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赤水佛教略述
发布时间: 2013/12/13日    【字体:
作者:道坚法师
关键词:  赤水 佛教  
 
 
     赤水市古称仁怀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因赤水河得名。与四川省合州、重庆江津接壤,川黔重要交通驿道,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赤水风景秀丽,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
 
    赤水之佛教,因交通的原因,与巴蜀佛教最为相近,历代高僧,多为巴蜀流裔,经川黔要道,入播州(今遵义),或南下滇、桂。因此,考察赤水佛教发现,赤水不仅是古盐道,更重要的是中原文化传播边陲的重要口岸,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赤水先属四川播州,为少数民族地区,但佛教信仰在明代已经深入人心。据《增修仁怀厅志》卷六《边防》载:
 
     应龙……大言曰:“五子活,银即至矣。”拥兵驱十余僧招魂,分遣土目置关据险,厚抚诸苗。
 
     杨应龙(1551-1600),四川播州世袭土司,杨氏地方政权的第二十九代统治者,后因背叛明朝被杀。其拥兵自重时,曾驱僧十余人招魂,可见这些苗人对佛教信仰与民族崇拜没有冲突。
赤水佛教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民俗信仰之中,如《增修仁怀厅志》卷六《丧礼》载:
 
    未葬之先延卜者择地,取亡者生忌日合年月日时,以符山向地定,择期乃讣于族姻,开奠成礼,用僧道修斋事,具乐奏朝夕。
 
    查《增修仁怀厅志》卷五《阵亡》中,有大量僧人参与对本土百姓保卫战的史实,甚至把抗战死难的僧人列为本土供奉英烈的神庙,这种现象尤其值得重视。
 
    同治元年七月,发匪患扰,在土城里泥丫塆隘口,阵亡共十九名:王和尚……
 
    僧福恩,僧新昌,僧仁图,僧方兴,僧恒恩,等以上各名俱土里人。[①]
 
    可以这样说,赤水佛教在千年的传承中,已经和赤水人民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与这些少数民族共呼吸,同命运,成为了文化的中坚及民族灵魂的保障。
 
     一、赤水佛教史略
 
     赤水之名,见于《山海经》等,历代祖师在讲述佛经时,常常引用古典“赤水藏珠”的传说。
 
    《庄子·外篇》云:“黄帝游乎之北,登乎昆仑之丘,南望还乡,遗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𧩶诟索之而不得。乃使罔象,罔象得之。黄帝曰:‘异哉!罔象乃可以得之乎?’”说者谓:“绝思虑故,智索不得;离声色故,离朱索不得,离言辨故,𧩶诟索不得。罔象无心义,无心乃得珠。𧩶诟上枯驾及下苦候,反巧言也。”[②]
 
   《庄子》所说的赤水,与《山海经》的赤水同,应属于现在新疆一带的河流,离昆仑山不太远,可能与贵州赤水没有什么关系。
 
    论赤水佛教的传入,大致与周边佛教传入稍晚。贵州属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信息滞后,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隔膜。巴蜀地区因长江水道的因缘,早在汉代就有佛教活动的记载,而赤水地处边陲,佛教正式进入时间,应为唐代。《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有载:“友人刘禹锡者得[③]。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即具表,欲以柳州授禹锡[④],而自往播。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⑤]。”柳宗元与同情好友刘禹锡被贬到播州,认为播州“非人所居”,条件太坚苦,加上刘禹锡上有长辈需要奉事,上疏请贬到广西的柳州,愿意自己去播州代替刘禹锡。后来因很多大臣为刘禹锡求情,才将贬地改为广东连州。赤水即现在的遵义所辖,属播州地,在唐人的眼中,不如广西广东的环境好,可见播州当时仍然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尚未受到中原文化太大影响。刘禹锡差点被贬播的事,《三教平心论》卷二有载:
 
    而友人刘禹锡得。子厚曰:“播非人所居,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即具表请以柳易播。虽禹锡得改连州,不待以柳播相易,然即此一念,其贤于愈之患失者,岂不犹伯夷之于盗跖乎。[⑥]
 
    柳宗元刘禹锡都不看好的播州,当时文化相对落后,到底佛教是否传入赤水呢?据《增修仁怀厅志》所载,佛教传入赤水,最迟应为唐代。
 
    《景福寺碑记》:粤稽佛自西来,教演东土,祇园净念,鹫岭恬神,而名山胜概,因固其所也。景福寺者,始自唐干符,宋之端平二年,袁世祖号世明,讳福,职勅三边,功纪武节,创兹儒地,名曰龙塘,灵威烜赫,境概异常,因而崇建殿堂塑装功果,迄今宏治五年(1492),而庙貌更新,实袁氏之祖创孙培,世世与有功矣。[⑦]
  
    唐代的赤水,尚属蛮荒之地,未纳入中央管辖,然佛教的流行,让边民得到中原文化的滋润。景福寺,初名龙塘寺,位于赤水土城,始建于唐代干符年间(874~879),宋代重修。该寺曾经规模较大,被列为仁怀十景之“景福龙潭”,在赤水文化发展中,历史地位显着。
 
    据《赤水县志》(贵州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编大事记》所载:
 
    北宋大观三年(1109)六月,泸州少数民族首领归附北宋王朝,朝庭以其地置纯州、滋州。滋州(治所今习水县土城)建承流县(州县同治)、仁怀县(治所今赤水县复兴场)。
 
    北宋宣和三年(1121)七月,撤销滋州建置,改设武都城,原隶属的仁怀、承流二县改设仁怀堡(治所今赤水县复兴场),以巡检驻治。
 
    大观三年,泸州才正式归附中央王朝。赤水紧邻泸州,为少数民族集聚区,随之被纳入中央版图。宋朝置纯州、滋州,滋州下辖承流县(今习水县)和仁怀县。仁怀县,相当于今天赤水市域。
 
    宋端平二年,袁世明职守边地,镇守赤水,将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的景福寺重修。到了宏治五年(1492),袁氏后人再次重修古寺,成为在贵州有较大影响的古刹。
 
    元代西南宗教中,佛教影响最大,如重庆的缙云山金碧峰祖师,重兴五台山,再建普陀山,成了皇家受封的大德。赤水虽然地处边陲,然连接川黔通道,因军事地位之影响,受到元朝的重视,赤水佛教有所复兴。至元十四年(1227),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归附元朝。仁怀、古磁等处随之归附。
 
    厅之复兴场,即仁怀县旧治废县,为堡,以巡检管辖。场左白岩背石刻,有省注播州古磁等处巡检周,于大元天历戊辰创建观音阁并对你等字,旁书住山妙坤立。播阃承发吏陈泰和书,石匠文有传、何超祖刻。[⑧]
 
    元代妙坤大师住持观音阁,复兴场巡检姓周,于天历戊辰年(1328)修建寺院,并刻石留名,成为赤水佛教在元代时期留下的宝贵历史资料。
 
    明代赤水佛教,达到历史高峰时期,古寺林立,高僧辈出,佛教成为主流文化,对边陲地区及民族文化有很大影响。
 
    凌云岩,在古蔺小河入厅赤水处,岩半有观音大士像,明万历戊申年泸州判官郑子昻刻石,尚存。[⑨]
 
    据县志所载,赤水作为朝廷采木地,大量高官迁移赤水,也带来了中原文化及佛教文化。查清代赤水佛寺中,三分之一为明代古寺,说明当时佛教的发展,已经成为本地文化之主流。四川江安县人月溪大师,于明宣德年间来到赤水弘法,在唐朝坝印山修建永洪寺,受到朝廷礼请,传为佳话。
    隆庆五年(1571),杨应龙袭播州宣慰使职,此后派兵将仁怀、古磁等地收归播州领属。至此,赤水归播州管辖。
 
    清朝赤水佛教,受湖广填四川等影响,赤水人口一度达到高峰,人民生活富足,佛教成为本土信仰之中流。雍正六年(1728)七月,仁怀县随遵义府四川改隶贵州。从此,赤水归贵州管辖。
 
    乾隆四十一年(1776)五月二十二日,吏部议准贵州巡抚裴宗锡上疏,仁怀厅改设仁怀直隶厅,归贵州粮储道管理,而川盐入黔的交通口岸的功能,因为政府对贵州的管理而得到加强,赤水经济空前发达,佛教文化发展,信徒众多,大量名寺涌现。
 
    民国时期的赤水佛教,因战乱等原因,延续晚清法脉,偏安一隅,然生存艰难。民国三年(1914),赤水厅改为赤水县,隶属黔西道领辖。中国佛教会赤水支分成立,隶属贵州省佛教会。
 
    当代赤水佛教,自改革开放后,已恢复重建天台山、圆通寺等,信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保护,每逢初一十五、观音会期等,寺院正常开展宗教法事,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对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团结,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赤水佛教与人文景观
 
    赤水景观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类,自然景观美丽,人文景观厚重。自然景观需要佛教的环保理念加以保护,如佛寺所在,自然遗产就得到维护。人文景观需要缔造,佛教深厚的人文情感,为赤水人文景观打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所以,美丽赤水建设中,佛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赤水十景的打造
 
    在《增修仁怀县志》卷一载,仁怀厅有十景,有所谓“石龙东渡,泮水西流,天池映月,唐山不雨,桥头锁泉,马渡鱼梁,天生双桥,瀑飞仙洞,景福龙潭,荔枝鱼跃”。十景与佛教关联甚多,最为典型的特录于下。
 
    天池映月,在土城天鹅池高山顶上,王椿诗云:“轻风细溜满池清,水色连天印月明。浪静波停真妙景,安澜入咏贺升平。”
    天生双桥,在天台山双桥横空,人行其上。杨廷琚诗:“双桥何事号天生,鬼斧神工七削成。野老入山忘帝力,但闻伐木乡丁丁。”

    瀑飞仙洞,在天台山,其洞幽雅,春夏瀑飞如雨帘。杨廷琚诗:“雪封仙洞水帘飞,一道寒烟锁翠微。何必桃源方遯世,此中避暑合忘归。”

    景福龙潭,在土城景福寺,王北极收孽龙处。萧高泌诗:“鱼溪晨夕寺钟鸣,千尺深潭水镜平。漫说蛟龙驱赤虺,怒涛收敛静无声。”[⑩]
 
    此四大人文景观,“天池映月”和“景福龙潭”在土城,均有佛寺点缀,如景福寺,为唐代古刹,宋代兴盛一时,明清时期仍然为当地最有声望的佛寺,人文自然,相映成趣,可谓蔚为大观。而“天生双桥”与“瀑飞仙洞”,均为赤水著名佛教胜地天台山景观。
 
    2、赤水名山的缔造
 
    古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教诫,今有“天下名山僧建多”的遗训,赤水美丽之山水,佛教的参与,无疑是推动自然人文重建的重要力量,赤水山水都市的景观缔造,与佛教有莫大的因缘。
 
    据《增修仁怀厅志》卷一《山志》所载,赤水佛教名山,先有古寺,因香火鼎盛,信徒众多,久之而成一方名山。如:
 
    三台山,在城内今圣庙后。
 
    天台山,在城东北,亦名大佛脑,高十余里,有四十八梯,最为险峻。诸山环拱,高出云表,巨石横亘,人行其上,谓之天生双桥。又有石洞,宽五六尽许,春夏瀑布悬注,直如水帘,故曰瀑飞仙洞。其寺上殿属仁怀,下殿属合江县。
 
    五花山,在城东二十里,正看止有一尖峰,横看五峰如指,三面有路可通,南面削壁万仞,山色如霞,俗称为红岩,顶东接天台山。
 
    雨标山,在城东南二十里,昔真人王伯基一名王北极遇大旱祷雨于此,故名。山有一插旗鏬,隅见以树枝插其内即雨,有意寻之即不得见。
 
    玉皇顶,在城南六十里,上有玉皇祠古刹。其山最高,东西可望数百里之远。

    红岩门,在羊啼山外,因岩下有红石似门,遂呼为红岩门。岩脚有红岩寺,系前朝古刹,倾圯,今又新建庙宇。

    福寿山,在城西二十里,同治六年丙寅,因贡李开先募众修建文昌阁于此山,宋玉光捐舍庙基。
镇龙山,与洞坝山相近,上有古刹,经王言增修。

    三锅庄,在河西里,离城八十五里,三山相峙,故名。其最大一山上,有一古刹。

    界保山,与合邑交界,乾隆年间,两邑居民争地,经仁邑会勘,立庙于此山以为疆界。

    石碑山,在城西三十六里,相传山有魅,人不敢居。康熙十年,道士王北极立石碑并插一剑于山中,其魅始遁。至今碑与剑尚存焉。[11]
 
    文中众山,以天台山和五花山最为有名。五花山,俗称红岩,即现在的丹霞岩佛光岩景区,其下有红岩门,其上有大红岩,红岩旁边有五柱峰,正在计划修复之中。
 
    3、佛教为赤水古迹的贡献
 
    据《增修仁怀厅志》卷二《古迹》载,赤水佛教界,留下了许多让人回味的古迹。这些古迹,是赤水古代佛教对本土人民的倾情奉献,代表着历代先哲建设赤水,改造赤水的又一例证。
 
    厅之复兴场,即仁怀县旧治废县,为堡以巡检管辖。场左白岩背石刻有省注播州古磁等处巡检周于大元天历戊辰创建观音阁并对你等字,旁书住山妙坤立。播阃承发吏陈泰和书,石匠文有传何超祖刻,今字迹尚存天生桥三字,系隆庆元年刻在复兴场大石桥上面石梁,未注名姓。
 
    废竹庆寺,在旧仁怀白岩背,乞今倾圯无存,惟于河中得一钟,上铸有竹庆寺三字,其钟现在进宝山庙内,今叩之无声。
 
    凌云岩,在古蔺小河入厅赤水处,岩半有观音大士像,明万历戊申年泸州判官郑子昻刻石,尚存。
和尚岩,在首里羊鸣山半腰中,系前明张姓避兵处,岩中石上刻有年月名姓。
 
    湖南岩,在首里下洞天堂左侧,石上刻有河南并洪化二年避兵到此字样,未注名姓,不知何人所题。
 
    废奎光阁,在本城莘莘学子门外坡上,高十丈余,道光五年,同知普恩后,同知刘嗣矩劝捐创建,道光丙戌因妇女登阁游玩,遂被雷殛破其柱,首事复为整修完好。道光末年忽毁于火。
 
    废先农坛同奎光阁相连一处,亦同毁于火。
 
    虎碑堂,在土里二甲太沟头箐脚,祠内供土糓神像并有道士王法真神位。祠外有石碑一块,上刻符篆,系嘉靖年号,相传为王法真驱虎之符,后人就其地建祠吧为祈报之所,遂号虎碑堂,其碑现存。[12]
 
    据《增修仁怀厅志》所载,这些古迹见于清,历经已数百年,考诸当代赤水古迹,有的已经湮没不存,或所处位置不明,需要进一步考证研究,并加以保护。
 
    三、赤水佛教寺院考
 
    赤水佛教寺院,在清代有一百多座,寺院香火鼎盛,法事庄严。据《增修仁怀厅志》卷二《庙宇》所载,赤水的寺院在清代已经有三教合一趋势,与本土移民文化的会馆、宗祠、行会、庙宇、道观,多混杂无章。
在赤水县治,既有儒家庙堂,如文庙、关帝庙、文昌宫、城隍庙、乡贤祠、三府庙等;道教信仰的财神庙、火神庙、财神庙、雷祖庙等;民俗信仰的马王庙等;移民文化的南华宫(广东会馆)等。这些寺庙祠堂宫观,既有道士住持佛教寺院的,也有僧人住持道观的;僧人不仅住持佛教寺院,也住持神庙祠堂,这似乎是明清时期佛教的一个民俗现象,其背后的信仰价值观念,值得研究。
 
    清代政府对赤水宗教的支持方面,据《增修仁怀厅志》卷四《经费》载:“额载每年条粮银内存留厅库,春秋祭祀文庙、社稷、山川、邑、厉等坛银一十六两。”赤水财政预算,每年划拨祭祀银十六两。当时赤水厅最高长官同知“每年春夏二季俸银四十两,役仞银四十八两”。赤水地处边地,财政困难,以这样的财政支持力度,算是对宗教的大力扶持了。
除定额财政祭祀补助,往往到任同知等官僚,也会拿出俸银,发起寺庙修复善行;部分行业组织也修建寺院,为本帮会提供活动空间;有些大户人家,也组织族人修建宗祠家庙,以维系本族血缘关系。现将赤水古代宗教活动场所辑录如下:
 
      仁怀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北。
  社稷坛,在南关外。
  邑厉坛,在西门外。
  城隍庙,在治北百武。
  八蜡庙,在城东。
  关圣庙,在治西一里。
  东岳庙 在治东一里
      三府庙,在治城内。
 
      附寺观:
  
      宝象寺,在治内。
  祝庆寺,在治南。
  景福寺,在土城里。
  西禅寺,在二郎里。[13]
 
     以上为《古今图书集成》所载仁怀县(即今赤水)的宗教场所记载,其中景福寺为唐代古寺。以下录《增修仁怀厅志》所载寺院:
 
     厅治庙宇:

     文庙,昔在城南。康熙三十三年,知县赵洪基创建。
     关帝庙,在城西。创始年月无考,咸丰七年,同知沈西序增修后殿及红墙,以符中祀典礼。
     文昌宫,昔在三台山,康熙三十八年,知县陈于琏创修。
     文庙,于三台山。
     火神庙,在城南。
     城隍庙,在大街。
     张桓侯庙,在西门内。
     忠烈庙,祀南将军,在城隍庙内。
     财神庙,在西门内。
     雷祖庙,在西门内。
     万寿宫,在城南。
     禹王宫,在大街。
     天后宫,在大街。
     马王庙,在南门内。
     南华宫,在大街。
     三府庙,在城南。
     乡贤祠,在城西。
     节孝祠,俱在城西。
     昭忠祠,在文庙对街。
     万寿寺,在城南门。
     观音堂,在城南。
     龙王庙,在城西门外。
     奎光阁,在东门外。
     镇江王爷庙,在东门外。
     东岳庙,在东门外,额称映江山。
     海灵宫,在东门外。
     川主庙,在东门外,额称映霖山。
     南景天庙,在南门外。[14]
   
      场市乡村庙宇:
    
     大佛脑庙,在天台山,距城十八里上下两殿,上属厅,下属合江县。
     崇音寺,在首里马村,距城五里。
     金华山庙,在首里高石坎,距城五里。
     寿圭山庙,在首里红岩坎下,距城二十里。
     龙宝山庙,在首里,距城三十里。
     回龙天庙,在五桂桥,距城二十里。
     朝阳寺庙,在场外下首,系前代古刹,年湮倾圯。道光初首事等募众培修。
     进宝山庙,在场外上首,系前代古刹,年湮倾圯,首事等募众培修。
     万寿宫庙,在场下榨子内,道光壬辰年,豫省人捐助修建,光绪壬午,被火灾焚毁。
     关帝庙,在场中街,系前同知张凤枝札饬兴修,同治元年壬戌,被发匪贼烧毁,经首事王理等募众造修。
     禹王宫,在场中,系楚省人捐资兴修。
     天后宫,在上场外,系闽省人捐资兴修。
     南华宫,在上场外,粤省人捐资兴修。
     财神庙,在上场榨子外。
     鲁班庙,在上场榨子外。
     红岩寺,罗光亭舍资,咸丰九年前同知贾王椿王理管理生息,光绪年间修建庙宇,并右边修建集义熟。
     观音寺,在七里坎九峰山,离城四十里,距复兴场廿六里。
     天堂,在水西坝,原迹卑小,王理募众造修上下两殿,距复兴场五里。
     川主殿,在两标山,系前代古刹,年远倾圯。昔真人王伯基祈雨处,因以为名。道光乙未夏旱,生员王荣  昌即举人王椿之父,同江文宗等募众修建,戊戌新县穆逆倡乱,半途而止,迄光绪壬辰,荣昌胞侄王理公同荣昌孙良鼎并及侄孙王良堃募众培修完好。
     观音寺,在崇盘塘后,上下两殿。
     五皇庙,在磨盘溪,修建多年,距复兴场二十里。
     地藏寺,系明代古刹,乾隆间岁贡李柏将近庙田土舍入,以作焚献。
     宝林寺,七里坎,九里湾,距复兴场三十里。本朝李金魁李金甲捐舍田租数十石后,李成章变舍租谷十余石,今收租谷九十余石,同知刘启瑞拨谷二十石作红银。
     李谭寺,在首里,距旺隆场二十里,地名大豆坝,系李文星室谭氏乏嗣捐舍。
     凤凰寺山庙,在首里,地名鹿井坝距旺隆场十五里。
     发明寺,在首里,地名马王坝,距旺隆场三十里。
     云顶寺,在首里地名鹿井坝,乾隆二十八年,通判席缵拨庙谷九十五石五斗归入书院。道光七年,同知徐玉章拨庙谷六十石归入书院。
     云会庵,在首里,地名磨摇山,距旺隆场四十里。
     阿蔺寺,在首里,距旺隆场三十里。
     转龙山,在河西里山王坝后面,即砺英馆义学。
     紫云宫,在丙市场内。
     禹王宫,在丙市场后。
     新凤庵,距丙市场五十里。
     锁口寺,距丙市场四十里。
     兴隆寺,距丙市场四十里。
     渡亭,在河西里丰溪,距丙市场二十里。
     泰和山庙,在首里,地名桊底坝,距复兴场十里。
     天祠,在楼子坝,光绪辛卯年修建,距复兴场五里。
     观音堂,在首里半节桥坎上,距复兴场十五里。
     天堂岩,在首里下洞侧,前人因岩砖修成三楹,光绪初优贡王培森弟兄摘近庙田一幅,舍作常住招僧焚献,存案备查。
     万寿宫,在旺隆场中街。
     五皇宫,在旺隆场外。
     尖峰寺,距旺隆场二十里。
     柑子寺,距旺隆场十五里。
     三华山,中式旺隆场八里,今新修一庙,更名六圣寺。
     大庙,上距旺隆场二里。
     苦竹寺,距旺隆场十里。
     龙会寺,距旺隆场二十五里。
     十字山,距旺隆场四里。
     银子山,距旺隆场八里。
     黄连寺,距旺隆场三十里。
     白云寺庙,在首里,地名大豆坝,距旺隆场三十里,系古刹。
     高峰寺,距丙市场五十里。
     恩惠寺,在茅溪,距丙市场二十五里。
     观音阁,在茅溪,距丙市场二十八里。
 
     大洞场:

     天上宫,在场中,闽省人修建,上下两殿。
     万寿宫,在下场依山,豫省人修建。
     禹王宫,在下场,与万寿宫并列,楚省人修建。
     王爷庙,在本场,禹王宫左,经州同陈恩锡募众培修,规模宏敞,足壮观瞻。
     天堂祠,在洞角下,古刹。
     石龙岭,光绪十五年募众修建。
     凤凰山,在孔滩桥,创自同治初,蔡振声捐修。
     宝子山,在孔滩桥,创自国初,祁谭二姓舍业捐修。
     官斗山,创自国初,祁谭二姓买业建修。
     干元寺,创自光绪六年,蔡振声捐修,又名郁秀山。
     兴隆山,在两会水,创自乾隆年间,光绪初王汝顺培修。
     更新山,在官田坝,创自乾隆年间。
     金殿山,在三角山。
     朝阳山,在四洞沟,庙宇倾頺,道光年间,梁一元因其基址募众重修。
     云汇寺,距宝源场数里,元代古刹,道光间梁一元募众重修,内贮仓谷一百石。
     龙泉寺,距宝源场十里,光绪四年,团总黄显荣奉札贮仓谷九十石。
  
     葫市场:
 
     万寿宫,在葫市场上街。
     王爷庙,在葫市场下街。
 
     猿猴镇:
     
     镇江王爷庙,在猿猴镇。
     万寿宫,在猿猴镇。
     文昌宫。
     洞阳宫。
     三圣宫。
     关帝庙。
     天后中,在猿猴镇中街。
     玉龙山,古刹,光绪四年陈绍文舍业培修。
     龙鼎山,创自乾隆初,贾朝伦舍业建修。
     骑龙山,创自乾隆年间,至光绪七年,里人募众培修。
     三神殿,前明苏孟赵张四姓舍业建修。
     佛耳磏,古刹。
     新殿山,嘉庆二十四年陈应举舍业建修。
     灵官祠,在河西里七角丫,光绪二十二年,首事陈恩锡等募众重修。又一灵官祠在文华寺团内。
 
     回龙场:
 
     太平寺,在河西里回龙场。
     报恩观,在河西里。
     龙君庙,在回龙场,古刹。
     川主庙,在回龙场,古刹。
     会水寺,乾隆初年,陈洪道舍建。
 
     宝源场:
 
     川主庙,在宝源场中,光绪四年冯元贵募众捐修。
     进宝山,距宝源场数里,国初周王鲍开辟,原溪王姓修建。
     禹王宫,在猿猴镇西。
 
     土城场:
 
     文昌宫,在土城场中。
     关帝庙,在土城场右。
     禹王宫,在土城场中。
     万寿宫,在土城场中。
     惠民宫,在土城场中。
 
     东皇场:
 
     东皇殿,即九龙山,在东皇场后。
     万寿宫,在东皇场左。
     禹王宫,在东皇场内。
     火神庙,在东皇场内。
 
     土濠坝场铜鼓溪:
 
     观音寺,在溪之新场上。
     奎星阁,在溪之大坳上。
     东灵寺,在溪之挨山。
     荣花寺,在溪之荣花场,每年拨入红银合钱十千文。
     永兴寺,在溪之大石丫。
     妙严寺,在溪之田湾头。
     复兴寺,在溪之杨家山,每年拨入红银谷十石。
     绍兴寺,在溪之青苔坝,每年拨入孤贫谷二十石。
 
     顺江场:
     临江庙,场在顺江铺上手,居民数十家,与仁怀县共场。[15]
 
     在过去宗教场所称谓中,寺、院、庵、堂、庙、观、宫等,有一定严格的命名系统。但在考察赤水宗教时发现,宗教场所的称谓五花八门,有以地名称谓的,如某某山、某某岭为寺名,这在其它地方颇为罕见。
 
     四、赤水佛教的慈善事业
 
     佛教向来有慈济度世的理念,如看病、修桥、补路以救助世间的八福田思想,培修善根因缘的功德思想等,为赤水佛教界提供了为社会服务的理论根据。历史上,佛教在当地官僚乡绅的帮助下,为赤水社会的稳定和谐,做了大量有益的慈善事业。
 
    (一)   修建义渡,与人方便
 
    所谓义渡,即在江河上设置渡口,并置买船只,专人负责帮助人民渡河的慈善事业。佛教参与社会慈善的形式多样,但多对义渡比较感兴趣,因义渡与佛教的普度思想有直接关联。普度,即佛菩萨度化众生,不分亲疏彼此,一如平等,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度化到没有苦难的涅盘生彼岸。赤水山高路远,河溪遍布,且河流湍急,每逢涨水季节,山洪暴发,泥石流及山石坠落等,每年死伤无数,因此,将众生平安送到家乡,成为赤水古代佛教最有功德的慈善事业之一。
 
    赤水佛教的义渡慈善事业,分为两种类型,即官渡与私渡。官渡是由官府发起,以官府为主体,佛教参与的度渡;私渡是佛教自主发起,社会大众参与的慈善事业。据《增修仁怀厅志》卷一《渡口》所载,赤水总共有三十六渡,佛教设立的义渡多达十三处,占赤水义渡慈善事业的三分之一还多,可见佛教在赤水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1、龙居寺资助的赤水官渡
 
    赤水为省直隶厅,由遵义府负责联系。直隶厅最高长官为同知。赤水同知张凤枝和胡翘椿,均是热爱慈善事业的官僚。北门官渡和夹子品官渡、七角丫官渡三处佛教义渡,均由张观枝发起,龙居寺出资设置的佛教义渡。背照官渡,由胡翘椿发起,石梅寺出资。官渡的优势是受官府支持,其社会影响力和安全性能受到政府的监督而有所保障。龙居寺为赤水大寺,不仅该寺设立三处佛教官渡,还曾参与资助赤水考生的慈善事业。
 
    背照官渡,距城一百六十里,嘉庆十年,同知胡翘椿置渡田,道光七年,拨石梅寺租益之,二十一年,同知陈熙晋捐赀每年四五六七四月添渡夫。
 
    北门官渡,在厅城北门外乾隆五十二年,同知张凤枝以七宝山尹福通弟兄舍出龙居寺田内拨出市斗租谷二十六石,作每年渡夫工食。
 
    夹子口官渡,离城五里;七角丫官渡,离城二十五里,均由同知张凤枝拨尹福通弟兄舍出龙居寺田内租谷二十四石,作两渡渡夫工食。[16]
 
    北门官渡,由赤水龙居寺支持的慈善事业,每年出二十六石租谷,支付每年渡夫的伙食费和工银。夹子口官渡和七角丫官渡,由龙居寺每年出租谷二十四石,支持义渡的慈善费用。
 
    2、 佛教主办的赤水私渡
 
    与官渡相对应的私渡,虽然没有官渡的影响力大,但因为其自由开放的特点,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赤水佛教开设的私渡,可谓遍布全境水域,对川黔商贸交通的贡献较大,其历史地位应受到重视。
 
    关滩渡,在河西里,离城三十里,系盐生廖辅元,捐舍案存署内。
    沙湾渡,在河西里大洞场上码头,道光十年募众兴设。
 
    两会水义渡,离城四十五里,川黔合水处,河宽水深,不能修桥,王锡瑞之母罗氏捐设此渡,存宭署内。
仁龙溪义渡,罗裕泰同族捐设。
 
     欢喜滩渡,在首里距丙市六里,系开戴世儒捐钱六十千,经恩贡王志纯添募买业收租,年给渡夫食谷四石
 
     六斗,神福四百文。
 
     沙沱渡,石梅寺所捐义渡。
 
     太平渡,庠颜可铸募众兴设。
 
     吴氏济渡,吴监生捐舍
 
     李氏济渡。[17]
 
     赤水佛教慈善私渡中,有的是寺院发起的,如石梅寺义渡;大多数是由佛教倡导,居士发心支持,或由家庭捐修,或由一人之力资助。
 
    (二)修桥补路,方便行人
 
     佛教修桥补路,与人方便,是作为菩萨道的修行内容得以推广,如《佛说菩萨修行经》卷一云:“为人梁,志乐大乘者。众生爱乐彼,颜像众欣覩,其有兴发心,志求菩萨道。诸发菩提心,种德于福田。”经中认为,修桥是种功德于福田中的修行事业,是菩萨应当时时行持。据《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四载:“或教导愚迷,或扶助孤弱,或济急难,或惠贫穷,或砌井,或施药散食,或减己奉养以利他人,或临财饶人以自省约。”修桥补路,在佛教修行法中,甚深难得,广为行持。
 
     赤水佛教在历史上,曾修建了大量桥梁等,由于资料的缺失,无法一一介绍,仅就《增修仁怀厅志》卷一《桥梁》中所载,汇集于此:
 
     文汇桥,在文昌宫外。
     流西桥,在太极泉处。
     五桂桥,在城东十七里,相传明季冯姓有五子造此桥。
     和尚桥,与米桶溪桥相近。
     梳磴石桥,在城西二十五里,同知杨巨源修建,咸丰九年脚石倾圮,同知贾致恂札王椿等募众培修后又塌数处,王理募众培修。
     鱼跳洞桥,向修平桥屡被水冲,同治中王理募众捐修拱桥。(还修有丙滩桥等)
     天祠桥,一名旧桥,在水西坝,天堂庙前。
 
    赤水佛教桥梁中,有培植风水的文汇桥,目的是景观建设,济渡的意义不大;纪念性桥梁有五桂桥等,因明代著名世家子弟冯姓五子登科而出资修建;居士主理,大家出资的如王理居士,曾在赤水修建多所寺院与桥梁;也有方便信徒和众人的方便桥,如天祠桥便是一例。
 
    (三)佛教与赤水教育
 
    佛教注重教育,释迦一代时教,以教育为特色,所到之处,以教为本,形成独具教育特色的一大宗教。中国佛教传承两千多年来,与国民教育休戚相关,努力参与社会教育,成为中国佛教能扎根于民间的主要因素。赤水地处边陲,曾经以少数民族为主体,教育相对落后。赤水佛教先辈在弘法之时,注重本土教育,以改良风俗,童蒙以养正,为贵州民族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赤水佛教与古代书院
 
    中国书院的设立,始于唐,盛于宋,明显受佛教教育的影响,由民间慈善教育到政府制度化教育,均有佛教力量的参与。赤水佛教注重教育,广泛参与国家正规教育,如书院的资助。
 
    据《增修仁怀厅志》卷三《书院》所载,赤水佛教之一的云顶寺参与的官家书院有双城书院和回龙寺参与养正书院的建设。双城书院在三台山下,为赤水最有影响的书院之一,云顶寺以租谷九十五石五斗资助日常开支。
 
    双城书院,在三台山下,乾隆二十八年通判席缵设立义学,拨云顶寺田谷仓斗九十五石五斗归入义学。道光七年,同知徐玉章拨云顶寺租谷六十石。九年,同知刘嗣矩,置银六百两,发当商生息,为生童奖赏之资。所有租利赢余,作乡试年宾兴之费。
 
    书院田:
 
    一大塝头租谷六石,下田,东底段宅内田南底寺前。
    一九岭湾每年租谷六石,下田,东底黄岩直下黄泥塝后底仗子寺湾。
    一王宅杉树塝(窎+走)耕寺田,每年租谷八石,中田。
    一王宅杉树塝(窵+走)耕寺田,每年租谷六石,中田。
   
    右书院田亩,本仁里三甲云顶寺产,乾隆二十六年,寺僧不法,署通判赵沁以寺中水田共有一百九十五亩零,僧徒二人赢余过多,判令分水田一半为春秋祭祀用,其一半及山土仍给寺僧管理。二十八年,通判席缵谓以释氏之余田,作祭祀之经费,非所以昭诚敬,将此项公田归于义学,计租谷九十八石一斗一升五勺,义定塾师,每年束修拨租谷六十石,膏火包含二十石,余谷五石一斗二升零,给看守义学之人,核定章程,以垂永久。[18]
 
    赤水云顶寺在清代为大丛林,香火兴盛,田产较多,曾广泛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双城书院的建设,对赤水民族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养正书院,在西街,同知陈熙建为幼童肄业之所。先是河西里宋佐同子宋干元、孙宋其昌宋其魁,于乾隆二十五年,将庙子垠柏香塝田土施入回龙寺内。嘉庆十三年,宋其魁之妻胡氏因夫故无子,贫难度日,私将此田佃与唐荣升,受押租银一百二十两,讼于官,希图估回变卖。同知陈熙判为绝产,拨入义学,嗣有王思益,缴银三百二十两,承买此田,置买陈殿安房屋一所,价银二百五十两,仍给还唐姓佃银。又罗呈贤捐银二百两,除修理书院外,余银一百两发典铺生息。[19]
 
    由同知陈煕建发起的养正书院,回龙寺出资三百多两银子,置买房屋一处,余银作投资生息,供养书院日常开支。
 
    2、赤水佛教与义学
 
    赤水佛教大量参与本土官家提倡的书院外,还参与私塾之慈善教育。赤水佛教私塾之学,专收贫民子弟,分文不取,对边陲少数民族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赤水参与义学开办的佛教寺院有集义寨、红岩寺、柑子寺和阿蔺寺,所建佛教义学有集义寨义学(包括进宝山设业馆和红岩寺馆)、端本义学、培风义学等。
 
    集义寨义学,在复兴场后山红岩寺。光绪十七年,首事王椿王理,将集义寨租谷三十石以作义学束修。因开馆后肄业人少,遂分为二馆,以二十二石付大馆,以八石分拨进宝山设业馆,惟红岩寺馆,凡人多之年,酌量添增,或一二石三四石不等。[20]
 
    赤水复兴场后山佛教名寺红岩寺,是一座颇有影响的佛寺与山寨合一的寺院。所谓佛寺与山寨合一,即平时为乡民的佛教信仰场所,遇到战乱或土匪时,即集体躲入寺院。因寺院建在高山上,三面危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如群义会集,故名集义寨。集义寨山高路远,山民外出不便,就在山上开馆建私塾,帮助贫家子弟读书,成为本土佛教慈善之代表。集义寨的学馆分两外,一是进宝山设业馆,即教贫家孩子读书,并学习生存技能的专科学校;一是红岩寺馆,是专门按国家开科取士的方向培养经学人才的学校。集义寨每年出三十石租谷,解决两馆教师的工资费用。
 
    端本义学,在大庙。道光壬寅年,文生黄徽祖禀请同知杨浚川拨柑子寺谷十六石,以作束修之费。[21]
 
    端本义学,为柑子寺出租谷十六石所办慈善学校。端本,即端正一个人的根本,什么是一个人的根本呢?无疑是道德。可见端本义学培养的重点,在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道德教化为特征。
 
    培风义学,在葫市场侧,系谢杏薗拨阿蔺寺租谷,兴设建修。[22]
 
    培风,培养学风,增进社会风尚的慈善学校,由阿蔺寺出租谷所设佛教慈善学校。赤水佛教界尚建有幼儿教育的“及幼堂”和由河南移民赤水人士修建的“豫省义馆”。
 
    及幼堂,在本城东街,系同知杨濬川兴建,收养孤贫子弟入馆训读,其束修条款俱注册有案。
 
    及幼堂,据《增修仁怀厅志》卷四《政绩》载:“杨钜源字濬川,江西清江举人,署仁怀同知,兴设及幼堂、义学,优待士子。”
 
    豫省义馆,在复兴场,系贡生官国黄捐资生息并以庙内田业谷石相凑,兴设义馆,及后,庙被火焚,至今废驰,未能开馆。[23]
 
    因豫省义馆所在的寺院被火焚毁,学校因此并没有开办多久,就再也没有开办起来。倒是由同知杨浚发起的及幼堂,在佛教界的支持下,专门收养孤独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赤水多有影响力。
 
    养正义学,由清代仁怀厅同知陈熙发起,是廻龙寺产租谷资助的民间私塾。据《增修仁怀厅志》卷四《政绩》所载:
 
    陈熙字达庄,云南弥勒县举人。……擢仁怀直隶同知,十八年到任。……河西里有私佃廻龙寺田者,讼于官,熙判为绝产,变价得白金三百两,置养正义塾,其余金存子钱家取息,并拨寺租给修脯,贫民子弟赖之。
 
    赤水佛教参与的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是赤水社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本土的人文教育,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佛教参与赤水贫困奖学金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古代读书人,走经学致仕之路,终身苦读,希望有一天参加国家考试,榜上有名,马上功成名就。参加考试的第一步,就是乡坤宴请之请的宾兴之礼。
 
    “宾兴”的来历,原是科举时代,读书人将去乡试,地方官仿古时“饮酒”之礼,设宴招待。古时乡学三年业成,必考其德行,察其道艺,而升其贤者能者。将兴之时,乡大夫与之饮酒而后升之,谓之“乡饮酒礼”。所以“宾兴”两字的含义,就是奖励学子升学。后来,地方为了多出有功名的读书人,就办起了宾兴的机构来奖助并公布奖助条文,资助一些穷苦的读书人,类似于今天的贫困奖学金。支持学生考试的方法很多,对于赤水边地教育,能有大力扶助者,均具有历史贡献。如《增修仁怀厅志》卷四《政绩》载谭炜设立助学事:“谭炜字铁梅,江西德化县人,道光乙酉拔贡,特授仁怀同知。道光二十四年到任,因见仁怀应试人少,倡首捐廉银一百两,札饬首事劝捐,置买田所需甚钜,铁梅不惮勤劳,亲诣下乡踏勘田亩,甫五月而功成,上年考试不过百名,次年便至二百名之多。迄今寒士皆利赖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赤水佛教参加宾兴举业的越来越多。据《增修仁怀厅志》卷三《宾兴田》所载,赤水佛教资助贫困学生,设立奖学金,参与社会宾兴事业,功德无量。
 
    仁自隶黔,距省千里,应试者难之前,同知徐玉章拨云顶寺租谷二十石助宾兴经费。后同知陈熙晋集同绅士段星灿等裒钱一千余缗,置枇杷坝田业,添作宾兴。
 
    一云顶寺租谷每年收市斗谷二十石。
 
    同知徐玉章,为赤水著名慈善家。据《增修仁怀厅志》卷四《政绩》中载:“徐玉璋字南垞,浙江湖州府乌程人。嘉庆五年举人,乡试大挑一等,分拨贵族補安平县,以治行著,迁仁怀直隶同知。道光五年到任。……增益书院膏火,举行宾兴,礼设育婴堂,先捐廉四百余缗,绅耆乐于从事……收葬枯骨,建积骨亭于城南门外之官山厅,人德之。”
 
    云顶寺,为赤水之一大佛教寺院,香火极其鼎盛,在同知徐玉章的协调下,每年出租谷二十石,用作奖励贫困学生的“宾兴”,对赤水学业俱佳的学子进行奖励资助,对贫家子弟读书应试的激励,在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教育公平性,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4、佛教与赤水卷田的兴办
 
    卷田,即每遇大比之年,学生参加考试交纳一定的科考费(卷价),许多学生因家贫无法参加考试,于是发起由当地审宰官提倡,社会大众参与的公益事业,所得捐款,置买田地,以每年租金用作资助贫困考生。据《增修仁怀厅志》卷三《卷田》载:
 
    厅属向来以学官代县,心逢岁考,头场每本卷众目一千零五十文,覆试每本卷价三百六十文,武童头场每本卷价二千一百文,覆试七百二十文。府考无论正覆,每本卷价三百六十文,以至寒畯之士,裏足不前。即有勉强应试者,不过徒劳无功考一二场,以备有名录,送至三四等场,率皆抽身。应点者,列属寥寥。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四月,合郡绅士身一梁、罗俊章、段星焕、萧高泌、段星灿、董仕元、范宗文、许廷杰、陈宅安、龚秉权、袁履谦,以筹备每考卷费等情,禀请劝捐置买卷田,栽培寒士,当即批准,同知谭自捐银一百两,倡先乐助,三里闻风喜捐,集有成数,置买卷田禀明大宪,饬遵俾得,刊碑并补入厅志云云,今列条规于后。[24]
 
    清代所收考试费不等,贵州的考试费分文武不同,头场考试与覆试不同,县考与府考也不同。县考中,文生每本卷试一千零五十文,覆试每本三百六十文;武生头场每本二千一百文,覆试七百二十文。府考要便宜一些,不管正考还是覆考,均收每卷价三百六十文,因路途遥远,所费银两更多。可见无论县考府考,考试费用对于贫寒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少的开支,以致许多人无法参加考试,影响本地学业成就。
 
    赤水佛门居士发起,倡导募捐,大家一起出力,所得捐款置买卷田,每年租谷,专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考试的卷价即考试费。
 
    5、佛教与赤水慈善教育之红银贽仪
 
    古代参加考试者,有一定的礼数,凡临考诸生,以监考官为宗师,自称某某门生,作为一种固定的礼仪。贵州虽然地处偏僻,然中原封建礼数,一样不少。考生赠送给宗师的礼物,称为“红银贽仪”。红银,将银子用红纸封上,就像今天的红包;贽仪,就是赠送的礼品。所以,红银贽仪是除卷价银(考试费)以外的费用,是给主考官和学官的红包,以及为廩保的谢金。据《增修仁怀厅志》卷三《红银贽仪》载:
 
    厅属考试者,半多寒士,每逢宗师临遵取入科考,文生四名,岁考文武生各四名,所需红银及学官廪保贽仪,文生富者,或七八十金,贫者亦二三十金,武生富者必百余金,贫者亦六七十金不等。廪保每人富者八九两,贫者亦五六两不等。如在遵无银付给,立借劵与学官廪保,其时不得已,只得允从,迄归家后,无方告贷付还,竟至有禀请押追者。噫,是求荣而反辱也,士子苦之。光绪十二年,同知刘启瑞捐俸并劝三里绅粮乐助,及拨各庙租谷,各公款银钱置买田业,以垂久远。寒士德之,今将各款条规开列于后:
 
    一龙居寺每年拨来租谷十二石。
    一天台山每年拨来租谷六石。
    一崇音寺每年拨来租谷四石。
    一龙泉寺每年拨来租谷二十石。
    一阿蔺寺每年拨来租谷三十石。
    一白云寺每年拨来租谷二十石。
    一黄连寺每年拨来租谷五石。
    一杨家山每年拨来租谷十石。
 
    以上每年共收谷一百五十七石。大洞场木帮、水酒帮、纸帮、灰帮支持。一云华寺每年帮钱十千文。[25]
 
    给考官及学官、廩保的费用,加起来需要“百余金”,数目已经非常大了。给学官考官的红包好理解,为什么要给廩保的银子呢?清代考试,学生考前须向本县的署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 年龄、三代履历。报考童生必须有同考五人联保,还要有本县一名廪生作担保人,开具保结,叫做“认保” 。廪保的责任非常重,所保内容有四个方面:一、身家清白。凡娼、优、隶、卒之子孙,均不得应试。“娼”,就是妓女;“优”,就是优伶,即戏子等伶人;“隶”,就是皂隶(州县衙 署中有皂隶两种,凡戴红而圆之高帽者称为皂,戴黑而圆之高帽者称为隶。皂隶虽然连称,但皂的地位高于隶。依清代规定,皂的子孙可以应试,而隶的子孙则不能);“卒”,指军中下等服役之人,不是指士兵。这四种人称为家世不清, 必须退役三世以后,始得与平民同等。因为封建时代考试为士子进身之阶,若考取举人、进士,日后博取高官,按例得褒封三代,而娼、优、隶、卒受褒封则有玷名器,所以不许其子孙应考,以绝其根本。清代还规定,家人、长随、司阍者的子孙,以及剃头、踢脚者的子孙,喜娘、轿夫的子孙,皆称为身家不清,不得应试。二、不得冒籍。所谓“冒籍”,即不是本县人而冒充本县来参加考试。因为每县学校每次考试录取人数各有定额,而投考的童生各县多寡不等,额少人多者录取难,额多人少者录取易。故额少人多处之童生,往往跑到额多人少的县参加考试,以期易于录取。若外籍人多录取一名,本籍人就少录取一名,这对本籍人不利,故为定例所不许。若有廪保卖情,或受贿而保送非本籍人应考者,准考生或他人检举揭发,证实后廪保要受到应有的惩罚,称为“攻冒籍”。三、不得枪替。所谓“枪”,就是请人代作; “替”,就是请人代考。当时尚无照相,难以验明正身,只有廪保知道,所以廪保才称为“认 保”。 四、不得匿丧。父母之丧服未满而出应试者称为“匿”。若被人检举,即除名扣考,而廪保要受处分。廪保对童生的了解很清楚,才敢给予具结签花押。所以,给廩保的费用,相当于今天的考试给担保人的保证金。
 
    由于两笔费用较高,赤水曾出现写借据欠款去考试的情况,如果没有考上,回来又没有钱还,这就引发了系列社会问题。赤水佛教界看到考生不易,就大家捐钱成立功德田,专门帮考生解决红银贽仪之费。发起红银贽仪慈善事业的,是以阿蔺寺为首,每年出租谷三十石,龙泉寺白云寺每年出租谷二十石,联系当地水帮、酒帮、木帮等行业组织,共同成就这一慈善事业,帮助赤水学生顺利赶考。
 
    (四)赤水古代佛教养老院与孤儿院——普济堂
 
    普济堂,俗呼“老人堂”,亦称养济院,是清末民初民间救济性的会社组织。普济之名,取佛教普济天下苍生之意。据《增修仁怀厅志》卷四《普济堂》载,赤水佛教界在清代设有专门收养六十岁以上、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孤儿,名普济堂,地址在城南门内。
 
    直省收养孤贫皆有定额,试往上县境内凡有鳏寡孤独残疾无告之人额,收入养济院,给与养膳银米,人多于额,以额外收养,其银米遇闰加境,小建扣除,按季散给。所收孤贫,察明的实,取具乡约邻右保状,收入人给格印年貌腰牌,于散口粮时查验。患病,官为拨医调治;故,给棺掩埋。所遗名缺,照额补补。年底申报,上司查考,法至善也。
 
    厅治收养孤贫,向无定额,系由地方官捐给。乾隆四十二年,署同知鲍栋详报,凡十二名口,历任并无报销案牍,或增或减,未能详也。嘉庆十八年,同知陈熙收养稍多,分别全领及大小名口全领十四名,大口六名,小口五名,共二十五名。二十五年,同知普恩早报大小孤贫二十五名,时多时少,难以定数。道光十年,同知刘嗣矩因普济堂朽敝,捐钱八十缗并育婴堂余次十八缗修理。十七年署同知石煦详报收养孤贫三十名口。
十年,同知冯绍彭筹添孤贫十名口,共四十名口。因捐资有限,而孤贫人数无定,访得石梅寺、绍兴寺、天台山万寿寺、尖峰寺、南景天、古佛寺诸处庙,拨市石谷一百石等处,俱多间田,从前施主亦无可考,禀诸裁庙田以充此项公用。中丞善化加公请以各庙余田膽养孤贫,即免寺僧滥费,穷黎又得资生,实属一举两得,批允其请,每年拨寺租得市石谷一百石计,可添养孤贫三十名。[26]
 
    赤水普济堂,亦称养济院,开始是由政府按定额划拨银两的官家慈善,因赤水较为贫困,孤寡老人和孤儿较多,逐渐改为官府倡导,民间支持,佛教主办的慈善机构。孤老入住条件,先要查访属实,乡约和邻居作保画押,方能接收。入住的日常管理,官方登记造册,每人佩戴腰牌,统一食宿,每月官府查验,人数与口粮比对无误才放粮。遇到生病,统一安排治疗。若有院内老人病故,一人发一具棺材,就地安葬。收养孤老孤儿最多为四十名,最少十二名。
 
    同知冯绍彭时期收养达到目的高峰,达四十余人。因资金不足,联络赤水慈善事业做得较好的石梅寺、绍兴寺、天台山万寿寺、尖峰寺、南景天庙、古佛寺等,各寺共同努力,每年拨租谷一百石,为普济堂增加资助三十名。在佛教界的参与下,赤水普济堂的收住人口达七十名。
 
    (五)佛教与赤水弃婴收容——育婴堂
 
    育婴堂,清代流行的一种慈善性收养弃婴的会社组织。凡地方贫户,生育子女无力抚养者,可以投育婴堂,由堂收养,代请乳娘。等孩子长大,仍可叫生身父母领回。如无家可归,则转送孤儿院或贫民习艺所,接受教育,学习技艺,以谋自立。据《增修仁怀厅志》卷四《育婴堂》载,说赤水育婴堂在城内,同知徐玉章撰《育婴堂碑记》:
 
    盖闻大道之行,幼有所长。今厅属每有待哺赤子,弃置道左,其非所以体天地好生之德也。本府拟创置育婴堂,雇乳媪数人,给以口食,工价如实。有不能举子者,官为收养,取具父母供给备案。至稍长时,或有保养,或认领归宗,其无人顾盼者,许放作雇工养媳。吾闻君子耻独,为君子,如有同志乐施者,姓名捐数,登之此册,事成之后,刊刻以垂永久,其酌议款目,亦各抒所见,见本府必虚衷采择焉。是为引,同知徐玉章撰。[27]
 
    赤水育婴堂为同知徐玉章创立,属于官家倡导,社会捐款的慈善行为。其收容婴儿的来源有两个,一类是弃婴,一类是无力抚养的婴儿。育婴堂雇用乳母数人,专业抚育这些孩子。等孩子长大后,属无力抚养的孩子,父母有能力可以领回;有愿意家庭收容的,可以按程序领养孩子;若无人认养的孤儿,长大教其技艺,学得一技之长,自主谋生。在官府的倡导下,佛教寺院和居士纷纷参与,并将婴儿的抚养作为一项菩萨事业,作为一种修行的事业看待,深得社会好评。
 
    (六)佛教与赤水社仓备荒
 
    常平仓、义仓和社仓,构成了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三种主要类型。常平仓是官家利用粮食价格杠杆原理设立的粮食管理平衡机制,秋收粮贱大量收粮,粮价高时卖粮以解决时荒,可以避免粮商哄抬物价等。义仓有官办、民办和官民合办三种,是大家每年秋收存粮,粮荒时放粮的一种自助式各荒法。义仓在历史上不稳定,自武则天始,曾调用义仓粮作国库之需,所有,历代朝廷多将义仓作为一种征税手段,而不是救济措施。社仓是民办粮仓的储备粮食备荒制度,由南宋朱熹首创。社仓一般没有专门的仓库而在祠堂庙宇储藏粮食,粮食的来源是劝捐或募捐,存丰补欠。粮食的周转则是借贷的形式,一般春放秋收,利息为十分之二。
 
    赤水佛教界对社仓的储粮备荒之事非常看重,许多寺院都作为社仓的储存点,并提供一定租谷,持续支持此项慈善事业的开展,在灾荒年间,救助了不少贫民。
 
    光绪四年奉藩宪林札办义积谷数目:
   
    天台寨存义谷四十五石一斗七升,只谷七十七石七斗三升。
    五皇庙存义谷五十石。
    磨尧寨存义谷十五石五斗,积谷五石三斗。
    凤凰山存义谷二十二石四斗,积谷十石零八斗。
    发明寺存义谷积谷共三十石零五斗。
    保月寺存义谷积谷八石六斗。
    旺市场观音庵存积谷二十石。
    观音嘴存义谷三石九斗,积谷六十石零八斗。
    转龙山存义谷八石四斗。
    文华寺存义谷一百四十三石六斗一升,积谷十一石九斗。
    朝阳山存义谷六十九石六斗八升,积谷十二石。
    普陀寺存义谷二百零五石五斗八升,积谷二十八石。
    龙泉寺存义谷一百石,积谷十石。
    三义山存义谷一百零五石,积谷四十五石。
    鼎山寨存义谷十一石八斗,积谷四十一石八斗。
    雷宝山存义谷十二石,积谷三石七斗。
    顶新寨存义谷十六石,积谷十九石五斗。[28]
 
     文中提到义谷和积谷两种社仓谷,都是民间佛教团体支持的社仓。义谷,义捐赈灾的谷米的通称。《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时被水年饥,乃分俸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於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积谷,储存谷物,预防灾荒。《汉书·郑吉传》:“宣帝时,吉以侍郎田渠黎,积谷,因发诸国兵攻破车师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夫农广则谷积,用俭则财畜,畜财积谷而有忧患之虞者,未之有也。”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积谷》:“积谷所以备荒,此司牧要政之一端。”可见义谷是捐赠以备荒的谷物,积谷是将有余口粮统一交社仓,以备不时之需。
 
    赤水佛教每年提取一定的谷物,作为义谷和积谷储蓄,一旦遭遇灾荒年,寺院的社仓可以放粮,待秋收粮食收成后归还,并付一些息。如果灾荒连连,社仓粮就不再收利,甚至有时还开仓放粮,或开办粥厂,救济贫民。可见,佛教社仓在赤水救灾赈灾方面的贡献,值得今天的佛教学习思考。
 
    (七)方兴未艾的赤水民间佛教慈善
 
    据《增修仁怀厅志》卷五《人物》所载,赤水人民清正而纯朴,通过佛教信仰和修行,使赤水人民更添几分慈悲的菩萨情怀,从而广泛参与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造福一方,利济边陲。
 
    张显光,事母至孝,綞病,医药岡效,昼夜叩祷。綞病寻愈。县令旌其孝。
    张氏自淳,以盐商起家,修学校,治道路,茸桥梁,及育婴,掩𩨨诸义举,皆首先乐助云。

    张大昌字子蕃,浙江候补同知,必琳子也。法景云:悬岩藏佛寺,深雾出江船。

    罗德风字纯龙,土里人,由江西泰和县来此贸迁。生平施尚义,周恤邻里饥寒,遇人患难,或争讼事,必极力和解。修造桥路,施衣施棺,土里多称其惠。

    段廷槐,字荫阶,本城人,人性谨飭,不喜纷华,口吃多智,为人知大体,城中义举,竭力佽助。

    陈兆先,本城人,……多解囊襄助,毫不染私,人以是多德之。
 
    黎碧泰,土里人,由福建上杭县造孽土城里之后槽,植杉竹为业。宅心仁厚,置葫市堰溪义渡,居发至今
赖之。

    王荣昌号华国,……所生七子,长幼皆亡,仅遗第六子椿,因此决意行善。著便易录劝世。行功过格,数年施阴地埋葬贫民数百塚。收买残书字纸焚化江中。乡间贫无棺葬者,所求必与。如家无木片,即拆楼板以与之。

     谢一樑,字可园。……又急公好义,从前阿蔺寺出息无几,官札杏园管理。遂至积累银钱,置买田地,收
租一百余石。管理葫市万寿宫,修建庙宇,并拨陈蔺寺庙谷,兴设培风义学。

    王子寅号敬之,家贫,父母俱在,年十四即以教书为业瓣亲饍。……其生平教书,每于讲解时,先将文昌孝经或觉世经,阴隲文,感应篇,择切于时弊者,二三段讲解之。

    张大昭,必楚子也。生平谦恭和逊,与物无競,心修庙修桥,修路诸善举,莫不倡先乐助,并刻胎产心法医书传世。

    廖继泰,号免骄,河里监生,通经史,知医道,生平好善,以良方寿世,以苦口劝人,作劝孝歌,戒淫歌,忍气歌,醒闺编,公门报诸书,远近流传。

    罗友松,号徠山,更名俊章,号守愚。……主讲双城书院,每日持功过格,到每月底必将所为诸事,俱载疏文,向文昌帝君焚化,以表心迹,真有前辈典型遗风。

    李开先,号秀山,河里恩贡生。……晚年倡募刊刻文昌圣典全函。

    刘照藜,号校亭,更名翼墀,号培初。道光己亥恩科举人。……有首里同学生余桂森,梦入一大庙,壮丽
 
    巍峨,侍卫甚众,文昌帝君坐其上,按册点名,下有二妇人伏地,为照藜哀求锡予。群翻册久,允之。桂森醒后,遇人便说,令科诫是某必中式也。并求梦状,人皆以为妄谈。迄揭晓,照藜时中二十三名举人,众询
刘氏族房,及邻里,始知照藜母及祖母两世,苦志守节,乃有此报。

    王志纯字子范,首里恩贡生。……生平见义必为,济急解难,心修庙修桥修路诸善举,岡不倡道捐募,性喜排解,贴银钱弗吝。乡人以其事闻于官,黎方伯赐以望重乡闾匾额。旧圣庙低窪,刘侣鹤任内,建议与文昌宫,易地兴修,合绅耆禀请申详,并募化鸠工庇材。庙成后遂病,时年七十。……嘱子……曰:圣庙落成,当以青杠溪田业二股舍作祭田。

    第廷垲,号春皋,文生,保举知县……并劝捐军需,及培修文武庙,公件善举,均著劳绩。[29]
 
    在佛教的号召下,赤水士农工商等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慈善事业,将慈善事业作为佛教的修行内容而推广传播,造就了地方有名的大善之人,或造桥修路,或建寺度僧,或办学致仕,或医药救人,或出书劝善,或设粥活人,种种善举,不一而足,皆是无量功德,值得人们礼敬与学习。
 
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 《增修仁怀厅志》卷五《阵亡》。
[②]见智圆大师《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八。
[③] 播州,与现在的遵义地区相当。唐朝武德、贞观之时,国威大震,"四夷宾服"。贞观九年(635),以隋朝牂柯郡的北部地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六县。十三年(639),以废郎州的六县地置播州。播州一直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始废,历时961年。
[④] 柳州,唐武德四年(621),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属岭南道。唐天宝元年(742),改名为龙城郡。干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一直沿用至今。
[⑤] 连州,春秋战国时,连州属南越楚地,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立县,称桂阳县;隋朝开皇十年(590)置连州,因连口水得名。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人刘禹锡,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南宋宰相张浚、学者张式,明代诗人屈大均,清代学者翁方纲等文人雅士、墨客骚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诗文、墨迹和碑记。连州又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汉代伏波将军路博德、南宋著名将领岳飞以及唐朝黄巢都在连州驻守过。
[⑥] 《三教平心论》,凡二卷,元代刘谧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作者以儒释道三教论争,千百年来,是非纷然,故特着此论以明辨之。初言三教皆为止恶行善之法,而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不可偏废;次言三教之极功(结果)有浅深之不同,故教有广狭、久近之别,以儒道二教为世间法,佛教则始于世间法终于出世间法;后则力驳唐之傅奕、韩愈之说,又举出宋之程明道、朱熹、张横渠、程伊川等之主张而论破之。
[⑦] 《增修仁怀厅志》卷七《艺文》之《景福寺碑记》,宋代刘建明所撰。
[⑧] 《增修仁怀厅志》卷二《古迹》。
[⑨] 《增修仁怀厅志》卷二《古迹》。
[⑩] 见《增修仁怀厅志》卷一《仁怀十景》。
[11] 《增修仁怀厅志》卷一《山志》。
[12] 《增修仁怀厅志》卷二《古迹》。
[13] 见《古今图书集成·方舆会编·遵义府部·遵义府祠庙考》。
[14] 《增修仁怀厅志》卷二《庙宇》
[15] 《增修仁怀厅志》卷二《庙宇》
[16] 《增修仁怀厅志》卷一《渡口》。
[17] 《增修仁怀厅志》卷一《渡口》。
[18] 《增修仁怀厅志》卷三《书院》。
[19] 《增修仁怀厅志》卷三《书院》。
[20] 《增修仁怀厅志》卷三《书院》。
[21] 《增修仁怀厅志》卷三《书院》。
[22] 《增修仁怀厅志》卷三《书院》。
[23] 《增修仁怀厅志》卷三《书院》。
[24] 《增修仁怀厅志》卷三《卷田》。
[25] 《增修仁怀厅志》卷三《红银贽仪》。
[26] 《增修仁怀厅志》卷四《普济堂》。
[27] 《增修仁怀厅志》卷四《育婴堂》。
[28] 《增修仁怀厅志》卷四《仓廩》。
[29] 见《增修仁怀厅志》卷五《人物》。
 
 
(本文转载自:云天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1591820101ims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香港道教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下一篇文章:赤水佛教略述(续)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