大的法会,僧尼和香客们以鲜花灯烛广做供养,以香汤沐浴佛像,人们争做布施、放生、求子等祈愿活动。
 
古往今来,敦煌人将四月初八视为一个重要节日,纪念佛诞的佛教节日演变成异彩纷呈的庙会,经常会持续数天之久。他们举办浴佛斋会,烧香礼佛,欢庆佛诞的同时留下一番美好祈愿。
 
根据汉传佛史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传说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常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祖诞辰,因此也衍生出形式各异的浴佛节民俗活动。
 
在敦煌壁画中,就有龙神为刚出生的悉达多太子沐浴灌顶的画面。
 
在莫高窟宋代第76窟东壁门两侧,画有八塔变,其中南侧上层南起第一铺,画有悉达多太子诞生,一龙乘彩云而下为他沐浴的生动景象。
 
敦煌文献中,关于“四月八日”最早的记载,则出现在北魏兴安三年(公元454年)《大慈如来告疏》中:“四月八日常出教化诸众生,悉……布施一餐受我(饿)者……。”从这段记载看出古人在“四月八日”佛诞日时布施,使有需要的人免于饥饿。
 
可见早在北魏时期,敦煌就有在农历四月八日弘佛教化的活动。
 
对于四月初八民众所进行的活动,敦煌文献P.2081《四月八日、二月八日功德法》中也有记载:“自今以后,诸佛弟子道俗众等,宜预择宽平清洁之地,修为道场。于先一日各送象(像)集此,种种伎乐、香花供养,令一切人物得同会行道。若俗人设供请佛,檀主与其眷属,执持香花,路左奉迎,恭敬供养,如法斋会。如是斋毕,然后还寺。”由此可见四月初八道场大会以供养佛像为主的一系列殊胜仪式。
 
敦煌人将四月初八浴佛节看做不寻常的一天。
 
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有着浓郁佛教定义的浴佛节,也是敦煌乃至河西地区的民间节日,相因成俗,历代相传。拍摄于清末(1908年)的照片,记录下一个多世纪前敦行敦煌当地民众就在浴佛节举办庙会,欢庆佛诞日的情景。
 
1908年的四月八庙会 
五十年以后,人们的穿着变化了,莫高窟前的四月初八盛会依然热闹。
 
1956年5月14日的四月初八庙会
再到五十年后的今日,四月初八浴佛节不仅是传统礼佛庙会,更是敦煌人聚会的日子。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天还没大亮便相约出发,带上食物往莫高窟而来。
 
2007年四月初八 莫高窟聚会的人们
在九层楼前,他们烧香礼佛,祈求幸福,直至中午,人群仍未散去。
 
2015年四月初八  焚香礼佛
在这里,当地百姓对佛的“供养”已然和世俗生活融为一体。花前树下,他们聚集在一起叙旧,一些社区乐团、戏社还带来了器乐,接上了音箱,放开嗓子,唱几首曲子戏,吼上一阵秦腔,不亦乐乎。
 
2012年四月初八  敦煌曲子词自乐班在莫高窟唱起来
除了热闹的庙会,每年四月初八,还有“钻观”的绕佛民俗。这是藏在莫高窟第96窟(九层楼)大佛背后的“奥秘”——敦煌信仰民俗,绕佛本是敬礼之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无量寿经》卷上);又可为功德吉祥之举,“如礼敬佛,右绕三匝,佛眉间白毫右旋婉转,总以右旋为吉祥”(《十地经论》卷十二)。
 
浴佛节当天,大佛背后的通道会打开,人们排队从右侧开始,顺通道绕行三圈,以示礼佛祈福。
 
2006年四月初八“钻观”的一家三口
 
时光变迁,有些东西被保存下来,未被岁月侵蚀却愈发隽永;比如信仰,比如感恩,比如希望,都是对美好的向往。
 
浴佛,也不单纯是一个民间的节日、盛会,更重要的,大概是一次涤洗内心的憩息,是佛祖释迦牟尼留给匆忙奔波的我们一个观心的停顿。
 
转自敦煌研究院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擢升执事观礼
       下一篇文章:没有神父主持的主日,礼仪该怎么办?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