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观点与争鸣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页次:3/4页   转到:

有必要从中国历史里找出“上帝”吗?
发布时间: 2014/8/27日    【字体:
作者:梁涛
关键词:  中国历史 上帝  
 
 
    中国上帝的道德属性
 
    现在很多学者根据甲骨文里有“上帝”二字,认为中国古人也信仰过上帝,但这个上帝与希伯来《圣经》中的上帝恐怕还不太一样。晁福林先生有一篇文章《论殷代神权》,认为商代的神灵是三位一体:祖先神、自然神和上帝,最高的是祖先神,而不是上帝。所以还是有差别的。另外,甲骨文中的上帝道德属性不强,虽然有“帝令风”、“帝令雨”的神力,但喜怒无常。学术界一般认为,周代才出现超越宗族之上的至上神,另外周人提出“以德配天”的观点,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或上帝的道德属性才呈现出来。 

    孔子是商人的后代,但更崇尚周文化,是在继承周文化的继承上创立儒学的。从孔子的论述看,他的确保留了天或上帝的观念。如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吾欺谁,欺天乎?”孔子在处境艰难的时候经常与天对话,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可谓是“世无人知,唯天知之”。但孔子之为孔子,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保留了天或上帝的观念。孔子之为孔子,孔子的伟大之处是因为提出了“仁”,“夫子以仁发明此道”,“孔门之学,求仁之学”,一部儒学史实际就是对仁阐释的历史。
 
    近些年我有一个感悟,我们以前谈论孔子的时候时,往往是从人文主义去理解,把古代思想解读为宗教到人文的进步的路线,例如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卷。这与杨鹏关注的问题正好相反,杨鹏关心的是上帝为什么被我们丢弃掉了。我觉得,孔子提出“仁”的确有一个天命的背景,或者说在与天的对话中呈现出来的。所以孔子讲“天生德于予”,“德”是什么?似乎并不清晰。但他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故德至少是可以包含仁的,这说明仁是与天有关的。孔子又说“上学下达,知我者其天乎”。通过实践“仁”可以了解天,也让天了解我。牟宗三先生概括为“践仁知天”,实践仁而了解天。孔子的这一思想当然意义重大,前面说过,颛顼令重、黎“绝地天通”后,上帝就被天子垄断了,成为皇家宗教而大众无关了。而孔子提出“下学上达”,践仁知天,认为通过仁即可上达天道,打破了自重黎“绝地天通”以来少数贵族对天命的垄断,使天与个人发生联系,为个人成圣提供了可能。从这一点看,我们可以说孔子创立了“新教”,一个属于所有士人、君子的宗教。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说“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天是什么?天是在我内心的呈现,通过我的心、性就可以了解、领悟天。这实际是把天落实在心之中,开启了心学的传统。在孔子那里,天还是外在的超越者,有上帝的味道,但孟子的天则完全主观化了。以后陆象山说“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就是从孟子发展而来的,陆九渊还有一首诗:“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二十岁时读这首诗,热血澎湃,现在再读,感觉就不一样,不能不有所警觉。所以孟子尽管贡献很大,但他对人性的态度,还是过于乐观了。在天人关系上,他过分强调了人的一面,忽略了天的一面,是有偏颇的。不过儒家还有《易传》的系统,“推天道以明人事”,肯定天道的客观性,主张仰观俯察,不仅仅是讲心性。《易传》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既讲“穷理”也讲“尽性”,较之孟子只讲“尽性(心)”显然更为完备,所以《易传》的传统更值得关注。不过《易传》的天属于天道,而与上帝无关了。 

    宋明理学的复兴主要是面对佛老的挑战,但佛教主张缘起性空,并不主张有一个主宰者或者上帝,所以宋儒并没有遇到上帝的问题,在天道观上他们受道家、道教的影响可能更多些。宋儒中程朱一派讲天理,朱熹承认天有主宰的作用,但又否定其有人格,认为“而今说天有个人在那里批评罪恶,固不可”。陆王一派则是讲本心,是从孟子这一系发展来的,陆九渊称他是“读孟子而自得之”。牟宗三把宋明理学分为三系,朱子是“别子为宗”,被否定掉了,陆王一系是正宗吗?也不是。牟先生另找出了一位胡宏,认为他才是大宗之大宗。因为他既讲天道,又讲人道,在天道、人道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牟先生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他的看法是建立在对天人关系的深刻洞见之上的。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页次:3/4页   转到: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战后日本“政教分离”原则下的政治违宪——以自民党与统一教的关联为例 \赵刚
摘要:2022年7月8日,日本宪政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行刺者是一位深…
 
主教制度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国家建构 \赵博文
摘要:英国宗教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都铎王朝的君主们确立了一个听命于至尊…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自由与包容——纽约前市长彭博2014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节选
       下一篇文章:中国信仰精神的未来在于回归上帝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